2020年達州市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2021-01-11 氣象小秘書

2020年的地球,極端天氣頻發,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美國西部極端高溫造成火山多發、過火面積史無前例……而在我國,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在達州,各種自然災害同樣輪番上陣,讓我們經歷了嚴峻考驗。現在讓我們重新審視、梳理、回顧這一年來的風風雨雨,以提高全社會氣象防災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

一、「6.17」暴雨

6月17日達州市普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中萬源市竹峪鎮康樂站點287.4毫米,此次暴雨範圍廣,局地降水強度大。由於雨強大,時間集中,部分場鎮被淹,山洪暴發,交通受阻,河堤損毀,房屋垮塌,通訊中斷。

6月17日萬源市竹峪鎮洪災(圖片來源:天氣網)

二、7月氣溫明顯偏低,降水日數異常偏多,暴雨頻發

7月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0℃,為1987年以來同期平均氣溫最低。日最高氣溫大於35℃以上高溫天數:渠縣4天,達川2天,宣漢、開江、大竹僅1天,萬源無。7月平均降水日數20.2天,較歷年同期平均偏多5.8天,為1960年以來的第二多(僅次於2007年)。7月共出現5次區域性暴雨,「7.2」、「7.16」、「7.17」、「7.21」、「7.25」,且月初暴雨與「6.27」暴雨首位相接,強降雨導致山洪和地質災害頻發。7月大竹降雨量達414.1毫米,居歷史第二位,為1966年以來月最大降雨量。

7月16日大竹地質災害(圖片來源:中國青年網)

三、「7.15-7.18」持續強降雨

7月15日~18日,達州連續四天出現大範圍暴雨區域,其中,16日出現區域性大暴雨,且強降雨時間集中、強度大、極端性強、重疊性高。全市過程累積降雨量超過150毫米的114站,超過300毫米的3站,最大宣漢縣廠溪鎮434.5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大竹縣中和鄉78.2毫米。全市多地出現山洪、內澇和地質災害。此次暴雨為近5年來最強的連續性暴雨天氣過程,7月16日大竹縣氣象局發布了達州市近5年來首個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7月16日大竹縣觀音中學洪災(圖片來源:大竹縣觀音中學)

四、8月持續高溫伏旱

7月27日到8月23日全市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渠縣、達川、大竹、萬源達到伏旱標準,伏旱天數分別為28、28、23、21天。8月日最高氣溫超過35℃的高溫天數:7(萬源)~19(渠縣)天。

8月18日由於持續高溫少雨,州河達城段河床裸露(圖片來源:網易)

五、秋綿雨嚴重

9~10月降雨量雖較常年偏少,但是雨日顯著偏多,9月1日~10月20日全市各地平均雨日32.5天,較常年偏多9.7天,最多大竹達到37天,列歷史同期第一位,萬源34天,列歷史同期第二位。

10月17日宣漢縣漆樹土家族鄉山體滑坡(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六、晚秋出現罕見冰雹、雷暴大風天氣

11月上旬末開始,達州氣溫持續偏高,17日最高氣溫達29.1℃。達川、大竹當天最高氣溫排11月歷史第一位,宣漢、開江歷史第二位,渠縣歷史第三位。由於氣溫高,大氣層結極不穩定,17日晚,宣漢、渠縣、通川區等地出現了11月罕見的冰雹,並伴有雷暴大風天氣,宣漢渡口瞬時最大風速達26.8m/s。

11月17日晚渠縣冰雹(圖片來源:網友「西哥」視頻截圖)

七、天氣急轉,一夜入冬

11月17日前達州氣溫持續偏高,17日最高氣溫超過29℃,18~23日出現持續降溫天氣過程,各地日平均氣溫累積下降11~16℃,全市大部地方日最高氣溫從20℃以上降到了10℃以下,我市正式進入冬天。

11月22日萬源八臺山迎來入冬首場大雪(圖片來源:八臺山官方微信)

八、12月為近十年最冷

12月平均氣溫偏低0.5~1.0℃,為2001年以來最冷12月。12月20~22日連續3天全市大部地方出現霜凍天氣,並伴有大霧。由於冷空氣活動頻繁,多低溫雨雪天氣,萬源、宣漢等高海拔地區,道路結冰嚴重。

12月29日萬源道路結冰(圖片來源:萬源交通微信群)

各縣市未來24小時天氣預報

受高空西北氣流影響,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我市晴間多雲,早上有霜,平壩河谷地區有霧。

最低溫度:-3~-1℃,最高溫度:9~10℃。

未來72小時天氣預報

【來源:達州氣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19年陝西重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你知道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們經歷了什麼天氣嗎?省氣象局日前發布2019年陝西省重大天氣氣候事件,這一年,陝西先後出現了暴雪、乾旱、大風沙塵、暴雨、高溫等災害性天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  大範圍大暴雨  致7.6萬人受災  2019年8月2日~4日,陝西出現一次暴雨大暴雨天氣過程。強降水造成安康、榆林、漢中等6市19個縣(區)7.6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4.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4億元。
  • 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月3日,「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超強颱風『利奇馬』嚴重影響華東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等事件入選「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當日,在中國氣象局2020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宣布了「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據悉,「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由中國氣象局主辦。
  • 2020年溫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回望2020年,溫州的天氣舞臺上,哪些氣候事件讓你記憶猶新?2021年1月4日上午,市氣象部門發布「2020年度溫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不少讓大家耳熟能詳的氣候事件一一登榜。1 年初氣溫顯著偏高,去年入冬歷史最晚2020年1月我市平均氣溫10.9℃,較常年同期(7.9℃)異常偏高3.0℃,為1971年以來最高。
  • 市氣象局發布 2020年度溫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商報記者 董吉妮去年入冬歷史最晚、梅汛期雨量最少、暴雨量1971年來最少……昨天上午,溫州市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公布2020年度「溫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受前期弱厄爾尼諾事件影響,2020年入汛後,副熱帶高壓偏強,位置偏南,影響熱帶輻合帶對流。同時,跨赤道氣流較弱,抑制颱風生成,導致2020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無颱風生成,是自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出現7月「空臺」。
  • 宜春市2020年天氣氣候呈現十大特徵(視頻)
    發布會現場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曾志翔攝影報導:2021年1月12日,宜春市2020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召開,宜春市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圍繞主題介紹相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2020年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交替影響,宜春市天氣氣候呈現異常特徵,主要表現為:平均氣溫持續偏高,極端高溫出現時間早、範圍大,雨季汛期持續時間長,降雨顯著偏多且分布不均,秋冬季出現罕見範圍性暴雨
  • 甘肅省氣象局發布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春季沙塵近60年來最少...
    1月8日,甘肅省氣象局發布2020年發生在我省境內的「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春季沙塵天氣近60年最少;2019/2020年冬季全省平均氣溫為-2.7℃,較常年同期偏高1.5℃,為近60年來第二高,為暖冬年份;5月、6月我省冰雹場次多、範圍廣等天氣氣候事件位列其中。
  • 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哪件給你印象最深?
    1月3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超強颱風『利奇馬』嚴重影響華東地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8月亞馬孫地區遭遇森林大火」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9年山東十大重大氣候事件出爐 半島降水創69年歷史新低
    魯網1月8日訊(記者 劉勝男)1月8日上午,山東省氣候中心召開一年一度的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   較常年偏高1.2℃,為1951年以來歷史最高值;全省平均年降水量為565.5毫米,較常年偏少12.3%。
  • 亞馬遜森林大火入選「2019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中新網北京1月3日電 (杜佳卉 王慶凱)中國氣象局3日公布了「2019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5月美國遭受逾500次龍捲風襲擊」 「6月高溫熱浪席捲歐洲和美國西部」等入選。1月上旬強暴風雪襲擊歐洲多國2019年1月6日至13日,歐洲多國出現強暴風雪天氣,惡劣天氣導致空中交通、陸路交通嚴重受阻,部分地區學校停課、供電中斷,還引發交通事故致21人死亡。奧地利部分地區地面積雪達3米,多地交通嚴重受阻,數千戶家庭停止供電。
  • 海南發布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強颱風「莎莉嘉」居首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葉媛媛 通訊員 許嘉 吳勝安  海南省氣候中心1月26日日發布了2016年海南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強颱風「莎莉嘉」居榜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1、「莎莉嘉」橫掃瓊島,直接經濟損失大  今年第21號颱風「莎莉嘉」(強颱風級)於10月18日09時50分在海南省萬寧市和樂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為1971年以來10月份登陸海南的最強颱風。
  • 2019年海南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海南省氣候中心 1 8月龍捲襲擊儋州傷亡嚴重 8月29日凌晨,受EF2級龍捲風影響,儋州那大鎮海拓香洲工地及相鄰工地工人宿舍
  • 氣象局就4月天氣氣候特徵等答問
    歡迎大家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6年5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發言人張祖強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正研級高工王維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工周兵今天主要內容有三項,一是4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
  • 地球正面臨「氣候危機」!2020年將重視5大問題,並在10年內解決
    21世紀將給人類帶來一些重大挑戰,所有這些都需要克服,以確保地球上的生命繼續茁壯成長。人類面臨的一些問題包括全球變暖、人口激增(到2050年將達到100億)、極端天氣事件(氣候變化將加劇這些事件)和淡水供應減少等。一項對200名科學家的調查發現,由於這些問題都同時發生,它們正在彼此加劇,從而形成人類需要解決的一個迫切問題。
  • 地球正面臨「氣候危機」?2020年將重視5大問題,並在10年內解決
    21世紀將給人類帶來一些重大挑戰,所有這些都需要克服,以確保地球上的生命繼續茁壯成長。人類面臨的一些問題包括全球變暖、人口激增(到2050年將達到100億)、極端天氣事件(氣候變化將加劇這些事件)和淡水供應減少等。
  • 氣候專家解析我國入汛以來天氣氣候特點
    今年汛期,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華南地區4月20日入汛,較常年偏晚。入汛以來,我國降水分布呈現怎樣的特點?夏季風爆發與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其背後有哪些原因?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專家: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新華網記者郝多記者: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天氣氣候呈現怎樣的特點?
  • 氣候變化對重汙染天氣產生哪些影響?
    &nbsp&nbsp&nbsp&nbsp《中國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與適應國家評估報告》指出,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近60年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中國中東部冬半年平均重汙染天數顯著增加,尤其是華北地區因重汙染天氣導致能見度明顯下降。
  • 2020年氣候或大變!厄爾尼諾有概率再現,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作者:文/虞子期可以確定地說,2020年國家氣候中心年初認定的「弱厄爾尼諾」事件已經結束,如今海洋區域表現為「中性」狀態,但是厄爾尼諾現象的消失並不意味著後面就一定不會出現了。根據科學雜誌指出,氣候學家們發現,如果位於菲律賓地區的火山持續噴發,也就是加劇的噴發情況,那麼釋放的氣體很可能在2020-21年冬季期間發生厄爾尼諾事件,更強烈的極地渦流和整個歐亞大陸的變暖。因為在今年1月的時候,菲律賓就出現過一次強噴發,大規模的火山灰燼衝上雲霄,高達14公裡,整個火山灰燼覆蓋了周邊地區,影響了近460000人。
  • 被低估的氣候災難:危險的極端溼熱天氣比預期早幾十年出現
    溼熱是最被低估的局部氣候變化災難,過去科學家認為幾十年後才會出現的極端溼熱天氣已開始出現,並日趨頻繁,提醒我們不得不早一些注意致命風險。來源:圖蟲創意作者 | 祝葉華責編 | 高佩雯大多數人都知道,在酷熱的夏日裡溼熱比乾熱更讓人感覺難受。
  • 亞洲氣候格局被打破?古厄爾尼諾或甦醒,也將影響到中國!
    地球環境在這些年中,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系列的極端氣候也都集中發生在了2020年,這也意味著2020年是不平凡的,在這一年中發生了很多大事,都預示了地球環境正在不斷惡化。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地的氣溫都出現了異常的狀況,科學家在對地球氣候進行研究、分析時表示,厄爾尼諾可能重返印度洋,隨著地球變熱,印度洋古老的厄爾尼諾現象正在甦醒。厄爾尼諾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它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