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童鞋,大家好!
集郵之家郵票館開館之後,陸續上架了大量的優質郵品,今天我們再來給大家介紹下!今天要介紹的是臺灣發行的書法藝術大全,需要的童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連結可以拍下拿走!
【名稱】 專141 中國書法藝術郵票
【郵票類型】 特種郵票
【版別】 平凹版
【發行時間】 民國67年05月20日起
【印刷機構】 中華彩色印刷公司
【整版枚數】 50(10x5)
【外形規格】 36x51
【備註】 國產雪面上膠郵字水紋紙
1978年5月20日,臺灣中華郵政發行 《中國書法藝術》郵票,中華彩色印刷公司印製,發行量180萬套。圖案 所選用故宮博物院推薦之5種書法說明如下:
2元 快雪時晴帖 (行書):紙本 (冊),橫14.8公分,縱23公分。墨跡內容為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 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王羲之 (西元307一365),字逸少,晉會稽人, 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羲之書法,不但見重於當時,後世更尊之為書聖。載譽千古,於今不替。
4元 倪寬傳贊 (楷書):紙本 (卷),橫170.1公分,縱24.6公分。墨跡內容為 「 屬皆有功跡見述於 世參其名臣亦其次也臣褚遂良書。」 褚遂良 (西元596一658),字登善,唐河南陽翟人。貞觀中,歷官諫 議太夫,兼起居注。因直言,累遷黃門侍郎,參綜朝政。高宗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封河南郡公。帝將廢 後立武昭儀,遂良力諫,不納,貶愛州刺史。以憂卒。
6元 跋範庵書石湖詩 (隸書):紙本 (冊),橫15.8公分,縱15.7公分。墨跡內容為 「予訏範庵先生行書 為近時海內第一此非區區私言也。」 文徵明 (西元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後以字行。明江 蘇長洲人。生性謹飭。詩文書畫並佳,為明代4大家之一。
8元 自敘帖 (草書):紙本 (卷),橫755公分,縱28.3公分。墨跡內容為 「....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 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 懷素,字藏真。唐長沙人。俗姓錢。自幼事佛,為玄奘三藏門人。素好草書, 自信得草聖三昧,懷素之書,運筆縱橫,神採動蕩,奇縱變化,超邁前古。自敘1卷,尤為生平狂草。然以 理脈按之,仍不出於規矩法度。
10元 宋人詞 (篆書);絹本 (冊),橫11.1公分,縱24.5公分。墨跡內容為 「為米折腰,因酒棄 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俱非今是。露未晞..…」 常杓,宋人生平不詳。
【名稱】 專148中國文字源流郵票
【郵票類型】 特種郵票 【版別】 平凹版
【發行時間】 民國68年01月17日起
【印刷機構】 中華彩色印刷公司
【設計者】 【整版枚數】 50(5x10)
【外形規格】 51x36 【參考價格】
【備註】 國產雪面上膠郵字水紋
中國文字,源遠流長,為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文字之 一。最初之文字重在象形,再衍進到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並逐漸脫離形象,通過意想而至抽象。時至今日,仍具有重大意義與價值。史載中國文字遠在夏代以前,即已逐漸形成,歷經發揚光大,為我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之表徵。此次郵票圖案以中央研究院、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分別提供所選用之4種文字,分別為:
2元 殷 甲骨文:甲骨文是殷代在龜甲或獸骨上所刻之文字,其記載多屬當時王公問卜之卜辭,亦有少數記事者。1899年在河南安陽縣境殷墟舊址首被發現,為目前所能得見之中國最早文字,已成為研究中國文字最珍貴之資料。
5元 春秋 獵季鼎金文:金文亦稱鐘鼎文,系銅器上所刻之銘文。從殷周出土之鐘鼎款識,依時代先後,可以窺見字體之演變。殷器文極簡單,1器1字或數字而已,且多配有象形物。西周初期及前期彝器款識筆劃鋒銳,氣魄雄偉,後期則疏密平衡,雍容典雅,系大篆之雛形。至春秋戰國,則大多體長畫細,已有小篆風格矣。
8元 西漢 禽適將軍章小篆:小篆系秦始皇26年滅6國,兼併天下時所制定之標準字體,中國文字至此時始稱統一。至漢代篆書,承秦之餘緒,又自出新裁,篆意時有變化。小篆特點為曲線圓寫,結構謹嚴,筆劃勻稱,遒麗莊重,在中國文字學及書法藝術上,均有極大影響。
10元 東漢 熹平石經隸書:隸書系中國字體之一大改革,蓋過去文字演變階段皆從整理到劃一,而隸書之製作,不僅變秦代以前字體之曲線為直線,變劃為點,變圓為方,且漸擺脫象形面目而進於意符之使用,使文字趨於簡省實用途徑,漢隸字體寬扁,波磔呈露,為學書者之範本,因而,漢代之石刻經,則成為存世古物中之瑋寶。
蘇軾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大名家,在書法史上更與黃庭堅、米芾、蔡襄被共譽為「宋四大家」。寒食帖是東坡居士的書法代表作,凡十六行,共一百二十字,以行書起筆,由規律的字形、筆調逐漸轉化成瀟灑奔逸,用筆心手相應,意隨筆到,充分流露出豪邁不羈的氣概與灑脫聰穎的才華,歷代鑑賞家均推崇備至,鹹認為曠世極品。寒食詩系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詩中隱藏著當年生活悽苦,心情鬱勃的感傷。但他能將抑鬱的氣,轉而寄託於藝術的上,終於成就了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與書法名跡。
寒食帖所書二首詩文: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襄。
空庖煮寒菜,破龜燒溼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
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點擊【閱讀原文】進微店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