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郵票上的書法藝術:這樣的中華文化傳承還能不承認是中國人?

2021-02-07 集郵之家

各位童鞋,大家好!


集郵之家郵票館開館之後,陸續上架了大量的優質郵品,今天我們再來給大家介紹下!今天要介紹的是臺灣發行的書法藝術大全,需要的童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連結可以拍下拿走!

【名稱】 專141 中國書法藝術郵票 

【郵票類型】 特種郵票 

【版別】 平凹版

【發行時間】 民國67年05月20日起 

【印刷機構】 中華彩色印刷公司 

【整版枚數】 50(10x5)

【外形規格】 36x51 

【備註】 國產雪面上膠郵字水紋紙


1978年5月20日,臺灣中華郵政發行 《中國書法藝術》郵票,中華彩色印刷公司印製,發行量180萬套。圖案 所選用故宮博物院推薦之5種書法說明如下: 


2元 快雪時晴帖 (行書):紙本 (冊),橫14.8公分,縱23公分。墨跡內容為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 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王羲之 (西元307一365),字逸少,晉會稽人, 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羲之書法,不但見重於當時,後世更尊之為書聖。載譽千古,於今不替。 


4元 倪寬傳贊 (楷書):紙本 (卷),橫170.1公分,縱24.6公分。墨跡內容為 「 屬皆有功跡見述於 世參其名臣亦其次也臣褚遂良書。」 褚遂良 (西元596一658),字登善,唐河南陽翟人。貞觀中,歷官諫 議太夫,兼起居注。因直言,累遷黃門侍郎,參綜朝政。高宗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封河南郡公。帝將廢 後立武昭儀,遂良力諫,不納,貶愛州刺史。以憂卒。 


6元 跋範庵書石湖詩 (隸書):紙本 (冊),橫15.8公分,縱15.7公分。墨跡內容為 「予訏範庵先生行書 為近時海內第一此非區區私言也。」 文徵明 (西元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後以字行。明江 蘇長洲人。生性謹飭。詩文書畫並佳,為明代4大家之一。 


8元 自敘帖 (草書):紙本 (卷),橫755公分,縱28.3公分。墨跡內容為 「....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 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 懷素,字藏真。唐長沙人。俗姓錢。自幼事佛,為玄奘三藏門人。素好草書, 自信得草聖三昧,懷素之書,運筆縱橫,神採動蕩,奇縱變化,超邁前古。自敘1卷,尤為生平狂草。然以 理脈按之,仍不出於規矩法度。 


10元 宋人詞 (篆書);絹本 (冊),橫11.1公分,縱24.5公分。墨跡內容為 「為米折腰,因酒棄 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俱非今是。露未晞..…」 常杓,宋人生平不詳。


【名稱】 專148中國文字源流郵票  

【郵票類型】 特種郵票 【版別】 平凹版

【發行時間】 民國68年01月17日起 

【印刷機構】 中華彩色印刷公司 

【設計者】  【整版枚數】 50(5x10)

【外形規格】 51x36 【參考價格】 

【備註】 國產雪面上膠郵字水紋


中國文字,源遠流長,為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文字之 一。最初之文字重在象形,再衍進到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並逐漸脫離形象,通過意想而至抽象。時至今日,仍具有重大意義與價值。史載中國文字遠在夏代以前,即已逐漸形成,歷經發揚光大,為我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之表徵。此次郵票圖案以中央研究院、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分別提供所選用之4種文字,分別為:


2元 殷 甲骨文:甲骨文是殷代在龜甲或獸骨上所刻之文字,其記載多屬當時王公問卜之卜辭,亦有少數記事者。1899年在河南安陽縣境殷墟舊址首被發現,為目前所能得見之中國最早文字,已成為研究中國文字最珍貴之資料。


5元 春秋 獵季鼎金文:金文亦稱鐘鼎文,系銅器上所刻之銘文。從殷周出土之鐘鼎款識,依時代先後,可以窺見字體之演變。殷器文極簡單,1器1字或數字而已,且多配有象形物。西周初期及前期彝器款識筆劃鋒銳,氣魄雄偉,後期則疏密平衡,雍容典雅,系大篆之雛形。至春秋戰國,則大多體長畫細,已有小篆風格矣。


8元 西漢   禽適將軍章小篆:小篆系秦始皇26年滅6國,兼併天下時所制定之標準字體,中國文字至此時始稱統一。至漢代篆書,承秦之餘緒,又自出新裁,篆意時有變化。小篆特點為曲線圓寫,結構謹嚴,筆劃勻稱,遒麗莊重,在中國文字學及書法藝術上,均有極大影響。


10元  東漢   熹平石經隸書:隸書系中國字體之一大改革,蓋過去文字演變階段皆從整理到劃一,而隸書之製作,不僅變秦代以前字體之曲線為直線,變劃為點,變圓為方,且漸擺脫象形面目而進於意符之使用,使文字趨於簡省實用途徑,漢隸字體寬扁,波磔呈露,為學書者之範本,因而,漢代之石刻經,則成為存世古物中之瑋寶。


蘇軾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大名家,在書法史上更與黃庭堅、米芾、蔡襄被共譽為「宋四大家」。寒食帖是東坡居士的書法代表作,凡十六行,共一百二十字,以行書起筆,由規律的字形、筆調逐漸轉化成瀟灑奔逸,用筆心手相應,意隨筆到,充分流露出豪邁不羈的氣概與灑脫聰穎的才華,歷代鑑賞家均推崇備至,鹹認為曠世極品。寒食詩系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詩中隱藏著當年生活悽苦,心情鬱勃的感傷。但他能將抑鬱的氣,轉而寄託於藝術的上,終於成就了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與書法名跡。


寒食帖所書二首詩文: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襄。

空庖煮寒菜,破龜燒溼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

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點擊【閱讀原文】進微店拿走! 

相關焦點

  • 延續中華文脈:書法藝術傳遞文化理念的使者張樂蓀先生
    幼年隨父遷入寶雞,在家學(張載關學)的影響下,墨海湧浪,廣涉歷代名帖,廣覽古今書論,廣讀詩賦詞章,造就了老先生的書法藝術情懷,在他看來,只有孜孜不倦的揮毫於紙間,才能傳承傳播家學,才能留下家學的歷史痕跡。世界上,擁有書法藝術的民族屈指可數,其中,唯有中國書法,具有最悠久的歷史,傳播得最為廣泛,同民族文化保持著最密切的關係。
  • 大陸企業攜手臺灣藝術大學 共同傳承中華文化
    大陸企業攜手臺灣藝術大學 共同傳承中華文化     3月26日,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陳小願 攝    3月26日,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左五)一行,在深圳匯德豐集團董事長藍海(右二)等人的陪同下,拜會中華文化促進會,就兩岸如何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等議題與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右四)進行交流。
  • 「文化晉寧」翰墨草根寄真情——朱文武自習書法傳承中華文化
    翰墨草根寄真情中華文化影響世界,書法更是一種文化和文明的傳承。五十年筆耕不輟,八歲就開始寫書法的朱文武,對書法這門國粹充滿了深深的眷戀之情。今年五十八歲的朱文武是雲南文山一個小山村裡的彝族。曾獲得文山州書法比賽一等獎,雲南大學生書法比賽一等獎,雲南政法系統書畫展二等獎,「中國好品牌藝術人物榜影響力書法家」稱號…… 位於山東濰坊的世界名人文化村,先後收錄六萬餘件國內外各界書畫家、知名人士來稿作品,優選出三千餘幅人文藝術精品,朱文武以一幅《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行草作品入選其中,與當代名家一同榮登榜單。
  • 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的傳承發揚者
    市發展改革委黨委委員雷光裕為全體黨員講授題為《牢固樹立文化自信,提升黨員素質素養》的主題黨課,他以書法藝術鑑賞為切入點,號召黨員幹部傳承發揚傳統文化,堅定樹立文化自信。市重點中心黨支部書記歐儉平主持學習活動,機關四支部書記韋春望傳達有關文件精神並做工作部署。雷光裕在講課中強調,文化的核心是哲學,哲學的核心是書法。
  • 醜字文化橫行,以醜聞名,到底算是書法的創新還是書法的墮落?
    從大的方向講,書法是文字符號的一種書寫規則,簡而言之,它是按照文字特點和含義,以筆法,結構,章法,所總結出來的藝術作品。用中國人自己的話來說,書法就是不會說話的詩,無法看見的舞蹈,沒有圖案的畫,和沒有聲音的音樂。對中國人而言,書法文化傳承了幾千年之久,一直是中國藝術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 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
    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時間:2018-06-11 16:3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 評論別人的書法,是個很難的課題,說不得、不好說,要做到孔夫子的既不失言,亦不失人尤為難,所以我也是從不輕易評論,在看到姚俊甫先生的書法時我就忍不住想寫一點文字
  • 鄭成功文武治臺灣 傳承中華文化
    鄭成功,這位西方人眼中的國姓爺,明室賜封的延平郡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才,更是臺灣發展史上不能被遺忘的人物。臺灣人對他一直充滿崇敬與懷念,他對臺灣經濟文化方面的貢獻永載史冊。幾經談判,荷蘭大員當局終於1662年陽曆2月9日(南明永曆15年12月20日)向鄭成功屈服,退出臺灣,結束了荷蘭38年的殖民統治。發展臺灣經濟並傳承中華文化
  • 駱芃芃——中國傳統文化的守望者!構建中國篆刻書法藝術與中國茶文化交流的彩虹之橋!
    駱芃芃:中國的篆刻藝術是以文字為載體的,中國印章的基因傳承到今天是一個非常悠久而古老的文明的基因。在最早的世界文明古國中,也有類似印章的印具,經過幾千年歷史長河的變遷,這些古國的印章失傳了,只有我們中國還在使用,並且這樣鮮活。這幾年,我認為篆刻藝術的國際化勢頭非常好,其中,大家關注度最高,了解最多的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印這一形式。
  • 弘揚中華書畫之神韻,感悟藝術生命之真諦
    書畫乃中華之瑰寶,書畫自古乃大道,在百花齊放的書畫界,大至劃分為兩類:一是名人字畫,即先有名才有字畫,只能曇花一現;二是字畫名人,即先有字畫到妙處而後成名,不敢說流芳千古,但卻具有欣賞收藏之價值。顏之江應屬後一類人。
  • 中華之美躍然紙上 國粹傳承·羅衛國書法作品展開展
    紅網時刻10月20日訊(記者 袁思蕾)今天,國粹傳承·羅衛國書法作品展在湖南圖書館一樓展覽廳開展,現場展出的近百幅書法作品,不僅讓人見證了漢字書體的演變過程,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文化傳承的責任與力量。
  • 「臺灣第一千金」關穎與臺灣郵票上的滿式旗袍
    原名陳品穎,藝名關穎,他的父親是臺灣日盛金控董事長陳國和,母親叫蔡淑媛。關穎是臺灣人,很喜歡穿旗袍,這是臺灣保留中華文化的一個好傳統。 關穎以廣告模特身份出道演藝圈,拍攝過多支平面以及電視廣告。除了擁有時尚感與話題性兼俱的外形,外柔內剛的多棲藝人與社交名媛之外,關穎其實一直有想用音樂傳達生活態度的夢想,也因此她以行動證明自己絕對不會是紙醉金迷的Paris Hilton,而是要靠自己的打拼、一步一步的累積經驗向Lady Gaga看齊。
  • 藝術時代人物陳金輝——推動書畫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
    神州之神:中國華夏書神、中華畫神、九州詩神、東方詞神、國際藝術大師。 龍派創始人、畫家、書法家、古玩鑑賞家、收藏家、金石家、仙家、地理家。筆名:玄黃子。別名:天外人。號:五千年第一人、神才聖手、龍叟、江北一筆、左將軍超羲之、萬石堂堂主、觀音堂堂主、玄宇九鴻、三聖聖手、萬佛堂堂主,創立了「三聖書畫院」靜心創作書畫作品。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李西超:揮毫潑墨,傳遞書法文化的火炬
    初心不改,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在李西超老師的作品中,我們看到有很多寫著「大愛媽祖」、「媽祖流芳」的作品,作為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的禮品,贈送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此,李西超老師表示,漢字是我們國家最好的形象代表,作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要大力弘揚,同時也希望通過此舉為兩岸統一和民族團結出微薄之力
  • 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一、文化傳承對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價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掘智慧、汲取智慧,延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命脈」,全面總結梳理和剖析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充分認識其當代價值,對於促進當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和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優秀文化立根基。
  • 【張瑋珊】文化自信與中華復興── 認識中國、認識臺灣、認識自己
    不過很顯然這樣的基礎在當前不管是中國大陸還是臺灣社會,都面臨重重的危機及挑戰。這次受邀參與12月17至19日於廈門舉行的「第四屆中華文化發展論壇─中華文化傳承與當代青年擔當」盛會,其主軸設定在三大背景下──全球化浪潮、新媒體時代及兩岸新形勢──中華文化傳承發展面臨的挑戰,以下為我對這一主題的看法。
  • 米克拉依·依布拉音:保護、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新疆新聞在線網2月25日消息(記者阿依本):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一年來,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教研室副主任米克拉依·依布拉音加強學習,深入調研,了解民情、民意,不斷提高履職能力。今年,她最關注的是如何保護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人物】臺灣人郭羿承:共同做好中華文化大lP
    1997年,郭羿承在臺灣成立了artkey藝術授權公司。郭羿承明白,中華文化真正的源泉和沃土在大陸而非臺灣。2000年,他帶著剛拿到手的一筆風投資金,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想要為中華藝術尋找合適的「代言人」。誰最有資格為中華藝術「代言」?郭羿承在10萬個藝術家中首先篩選出了齊白石。「選擇他,一是因為他的名氣很大。
  • 書寫美麗漢字 傳承中華文化!上蔡三小開展生字書寫比賽活動
    校園通訊社:書法,是民族藝術中的精華,「橫豎撇捺折建構華夏漢字,篆隸楷草行會意炎黃文明」,一撇一捺無不透露著特殊的美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在這一個詩情畫意的冬季裡,為傳承中華經典文化,豐富校園文化,培養學生規範書寫美觀漢字的能力,上蔡三小南北校區於12月10日開展了「二年級生字書寫比賽」活動。本次活動南北校區二年級學生全體參與。比賽書寫內容以本期要求掌握的一類字詞為主,採取現場書寫形式,統一用鉛筆書寫。
  • 展示中華文化傳承,南寧孔廟拍攝跨年祈福微電影《月夜·孔廟》
    據悉,南寧孔廟將首次在元旦舉行大型跨年祈福,而這一微電影則將在跨年祈福活動上正式與大家見面。與此同時,南寧孔廟還計劃與曲阜孔廟等進行聯合祈福。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拍攝現場看到,導演組對場景進行了不同的設計,太極表演、漢服展示、詩書朗誦等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都有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