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 沈嬋嬋 楊科華
「醫生啊,我太難受了。坐也坐不住,動不動就心慌、氣短的。全身上上下下都檢查過了,看了好多醫生都說我沒毛病... ...」
疫情期間,30歲的張先生開始出現坐立不安,經常出現胸悶、心慌、氣短,時好時壞,反覆至心內科、呼吸內科、胸外科就診,檢查均未發現有異常,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到底怎麼了?
當張先生看到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門診大廳正開展著「弘揚抗疫精神 護佑心理健康」 世界精神衛生日義診活動,抱著碰運氣的心態前來諮詢。
在現場,醫護人員簡單了解張先生的情況後,請他自評了焦慮、抑鬱量表,結果提示張先生具有重度焦慮。
在進一步問詢後,醫護人員發現張先生已經多次到各大醫院心內科、呼吸科、胸外科就診,檢查了肺功能、胸部CT、心臟超聲甚至冠脈造影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反而出現反覆擔心、緊張的情緒,總是坐立不安,並伴有明顯的胸悶、氣短、心慌等自主神經症狀,這些情況明顯影響了生活和工作,並越來越嚴重。
在現場,通過專家的詳細問診和評估,確診張先生患了「焦慮症」。聽到自己的不適症狀終於有了個說法,張先生的心變得輕鬆了一些。
2020年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指出公眾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認知率仍比較低,更缺乏防治知識和主動就醫意識,部分患者及家屬仍然有病恥感。為響應國家衛健委「弘揚抗疫精神 護佑心理健康」,在世界精神衛生日來臨之際,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於2020年10月9日舉辦了義診活動。
活動當天,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門診大廳布置了精神衛生相關診療知識展板,幫助廣大市民了解精神衛生知識。活動現場為市民提供抑鬱、焦慮、睡眠、記憶量表的測評,根據評估結果,現場醫護人員為諮詢群眾提供專業建議,對於存在問題的患者,由相應的專家進行義診。
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唐勁松副主任醫師、章迎春副主任醫師和張磊副主任醫師參與了本次義診活動,每位專家免費提供15個義診號,一小時內全部現場掛號完畢。
本次3小時的義診活動共接待了120多名市民朋友,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現場問診人員絡繹不絕,有情緒問題、睡眠問題、記憶問題,除了自己前來諮詢,也有幫家人諮詢的人員,醫護人員均對每名諮詢者提供個體化指導與建議。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