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每一個生命時期都存在「統治者」,恐龍之後的統治者都有誰?

2020-12-21 探索宇宙說

40億年前,地球生態逐漸穩定下來,這個時候早期的簡單生命開始在海洋中誕生。而生命的核心是進化演化,這些海洋簡單生命經過不斷的進化演化,生命越來越複雜,其中一部分還走向了陸地發展,形成了後來豐富多彩的陸地生物圈。

地球整個生命史有著40億年的歲月,而在如此漫長的歲月裡,不同的時期都有霸主級的生物出現,也就是當時的統治者。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時期,統治地球是是現在在我們眼裡渺小的昆蟲。那個時候稱之為巨蟲時代,昆蟲都異常巨大,一個普通的蜻蜓身長可達2米以上,蜈蚣的身體更是長達3米多。

地球生命史上到底出現過多少個不同的霸主時代,誰也說不清楚。而通過科學家不斷的考古發現,我們知道了生命史上,統治地球時間最長的應該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恐龍誕生的時間大約是在2億年前,它們誕生之後的發展非常迅速,很快就成為了地球的霸主。

根據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大量恐龍化石可以看出,當時的恐龍遍布全球,數量至少在數千萬隻以上,是真正的地球霸主。恐龍的體型龐大,沒有天敵,而且它們統治地球的時間長達1.6億年,這是一個多麼漫長的時間。

可就是如此強大的恐龍時代,卻在6500萬年前滅絕消失了,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現代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意外來到了地球,然後撞擊了地球。強大的撞擊力引發了全球性的火山噴發,從而導致地球的生態發生了劇變。

生態發生劇變之後,給地球帶來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恐龍在此次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留給我們的也只是一些恐龍化石,恐龍滅絕之後,地球又經過了6000萬年左右的時間,才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

可能很多人認為,恐龍滅絕之後出現的新的霸主,新的統治者是人類,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我們要知道,在恐龍滅絕和人類誕生之前,有著6000萬年左右的時間空白,這個時間段難道就沒有其它的統治者出現?想想都覺得不可能,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科學家通過大量的考古發現,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恐龍滅絕之後還有其它的統治者在不同的時間段出現過。

那麼恐龍滅絕之後的霸主,統治者都有誰?6000萬年左右的時間跨度,對於一個生命周期來說也是一個無比漫長的時間,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新的霸主,新的統治者出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恐龍滅絕後的第一個千萬年內,地球是大型鳥類和陸棲鱷類稱王稱霸的時代。

如果要問在小行星撞擊事件中,最有可能倖存起來的生物是哪一類?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是鳥類,沒錯,鳥有翅膀,可以在天上飛,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巨大衝擊波能夠威脅到陸地和海洋生物,可是對於在天上飛的鳥類來說那影響就非常小了。

所以在最後的生態劇變當中,鳥類是最有希望活下來的那一類生物。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的生態劇變後,恐龍被滅絕了,陸地上90%的生物滅絕了。可是天上飛的鳥類卻迎來了春天,所以恐龍滅絕之後,當地球生態再次恢復之後,第一個出現的統治都就有可能是鳥類。

當然,遠古時期基本都是巨型生物時代,即使是天上飛的鳥類,那也都是巨無霸,根本不是現代鳥類可以相比的。當時出現的恐鳥和鱷魚跟恐龍之間有一些親緣關係,可以說是恐龍的繼承人。著名的鳥類包括阿斯頓鳥、營穴鳥等,它們的體型都非常龐大,現代的鴕鳥有可能就是恐鳥的後代。

除了這些大型鳥類之外,恐龍滅絕之後在南美洲大陸上,還出現了另外一種巨獸,它就是泰坦蟒。這種蟒蛇是地球上曾出現過的最大蛇類,體重超過1噸,身長可以達到14米。其大小類似我們在西遊記中看到的蛇精一樣。

鳥類稱霸地球的時間並不長,最多也就是千萬年左右,然後鳥類退場,新的霸主級生物出現了,它們就是亞歐大陸上安氏中獸,這種長得像狼的原始動物重達2噸,是地球曾經出現過的最大的陸地食肉哺乳動物。在食草哺乳動物上則是巨犀領銜,這種曾生活在中國北方和中亞地區的巨獸高達5.28米,長8.23米,體重最大可達20噸,也是地球上曾有的最大的食草哺乳動物。

從2300萬年前到500萬年前,爪獸類動物開始在美洲發展,如犬熊、巴博劍齒虎等肉食哺乳動物。它們都曾繁榮一時,但最終都因為環境的變化而消失在地球上。最後就是人類的登場,雖然人類沒有龐大強壯的體型,但是我們有著智慧的大腦,依靠智慧,人類逐步成為了地球的霸主,一直統治到現在。

人類統治地球的時間只有數百萬年,遠沒有恐龍統治的時間漫長。可是人類的潛力巨大,如果中間不發生意外,那麼人類將有可能永遠統治地球,甚至在未來,我們還會成為銀河系的霸主,宇宙的霸主。當然,想要實現這樣的夢想,我們就需要快速發展科技,只有科技的力量才能夠讓人類一步步成長起來,才能夠將霸主地位堅持到底。

事實上,人類現在對於地球的統治還不徹底,在地球生命世界裡,能夠威脅到人類生存的生命仍然有很多,比如最讓我們感到害怕恐懼的病毒,它們是一種「無形」的生命,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它們。

病毒等微生物在地球數量最多,對人類的威脅最大,一旦不小心感染了一些新型病毒,就有可能危及到人類的生命,甚至危及到整個人類文明。而人類戰勝病毒的依仗就是科技,只有科技更加強大了,我們才能夠無視病毒,甚至讓病毒最終為人類服務。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如果第6次輪到人類,下一任統治者會是誰
    文/行走天涯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如果第6次輪到人類,下一任統治者會是誰地球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有一天地球突然不能繼續容忍人類繼續生活下去了的話,人類一旦在這之前還沒有找到新的家園可以居住的話
  • 遠古神獸「哥斯拉」,宇宙統治者王者歸來
    吸引了不少網友的討論東寶三大怪獸的登場讓不少網友都對電影非常期待98版哥斯拉更像一隻巨型恐龍而是一個原本就存在於地球但又不為人知的古老生命。緊接著她又點出,就像人的身體為抵抗病毒而產生抗體,地球為了維繫自身的平衡,也釋放了自己的「抗體」,那就是地球原本的統治者——泰坦巨獸。
  • 同樣都是恐龍稱霸,侏羅紀和白堊紀環境有什麼區別?
    在大滅絕之前,恐龍原本是生活在偽鱷類陰影下的一個不起眼的生物,但在大滅絕之後,許多大型動物消失,原本的生態位被空出,而恐龍抓住機會繁盛了起來,並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在侏羅紀時期,地球陸地分成了兩塊,一個是北方的勞亞大陸,一個是南方的岡瓦納大陸。
  • 《哥斯拉:怪獸行星》哥斯拉VS人類,誰才是地球的統治者?
    影片中的裝備造型不像一般科幻作品那樣追求華麗,反而是顯得有點笨拙,這是因為在設計的時候,一直有這麼一個前提:這是為了逃出地球所緊急製作的裝備。在作品中的相關資料和科學技術上也可以反映出來,比如說在窗戶的設計上,設計一扇大窗戶對他們的科技力來說極為困難,所以就在外壁上設計了面積較小的窗戶,這在工業技術層面也可以有更強的說服力。
  • 恐龍曾是「地球霸主」,存在了1.6億年,為何沒有創造出文明?
    人類能夠創造出璀璨的文明,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其實也不過300萬年的時間,從南方古猿到現代人類,我們能夠在殘酷的演變中倖存下來,並非易事。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也曾出現過其他的霸主,就像已經離我們遠去的恐龍,雖然它們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事先,但是並沒有進化出文明,這是為什麼呢?
  • 【預告】妖豔的統治者
    STEP5保證獲得【妖豔的統治者】亞多米尼史特蕾達最少1角!!舉行保證★6階段招募「妖豔的統治者」。期間1/24(日) 06:00 ~ 2/24(三) 05:59 (UTC)「妖豔的統治者」角色登場!!1.支援物件登場!!
  • 男子網壇四大天王時代之後,新統治者的面紗將揭開
    四大天王時代之後?問題是,四大天王自2016年由費德勒牽頭以身作則,開啟大輪休時代,生生把自己年齡減了五六歲,加入納達爾、德約、穆雷的85後陣營,這BIG4時代,你方唱罷我登場,費納聯袂雄起,德穆養精蓄銳,啥時候是個頭呢?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同代的85後老炮、熟透了的90後壯年,羽翼豐滿的95後後生,皆非「等閒之輩」,可就是不識大滿貫冠軍滋味。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許不是為了繁殖後代,而是宇宙需要人類
    還是一個更大的類似地球?人類存在有什麼意義?宇宙是因為人類存在而有意義,還是人類因為宇宙存在而有意義?我們的發展又是為了什麼? 等我們完全了解宇宙之後,又有什麼意義?這一系列的問題到目前都沒有明確的答案,可能由於我們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如果要想真正的完全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可能還需要幾萬年,幾十萬年,或者更久。
  • 一場持續200萬年暴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寶座,形成原因或再現
    目前已知地球上共發生過五次較大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每次滅絕事件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但生命是頑強的,只要有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空出來,就會有某些物種趁著東風發展起來。例如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就讓給了哺乳動物的發展時機,而哺乳動物也沒有令人失望,快速的崛起,在1000萬年左右的時間內迅速地佔據了海陸空。
  • 品牌營銷邪術虛擬人偶建設穩定型人格之統治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
    ,但是實際上它是隸屬於穩定性人格,仔細品味歷史中每一個統治者其實都是迫於現實的無奈才進行起義造反,最後實現成為統治。基於這三個層次的理解,更容易分辨出創造者模型在品牌營銷中的應用,例如「好空調,格力造」的格力空調、「引領亞太傳媒」的華誼兄弟、「世界都在看」的優酷等很多品牌都是統治者模型的定位方式。最後再來一起討論下統治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能夠提供良好定位的品牌有哪些,也就是統治者模型的適用範圍。
  • 繼人類之後,誰會是地球下一任霸主?
    現在的地球經過幾十億年的變遷,經歷了幾次大的劫難,結果導致很多生物徹底滅絕,其中包括曾經在地球稱霸很久的恐龍,雖然恐龍被認為是大型動物,看似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給,生存起來困難很多,但是據科學家計算,恐龍曾經在地球主宰了2億多年,這個時間與人類相比,就好比是恐龍已經出現了23小時59分
  • 屬於恐龍的世紀元
    三疊紀時期是恐龍時代的黎明,三疊紀時,脊椎動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中,槽齒類爬行動物出現,並從它發展出最早的恐龍,三疊紀晚期,蜥臀目和鳥臀目都已有不少種類,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了,在生態系統佔據了重要地位。三疊紀出現了最原始的恐龍,始盜龍。第四次生物大滅絕開始。
  • 當地理型的鄉名變為願景型,不僅是性質的改變,還是統治者的需求
    不過,鄉的存在不變,不代表它其中的一些細節不變,比如,兩宋時期統治者就對"鄉"做了一次變更,而變更的內容正是"鄉名"。除此之後,固定的鄉名制度有利於統治者對縣級以下的行政機構的管理。所以,一個地方的地名,無論哪個地方是城鎮還是鄉村,是國都還是某個不知名的小地方,其名字都擁有著非凡的意義,絕不可能隨意更改。但是,在兩宋時期,卻出現了一次大更改,有大量的鄉名被更改,這其中除了我們在前面說到的那個原因之外,還因為鄉與其他行政機構相比,鄉的性質更加強烈。
  • 揭秘晚清時期實際統治者慈禧的秘密生活,這些你肯定沒看過!
    談起慈禧太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作為晚晴的實際統治者史書上對她的評價可謂是負面一片。據當時為慈禧太后畫像的一位美國女畫家說,清代皇室上上下下的生活都是十分的奢靡,普通人根本無法想像,而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慈禧那生活更是不敢想像。
  • 滿清十大酷刑,統治者變態的產物
    刑法本來是為了懲治罪犯和震懾犯罪分子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古代各個朝代對刑法都有適當的修改和增減,但是在古代刑法往往是被人扭曲變成了可以推殘人性,滿足一些統治者殘忍變態心裡的工具。今天就給大家簡單的說下這種成殘忍沒人性的方法。古時候,刑法真的是千奇百怪,但是無一例外手段都是極其殘忍。如鞭撲、枷項、宮刑、割鼻、斬首、腰斬、梳洗、剝皮、烹煮、絞殺、凌遲、車裂等。
  • 統治者的本事 全在消化造反
    只是歷史上的檄文一般都是挑戰統治者,比如商湯伐夏桀要出一篇《湯誓》,列數夏之罪,天人共憤,你們國家的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我們必須要立刻出發,救民水火,聽我的就跟著我幹,不聽我的「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我就全殺了。
  • 有恐龍物種壽命可達300年 鱷魚或與之有親緣關係
    毫無疑問,這部展現體量碩大無朋恐龍的奇觀電影將是揭幕今年暑期檔大幕最重磅的影片,也必將是《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在華販售的票房新標杆。  然而,這種縱向比較其實並沒有什麼用。1993年,當天才導演史匹柏預備將童年對昔日地球統治者的執迷變成大銀幕上栩栩如生的造夢時,他原初的想法竟然僅僅是「試著給《大白鯊》拍一部不錯的續集。」
  • 古代大兇之兆——「熒惑守心」,統治者君權神授良藥下結出的苦果
    古代王權講求君權神授,承天之命是一個王朝統治者最好的輿論武器。但,在唯心主義學說籠罩之下的封建統治,君權神授同樣是一把雙刃劍。自古「熒惑守心」都是君主的催命符,唯有在宋景公時期,司星官子韋說過一句「可移於相」。驚慌失措的漢成帝向翟方進發了封私信,言外之意,自從翟方進當了丞相,政綱紊亂,民不聊生,現如今,自己考慮考慮。
  • 人類發現恐龍時代的礦物質,有生物滅絕證據,或可還原當時的場景
    小行星造成了地球劇烈的地質變化,地震、火山爆發還有森林大火讓地球的整個生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為恐龍無法適應這種變化,才在短期內全部死亡的,只有少數生活在海洋裡的生物才得以倖存,人類對於侏羅紀、白堊紀時期進行了許多研究,並進行了地質勘探。
  • 教徒遭到大屠殺,統治者激烈反對,基督教為什麼還能成羅馬國教?
    因強調信仰者應忠於上帝,因此基督教遭到羅馬統治者反對 羅馬帝國時期對於宗教信仰方面,實際上一直呈現出比較寬容的態度表現,這是因為在共和國和帝國前期,國內所流行的宗教信仰,對國家統治集團並沒有造成致命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