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提示:俄羅斯頂級小丑藝術大師奧列格·波波夫今日逝世,俄羅斯多家媒體痛惜悼念。據了解,波波夫1930年出生於前蘇聯。十四歲時,為了幫助母親,他去「真理」聯合企業當了一名鉗工學徒。工廠距離馬戲學校只有兩步之遙,第一次去馬戲學校,他只是看了看,索西娜的兒童雜技團的演員們在訓練,就決定報考這裡。在學校裡,波波夫以自己的聰慧和敏捷使同學們大為驚訝,他的每一個動作幾乎都具有喜劇性,使人忍俊不住。
波波夫更是一位自強不息的演員。為了新節目的創作他能夜以繼日地工作。他自己構思劇目,自己製作道具,每一部分都精益求精。他先後出演了《青年人在慶祝》、《光線》、《長頭髮-拐棍》等節目,塑造的小丑情感豐富、形象特別,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洞察到不平凡和幽默的事。波波夫認為小丑的悲傷應當是光明的,因此他被全世界的人民稱為「陽光小丑」。
俄羅斯小丑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在俄羅斯,出了名的小丑地位很高,甚至會為逝世的小丑大師舉行國葬;他們收入很高,著名的小丑斯拉法·普魯尼曾在俄羅斯版《福布斯》雜誌的明星收入排行榜上排名第四;他們學歷也高,許多經過專業訓練的小丑都是拿到戲劇學學士學位的高材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前蘇聯的著名小丑甚至被派往最前線勞軍、鼓舞士氣。在首都莫斯科,許多建築也體現了小丑的重要性。例如在被稱為「地下藝術殿堂」的莫斯科地鐵,只要細心觀察,人們就能夠在TsvetnoiBulvar站臺的玻璃嵌板上看到小丑們的畫像。《莫斯科時報》稱,在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像俄羅斯一樣,小丑的地位能夠如此重要、權力如此的大。
尼庫林:葉爾欽為他舉行國葬
在俄羅斯,尤裡·尼庫林這個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俄羅斯著名小丑、喜劇演員那張滄桑卻歡樂的臉,水手帽和肩膀上那隻色彩斑斕的鸚鵡已經成為了他的標誌。
尤裡·尼庫林出生於1921年12月18日。據說尼庫林第一次觀看馬戲表演是5歲的時候,他唯一記得的就是小丑們的表演。蘇聯衛國戰爭結束後,他曾申請入讀演藝學校,但考官認為他缺乏表演能力。1946年,他爭取到一個在俄羅斯馬戲團工作的機會,為當時著名的小丑Karandash做了兩年的助手。他在俄羅斯大馬戲團一呆就是50年,終於從最低等級的串場小丑做到了馬戲團的執行長。
尼庫林喜歡與妻子搭檔進行小丑表演。熱愛他的觀眾總是早早地就等待在劇場的外面。尼庫林曾經說過:「我的職業就是逗人們發笑,不管使用什麼方法。當我製造快樂的時候,我自己也很愉快。」
直到現在,許多馬戲團的演員們在長途旅行時還會帶上尼庫林表演的錄像帶,他們說如果沒有這些錄像帶的話他們的生活會很乏味。
其實到了後期,尼庫林已經不僅僅是一名小丑演員了,他參演了許多電影,做電視節目主持人,還收集自己的生活軼事寫成了書,還出版了幾本詩集。
在俄羅斯,沒有人———甚至包括總統———敢冒犯他,即使尼庫林拿他們開玩笑。1997年75歲的尼庫林去世時,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全國電視臺上宣布了他的死訊。其實,還有其他人可以負責公布尼庫林的死訊,例如電視臺的新聞播音員、尼庫林的家人或者尼庫林生前擔任CEO的俄羅斯大馬戲團的發言人。但是他是尼庫林,他是俄羅斯的著名小丑,就連葉爾欽也不敢怠慢他。當時,葉爾欽還宣布為尼庫林舉行整整兩天的遺體告別儀式,供人們瞻仰他的遺容,之後還為他舉行了國葬。至今,俄羅斯大馬戲團門口還佇立著他的雕像。
斯拉法:俄最富有的明星之一
斯拉法·普魯尼被公認為把在馬戲團裡串場的小丑提高到藝術領域的人,在業界名氣很大。他出生於俄羅斯的一個偏遠小鎮,經常在野外建樹屋、雪屋。通過電視和電影,他對小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7歲那年,他原本前往列寧格勒讀工程學,但卻轉而加入了一家滑稽劇團。1979年,斯拉法就創辦了自己的劇團,後來還在俄羅斯開辦丑角學校,全世界的學生都慕名而至。此外,他還加入了聞名於世的加拿大馬戲團「索拉奇藝坊」。
幾年前,斯拉法根據自己幼年時的鄉下生活創作並且主演了啞劇《斯拉法之下雪啦》。這場演出,由斯拉法與其他數名小丑聯袂上演,他們穿著黃色的滑雪服和紅色的鴨子形狀的鞋,塗紅鼻子,頭髮蓬亂。單是看到斯拉法以這身裝扮在舞臺上現身,已足夠讓觀眾捧腹大笑,更別說斯拉法豐富的肢體動作了。全劇沒有臺詞,只有啞劇動作,通過滑稽而夢幻般的舞臺,傳達出悲傷與孤寂之情。這部啞劇在世界各地巡演,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當觀眾們被表演逗得爆笑不已時,斯拉法則會靜靜地坐在最後兩排的觀眾席上,微笑地看著觀眾樂作一團。2004年,在小丑界的成功使他成為了俄羅斯最富有的明星之一。
古克拉喬夫:馴貓「金王冠小丑」
尤裡·古克拉喬夫的名字在莫斯科乃至整個俄羅斯都家喻戶曉。他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小丑明星,是國家電視臺最火爆的兒童節目「孩子晚安」的主持人。
古克拉喬夫生於莫斯科,小時候父母每個星期天都帶他去馬戲團看戲,每次,他總是全神貫注地盯著當時名氣僅僅排在尼庫林後面的小丑奧列格·波波夫看。後來古克拉喬夫經常對父母說,自己要成為一名小丑。為了滿足他的願望,古克拉喬夫的父母將他送到了馬戲團學校。
他在馬戲團當學徒時很刻苦。因為他沒有固定小丑的表演手法,表演起來有立體感,老師都稱讚他是個天才。上個世紀70年代,古克拉喬夫技壓群芳,在1976年和1986年的巡迴展裡獲得莫斯科馬戲冠軍。
最讓人驚訝的是,作為一名高超馴獸馬戲演員,古克拉喬夫馴的動物居然是貓。有一天,他發現一隻小貓在大街上流浪,就好心收留了它,不久他就摸清了貓的習性,他靈機一動問自己:為什麼不和它們在圓形舞臺上玩呢?
現在,古克拉喬夫在莫斯科市中心擁有世界上唯一的「貓劇院」,養了120隻貓。尤裡·古克拉喬夫和他的「貓劇院」多次在國外巡迴演出。人們還給他起名為「貓醜」,是因為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讓他的貓演活了。現在,古克拉喬夫還享有「金王冠小丑」的稱號。
窮小丑、富小丑、悲傷小丑
小丑這份職業給一些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目前俄羅斯知名度最高的小丑演員斯拉法·普魯尼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在列寧格勒(現在的聖彼得堡)創辦了一家著名的滑稽表演團。「小丑大師」的名氣讓他在2004年《福布斯》雜誌俄羅斯明星收入排行榜上名列第四,排在他前面的三位都是網球和拳擊運動員,第一名就是著名的網球明星莎拉波娃。但是,也並非每個小丑都很富有,有的甚至是窮到「沒米下鍋」的地步。
奧爾佳·裡夫恩特斯娃與丈夫是俄羅斯「滑稽四人組」的一員。她的特長是腹語術,能夠在講話的時候向肚中咽聲,使聲音在腹腔共振,觀眾隔著肚皮就可以聽到她含混不清的話音。
裡夫恩特斯娃認為:「俄羅斯小丑會把許多思想、想法融入他們的表演。」她說,俄羅斯小丑分成許多種,例如自己的特長是腹語和演啞劇,而另外一些小丑則擅長彈奏樂器或者跳舞。她表示,自己的表演不僅僅是思想的反映,而且還有哲學內涵。
由于堅持小丑表演中也要有內涵的理念,裡夫恩特斯娃並不願意像其他一些小丑那樣經常到夜總會或者私人舞會上表演賺外快。也正因為如此,裡夫恩特斯娃的「滑稽四人組」在俄羅斯的日子並不好過,表演沒人看。迫於無奈,他們只好遠赴西歐或者美國表演。
「既哲學又浪漫」的小丑
葉夫根尼·斯米爾諾夫是俄羅斯一名專業的「悲傷小丑」。他早在1973年就投身小丑表演,加入了斯拉法·普魯尼的劇團。1981年,斯米爾諾夫離開劇團自立山頭,1991年創立了自己的二人組合Sharaban。他表示,自己對於小丑這個行業已經整整思考了20年,最後決定做一個「悲傷小丑」。他說:「俄羅斯小丑(比其他國家的)的知識水平更高。國外小丑在表演時會加入很多插科打諢的話。」出現在舞臺上的斯米爾諾夫不會這麼做,他從那些流浪漢和無家可歸的俄羅斯二戰老兵那兒獲得了靈感,總是保持著一副悲傷的苦臉,穿著讓人壓抑的、顏色低沉的服裝。斯米爾諾夫對自己的定義是「既哲學又浪漫」的小丑。這樣的「另類小丑」也得到了不少觀眾的歡迎。
斯米爾諾夫在談到自己的美國同行時,頗不以為然:「在美國,小丑似乎是一個自發的職業。他們只需要弄破一些氣球,把臉畫花、戴上些五顏六色的假髮,人們就會被逗樂了。可是,俄羅斯的許多小丑至少擁有一個與戲劇藝術有關的學士學位,此外,我們還會在那些有名的小丑身邊呆上很久時間,刻苦學習小丑的雜耍技能。我們更像專業的喜劇演員,而且我們從不吝惜花大錢購買小道具。」
實際上,在俄語中「小丑」這個單詞的意思還包含有古怪的人、笑劇演員和喜劇演員的意思。不少小丑自己也承認,很難去解釋一個俄羅斯小丑到底必須擁有哪些要素。至於他們心目中的榜樣人物其實很單一集中:尤裡·尼庫林、卓別林和法國滑稽劇演員馬賽爾·馬爾索。
許多小丑演員將自己定位為「戲劇小丑」,以將自己與馬戲團的小丑區分開來。這些俄羅斯小丑經常到獨立國協國家或者國際上進行演出,但是卻很少在馬戲團演出裡見到他們的身影。多卡連科說:「許多小丑都已經不再在馬戲團演出了,他們反而會參演戲劇或者電影。」
斯米爾諾夫表示,「世界上缺少優秀的小丑,俄羅斯是能獲得良好小丑訓練的地方。」
小丑的來歷
小丑原是古時歐洲宮廷的重要角色。他們得負責令君王一笑忘卻千斤國事,還得負責提醒他們不忘使命重拾職責。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殿前的威爾薩默斯和亨利八世的女兒伊莉莎白一世身邊的塔爾頓,都是歐洲家喻戶曉的小丑。然而伴君如伴虎,小丑的職責雖只是逗樂,但必須有過人的巧舌和機智,一旦失敗,要面對的不僅是恥辱,甚至是死亡。
據介紹,小丑分3類:白臉小丑以特技表演取勝;詼諧小丑特點是行為滑稽;性格小丑以孩童般單純的思維面對世界,著名的默片演員卓別林就是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