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性格,只是分大小。有些人性情性對溫和,也能控制自己的脾氣,一般不會通過發脾氣來發洩情緒和解決問題,這樣的人好相處,也容易讓人親近。而有些人脾氣卻很大,還特別暴躁,輕易的就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點點小事炸了,還經常連累周圍的人,這樣的人讓人害怕,反感,不敢輕易靠近,以後在社會上也會很艱難。
一個人脾氣秉性,三分靠遺傳,七分都是受後天生活環境影響。一個人從一張白紙一樣的嬰兒,長成一位具有七情六慾,各種喜怒哀樂的大人,這期間,主要偏向什麼氣質和家庭環境息息相關。長大後脾氣異常暴躁的人,多半成長在以下家庭, 父母要警惕。
父母過度溺愛的家庭
老祖宗有言:自古嬌兒無孝子,溺愛後患悔不及。父母要知道,溺愛不是愛,而是害。父母毫無界限的溺愛孩子,不僅不利於他們成長,反而助長他們成為小霸王,巨嬰,當父母沒有滿足他的要求時,他立馬就通過撒潑打滾,哭鬧的手段去脅迫父母,然後父母心軟妥協。然後孩子通過這樣的手段,一次次挑戰父母的底線,父母一次次退步,然後一個惡性循環。
這樣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脾氣越來越大,整個人變得越來越粗暴,只會靠發脾氣來發洩情緒和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的人是家庭和社會的悲哀。
父母就是暴脾氣的家庭
要相信環境的影響是很大的,一個家庭的脾性和家風都是會遺傳的。一個孩子整天生活在父母都是暴脾氣,一言不合就開吵,或者父母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吵大鬧的家庭環境裡,那麼他潛意識也就認為這是正常的,以後也會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遇到不滿或者不順心的事情時就會發脾氣。
很多小時候飽受父母暴脾氣摧殘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曾暗暗發誓,以後一定不要成為父母那樣的人,可是長大後還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成為了父母的翻版,無奈。原來,遺傳真的是很難以改變的東西。
對孩子缺乏關心的家庭
有些人之所以脾氣大,愛發脾氣,很可能就是因為從小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心和在意,內心沒有安全感,內心極度害怕,脆弱但表面上又要假裝很堅強。於是就經常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脆弱和無助,讓別人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這是一種尋求關注的手段而已。
家長要知道,任何壞習慣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父母愛子則為計之深遠,不想孩子以後吃虧,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多用心,注重家庭教育。
【話題討論:你身邊有脾氣特別暴躁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