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個高難度的木字旁漢字,左右結構行書的書寫示範,學行書必藏

2021-01-12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書法常用的字體為楷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書,不論是這五種書體的哪一種都離不開漢字的結構,漢字的結構又分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以及獨體字。簡單的說漢字的結構就是筆順的先後,其實就傳統社會來講,筆順就是為了寫得方便,按照正確的筆順寫,更容易寫快寫好,比如「出」「必」,按照正確的筆順,第一筆是中豎和撇,寫好了整個字就正了,尤其是行草書,筆順寫錯了字都是錯的。最近開始練書法才發現自己好多字的筆順都是錯的,你的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要是當年老師死糾筆順的話,我十有八九會厭學的。當然,練書法就必須要講究筆順了,但並非人人都愛練書法,所以,實際教學中對筆順要求應相對寬範一點點。比如說「」方」,以前的筆順是點橫捺彎,現在是點橫彎捺。筆順確實被當代孔乙己們改得反人類,違反了先左後右的規律,怎麼寫都覺得彆扭。「北」也是改得違反了先左後右的規律,現在先」撇」了。

22個難度較高的行書漢字左右結構的書寫示範欣賞:

從漢字的結構而言,楷書要求運筆精雕細琢,速度肯定不快。日常書寫我建議還是去練行書,寫得流暢而且美觀,有連筆的存在,書寫速度肯定遠超楷書。這裡要說的明的是,漢字簡化是筆畫的減少,結構基本保持。推行簡化字又不是廢除繁體字,不可否認的是,簡體字在學習效率上更高效,從文字的演化來看,也是原生文明的象形文字向次生文明的表音文字進化。漢字本身是象形文字,也是原生文明,無法進行拼音化改造,簡體字能夠擔當起傳承與效率的責任。

相關焦點

  • 劉小晴8年前的行書作品,被網友譽為行書創新標本,真行書好字帖
    行書的墨色及用鋒單字間架結構簡述:行書書法是繼隸書發展後與楷書相對的一類書體。起初運用只是因行筆速度比較快,節省書寫時間,方便人們日常生活的應用。後經無數書家不斷開拓,和對漢字理解的不斷完善,因其線條的起伏連轉,用筆灑脫自如,墨色濃淡交織,風格千姿百態,最終形成特有的書法藝術形式。所謂墨色變化簡單來說就是掌握墨的濃淡乾濕和擴散在紙上的線條粗細變化。書法作品中的墨色的濃淡乾濕變化在視覺上最能引起明暗變化,從而增添作品的形式美感。
  • 行書偏旁部首,寫一手好字就得用這種方法!
    8.女字旁 這一部首寫法基本不一,書寫時要注意交叉的方式和圓轉與方折的妙用。 9.反犬旁 這一部首的書寫尤其需要注意牽絲引帶的關係。「獨」字的反犬旁有別於其他3個字,類似於楷書的寫法。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 它不像楷書那樣工整規範。行書筆畫較楷書稍放縱, 點畫之間往往以纖細的遊絲牽連, 結構隨字賦形, 多據上下文需要而誇張變形, 布局參差錯落, 生動活潑。另外, 行書書寫簡便快捷, 比草書易認, 適合社會實際工作需要。還有, 行書少有森嚴的法度規則, 創作比較自由, 能充分發揮書寫者的個性。因此行書有很強的實用性, 又有較強的藝術性, 適合追求個性發揮的青年學生需要。
  • 行書結構不搞懂,越寫越糊塗……
    目前大量使用的是行書、楷書。在日常書寫時,由於楷書點畫要求嚴格,寫起來又慢,故在實用書寫時,往往不寫嚴格意義上的楷書,但作為書法學習者來說,又是必須練習的一種書體。通過練習楷書,掌握書法的結體和用筆的基本規律。 而對行書來說,不論從藝術或實用,都是在普遍書寫的一種書體。
  •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必選
    對於非書法的一般人來講,硬筆執筆方式比毛筆難掌握,硬筆一般書寫較快,硬筆橫撇豎捺因為執筆方式不夠靈活往往讓人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硬筆寫不好一般是執筆的控制問題。練字只有兩種方法,臨帖和結構歸納。根據你的要求你可以找一本喜歡的行書字帖臨。
  • 祝允明的行書,跟這麼多大家學過......
    因此,本文希冀能在傅申先生的研究基礎之上,結合祝允明傳世中比較可靠的部分作品、書學觀念及明清諸家對其書風的評論,試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其行書創作進行歸納分析,以期對祝氏的行書創作的類別及特徵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 行書委員會副主任王學嶺,作品估價1.6萬,清瘦無神不學蘭亭序
    行書委員會副主任王學嶺,作品估價1.6萬,清瘦無神不學蘭亭序。行書這種書法形體,對於書法文化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行書兼具實用與藝術的雙重價值,歷來是文人書法的必修一體。如果行書寫不好,要說書法水平高基本上是欺人之論。所以,歷代文人書法家,都非常重視行書的磨礪。行書學誰?
  • 行書字帖如何選?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這裡統統告訴你
    《書道拍案驚奇》觀點: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都不要選擇現代人的字帖。有老師點撥可以直接上手《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自學的話建議用行楷過渡下,推薦趙孟《前後赤壁賦》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字數多,且平正的行楷字帖。具體原因,接下來簡單絮叨絮叨,僅供參考。
  • 寫書法作品別再亂寫了,用這種行書行草字體,才能博得眾人眼球
    如果不講究筆法,隨意亂寫,那將失去漢字應有的美感,而變成雜亂的一堆線條,字不像字,結構不成結構,章法散亂,哪還有什麼美感而言。所以,行書行草字體,本質上是需要講究筆畫、結構、章法的,是按照一定的筆法書寫的。行書行草字體,一直是人們(包括書法家)喜愛的字體之一,因為能快寫,而且寫起來順手,有很強的手感,富有節奏,瀟灑自如。
  • 楷書過渡到行書,就得這麼練!
    很多書友以楷書為入門基礎,在練習了一段時間想過渡到行書時,發現存在困難,不是轉折生硬就是連帶僵直,本應書法情性的書體,在自己手中卻怎麼看都彆扭。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種楷書向行書過渡的方法,希望對大家的書寫訓練有所幫助。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下)
    在上一個故事中,我們了解了漢字結構的六種條例(六書),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呢?沒有印象的小可愛,可以再回顧一下哦。這一期的故事,我們將繼續漢字之旅,了解漢字形體演變的三千多年歷史,了解它們成體系後,從一個個像畫一樣的甲骨文,演變到現在各類書寫的七個階段。現在一起來聽它們的故事吧。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行書篇
    而行書則要求依據上下筆畫之間的書寫關係,隨時調整筆法的輪廓、粗細和弧度,雖然同樣也存在筆法的類型化特徵,但遠不如楷書那麼簡潔明晰。相應的,在書寫時筆鋒運用有較大的靈活性,如筆鋒入紙角度(影響起筆處的輪廓)、提按或中側(影響粗細)、運行軌跡(影響弧度)乃至手腕和手指操控筆桿的方式(決定對筆鋒的使用)等,在處理時都比嚴規密矩的楷書要靈活一些。
  • 王羲之行書結構習字帖
    學習王羲之行書的用筆需注意的六點: 1.行書起筆的藏鋒是在筆和紙相接觸的瞬間快速完成的,而露鋒有時則是在落筆前的空中進行的,當筆剛一接觸到紙,則實際上已進入到運筆階段。 2.不同筆畫的寫法要抓住要點,如寫橫畫時,起筆多用露鋒,收筆多用出鋒。
  • 趙孟頫行書《心經行書冊》高清賞析
    《心經行書冊》,元代,趙孟頫,紙本冊頁(圖文合卷),經文共三開,每開縱288釐米,橫108釐米,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 寫好偏旁部首,是寫好行書的關鍵。王羲之聖教序是這樣寫的
    每一個複合結構的漢字必不了少的偏旁部首,寫好字首先把部首寫好。在書法的各書體中,行書的部首相對簡化而書寫也相對自由,因此寫行書的一點特點就是要寫出各部首簡省與特點。漢字的部首,是指的標誌性部件。寫好行書必須先把部首寫好,重要的是把行書各部首簡省與特點寫出來。行書的偏旁部首寫法突出了對另一邊的呼應,因此在書寫行書時,點畫間連寫縈帶、改變筆順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 胡問遂行書字帖的暢銷本,簡體漢字的臨習範本,欲寫手好字必備帖
    行書書寫技法及點畫線條變化簡述:書寫行書法時,用一筆會完成多個字甚至是整行。在線條的處理上,為了使得一筆寫出粗與細間的不同轉換效果,我們通常採用中鋒與側鋒用筆相結合的方法。所造成的或粗或細的點畫顯示出了作品輕重變化有致、線條層次豐富,充分展現了動感形質。
  • 張照傳世行書真跡品鑑,雋秀遒勁自然流暢,傳承三百餘年的經典
    行書創作的結構要求及行書書寫時的筆畫特點:行書的平整結構要求創作主體具有高深的技法表現能力,高格調的審美能力和廣博的文化修養。錯落結構則要求創作主體應深懂藝術形式美的變化規律和表現技巧,並且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兩者各有特色和難度。至於由這兩大類結構變化出來的各種風格,自然很多,這就要看每個人的創造性和技巧了。
  • 盧定山行書字帖的巔峰,高雅遒勁飄逸出塵,學書法的極品速成範本
    行書傳統筆法及墨色結構變化規律簡述:行書書法墨色的變化既是寄託了傳統的筆法,又加入了其個人色彩,在兩者中達到一個平衡的標準,讓創作出的作品更有時代氣息,這也正是墨色變化的魅力所在。每個點畫都是以跳躍的形式出現的,它們的長短、粗細、剛柔都有較大的反差,這使得點線左右拉扯,上下支出。其關係也是充滿著對抗與衝突,使得書法的張力更加突出,動態美也隨之體現出來了。強大的表現力更加貼近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所以更容易引起人們的藝術共鳴。行書結構的變化不能亂變,需要做到和諧統一,富有層次感與主體感。
  • 成年人要想練字,應該先練楷書還是行書?
    因為在書法的發展史上,行書和楷書都是獨立並行發展的,並不存在嚴格的先後關係。在技術層面,行書和楷書都有各自的美學邏輯,兩者的字形結構、筆畫順序、運筆形態均有不同。行書不是楷書的快寫,也不是把楷書的筆畫連起來。李宣鴻說,臨摹字帖的效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 小楷、隸書、行書、草書臨摹要點
    筆必三折概述了隸書的筆畫要注意落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亦稱「三折法」 ,藏鋒逆入,有的用「回鋒」 ,有的用「停駐」。 有了《聖教序》的基礎,學《蘭亭序》就容易得多,並重點學章法、貫氣及細微之處;然後再學王之諸手札,學習王羲之怎樣因字賦形、因情謀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