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高管搶供應商,蘋果造車步步緊逼特斯拉,秘密武器是電池?

2020-12-27 騰訊網

文|鄭玥

編|小戎

蘋果一出,誰與爭鋒!哪怕是強如特斯拉、國產新能源車三強。

2020年12月21日,中國臺灣媒體《經濟日報》援引某供應鏈高管的消息,傳聞已久的蘋果電動汽車比原計劃至少提前兩年推出,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正式發布。這一消息引起了多方震動。

蘋果入局誰受益?

周二蘋果公司股價大漲,漲幅超過3%,報於131.9美元,其市值增幅超過620億美元,蘋果所增加的這部分市值,超過了通用汽車580億美元的市值。在交易日最高點時,蘋果公司過去兩天中的市值漲幅,超過了底特律三大汽車製造商的市值總和。

這一消息也對車企股價造成打擊。特斯拉跌3.8%,盤中一度跌超5%,理想汽車跌超6%,小鵬汽車跌超5%,蔚來汽車跌超4%。

同時,蘋果公司的一些現有或潛在供應鏈合作夥伴的股價則迎來了上漲。Lumentum控股大漲9%,思佳訊漲超2%,Qorvo漲1.8%,Jabil漲超1%;電動汽車晶片製造商Cree也漲超2%。雷射雷達傳感器系統製造商Velodyne Lidar的股價上漲了14%,蘋果測試車輛使用的就是這家公司的雷射雷達。另一家雷射雷達製造商Luminar Technologies的股價上漲了8%。

臺灣媒體指出,按照之前蘋果產品備貨先從零部件開始的慣例,臺灣的一些特斯拉供應商,包括和大、貿聯-KY、和勤、富田等企業都已進入了蘋果汽車的供應商名單並接到了備貨要求,以衝刺Apple Car在2021年9月的發布。

此前臺媒DigiTimes也對Apple Car進行了相關報導,稱蘋果正在努力在美國建立工廠,並已制定了具備初步技術規格的生產計劃,其將與知名汽車電子供應商進行「初步合作談判」,要求供應商提供價格和其他詳細信息。

另外臺媒透露,富士康和裕隆汽車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鴻華先進科技也在與全臺灣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尋求合作,就是在為組裝蘋果汽車做準備。以及臺積電正與蘋果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晶片」,同時和意法半導體達成合作。

秘密武器是電池?

另據報導,蘋果此次釋放出的核心技術,正是蘋果公司正在進行研發的包括一種「突破性的電池技術」,並稱其電池設計可以「從根本上」降低電池的成本,增加車輛的續航裡程,這是目前電動汽車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種種跡象表明,蘋果汽車似乎已經開在路上。但對此華爾街分析師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分析師認為汽車業務是蘋果應該發展的一大市場,但也有分析師表示,蘋果製造的汽車可能會遇到重投資換取低利潤的現實問題,認為蘋果可能正在開發可以授權給汽車製造商的技術。

花旗分析師Jim Suva表示:「蘋果在很多領域進行研發,雖然我們對媒體再次討論它的汽車業務並不感到驚訝,但我們非常懷疑蘋果是否會真正生產汽車,因為汽車行業的利潤率要低得多。」Evercore分析師Amit Daryanani也懷疑蘋果是否會進入利潤率低、資本密集型的汽車行業。、

馬斯克到底怕不怕?

特斯拉CEO馬斯克也來「自曝」,他發布推特稱,他曾在2017年在特斯拉最困難的時期,提出出售給蘋果,但遭到拒絕。「在Model 3項目最「至暗時刻」,我曾找庫克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作價是如今市值的十分之一(約600億美元)。但萬萬沒想到,庫克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一個。」

而特斯拉在熬過「至暗時刻」後,今年突飛猛進,擴張勢頭異常迅猛。2020年12月19日,特斯拉股票的收盤價為695美元,總市值高達6588億美元,可惜還是看不到蘋果的背影。

在2020年,儘管全球市場受到新冠疫情的重創,但矽谷特斯拉依然可望實現年初制定的50萬輛產銷目標。按照計劃,在2021年,特斯拉有望實現100萬輛的產銷,在2022年,這個數據或許會是200萬輛。

這也許是蘋果從原計劃2023年推出Apple Car,到提前兩年進入的推動原因。而此次蘋果開車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對特斯拉的影響不僅在於股票的漲跌,影響或許是深遠的。

摩根史坦利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從特斯拉的角度來看,我們一直認為,像蘋果這樣的科技企業要比傳統OEM廠商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力。」

而這次入圍蘋果供應鏈的臺灣地區供應商是清一色的特斯拉供應商。和大是特斯拉減速器和制動凸輪的供應商;貿聯-KY則是頗有競爭力的連接器提供商,此前為Tesla提供快充產品和Type C基座,該公司董事長梁華哲並諱言將會與蘋果合作;和勤則是特斯拉繼電器的供應商;富田是特斯拉電機供應商。

蘋果Apple Car研發的核心都來自於特斯拉,搶人大戰也已經暗中進行。2018年8月10日,特斯拉負責研發和製造的高級副總裁Doug Field重返蘋果,出任SPG的副總裁,Apple Car的落地開始提速。

隨後,蘋果接連從特斯拉挖走了2個研發副總裁和一個高級總監。2019年3月,特斯拉負責電驅動系統的副總裁Dr. Michael Schwekutsch加入蘋果任SPG的高級總監。

2019年7月,特斯拉負責內外飾的研發副總裁Steve MacManus投奔Doug Field任SPG的高級總監。

有技術有人的蘋果電動車跑的贏勢頭正猛的特斯拉嗎?馬斯克推特表示,「蘋果往電動車業務方向進行投入探索是一件好事,但與手機或智能手錶相比,車可複雜多了。」

相關焦點

  • 挖人、建廠、造芯,蘋果造車想要直剛特斯拉?
    最早在2015年年初,蘋果就從特斯拉挖走了5名高管,而後特斯拉與蘋果的「人才角逐」賽持續了整整五年。蘋果與特斯拉在互相挖角上樂此不疲。前特斯拉高級工程副總裁Doug Field 在被特斯拉挖走五年之後,於2018年重返蘋果。Doug Field 的回歸無疑重燃了蘋果造車的決心,自2017年至今,蘋果就已經獲得了100餘項汽車領域的專利,並於去年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Drive.ai。
  • 蘋果也要造車、供應商已爆單?網友:特斯拉的勁敵來了
    蘋果也要造車、供應商已爆單?網友:特斯拉的勁敵來了!剛剛大跌5%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吳羽蘋果汽車也要來了!最新消息,關鍵供應鏈廠商已證實,蘋果計劃在明年9月發布首款AppleCar!傳蘋果計劃明年9月發布AppleCar根據臺灣《經濟日報》援引臺灣製造商未透露姓名的高管的話說,傳聞已久的蘋果電動汽車至少比原計劃提前兩年運行,並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
  • 蘋果造車的秘密,都在這了_易車網
    2015年,有媒體報導稱蘋果的汽車項目有數千人參與研發工作。同時,蘋果也一直在鼓勵特斯拉員工加入蘋果公司。這一年,蘋果從全球各大車企都挖來了優秀的人才,包括特斯拉、克萊斯勒汽車、大眾集團。在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前副總裁Chris Porritt。目前,他還在蘋果的Titan項目中擔任重要職位。
  • 錯過收購特斯拉,蘋果會自己造車嗎?
    錯過了特斯拉的蘋果,其實有意向自己造車。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援引供應鏈消息,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或將於明年9月問世,比預期的2023年提前至少兩年,臺灣汽車配件供應商會在明年的二季度提前為Apple Car(蘋果汽車)發布做準備。該報導還披露,蘋果公司一直在美國加州進行秘密道路測試,其中至少有數十輛原型Apple Car。
  • 特斯拉也難以抵擋蘋果:受蘋果造車消息影響,特斯拉股價轉跌
    近段時間以來,有關蘋果造車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熱議,順帶相關的汽車供應鏈股票也迎來了不少的漲幅、而受造車消息的影響,蘋果公司的股價在美國當地時間周二增長了3%。蘋果和汽車供應鏈股價在上漲,但老牌的汽車廠商和特斯拉就有與這麼幸運了,股價紛紛出現一定的下滑。據悉,蘋果將重點放在了突破性的電池技術上,相關分析師表示,如果蘋果在電池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將成為蘋果汽車量產的主要動力,目前所有的電動汽車廠商都在受電池技術的困擾。
  • 頻挖馬斯克「牆腳」,或在美國建廠造車,蘋果要成特斯拉最強競爭對手?
    近日,有關蘋果公司造車的傳聞再次引發業內關注。據DigiTimes報導稱,蘋果公司在美國正籌備建立汽車生產線,並已開始與全球汽車電子供應商探討技術規格等方面的問題,預計到2024~2025年,「Apple Car」就會正式亮相。同時,蘋果公司目前正與臺積電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晶片。
  • 特斯拉最大勁敵將至?蘋果造車再添實錘,或明年9月推出
    更微妙的是,即便日復一日地上熱搜,關於蘋果到底是在整車製造(造車),還是只是作為供應商研究自動駕駛技術,始終沒有定論。再後來,關於蘋果造車的進展幾乎每月都有新聞傳出,不知是創新難產還是厚積薄發。但與此前不同的是,這一次,相關供應商已被傳開始了備貨和運轉,這說明蘋果的造車進程已經到了量產前最關鍵的一步。
  • 蘋果「造車」:電池技術突破堪比「iPhone問世」
    該報導稱,這一電池技術正是蘋果「造車」策略的核心,它有望「極大的」(radically)降低電池成本,同時增加車輛續航。要做到這一點,蘋果計劃採用一種獨特的單體(monocell)電池設計,讓所有電芯直接融合到一起,從而消除傳統電池組各個電芯之間存在的空間浪費。這樣一來,在同等空間內,就能用上更多的電池材料,實現更大的續航。
  • 蘋果試圓「造車夢」,下一個會是誰?
    12月21日,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蘋果公司的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將於2021年9月發布,較原先外界猜測的2023年至少提前兩年。該媒體透露,和大、貿聯-KY、和勤、富田等汽車零部件企業近期已經接到了備貨要求,並被列入蘋果的首批汽車供應商名單。  ■造車路上一波三折
  • 蘋果計劃2024年生產乘用車 有望使用自研突破性電池技術
    12月22日,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導,蘋果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研發,計劃在2024年生產乘用車,可能搭載公司自主研發的突破性電池技術。另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蘋果造車的戰略核心是一種新型電池設計,該電池可以「徹底」降低電池成本、並增加車輛續航裡程。蘋果自2014年加入造車大軍,內部代號為「泰坦計劃」。由於進展並不順利,該計劃一度停滯。
  • 蘋果造車正當時
    不僅如此,報導稱,蘋果公司一直在美國加州進行秘密道路測試,其中至少有數十輛原型Apple Car。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無論是股價持續低迷的百度傍上「電動汽車」的概念連日瘋漲市值重回600億美元,還是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十大汽車廠商之首,這些無不在說明著電動車市場的火爆和前景。
  • 蘋果汽車汽車電池技術續航會如何?
    CarPlay能與用戶的iOS設備及儀錶盤系統無縫連結,用戶可以通過Siri語音、觸屏顯示器和物理按鍵三種方式來控制蘋果CarPlay系統。2015年2月,蘋果名下一款麵包車在加州路試時被發現,官方解釋其在進行地圖測試項目,隨後又有蘋果內部員工透露蘋果正在從特斯拉挖人,至此,蘋果造車項目正式進入人們的視野。時隔不久,有媒體曝出蘋果已於2014年啟動一個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泰坦」項目。
  • 蘋果入局造車對誰最有利?
    12月21日,有報導稱:蘋果預計明年9月發布Apple Car,比原先計劃的2023年提早至少兩年。按照蘋果iPhone備料會向供應商催貨的慣例,蘋果已經向多家中國臺灣地區汽車零組件廠提出備貨要求,包括和大工業、貿聯-KY、和勤、富田等都已被列入首波供應鏈。不僅如此,報導稱,蘋果公司一直在美國加州進行秘密道路測試,其中至少有數十輛原型Apple Car。
  • 蘋果造車的「鯰魚效應」
    但也有人並不看好,他們並不看好人們總是去過度神話蘋果。有媒體表示,蘋果造車不過又是一次沒有驚喜的心智戰爭罷了。 馬斯克更是在社交媒體上透露,蘋果CEO庫克過去還曾拒絕了以600億美元收購特斯拉,這更是把蘋果造車的話題推上了熱搜。
  • 供應商全面「爆單」,蘋果汽車要來了!市值蒸發2800億,特斯拉迎來...
    報導稱,供應鏈正準備最早在明年第二季度增加蘋果汽車的零部件生產,因應AppleCar 備貨需求,和大、貿聯等大廠已全面爆單。此外,蘋果目前正在對全新的汽車產品進行測試,據稱蘋果在加州已經秘密上路測試了數十輛原型車。
  • 蘋果造車的秘密,都在這了!看實力絕不是說說而已
    2015年,有媒體報導稱蘋果的汽車項目有數千人參與研發工作。同時,蘋果也一直在鼓勵特斯拉員工加入蘋果公司。這一年,蘋果從全球各大車企都挖來了優秀的人才,包括特斯拉、克萊斯勒汽車、大眾集團。在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前副總裁Chris Porritt。目前,他還在蘋果的Titan項目中擔任重要職位。
  • 蘋果汽車要來了!號稱顛覆汽車電池技術續航會如何?
    CarPlay能與用戶的iOS設備及儀錶盤系統無縫連結,用戶可以通過Siri語音、觸屏顯示器和物理按鍵三種方式來控制蘋果CarPlay系統。2015年2月,蘋果名下一款麵包車在加州路試時被發現,官方解釋其在進行地圖測試項目,隨後又有蘋果內部員工透露蘋果正在從特斯拉挖人,至此,蘋果造車項目正式進入人們的視野。時隔不久,有媒體曝出蘋果已於2014年啟動一個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泰坦」項目。
  • 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造車大軍又迎來一員猛將
    據近日報導,中國臺灣汽車電子供應鏈企業高管透露,蘋果電動汽車將至少提前兩年推出,預計會在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據悉,目前臺灣的供應商正在全力為「蘋果汽車」零部件備貨。此外還有消息稱,蘋果已經在加州的道路上秘密測試了數十輛原型車。
  • 臺灣供應商高管:蘋果汽車將於明年發布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有不願公開身份的供應鏈廠商高管透露,傳言已久的Apple Car將提前至少2年發布,最早有望於2021年第三季度與大家見面(該媒體曾準確預測蘋果將在2020年發布新款iPhone SE以及11英寸iPad Pro,具有一定可信度)。
  • 「蘋果牌」汽車真的要來了!號稱顛覆汽車電池技術,網友吐槽:看看...
    而與蘋果電動車相關的最新消息是蘋果的人工智慧主管John Giannandrea已經成為公司造車項目的新領導。值得注意的是,本次Apple Car或將採用自主突破性電池技術。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劃使用一種獨特的「單體電池」設計,可通過消除容納電池材料的袋子和模塊,來增大電池中的單體電池體積,並釋放電池組內部的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