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香港電影:文化政治、女明星與動作片的文化想像
嘉賓:蘇濤、張燕、沙丹
時間:8月9日(周六)15:30—17:30
地點:庫布裡克書店
地址:東直門香河園路1號 當代MOMA北區T2座一層 010-84388381/010-84388371
主辦:北大培文公司(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庫布裡克書店
*本次活動免費,參與互動環節提問的朋友可獲得蘇老師親筆籤名贈書一本。
8月9日,蘇濤博士攜新著《浮城北望:重繪戰後香港電影》到庫布裡克書店,與各位讀者分享研究心得。我們還榮幸地請到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張燕,以及學者、資深影評人沙丹,從各自角度展開與蘇老師的精彩碰撞。
近年來,關於香港電影「北上」及內地電影與香港電影融合的議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探討,如何突破瓶頸,實現兩地電影產業的共贏,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現實困境,回望歷史也許會為我們提供一個可資借鑑的參考。戰後香港電影繼承上海電影的遺產,以商業化、類型化的方式製作電影。受到冷戰格局的影響,左右陣營展開意識形態及商業競爭,令香港成為華語電影交流合作的中心。其中,女明星及動作片是兩個有趣的現象,其中投射出的文化政治及文化想像更是值得關注。
[嘉賓簡介]
蘇濤:電影學博士,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近年學術興趣集中於冷戰背景下華語電影的交互影響。著有《浮城北望:重繪戰後香港電影》,譯有《民國時期的上海電影與城市文化》。另在《電影藝術》《當代電影》等雜誌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張燕: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秘書長,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秘書長。著有《在夾縫中求生存——香港左派電影研究》《映畫:香港製造》《鏡像之鑑——韓中電影敘事和受眾比較研究》等。
沙丹: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華語電影歷史與批評,曾在各類專業報刊發表文章數百篇,譯有《銀幕豔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
...
點屏幕右上角菜單可「分享朋友圈」
「查看公共帳號」可關注我們
完整版文藝活動請郵件至elvita@qq.com訂閱
[elvita威的生活便籤]微信號:elvit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