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士塔高維奇第五交響曲

2022-01-30 音樂藝術概論

蕭士塔高維奇《D小調第五交響曲Op.47》(The Symphony No.5 in D minor, Op.47),又名「革命「交響曲,創作於1937年4至7月間,同年的11月21日由葉夫根尼·亞歷山德羅維奇·姆拉溫斯基指揮列寧格勒愛樂樂團在列寧格勒進行了首演。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來自觀眾的歡呼聲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第五交響曲》因其態度樂觀,淺顯易懂,末樂章又十分熱鬧,因而被某些人認為是對共產黨要求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讓步。這首曲子被廣泛地認為是交響曲中的傑作。

孤獨肖氏那分裂的古怪形象在這部交響曲中躍然出現:一半在充滿猜忌和恐懼的古拉格群島般的無情現實裡漠然地戴著眼鏡屏息靜氣裝孫子,另一半卻在抽象音響中盡情地質問、嘲諷、鞭笞,痛快淋漓地爆發靈魂的熱量。

作品結構

此部交響曲共四個樂章,演出時間大約為45分鐘。

第一樂章:中速——不太快的快板

作品以弦樂器演奏的卡農開始,最初的跳躍節奏先是落在小六度和弦,經收窄後進入小三度和弦。鮮明的附點節奏始終伴奏著由第一小提琴演奏的寬廣抒情旋律。這一主題的變型貫穿於第三和第四樂章並進行反覆。第二主題則建立在八度音階和七度和弦上。鑑於第一主題是基於鮮明的附點節奏,第二主題則依賴於一個靜態的長-短-短樂句模式。這些是第一樂章所有的音樂素材——準確地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高潮部分刺耳粗糙。樂章的結尾部分,弦樂器在小調上演奏的溫柔衝突,對應著鋼片琴的半音音階,以縈繞心頭的歧義音符結束。

第二樂章:小快板

在這首有著華爾茲風格的諧謔曲中,其開頭的動機是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變體;在整個第二樂章中,還能發現其它變奏。該樂章的音樂風格保持了機智、嘲諷、刺耳的沙啞,還有一點神經質。

第三樂章:廣板

在第一樂章中自信的小號和第二樂章中刺耳的法國號都陸續登場以後,該樂章沒有再使用任何一件銅管樂器。貫穿整個樂章的是弦樂器的合理配置以及分組演奏(三組小提琴、兩把中提琴、兩把大提琴、兩支低音樂器)。蕭士塔高維奇在這一樂章裡譜寫了美麗而悠長的旋律——其中的一個旋律再次源於第一樂章中的主旋律——但不時被由木管樂器獨奏的間奏曲所打斷。豎琴和鋼片琴也在此樂章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音樂充滿了感性色彩,甚至具備了輓歌的曲風;在諧謔曲被打斷以後,音樂回歸至冷靜節制的情緒。

第四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此部交響曲的最後一個樂章,為縮簡的奏鳴曲樣式(再現部沒有出現第二主題),重拾了開頭樂章高潮部分的交響曲元素,這一點即使不體現在具體的音樂素材上,至少也在音樂風格上有所呈現。一個顯得有點緊張的末樂章,將作品引入更為寧靜的樂段。結束部分,小軍鼓和定音鼓獨奏的短暫樂句中,出現了一個簡短的黷武動機,也由此結束了全曲——D大調上的擴展和難以釋懷的旋律重複且再現。

相關焦點

  • 蕭士塔高維奇交響曲排名(15部交響曲全收藏)
    》有著和蕭士塔高維奇許多其他交響曲相類似的預感,但卻沒有完全相同的前進運動感。音樂上有一些引人入勝的瞬間,但與作曲家交響曲體系中的其他作品相比似乎有點顯得缺乏靈感。在聆聽了前面十一部交響曲之後,感覺蕭士塔高維奇好像在隱瞞著什麼。
  • ...裡卡爾多·穆蒂|蕭士塔高維奇|卡爾·伊利亞斯博格|第七交響曲|...
    近80年前的1941年12月27日,也就是卡爾多·穆蒂出生的那年,蘇聯音樂家蕭士塔高維奇在當時極端惡劣和困苦的戰爭環境下,在古比雪夫完成了《第七交響曲》,並把作品題獻給被圍困的列寧格勒,後稱《列寧格勒交響曲》。1942年8月9日,第七交響曲在卡爾·伊利亞斯博格的指揮下,由列寧格勒廣播樂團在被德軍圍困的列寧格勒完成了首演。
  • 聽蕭士塔高維奇,讓人心顫!
    他特別喜歡並尊重19世紀的作曲家穆索爾斯基,他在《第十一交響曲》和《第十四交響曲》等作品的創作中,充分運用了穆索爾斯基的歌劇創作和室內樂創作傳統。 蕭士塔高維奇還特別崇尚巴赫,他的很多交響曲都是受到了巴赫的影響,比如他的第五、六、七、八號交響曲。他還繼承和發揚了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創作傳統,以及柴科夫斯基的抒情交響曲傳統。另外, 他也借鑑了馬勒的某些創作特點。
  • 16首最好聽的蕭士塔高維奇鋼琴譜
    🎵蕭士塔高維奇的音樂好聽,特別是一些鋼琴改編曲,但樂譜比較難找,我們今天為大家整理了16首最好聽的蕭士塔高維奇鋼琴譜,希望能夠給大家的演奏帶來快樂!具體
  • 蕭士塔高維奇《第二圓舞曲》,西洋古典音樂的入門必聽曲目!
    《第二圓舞曲》,前蘇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作品,創作完成於1938年,俄國人又稱其為《俄羅斯圓舞曲》。
  • 我們要向寫歌功頌德作品的蕭士塔高維奇學習啥?
    然而,這部作品卻不能演出而被他自己放入抽屜,直到七年之後的1955年史達林死後,才有機會在列寧格勒愛樂樂團大音樂廳首演(見《蕭士塔高維奇書信集》第98頁)。第二個證據是,1953年3月5日史達林剛死,蕭士塔高維奇馬上就開始寫了《第十交響曲》,而且當年就演出了。這才是他對史達林獨裁極權真正的控訴,證明他的人格是完整的,他沒有做官方御用的奴才。
  • 這5部《第六交響曲》,每部都盪氣迴腸
    >都是生命盡頭的豁然升華 「第五」都是命運的大轉折 比如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蕭士塔高維奇 讓人非常驚異的是,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與《第五「命運」交響曲》這兩部大相逕庭的作品寫於同時。
  • 蕭士塔高維奇《第二圓舞曲》
    作者介紹蕭士塔高維奇( Dmitri Shostakovich, 1906~ 1975 ) ,這位公元 1906 年出生的俄國作曲家一生創作驚人
  • 選曲推薦 | 蕭士塔高維奇《機器娃娃》
    德米特裡·蕭士塔高維奇於1906年出生在聖彼得堡。他求學於本地的音樂學院,憑著驚人的天賦獲得長輩和老師們的欽佩,並直到他寫下他的第一部交響曲之後。1927年,作為一名鋼琴家,他榮獲華沙蕭邦鋼琴大賽頭獎。隨後,他受邀創作一部紀念十月革命的交響樂,並就此正式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終其一生,蕭士塔高維奇始終身處祖國的政治和社會圈中,也因此經歷了從榮耀到失寵的起起落落。
  • 馬勒: 第五交響曲
    就在1902年馬勒完成的是從痛苦到歡樂的第五交響曲。在麥爾尼格浪漫優美的環境中,寫下流傳千古的永恆樂章:馬五的第四樂章,此樂章在1971年被義大利電影《魂斷威尼斯》引用。成為流行樂被廣泛單獨演繹。從馬勒第五交響曲開始,馬勒的交響曲創作進入了新階段,不再寫有聲樂的交響曲,直到第八交響曲才重新加入合唱,另外,有哲學意味的樂曲解說也消失了,出現了對位技法更純熟交響樂;他的音樂從純真走向深邃。第五交響曲 布列茲版布列茲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 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20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Bruckner - Symphony No. 7 (1883)1883年,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被譽為傑作。推薦版本: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Pierre Monteux17蕭士塔高維奇《第五交響曲》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1937)1936年1月,蕭士塔高維奇的歌劇《姆欽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
  • 偉大的交響曲系列——柴科夫斯基《第五交響曲》
    點擊上方 高採樣數位音樂廳 馬上關注交響曲是器樂體裁的一種本期HD—HALL高採樣數位音樂廳偉大的交響曲系列,為您帶來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創作於1888年,此交響曲是他回到俄國定居後創作的,曲中融入了他對莫扎特音樂的思慕,全曲採用由貫穿始終的「命運」主題所構成的循環形式,這些對柴可夫斯基而言都是新的嘗試。
  • 151位偉大指揮家票選的10大交響曲榜單
    這批世界上最棒的指揮家們選出的第一名,是貝多芬那令人戰慄的《英雄交響曲》。這部原本獻給拿破崙的作品,後來用於歌頌橫掃整個歐洲的革命英雄精神。位於《英雄交響曲》之後的,是貝多芬的另一部作品第九交響曲。莫扎特的第41交響曲《朱庇特》位列第三。馬勒的第九和第二交響曲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
  • 馬勒第五交響曲
    《馬勒第三交響曲》,但第一、第二的打開數量不高,覺得對不起這位心高氣傲、卓爾不群的大師。就此決定音樂文章一定要隔開來發布,否則對寫作的信心和耐心都是挫傷。所以穿插了一些語文、出版的文章,猶猶豫豫,不斷推遲《馬勒第三交響曲》《馬勒第四交響曲》《馬勒第五交響曲》的發布時間。但據說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8月底在北京上演馬勒專場,紀念他去世110年,竟然一票難求。1.馬勒音樂具象和抽象的雙重性。
  • 寧波交響樂團 再次奏響貝多芬交響曲
    昨晚,寧波籍青年指揮家俞潞執棒寧波交響樂團,演繹貝多芬第二、第五交響曲。(周建平 攝) 本報訊(記者陳青 通訊員姚棟)昨晚,《長樂未央——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再次在寧波大劇院上演,寧波籍青年指揮家俞潞執棒寧波交響樂團,演繹貝多芬第二、第五交響曲。生於1989年的俞潞,被譽為當代中國最優秀的青年指揮家、華人指揮中的希望之星。
  • 《列寧格勒交響曲》第四樂章
    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七交響曲在火光硝煙中,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拒絕了音樂學院為他安排疏散到中亞地區的計劃,留在戰爭的前沿。他頭戴消防盔,一邊做防空監察員,一邊開始了第七交響曲的創作,他要用音樂把這場正義之戰和蘇聯人民不屈的精神告訴給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
  • 收藏指南 當代指揮家心中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
    下面是前20:第一名:貝多芬第三《英雄》交響曲第二名: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第三名:莫扎特第四十一《朱皮特》交響曲第四名:馬勒第九交響曲第五名:馬勒第二《復活》交響曲第六名: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第七名:伯遼芝《幻想交響曲》第八名: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第九名: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十名:馬勒第三交響曲
  • 音樂使人變得更聰明,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推薦版本: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Pierre Monteux蕭士塔高維奇《第五交響曲》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1937)1936年1月,蕭士塔高維奇的歌劇《姆欽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
  • 蕭士塔高維奇:音樂界的哈利·波特——SALT鹽哥(林朝陽)訪談
    ‍易經明:您覺得從老柴到格拉祖諾夫再到蕭士塔高維奇,是怎麼從那麼華美的旋律衍化成這副模樣?Salt鹽哥:衝突與壓抑。在音樂上蕭士塔高維奇真的是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他就是哈利·波特,是被魔王控制的受難的哈利·波特。
  • 分享 | BBC音樂雜誌: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排行榜(附完整音頻)
    20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Bruckner - Symphony No. 7 (1883)1883年,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被譽為傑作。推薦版本: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Pierre Monteux17蕭士塔高維奇《第五交響曲》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1937)1936年1月,蕭士塔高維奇的歌劇《姆欽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令史達林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