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
2月4日17時,昆明長水機場,102名白衣護士共同宣誓:「眾志成城!抗擊肺炎!武漢加油!」她們是雲南省派出援助湖北的護理專業醫療隊,也是第二支雲南援助湖北醫療隊。她們多數年僅20多歲,匆匆告別家人,告別家鄉,在機場安檢門口,留下了一個個青春美麗的背影。
早在1月27日,大年初三,由138名醫務人員組成的雲南首批援助醫療隊就已趕到湖北鹹寧市的各個縣區,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戰鬥。紅土高原飛來的白衣天使,與正在受難的荊楚同胞一起,共同築起抗擊新冠肺炎的長城。
感染風險加劇,你卻毫不猶豫伸出雙手
走進湖北抗疫戰場,雲南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們每天都能感受到緊張的氣息。
1月29日,在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的鹹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當醫院負責人問誰自願到感染性疾病病區工作時,醫療隊危重患者救治組所有人齊刷刷地站了起來。最後,雲南省腫瘤醫院的醫生趙力、護士張靜和趙燕秋作為先頭部隊首先進入感染性疾病病區。
2月3日,趙力為一位需無創機械通氣的危重患者進行中心靜脈穿刺置管。悶熱的防護服,水汽糊在護目鏡上,嚴重影響視覺,「做中心靜脈穿刺的時候會有風險,離病人很近,而且是有創的,會有血液噴濺的可能,平時駕輕就熟的工作,進到隔離病房後難度突然大了好多,不允許你出錯,精神上的壓力也比較大。」做完治療,趙力電話裡告訴記者。
相對於醫生,醫療隊的護士們與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觸更多,傳染的風險也更高。在每次4至6小時的值班中,醫生護士們因為身穿防護服,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為防萬一,大家還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
雲南白衣天使們與湖北的戰友們並肩奮戰,短時間內就救治了大批湖北同胞。截至2月6日,雲南援助湖北醫療隊共診治患者5600餘人次,培訓醫護人員1500餘人次,確診患者治癒出院4人,疑似患者解除隔離出院43人。
告別了家人,你卻有了新的親人
醫療隊員們匆匆離開雲南時,有些隊員來不及與家人商量就報名參加了醫療隊,離開了年幼的孩子,離開了年邁的父母,到異鄉去救助陌生的同胞。雲南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分布在6個縣區的7個定點醫院,在這裡,他們又很快有了「新的親人」。隊員們來到新冠肺炎患者身邊,為他們帶來溫暖。
醫療隊副領隊、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鄧毅書發給記者一段視頻:2月1日,在通城縣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裡,一位身穿防護服的護士站在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床前,用小勺一勺一勺地給患者餵稀飯,就像照顧自己的家人。58歲的鄧毅書告訴記者,視頻中的護士是來自雲南省中醫院的醫療隊員劉榮梅,護士們每天都在為患者打針、測體溫,還要為重症患者餵稀飯、水果,協助患者大小便,看似普通,可每項操作都面臨高度傳染風險。
「新冠肺炎患者往往很焦慮,情感很脆弱,我們在救治護理患者的同時,還要給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振作起來。」鹹寧崇陽縣醫院醫療隊護理組組長餘力銳說,她來自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一位年輕女患者因為想念家裡年僅10個月大的孩子,每天都非常焦慮。身穿防護服的餘力銳在她床邊與她聊家常,教她做放鬆操,使她逐漸消除了焦慮,積極配合治療。2月5日,這位年輕的媽媽終於病癒出院。
看不見你的臉,卻能看見你美麗的眼睛
在鹹寧,醫療隊員們工作時因穿防護服、戴口罩,難以辨認,大家便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上名字,雖彼此看不見對方的臉,卻能看見對方美麗的眼睛,都知道彼此身上令人淚奔的故事。
「以前是我送丈夫上『戰場』,這次是丈夫送我上『戰場』。」堅守在鹹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療隊員金其鳳告訴記者,她是來自雲南省腫瘤醫院的主管護師,丈夫詹超文是雲南一名武警軍官,多次趕赴各種自然災害現場搶險救災,金其鳳每次都為丈夫送行。這次送妻子出徵,詹超文以軍人的習慣說:「一定要完成任務,平安回來!」
在鹹寧,雲南白衣戰士激戰正酣。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又一批更年輕的雲南白衣天使開赴「戰場」,雲南省援鄂護理專業醫療隊於2月8日進駐剛建成的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這批白衣天使來自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等9家醫院。
來自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的年輕隊員們在機場排隊安檢時,醫院副院長胡琳與她們一個個拍掌送別,看著她們一個個過了安檢口,眼淚奪眶而出。她哽咽著告訴記者:「她們都很年輕,雖有很多不舍,但她們都勇敢地站出來,去遠方抗擊病毒!」
(本報記者 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