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為何到現在都沒實施挖掘?主要是哪些原因限制

2020-11-17 騰訊網

1974年1月29日,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村民楊志發,在抗旱打井時候,無意中挖出一個陶製武士頭,上報給政府,政府上報給中央,中央派考古隊來調查,由此一個龐大的地下軍團被發現了。

如果說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麼秦始皇帝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它的修建耗時36年,徵集勞力70多萬人,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自從秦始皇陵被發現之後,圍繞它的爭論從未停止,「地宮是什麼樣的結構?」「地宮內藏匿了多少奇器珍寶?」「地宮內有沒有防盜機關?」「地宮挖了多深?」「始皇帝是銅棺石棺還是木棺木槨?」「始皇帝的屍骨是否完好無損?」……這麼多的懸念等待被揭曉。

從首次被發現至今40多年過去了,秦始皇陵始終沒有進行考古挖掘,主要是因為圍繞是否挖掘存在著巨大爭議,主要圍繞三個方面:

首先,技術難題。

目前探測到的秦始皇帝陵墓,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佔地面積近25萬平方米。

挖掘的第一步,是先建造一個至少同等大小的房子(或大棚),防風防雨防曬,就目前來講這個難度應該不大。

第二,考古挖掘不是盜墓電視劇裡那樣,找個洞穴爬進去,而是需要從上至下,將覆蓋的封土一層層去掉,這個移土的工程量就不小。

第三,秦陵地區地下水位相當高,距地16米就見水了,而地宮是在26米以下,開掘時需要快速及時將水排出去,否則地宮可能被大水整個淹沒,這個排水設備需要解決。

第四,目前已經證實陵墓內會有大量水銀,水銀易揮發,有劇毒,到時候如何通過這些水銀密封層,也是一個不小的技術難題。

第五,這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挖掘出來的文物,如何進行保護?

因為陵墓裡的文物,比如彩繪、帛畫、壁畫、漆器、竹簡、陶器、木器等,在地下被埋藏了2000多年,其內部已經形成了平衡狀態。一旦挖掘,這種平衡就被打破,如果保護不當,就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失。

類似的案例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比如馬王堆漢墓的挖掘,當時馬王堆女屍剛剛出土的時候,陪葬的餐具中的蔬菜(藕片)甚至都沒有腐爛,可惜當時準備不充分,見到空氣後迅速變質。

比如中國南方地區曾出土過一些象牙製品,這些象牙製品出土時潔白光滑,不到兩個小時卻變成了暗色粉末狀。

其次,法律及政治難題。

國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確規定:「

對大型帝王陵寢暫不進行主動發掘」

。除非下面三種情況下:

一是因為自然風化,野外的古墓墓穴露出地面,或者被水淹等等的情況,需要搶救性挖掘。

二是因為現代人施工,不小心挖到的了古墓,報給文物局,文物局過來進行保護性挖掘,比如馬王堆漢墓、中山靖王墓。

三是因為古墓被盜,發現直通墓室的盜洞,進行搶救性挖掘,比如獅子山漢墓。

此外,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早於198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所以,挖秦陵還有涉外問題,也有行業標準不一致問題,甚至還不乏中國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否可以讓所有參加發掘的國家共享的難題。

第三,挖掘所需人力財力難題

我國已經挖掘的先秦古墓中,規模最大的是秦景公1號大墓,面積為5334平方米,從1976年發現開始挖掘,1986年挖掘結束,用了整整十年。

陝西鳳翔縣秦景公1號大墓

兵馬俑坑面積約2萬平方米,目前挖了三個坑,用了三十多年,而秦始皇帝陵面積約25萬平方米,挖掘需要多少年?預估至少300年。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幾代人,幾百年堅持不懈地努力。

這麼長時間的挖掘,假如沒有充足的經費支持,發掘工作根本無法啟動,即使啟動了也難以長期維繫下去。

真要開挖,單憑陝西自己的力量肯定無法完成,需要調動全國的考古學家,幾百人、幾千人,甚至上萬人,如此幾十上百年的挖掘,由此帶來的花銷支出也是不小的數目。

所以,在上述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不主動發掘就是對老祖宗留下的遺產最好的保護。

相關焦點

  • 身為世界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掘?原因難以想像
    傳說,陵墓裡的棺材都是銅製的,裡面有各種稀世珍寶。 這裡我們要提到的是秦始皇陵「地宮飛雁」的迷人傳說。 根據《三輔故事》: 項羽霸主來到中原後,聽說秦始皇陵內有無數寶藏。他立刻想到要把陵墓挖出來。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他準備挖掘的時候,一隻巨大的金飛雁從門口冒了出來。關鍵是這件事還沒有結束,幾百年過去了。
  • 為什麼秦始皇陵至今任然不挖掘?
    那麼我們就可以想像秦始皇陵墓有多少奇珍異寶。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既然秦始皇陵墓裡有這麼多的奇珍異寶,甚至還有可能有很多失傳的文化典籍。保存了很多中國上古時期到西周時期的很多寶貴文物,對於我們了解和完善中國古代文《明史》有重要的意義。為什麼我們現在仍然不挖掘呢?
  • 此人盜墓30年,從未失手,唯一的遺憾是沒盜秦始皇的陵墓
    在三國時期,曹操為了籌措軍餉,突發奇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這也就是考古界人士為什麼常說「漢墓十室九空」的原因。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可以說是盜墓高手,被稱為現代版的摸金校尉。
  • 秦始皇陵為何現在還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露其真實原因
    他不僅統一了疆土,還統一了文字、度量衡、貨幣;實行郡縣制、修築長城抵禦匈奴、修建運河暢通商路;這每一件事情都為推動我國古代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功勞是不可磨滅的。他同時也的確是做了一些荒唐的事情,每一位帝王在做皇帝的時候都覺得做不夠,總想著時間要是能再長一點就好了,所以秦始皇開始尋找長生不老藥,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永遠守著自己的江山,坐著自己的皇位。
  • 秦始皇陵內部是什麼樣的?《史記》裡為何還會有陵墓內部的描寫?
    秦始皇為了讓自己的陵墓關卡嚴密,防止有人進行盜竊,就把所有參與修建皇陵的人給殺了。既然修秦始皇的人都被殺死了,那為什麼司馬遷可以詳細描述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是不是有僥倖逃出的工匠留下了記載?這些我們不得而知,因此不能判斷司馬遷正確與否。
  • 考古專家曾挖掘雍正墓,為何只挖2米就緊急叫停?原因難以置信!
    雍正死後,他被葬入到泰陵中,他的泰陵也是清西陵裡面最為宏偉奢華的一座,由於雍正在位時期國家的經濟條件比較好,他自然就有足夠的財力去修建自己的陵墓,可惜,清朝皇帝的陵墓大多都受到了盜墓賊的光顧。工作其實才剛剛開始,一般陵墓都在地下比較深的位置,才兩米根本看不出什麼。其實這也是考古工作者對盜洞仔細勘察,得出了一個結論,泰陵沒有被盜,因為盜洞打得比較淺,往下挖掘之後,沒有發現盜洞繼續延伸到墓底,在盜墓賊嘗試挖掘了之後,應該就主動放棄了繼續挖掘,這也讓泰陵保存相對完整,這個發掘結果上報之後,上面也是立即停止了挖掘,這個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 千古「秘」帝秦始皇,皇陵為何無人敢挖?
    秦始皇更是極端,13歲即位時就開始籌劃營造陵園,一個13歲的人竟然去考慮自己的身後事,可見對陵園的重視程度。聘請的專家肯定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能工巧匠,這樣一個超級大國傾全國之力打造的浩大工程,豈是盜墓之徒能輕易找尋到的,更別談挖掘了。
  • 秦始皇陵墓為何不能挖?看完衛星圖後,讓專家告訴你為什麼
    還收了百姓們非常重的糧稅,收穫的糧食三分之二都要交上去。還有壯丁都被他抓去修建長城,修建阿房宮,修建陵墓。百姓都不堪其苦,到了秦二世,暴行更甚,才有著如此多的人不斷起義。而且秦始皇在他的陵墓完工之後秘密地把所有參與修建陵墓的人都給處死了,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他陵墓的方位,正好也給他殉葬了。也正因為如此,後世在尋找秦始皇的陵墓時,也費了好大一番勁。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麼複雜?到現在都不能打開,源於四個條件的制約
    於是,在生命的最後10多年,秦始皇並沒有閒著,他又開始大興土木,萬裡長城、秦始皇陵、阿房宮、秦直道、靈渠等建築,都是他的野心勃勃的實物見證,每一項工程都是空前絕後的偉大藝術。秦始皇在地上的生活有何等豪華,他在地下的生活就有多麼奢侈。因為在秦始皇看來,人死後要去另一個世界,作為死後居住的場所——陵墓,必須建造得高大上,方可安放自己的宏願。
  • 全世界都在等中國挖秦始皇陵,考古專家說 沒錢不好辦!
    首先,國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確規定——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這是必須堅定不移執行的既定政策。考古專家透露了不挖掘秦始皇陵原因主要是有如下的兩點:第一點:考古技術還不成熟,挖掘成本實在是太高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陵園的建造就進行了三十七年。從眾多史料中,我們不難知道,秦始皇陵園建造工程有多麼的浩大。
  • 有人說,秦始皇還沒死,只是被困在自己的陵墓中了,這是真的嗎?
    秦始皇(姓嬴名政,趙氏,別名祖龍,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於趙國邯鄲,秦莊襄王之子。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第一個封建制國家——秦朝。定都鹹陽。
  •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無人敢盜?曾有人進去過,但出來後就金盆洗手了
    總而言之,誰要是能從秦始皇的墳墓裡盜出來一個什麼玩意兒,分分鐘暴富!那麼,為何秦始皇陵至今無人敢盜?曾有人進去過,但出來後就金盆洗手了。作為一座眾所周知的地下寶庫,秦始皇陵墓被歷史上的許多人盯上過,但是卻沒有人真正成功過,這其中包括許多著名的盜墓賊。就比如說盜墓這個行業的「鼻祖」曹操,他可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盜墓行業的「開山鼻祖」了。
  • 秦始皇陵為什麼沒有繼續挖掘了?專家:你看看山上的石榴樹
    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評價秦始皇為暴君。秦始皇喜好殺戮,並且在位期間大興土木,不僅把長城連接起來,還招工60萬為自己修建陵墓,歷史上的焚書坑儒更是出自秦始皇的手筆。然而隨著歷史的漸漸浮現,也開始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現在的人普遍認為秦始皇在位期間的功績遠大於否弊。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為何至今無法挖掘專家:看周邊的石榴樹你...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陵之一,一直是個謎。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只有秦始皇陵無法發掘。為什麼? 在秦始皇最早的記載中,史料記載,為了塑造光輝燦爛的京城形象,向陵墓內注入大量水銀,象徵江河、湖泊和海洋
  •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殺了,為何司馬遷還能詳細描述地宮內的構造?
    除此之外,秦始皇陵也備受關注,1973年發現了秦始皇陵墓,剛出土的時候,兵馬俑栩栩如生,有色彩,7000件武士俑身高都在1.8米左右,每一名兵馬俑都是根據大秦真實的將士還原出來
  • 秦始皇墓至今任然不讓進入,裡面究竟藏了什麼
    秦始皇陵集中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殊特。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範圍廣及56.25平方公裡。主要陪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
  • 放過秦始皇吧,或者放過歷史劇
    那麼 秦始皇的手辦隱藏著哪些秘密? 我們可以從陵墓解讀哪些信息?1500米 也許 兵馬俑在秦始皇眼中可能並沒那麼重要……
  • 千年不腐秦始皇陵至今還未挖掘的真相是什麼?你知道嗎?
    說道秦始皇陵人們往往想起的都是他的雄偉和宏大。而他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總是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他是中國歷代帝王陵中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埋葬最豐富的一座陵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1987年,秦始皇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為何雍正陵墓保護較好?看完你就知道了
    順治的孝陵是清東陵中唯一未被盜掘的帝王陵墓,而清西陵中的四座帝王陵墓,僅有光緒的崇陵地宮被盜掘。眾所周知,孝陵中地宮僅有順治的骨灰,陪葬品極少,因此盜賊不願盜掘。那麼西陵中雍正泰陵為何能倖免於難? 雍正的泰陵是清帝王陵墓中最為神秘的一個,它的神秘不僅體現在墓主人的死因上,還體現在其地宮規模和陪葬品的鮮有記載上。
  • 日本為何實施進口限制
    日本為何實施進口限制    本報記者 管克江    日本政府於4月23日開始對中國三種農產品實施臨時「緊急進口限制」,如果從中國進口的香菇、大蔥和燈心草在今後200天內超過限定數量,將被徵收超額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