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津湖戰役有多慘烈?開國將軍王直的筆記中,記載了70年前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
總減員52098(凍傷死亡不清)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東線長津湖地區作戰,是在冰天雪地中展開的。89師是九兵團的先頭部隊,入朝後267團首先接防先期入朝的志願軍42軍。不久,與美軍陸戰1師第7運輸大隊遭遇,打敵措手不及,繳獲了美軍3000條羊毛軍毯。這時89師多數官兵穿的是溫寒帶的棉鞋,不是高寒帶的絨毛皮鞋,行軍腳出汗棉鞋容易結冰,腳凍傷難以避免。所以,王直立即提出將毛毯撕開,分發給戰士們包腳。
-
抗美援朝戰史上最酷烈的長津湖戰役:中美兩支王牌部隊在嚴寒中廝殺
長津湖,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周圍崇山林立、林木繁盛。1950年冬,中美兩支王牌部隊在此展開了激烈廝殺,其慘烈程度史上罕見,被稱為「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親歷過那場戰役的遲浩田將軍曾說過:「長津湖戰役已經過去60多年了,卻至今讓我刻骨銘心。」
-
一條軍毯見證的榮耀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條不起眼的軍毯前,不少觀眾駐足,聆聽著講解員講述這條軍毯背後的故事。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內陳列的八路軍115師686團副團長楊勇使用過的日軍軍毯。圖片由平型關大捷紀念館提供這條軍毯的主人叫楊勇。1937年,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在靈丘縣白崖臺鄉喬溝一線峽谷公路中打響,其中最慘烈的一戰在白崖臺村老爺廟展開。
-
是物資匱乏還是運輸受阻,長津湖戰役第九兵團為何出現「冰雕連」
在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戰士們身上還穿著華東地區棉衣,入朝行軍第一天就有800人凍傷,戰役結束後,出現了我軍歷史上最嚴重的凍傷減員現象,第9兵團凍傷3萬餘人,凍死4000餘人,出現了三個「冰雕連」。
-
解放軍老兵回憶:我所經歷的長津湖戰役
1955年1月任26軍77師230團政治委員,1961年3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1962年任77師後勤部政委。1968年後任陸軍5師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長津湖,源於朝鮮半島的長津江,是朝鮮北部最大的蓄水湖。11月14日,美軍天之驕子的王牌部隊陸戰一師向朝鮮北長津湖進發,兵團指揮部便向各軍下達作戰命令,要求各部11月26日到達集結位置,圍殲這一美軍王牌師。此時,天突降暴雪,寒流來襲,氣溫驟降至零下40度。這為9兵團各路部隊帶來極大困難。
-
長津湖戰役結束後,志願軍第88師為何被撤了番號?師長結局如何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許多志願軍指揮員都展現出了極高的指揮水平,比如漢江阻擊戰中的曾澤生,鐵原阻擊戰中的傅崇碧和上甘嶺戰役中的崔建功等人,這也是我們最終贏得這場戰爭的重要原因。但也有個別指揮員在作戰中出現了嚴重失誤,給部隊造成了巨大損失,比如180師的鄭其貴和88師的吳大林。
-
開國上將回憶:長津湖戰役比長徵還難!主席為凍死的戰士脫帽默哀
宋時輪還喜歡喝酒,每每和部下在一起豪飲,似有千杯不醉的架勢,所以他的兵團又有「酒兵團」之稱。48年6月的豫東戰役中,宋時輪率領10縱負責防守邱清泉兵團的進攻,雙方大戰7天7夜,邱兵團一步也未能前進,還損失了5000人。淮海戰役中,宋時輪指揮部隊在徐東負責阻敵,硬是在坦克飛機的狂轟濫炸下,擋住了邱兵團和李兵團的猛烈進攻,整整十天巋然不動。當時國軍中有一句話:排炮不動,必是十縱。說的就是十縱的不動如山。
-
長津湖最慘烈一幕,戰士被凍成冰雕,吳京同名電影近日開機
10月25日,反映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的電影《長津湖》舉行開機儀式!但是,史密斯做夢也沒想到,此時此刻,就在他前面那片茫茫雪原裡,已經埋伏下千軍萬馬,只待一聲令下,便會向著他的陸戰一師殺將過來。當然,縱使知道有伏兵,史密斯也不怕,自1941年成立以來,他的陸戰一師經歷過煉獄般的瓜島戰役和衝繩島戰役,即使面對最精銳的日軍,也沒有打過敗仗。王牌中的王牌,精銳中的精銳,2,5萬人的陸戰一師是美軍最強戰力之一,向來不是吃素的。
-
史密斯違抗將令,堅持修機場,主動後撤,挽救了長津湖的陸戰一師
第一次戰役後,麥克阿瑟組織兵力,向鴨綠江推進,其中陸戰一師從東線進發,在進發途中,史密斯得到了志願軍出現在西線戰場上的消息,謹慎的他立即高度警覺,即便他的上司,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下令,要他快速前進,他也沒有馬上執行,他給下面各團的指示是:放慢前進節奏,等我們和其他部隊真正匯合後,在恢復正常的進攻速度。
-
志願軍一戰繳獲大批補給, 拿著罐頭興奮不已: 戰士們這下有吃的了
由於戰前對美軍的戰力估計不足,因此第九兵團3個軍中,26軍是作為總預備隊的,20、27軍才是負擔主要作戰任務的部隊,也因此導致了26軍加入作戰比預期要稍稍晚一些,但即便如此,26軍在急行軍趕往戰場的過程中,仍然因饑寒交迫非戰鬥減員了
-
《長津湖》開拍,這場戰役創造了2個歷史記錄,美軍王牌師慘敗
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著名的一次戰役。戰爭發生在1950年11月-12月期間的朝鮮東北部長津湖一帶,當時正值朝鮮地區冰凍嚴寒,志願軍在戰爭中只是凍傷凍死就達3萬多人。當時為了伏擊美軍王牌師團,15萬志願軍都沒來得及準備禦寒裝備,便匆匆趕在美軍到達前埋伏在雪地裡,以求將美軍打散,分段合圍殲滅。為了不讓美軍發現,志願軍將士們隱蔽在零下40℃的低溫雪地裡一動不動,等戰爭打響,很多戰士再也沒能站起來,成了冰雕。
-
長津湖戰士被凍成冰雕,同名電影今日開機,吳京易烊千璽出演
但是,史密斯做夢也沒想到,此時此刻,就在他前面那片茫茫雪原裡,已經埋伏下千軍萬馬,只待一聲令下,便會向著他的陸戰一師殺將過來。當然,縱使知道有伏兵,史密斯也不怕,自1941年成立以來,他的陸戰一師經歷過煉獄般的瓜島戰役和衝繩島戰役,即使面對最精銳的日軍,也沒有打過敗仗。王牌中的王牌,精銳中的精銳,2,5萬人的陸戰一師是美軍最強戰力之一,向來不是吃素的。
-
冰血長津湖:悲壯「冰雕連」,寒冷比子彈還可怕
後來抗美援朝,就把部隊調到了北方。」張校瑛向記者講述著第二次戰役東線長津湖戰役的歷史。 緊急入朝 戰士大多是南方人 「第9兵團的戰士大多來自南方,對於北方的天氣不是很了解。」 「開進東北的部隊在停車的時候,東北的後勤部接到命令提醒他們,要注意嚴寒。但是當看見入朝部隊如此單薄的衣裝時,他們仍然大吃一驚,立即動員幹部戰士脫下身上的衣帽換給這些部隊,後勤部的不少幹部當場把自己的大衣脫了下來,但數量極少,加上停車時間又短,就連當時脫下的衣服很多都來不及送上列車。」 第9兵團大部分將士穿著大簷帽、膠鞋和單薄的棉衣進入到長津湖地區。
-
《金剛川》背後的水門橋戰役,志願軍戰士用生命譜寫抗美援朝的讚歌
值得一提的是,美軍陸戰1師和美7師的第32團「北極熊團」是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王牌部隊,而美7師的師長曾經是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巴達維。 12月4日,美軍撤退到了下碣隅裡,但在撤退路上遭到志願軍的層層阻擊,每小時只能前進300米,從長津湖地區到下碣隅裡22公裡的路上,美軍丟下了1500多具屍體。 下碣隅裡戰鬥異常的慘烈,在這裡誕生了志願軍第一個「特級英雄」楊根思,他是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負責率一個排的戰士據守可以俯瞰下碣隅裡的1072高低。
-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全連100多人凍死在陣地上,並保持著作戰狀態
自1941年成立以來,經過了煉獄般的瓜島戰役、衝繩戰役未嘗一敗。仁川登陸後更是一路北上,所向披靡,齊裝滿員近三萬人是美國陸軍最強戰力之一,堪稱王牌中的王牌。想對陸戰一師有點想法,中國至少需要十萬人以上的部隊。而在絕對的制空權下,別說十萬人的軍隊調動就是十萬隻兔子,也逃不過美軍的偵察機。
-
冰血長津湖:美軍王牌部隊「聖誕攻勢」這樣被擊破丨百年百篇
在零下40度的寒冬,雙方展開了長津湖戰役。美軍王牌部隊陸戰1師「聖誕攻勢」被擊破,開始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突然,一聲嘹亮的衝鋒號響起,第九兵團向長津湖地區的美軍發起了全面進攻,空前慘烈的長津湖戰役拉開序幕。 「你不需要去查看他們在哪裡,他們在你後面、在你前面、在你中間包圍著你。」60多年後,陸戰1師倖存戰士回憶,衝向他們的中國士兵裝備簡陋,卻有著悍不畏死的眼神。
-
冰雪長津湖!中美精銳部隊巔峰對決:27軍如何全殲美軍王牌團?
那麼,在70年前的那場戰爭中,中國精銳部隊第27軍是如何殲滅美軍王牌團?1950年11月27日黃昏,志願軍第9兵團向駐紮在長津湖的美軍第10軍展開全線進攻。在東線戰鬥中,27軍80師配屬81師242團的戰鬥就是消滅美軍駐紮在新興裡、內峙洞附近的第7師第31團。
-
跨過鴨綠江:志願軍英勇無畏,長津湖之戰打敗美軍王牌第一師
看過該劇的朋友就知道,現在劇情來到最感人的「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戰役是志願軍第九團對陣美軍的王牌第一師。 王牌第一師從未嘗過敗仗,卻敗給了武器落後、後勤不足的志願軍,被志願軍打到三八線,並一舉收復平壤。
-
《冰血長津湖》:志願軍戰士用血肉之軀鑄就的豐碑
看了《冰血長津湖》這部電視紀錄片,被志願軍戰士勇敢無畏的精神所折服!在那冰雪的戰場,志願軍戰士們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英雄讚歌!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一場決定性戰鬥,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東線部分。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間,愛德華•阿爾蒙德少將指揮的6.5萬多國部隊,被宋時輪上將指揮的大約10萬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包圍。
-
長津湖戰役中悲壯一幕:125名志願軍戰士凍成冰雕,美軍脫帽致敬
抗美援朝可以細分為很多場具有代表性的戰役,其中長津湖之戰不得不提。十一二月的長津湖天氣異常寒冷,中國志願軍所面臨的處境十分艱難。不僅是天氣,還受限於物資不足,戰略裝備不夠等諸多因素。整場戰鬥雖然只打了10天,可我軍損失異常嚴重。三軍戰傷一萬四千多人,凍傷人員超過3萬。可知當時天氣於我軍而言,傷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