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故事他向尼什介紹重頭戲,透過一面透明的幕牆,一個被困在牢獄中的黑人蹲在床角發愣,他曾經是一個被判謀殺的死刑犯。
當年羅洛與克萊頓做了一筆交易,rolo給他家人一筆豐厚的費用,與之交換的是犯人要出賣自己的意識在執行電刑時得到了克萊頓的意識。
本來想利用名人來做成蠟像館的,但和名人相比,犯人更加簡單和容易獲得。
結合前兩個故事中的感知和意識轉移技術,再配合全息投影,克萊頓可以在外部控制杆操控下不斷重現和反覆感受被電擊的刑罰。
以此為噱頭,前來觀光的遊客一次次的拉下操控杆,每次都以為自己在替天行道的懲罰罪人,並收下每一次克萊頓受刑是的痛苦畫面。
克萊頓的妻子一直舉行抗議遊行,博物館也因此開始潦倒起來。
為了維持生計,羅洛只能接受一些有虐待傾向和特殊喜好的人來不斷對克萊頓行刑,但數碼化的克萊頓也因此變得痴呆,時不時嘴角還會流口水。
羅洛忽然滿臉通紅無法呼吸。這時尼什說出了自己來的目的,替克萊頓報仇。
其實尼什是克萊頓的女兒,克萊頓的妻子因為無法承受克萊頓的樣子自殺離世了。而這次的參觀正是尼什的一次復仇計劃。
今天是克萊頓的生日,尼什要送給父親一份禮物,讓羅洛這個已發所有悲劇產生的罪魁禍首利用他所做的科技親自去經歷這一切。
剛才的那瓶水裡下了毒,尼什從處於彌留狀態的羅洛腦袋裡提取出意識,植入了克萊頓的數據中。經過十五秒的強電擊後,克萊頓和羅洛都不復存在了。
尼什也拿了一個自己的紀念品。
看似平常的一場觀光中殊不知是暗流湧動,劇情強烈反轉和幾個故事中,出於改善人類生活的科技一個個變成了黑色博物館藏品。
不管是為了救人而體會病人苦楚的道森醫生
還是選擇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世上的凱莉
或是不斷提供非人道科技給走投無路的人的羅洛
他們的悲劇結果不過是自身過度欲望的反噬
科技本身沒有罪惡,惡的利用科技不斷滿足私慾的人。
人性的惡花在科技的哺育下,愈開愈燦,我們永遠不知道人性的底線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