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詩拾錦(二九)杜甫在立春日的感慨

2021-02-27 稅校老黃財稅眼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縴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此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立春日。時杜甫56歲,客居夔州西閣。首聯「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點題,寫作者在初春的日子看到春盤中那細細的新鮮蔬菜,睹物思情,忽然想到了長安洛陽立春時的情形,為全詩奠定「不勝悲」的基調。「春日春盤」點題「立春」。春盤,古代風俗,立春日以韭黃、果品、餅餌等簇盤為食,或饋贈親友,稱春盤。帝王亦於立春前一天,以春盤並酒賜近臣。春盤在魏晉時為五辛盤(盤中放五種刺激性蔬菜),東晉始有春盤(盤中放蘿蔔等時令新鮮蔬菜。到隋唐,春盤中除新鮮蔬菜外有了薄的蒸麵餅。至於春盤中放熟菜甚至肉類以及油炸成春卷,那是宋以後的事情,杜甫沒有享受過。 唐 沉佺期 《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詩:「歲炬常然桂,春盤預折梅。」 金 元好問 《春日》詩:「裡社春盤巧欲爭,裁紅暈碧助春情。」 馬南邨 燕山夜話·今年的春節:「什麼是『春盤』呢?它是用芹菜、韭菜、竹筍等組成的,表示勤勞、長久、蓬勃的意思。」所謂「細生菜」,應是指部分新鮮蔬菜切成的絲。

       兩京,唐時指長安和洛陽。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 唐 杜甫 《戲贈閿鄉秦少府短歌》:「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

梅發,立春梅發。《雜詩》(唐-王維):「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途中有懷》(唐-溫庭筠):「臘後寒梅發,誰人在故山。」

頜聯「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縴手送青絲」,順承上聯,回憶兩京時立春的喧鬧奢華。

高門,高門大戶。借指富貴之家。《莊子-達生》:「有張毅者,高門縣薄,無不走也。」《詠史詩》(魏晉-左思):「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宴陶家亭子》(唐-李白):「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過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莊感事》(唐-李商隱):「日落高門喧燕雀,風飄大樹撼熊羆。」縴手,指女子柔細的手。《淋池歌》(漢-劉弗陵):「秋素景兮泛洪波,揮縴手兮折芰荷。涼風悽悽揚棹歌。」《擬西北有高樓》(晉-陸機):「佳人撫琴瑟,縴手清且閒。」青絲,呼應上聯的「細生菜」。頸聯「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筆觸由回憶轉回現實,以對比手法凸顯現實漂泊生活的窘迫和心情的悲苦。「對眼」本是俗語,用在此處卻極為妥帖。其實,並不是「巫峽寒江」不對眼,而是多年漂泊異鄉不對眼。本聯情境合一,沉鬱悲涼,乃全詩主旨所在。對眼,入眼。進入視野或看得上。《雲居寺高頂詩》(南北朝-王褒):「邑居隨望近,風煙對眼生。」《庭草》(唐-杜甫):「楚草經寒碧,庭春入眼明。」《縱筆》(宋-陸遊):「關心惟酒盞,入眼獨漁舟。」杜陵,在長安東南,漢宣帝在此建陵,稱杜陵。杜甫的遠祖杜預是杜陵人,杜甫本人又曾經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過,因而經常自稱為少陵野老、杜陵客等。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挾彈飛鷹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橋 西。」 唐 白居易 《新樂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歲種薄田一頃餘。」 宋 張先 《更漏子》詞:「 杜陵春, 秦樹晚,傷別更堪臨遠。」不勝,受不住,不盡。《覽鏡》(唐-劉希夷):「青樓掛明鏡,臨照不勝悲。」《題盧五舊居》(唐-李頎):「物在人亡無見期,閒庭系馬不勝悲。」

尾聯「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承接上聯「不勝悲」,抒發身世飄零、難知定處之感慨。「呼兒」句似脫口而出,細思之則更增悲痛。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詩人在立春之日,這一年又是前路迷茫、「未知定處」,一家人生計無著,豈能不悲!

定處,固定的居處。《詩·大雅·桑柔》:「自西徂東,靡所定處。」《史記·殷本紀》:「帝盤庚之時, 殷已都河 北, 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迺五遷,無定處。」《孔叢子·儒服》:「天下悠悠,士亡定處,有德則往,無德則去。」唐 白居易《蕭相公宅遇自遠禪師有感而贈》詩:「轉似秋蓬無定處,長於春夢幾多時。」 宋 梅堯臣 《送蘇子美》詩:「但欲尋名山,扁舟無定處。」

這首詩由立春春盤而觸景生情,現實與回憶兩相對照,轉換自然,情感深沉真摯,氣氛沉鬱蒼涼,是杜詩一貫的風格。

人生自有詩意,詩在遠方等你

相關焦點

  • 《蜀相》杜甫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杜甫的七律——《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蒙曼:杜甫《蜀相》
    今天跟大家分享杜甫的七律《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當年諸葛亮以一人之力,撐持蜀漢半壁江山,得主敬民尊、享千秋祭祀,這樣的形象對杜甫是有著巨大的感召力的。杜甫也是一個以賢臣自認的詩人哪,所謂「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可是呢,他又終身蹭蹬,未得施展。那此刻身處亂離之勢,面對過往賢臣,他又有怎樣的感慨呢?先看首聯: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 BBC《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觀西方視角下杜甫的一生
    青年的杜甫,對仕途懷有極大的熱情與信心,他在《壯遊》一詩中寫道:"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可見他是一個對自己極有信心的人,可是,很快現實的打擊讓他認識到並非如此。值得慶幸的是,打擊過後,他遇到了唐詩史上的另一個巨匠,實現了兩個巨人的會面,開啟了人生的下一段他永生難忘的旅途。
  • 解讀詩詞 | 杜甫《蜀相》
    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感慨淚溼衣襟! 錦官城:成都的別名。           柏森森:柏樹茂盛繁密的樣子。開:開創。                            濟:扶助。
  • 【讀千賦】杜甫詩詞全集1000首之二
    和賈舍人早朝 唐 · 杜甫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朝罷香菸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後同諸公及舍…… 唐 · 杜甫渥窪汗血種,天上麒麟兒。才士得神秀,書齋聞爾為。
  • 古詩詞賞析——杜甫《蜀相》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託,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丞相祠堂」,今稱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國時期漢國的都城,諸葛亮在這裡主持國政二十餘年,立下了勳業。晉代李雄在成都稱王時為他建立了祠堂。後來桓溫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只有武侯祠完整無損。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賞析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感慨淚溼衣襟! 注釋:蜀相:三國蜀漢丞相,指諸葛亮(孔明)。丞相祠堂:即諸葛武侯祠,在現在成都,晉李雄初建。錦官城:成都的別名。柏(bǎi)森森:柏樹茂盛繁密的樣子。空:白白的。頻煩,猶「頻繁」,多次。
  • 佛山市春詩家具有限公司霏凡住宅家具:木床怎麼安裝
    接下來,佛山市春詩家具有限公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如何安裝木床和如何維護木床。如何安裝木床首先,安裝木製床腳,然後安裝床母,將螺釘插入床母中,最好擰緊螺釘和螺帽。安裝木製床架,將床架裝入床架內,對正並空。佛山市春詩家具有限公司小結:關於木床是如何安裝和如何維護的介紹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唐詩鑑賞 ~ 杜甫:贈花卿
    贈花卿杜甫·七言絕句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愛上古詩:杜甫·贈花卿杜甫:贈花卿(王立群簡短點評)悅讀:贈花卿贈花卿杜甫·七言絕句錦城絲管日紛紛,錦官城裡的音樂聲輕柔悠揚,✦錦城:即錦官城,此指成都。✦絲管:弦樂器和管樂器,這裡泛指音樂。
  • 唐詩三百首| 175杜甫《蜀相》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託,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古典詩歌中常以問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這首詩的首聯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一問一答,一開始就形成濃重的感情氛圍,籠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題意,語意親切而又飽含崇敬。
  • 唐詩鑑賞:杜甫 · 蜀相
    胡婷婷唱古文:杜甫·蜀相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楊雨簡短點評)杜甫:蜀相(康震簡短點評)蜀相(嘯天說詩)蜀相杜甫·七言律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就在錦官城外那幽森的翠柏叢中。
  • 優才好心情課堂 |丞相祠堂何處尋 蜀相 唐代:杜甫| 天氣與心情 NO.458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錦官城外柏森森。」一問一答,一開始就形成濃重的感情氛圍,籠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題意,語意親切而又飽含崇敬。「何處尋」,不疑而問,加強語勢,並非到哪裡去尋找的意思。諸葛亮在歷史上頗受人民愛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廟宇很容易找到。「尋」字之妙在於它刻畫出詩人那追慕先賢的執著感情和虔誠造謁的悠悠我思。下句「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詩人憑弔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
  • 唐詩174《蜀相》(杜甫)
    :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錦官城:現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的別名。森森:樹木茂盛繁密的樣子。自:空。三顧:指劉備三顧茅廬。顧:拜訪,探望。頻煩:頻繁叨擾。頻:頻繁;煩:煩擾。兩朝開濟:指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帝業,後又輔佐劉禪。兩朝:劉備、劉禪父子兩朝。開濟:開,開創。濟,扶助、救濟。
  • 杜甫的生平經歷和代表作
    二【年少優遊】開元十九年(731年),十九歲的杜甫出遊郇瑕huán xiá(今山東臨沂)。732年,二十歲時,杜甫漫遊吳越,歷時數年。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鄉參加「鄉貢」。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
  • 杜甫十首最經典的七言律詩,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接下來便是展現詩人內心的狂喜,詩人縱酒狂歌,至「還鄉」二字收束全詩。 本來,詩寫至此,已然完結,杜甫的高妙之處,是能突然翻出一層,去寫設想中的回鄉之路,使得全詩的情感持續流動,不作收束。
  • 贈李白——唐·杜甫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初夏,杜甫與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識,遂相約同遊梁宋(今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一帶)。這年秋天,杜甫與李白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別,杜甫寫了這首贈詩。這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絕句。
  • 杜甫《贈花卿》|此曲只應天上,人間能得幾回聞
    贈花卿      ——唐 杜甫
  • 村民送來當地櫻桃,杜甫感慨無限寫了一首詩,櫻桃雖甜心卻苦
    其實偉大的「詩聖」杜甫也寫過一首詩,不但寄意深遠,而且章法奇警。這首《野人送朱櫻》就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野人送朱櫻》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數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
  •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的詩作則是與李白的大不相同,他的作品始終是在關注最底層的民眾,所以他的作品也就更為寫實,也更加的深入人心,這就是杜甫與李白最大的區別,他並不僅僅只是描寫自身的遭遇,更多的是以一顆悲天憫人的胸懷,用自己最火熱的心去溫暖那個時代。
  • 唐詩鑑賞:杜甫 · 贈衛八處士
    閒話唐詩三百首:杜甫 · 贈衛八處士(上)閒話唐詩三百首:杜甫 · 贈衛八處士(下)贈衛八處士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世間上的摯友真難得相見,好比此起彼落的參星與商星這兩個星宿。✦衛八處士,名字和生平事跡已不可考。處士,指隱居不仕的人;八,是處士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