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神秘的面具——能面 藝術家

2021-03-01 未讀

作者=田宇 | 未讀經授權轉載

來源:繪本的秘密 [微信號:picturebook-world]

のうめん

日本能面

「幽玄的藝術」


能樂

在日本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能樂起源於平安朝時期的猿樂,最初是模仿日常生活的滑稽戲。到了鎌倉時代,配以音樂和歌舞,形成能樂的雛形。室町時代的觀阿彌及世阿彌父子將能樂推向巔峰,並制定了許多能樂獨有的形式。

能樂是展現人與鬼神的對話。為情愛所困、抑鬱而終的女孩,受到詛咒變成蛇身的少婦,在戰爭中捐軀武士的亡靈,還有獅子神、菊花神等諸多鬼神,都是能樂的主角。因此,能樂又被稱為「幽玄的藝術」。


能面就是演繹能樂的面具


能面由檜木雕刻而成,不少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能面的獨特之處在於兼有「悲哀與微笑兩種截然相反的表情」。有的能面看似微笑,眼角卻如泣如訴;有的能面看似悲傷,唇邊卻漾出一絲平和的笑意。兼具悲喜的能面擴大了能樂師的表演空間。


戴能面表演難度很大。能面給眼睛留的縫隙很小,一旦佩戴,視野就變得極為狹窄。能樂師如果不能默記在舞臺上每一步的位置,就有跌下臺或在臺上打趔趄的危險。


讓我們一同欣賞這些神秘的面具吧


小獅子


一角仙人


大べし見


空吹


恵比壽


般若


若女


平方般若


小猿


皺尉


童子


小べし見



怪士



不動


小飛出

景清

俊寛

深井

小面

泥眼

瘦男



黒髭

釣眼

天神

鷲鼻悪尉

能樂目前在日本已是曲高和寡。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能樂,能樂師在世界各地進行文化交流。一些年輕的能樂師還拍廣告、上訪談節目,在大學建俱樂部……古老的能樂有了新鮮血液,也就有了不死的生命。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最神秘最古老的當屬能樂。2001年,能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門

「幽玄的藝術」


のうめん

日本能面

帳號推薦:電影公會 (cinemall2014)

一部成功的電影,它裡面風景的質感必須要能夠讓人充滿回憶和詩意聯想。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未讀好書推薦

無盡深藍

深海女王西爾維婭

帶你認識地球生命之源

[預售期購買可獲10元折扣券]

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致想要出走

卻被生活困住的你


—投稿或商務合作—

請發郵件至:unreadsky@163.com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前往噹噹購買《無盡深藍》即可獲得10元折扣券

相關焦點

  • 最神秘的面具——日本能面
  • 日本傳統面具——能面
    「能面」 是日本傳統戲劇藝術「能」劇所使用面具。
  • 膽小慎入,日本傳統面具——能面
    — — —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 — —▼▼▼「能面」 是日本傳統戲劇藝術「能」劇所使用面具。日本傳說中「般若」 是人(通常是女人)因為嫉妒心而幻化成的鬼怪。,「能面為能之生命」,據說有600年歷史了,能樂有戴面具和不帶面具的表演形式,通常主角才能戴。
  • 驚悚封面常客、紋身大熱圖案,這種日本面具到底什麼來頭?
    其實它們叫做「能面」,是日本傳統藝術「能劇」的核心道具。今天,海雲頻道為你揭開能劇的神秘面紗。如果說緩慢悠長的舞蹈動作和雍容華貴的服飾體現了能劇優雅高貴的一面,那麼能面就代表其神秘詭譎的另一面。劇場之外,它們憑藉一己之力盤活無數「驚悚區」和「恐怖區」封面;劇場之內,它們卻是演員和劇團珍視的寶物,為每個舞臺注入靈魂。不過,並非所有演員都需要佩戴面具,不戴面具的演出叫做「直面」。而能面往往是特定角色的身份象徵,其基本樣式多達60種,各有特定稱謂和鮮明特徵,對應不同身份與性格。
  • 日本の面具
    >能樂在日本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能面就是演繹能樂的面具能面的獨特之處在於兼有「悲哀與微笑兩種截然相反的表情」。有的能面看似微笑,眼角卻如泣如訴;有的能面看似悲傷,唇邊卻漾出一絲平和的笑意。兼具悲喜的能面擴大了能樂師的表演空間。
  • 狐臉、鬼面、獸面……這些有趣的面具,你最想戴上哪一種?
    02日本能面:鬼神藝術與儺戲面具比較類似的鬼神面具,還有日本能面。而且,在日本文化中,能樂是展現人與鬼神對話的藝術,故而劇中主角多為:為情愛所困、抑鬱而終的女孩,受到詛咒變成蛇身的少婦,在戰爭中捐軀武士的亡靈,還有獅子神、菊花神等鬼神。能樂藝人通過精妙的面具變身已逝的靈魂,講述生前的故事,從而表達安撫逝者,照見生者之意。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極受歡迎的狐狸面具,也是能面的一種。
  • 能面到底是什麼?
    這些現在廣為我們所知的日本面具,都來自集眾美與一身,最能代表日本面之美的大成之作,能樂之面——能面。但是,大多數時候演員必不可少的會在臉上的覆上一副木製面具,這就是「能面」。▲能面佩戴細節除了表現神鬼的面具有很明顯的喜怒表情以外,能面中表現人類的面具無論男女老少,總是呈現出一種神秘莫測、喜怒難辨的模樣。
  • 日本的面具文化
    在日本人的現實生活中呢,也有很多場合都會帶上面具,這已經變成了日本文化中的組成部分。他們為什麼要戴面具呢,今天我們就聊聊,日本人和那些面具之間的故事。(幽玄之面:對話陰陽兩界)日本有一種非常古老的表演形式,稱為【能】,它是幽玄之美的最典型代表。
  • 日本能面——不是恐怖,而是幽深的東方美學
    熱愛日本文化的朋友一定聽說過能劇。 能劇是日本古典音樂劇,在日本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演員舞臺上用詩歌,音樂與舞蹈交織出瑰麗的故事。能劇不止是戲劇的藝術,其中的舞蹈,手勢,面具,以及服飾都是其精髓。
  • 藝術 日本能面
    日本的能樂已有600年歷史。能樂起源於平安朝時期的猿樂,到了鎌倉時代,配以音樂和歌舞,形成能樂的雛形。
  • 日本動漫中,那些關於面具的秘密......
    不管是什麼人,戴上面具,就會變得複雜而且神秘。甚至,在日本動漫裡,有很多戴著面具的角色,也會給我們這種感覺。比如,這樣的。但是,如果我們去觀察這些日本動漫中林林總總的面具,我們會發現,這些日本風格的「面具」他們的面容都十分相似,用幾筆勾勒出簡單的五官和表情,卻能引發我們無限的遐想。
  • 日本能面具,如果害怕,不要點開
  • 日本能劇|隱藏在面具後的表演
    眼睛凝視著前方,嘴角有著生硬卻微妙的弧度,讓外人無從察覺面具的情緒
  • 面具文化|由戲劇作品轉向二次元,看日本人面具下的精神世界
    此外通過遺址中其他遺蹟發現了更多中日交流的痕跡,也為這件日本最古老的面具的起源指明了方向。旨在於能夠通過具有鮮明特點的面具給予觀眾最直接的視覺感受。日本人被整個社會氛圍要求著,收起自己真實的想法,壓抑自己的情緒,展現出來自己最和善的一面。這一點和日本動漫裡的妖怪面具是何其相似的,或者說,動漫裡的妖怪面具正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射。
  • 日本動漫《星掠者》中七位「擊墜王」佩戴的面具有特殊意義?
    對於觀眾們而言,這些面具也許只是擊墜王們為了掩飾身份的裝飾而已,但實際上每一張面具都有著獨特的含義。根據面具的樣式特點可以確定,動畫中出現的七副面具基本都是以日本傳統「能面」為原型繪製的,而且根據原型能面的含義便能推測出,作者為何會用這些面具作為擊墜王標緻之一的用意。
  • 神秘的面具—日本文化的另一標誌
    >神神秘秘的面具嗎?面具早已不是躺在博物館中冷冰冰的文物,對於對日本充滿好奇的人們來說,日本面具與浮世繪一樣,是日本文化獨特的標誌。下面,讓我們帶領大家前往日本面具奇幻而又神秘的世界。如今提到使用面具的藝能,最先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必然是能樂。
  • 面具之後,你所看到的是何物?
    能,是日本獨有的一種舞臺藝術,是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種古典歌舞劇。日本的能樂已有600年歷史,起源於平安朝時期的猿樂,到了鎌倉時代,配以音樂和歌舞,形成能樂的雛形。室町時代的觀阿彌及世阿彌父子將能樂推向巔峰,並制定了許多能樂獨有的形式。如今能樂分為觀世流、寶生流等5個流派。雖然流派不同,藝風各異,但能樂的共同之處是展現人與鬼神的對話。
  • 日本傳統不一樣的打開方式|日本•文化
    能劇,日本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種古典歌舞劇。作為日本代表性的傳統藝術,它與歌舞伎在國際上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 我的玩偶-日本神鬼異志與民俗文化(一)
    ,有些造型是以日本傳統神話傳說中的形象為原型稍作改動,有些則是原型師加入很多主觀的理解及個人的藝術處理手法。《百鬼夜行》根付扭蛋與盒蛋系列,「百鬼夜行」簡單通俗點兒可以理解為日本的「聊齋志異」,每個鬼都有自己的由來,在玩偶的說明紙中也有比較具體的介紹(日本很重視玩偶說明紙(蛋紙)的設計感及說明性)。
  • 從三星堆到日本能劇,雖都是面具,我們卻早幾千年
    無臉男的面具,讓我想起日本最主要的傳統戲劇——表現超現實世界的「能劇」裡使用的面具,這種藝術距今大約600年。在能劇中,主角的衣袍可由旁人幫忙穿戴,唯有「能面」只能由演員自己非常肅穆地戴上。因為在他們看來,每個面具背後,都藏著一個獨一無二的角色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