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寧願上刀山下油鍋也不跟小孩說道理?:讀《管教啊,管教》

2021-03-03 童辦joywithyou


快滿三歲的女兒澄澄,在吃光了喜歡的豆腐乾和牛肉以後,右手握筷左手拿匙子,把玩著碗裡的青菜和飯,已有好一段時間了。媽媽我忍不住開腔:「這些是食物,不是玩具。假若你飽了不吃就作罷,但不能拿來玩。」

然後我想要收起她的碗來;孩子也許從我語氣中知道我不悅,哭喪著臉一副怪可憐的模樣:「我吃!我還吃的!」後來勉強吃了幾口飯菜。

這時候,讀到臺灣著名親子作家汪培珽在《管教啊,管教》一書中提到:「小孩都願意聽道理,因為他們想被尊重,也想尊重父母。」我親身經歷這句話的真實:我家女兒其實很愛她的父母,很想要順從爸媽的話──雖然有時候會因此違背她自己的想法,小小孩只懂以哭鬧錶達她內心的矛盾。

 


回顧自己「如何被管教」的揪心經歷

我們這一代,有不少在傳統華人家庭裡長大,對於「我是爸媽說了算」或是「你再哭我就討厭你這壞孩子」這類說詞,再也熟悉不過。年日久了,我們長大了,懂得表面聽從孝順父母以免被囉嗦,但暗地裡都奉行另一套,如汪所說,兩代間心靈缺乏交流,親子關係實質疏離。

 

對於將要生下頭一個孩子的新手媽媽,我總是半打趣半嚇唬說:「最好有心理準備,孩子會為你的人生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假若你認真看待孩子的教育,當爸媽的不得不回顧自己「如何被管教」的揪心經歷。

汪培珽在序中誠實地指出:「將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不管好壞,再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是做父母最難斬斷的輪迴。……父母的勇敢、勇於改正自己,才是愛孩子最具體的表現。給孩子吃什麼樣的食物、住什麼樣的房子,都比不上你多給他一點點的耐心和愛心。」

 

什麼是耐心?作者提出了一個簡單原則:「每個『不』字後面,都要接三分鐘的道理。」面對小小孩撕書、含著奶瓶睡覺、丟東西、不吃飯甚至不願睡覺的惱人問題,汪都準備了一些大道理與她的一雙兒女分享。放棄用打罵這類「成效特快」的管教方式,她堅持與「好好跟小孩說道理」,就是管教孩子最好的方法──因為「你愛他,上刀山下油鍋你都願意為他做了,『說說道理』算什麼呢?」

 

回說我家小人兒,有時候待她情緒穩定下來,我就先嘗試用言語表達她的感受:「你剛才是不是很生氣?感到媽媽在逼迫你似的?」含著眼淚的她輕輕點了點頭。然後,才慢慢跟她說道理,解釋剛才媽媽為什麼這樣做啊:青菜得要吃,吃了才能拉好便便,這樣才健康呢。似懂非懂的小人兒默默無聲,沒作回應。

漸漸地,聰明的小小孩明白了媽媽對她要吃青菜的堅持,也就減少這種哭鬧和掙扎。當然,你說道理的時候,得確定自己不是氣在頭上,不然小小孩只能接收你那種「吃人兇惡」的壞情緒,你說的所謂大道理他什麼也聽不進去。

寧願上刀山下油鍋也不跟小孩說道理嗎?爸媽們,別傻啊,跟小孩說道理,管用的。



此文為 蘇小菲 原創,童辦joywithyou 授權獨家發布

嚴禁抄襲,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童辦網站:joywithyou.com

童辦微博:童辦joywithyou

相關焦點

  • 上刀山下油鍋雖只是街頭賣藝,但比起那些花拳繡腿這才是真功夫
    「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一曲童謠可能是兒時最具期望最具誘惑力的話了,那時候哪一個小孩不期望過年?那時的我們,過年就是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還有長大的代名詞呢,一切的期盼和歡樂都融入在過年這個節日裡。如今,人們時常抱怨沒有年味,是沒有新衣服?是沒有好吃的?
  • 我們一起讀書然後就不孤單《正面管教》
    尼爾森希望為家長提供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讓孩子在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相信聽完這本書的解讀,你也會找到應有的平衡。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共讀吧。
  •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鍋走釘板,「雷人」畲族民俗,背後有何淵源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鍋走釘板畲族也有很多的傳統節日,並且在和其他民族的融合中,節日也更加的豐富多彩。畲族的傳統民俗節日主要有農曆三月三歌會、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七月、八月的十五日是畲族的祭拜祖先的日子。
  • 老婆,為了不讓你跟俺受罪,就算上刀山下油鍋俺也要去
    開心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滿足一天,不滿足也是一天。能看著太陽升起,就能找到幸福的理由要的多,再多也少。要的少,再少也多。今天早上吃飯的時候,就聽見隔壁兩口子喊起來了。女人說道:「你給我站住,外面下著那麼大的雨你還去啊?」男人說道:「老婆,為了不讓你一直跟著我受罪,就算上刀山下油鍋我也要去。」我靠,好感人的場面啊!
  • '布丁說畫'繪本與正面管教家長課堂開課了!——送給想走近孩子內心的父母
    為了讓每個人都能看到老師捧起的繪本,你準備怎麼聽?聽到讓自己特別激動和喜歡的情節好想說話,可是又不能打斷老師的故事,怎麼辦呢?這是長久以來我堅持的開課提問。「安靜地聽故事並在自己位置上舉手。」經過一學期的練習,這項約定讓孩子們懂得課堂紀律的可貴。這跟老師直接說「坐在自己位置上!不能說話!不許亂動!認真聽講!」
  • 不寵不苛,女孩正面管教的要訣
    光有愛可不夠,還要讓你的愛正確傳達不懲罰,不驕縱,溫和而堅定地陪伴女孩成長文:王金梅(青少年教育和心理學研究者,《女孩的正面管教》作者)在養育女孩這件事上,中國的父母容易走兩個極端。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拄拐杖的女管教:用堅守詮釋擔當
    8月28日,金華市看守所女子監區管教陳朵離開看守所回到家中。自疫情防控以來,她回家的次數寥寥可數。「她拄著拐杖堅守崗位的身影感動了不少人。」金華市看守所政委李超人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弟子規》6月18日,陳朵在日常工作中意外受傷,導致腳踝錯位、韌帶拉傷,醫生建議她回家休養。「這點小傷影響不大,我不能請假。」
  • 線上|7天正面管教實踐營
    雖然說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每個家庭情況也都不盡相同。然而在我們開設了很多場家長課後 ,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規律——家長們對孩子的期待都很相似,遇到的挑戰也很相似。來看看有一次線下課上大家寫的清單, 你們覺得是不是這樣?
  • ---讀《教室裡的正面管教》有感
    然後是在「落實立德樹人與創新型專業化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研修班上,聽秦望老師分享自己的帶班經驗時,再次提到「和善而堅定」,這是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秦老師給我們推薦了《教室裡的正面管教》這本書,所以我下定決心研究到底什麼是正面管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秦老師是怎麼樣運用這樣的教育理念從帶差班中獲得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的。
  • 不服管教的孩子怎麼辦?用對「正面管教」3步驟,理解是關鍵
    孩子為什麼總是不服管教?很多家長們都在糾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忘了關注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想要讓孩子乖乖聽話,家長自然要先明白孩子為什麼會不服管教。原因一:家長說一套做一套,讓孩子很不服氣。對於孩子來說,家長就是他的老師,在生活當中他也會不自覺地模仿家長的行為。而有些家長自己有著不好的習慣,卻要求孩子處處都做得完美,這樣孩子怎麼能服氣呢?比如說有的家長回到家之後,把鞋和襪子隨便一扔,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 鄭鈞是不是「正面管教」理論武裝起來的虎爸?
    最後老鄭在上其他綜藝節目時,也給自己貼上了「虎爸」的標籤。那麼,鄭鈞真是一個嚴厲的虎爸嗎?我倒覺得,他挺靠譜的,不知道他有沒有讀過《正面管教》這本書或者受類似思想影響,正面管教的精髓——和善而堅定,我覺得他的表現可以算是正面示範了。
  • 教育小孩,「嚴厲管教」和「放任自流」都不行,家長要把握好度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些家長向我反映,最近自己的孩子無論怎麼管教,都依然是不聽話。剛自己親自去管教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嚴厲管教孩子就會更加叛逆,但是只要心軟了讓他自由,都會讓孩子變得更加不聽話。
  • 38歲陳嘉樺分享管教孩子秘技先了解小孩性格尋找合適的育兒方法
    ,亦不應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她表示:「愛小孩也要愛自己,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自己快樂才能讓小孩快樂。」陳嘉樺分享「行為獎勵法」除了在帖子中記載與勁寶慶生的喜悅,陳嘉樺亦分享了她用於管教孩子的「行為獎勵法」,她會先跟勁寶設定一個目標,達成時就可以領一張貼紙,集滿設定張數便可獲得一份禮物。從照片中可見,實行這個「行為獎勵法」後,勁寶成功於1小時內完成用餐,以及乖乖上廁所而沒有「扭計」,Ella亦為此感到高興。
  • 蝦米·正面管教·家長課堂 開班啦!
    屏幕時間長:無休止地對著手機/IPAD/電視,道理都講了一籮筐可就是不聽,更別提自我控制了,令人無計可施?內外兩種性格:在家裡是霸王,出外面膽小害怕,令人焦慮不安?多子女之爭鬥:家中兄弟姐妹之間爭搶、吵架、打架每日上演,父母每天頻於滅火,令人身心疲憊?
  • 現在的老師,管教學生不嚴了,學生過錯,到底該如何教育?
    當然老師本就不應該打罵學生。所以,學生中的種種現象,老師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因為一旦你對他管教嚴了,後果不堪設想。有的會離家出走,有的會從高樓跳下,還有的甚至和你撕打一團。2、家長方面:有的家長也素質不高,特別是那些問題學生,需要管教的學生,幾乎每一個問題學生背後都站著一個問題家長。他把小孩交給學校了,他是從來不會打電話問一下學生在學校的情況,當然更不會去學校了解一下學生的情況。而當老師打電話說他小孩在學校的情況時,他不但不配合,甚至還會指責老師不負責任。
  • 惡貓管教系列(上篇)
    相信戳進來的小夥伴絕大多數不會認為「不聽話就該扔出去」。畢竟惡貓管教並不是一個難於上青天的艱難任務。更何況很多時候「惡貓」並不是真的「惡」。先上一個太長懶得看版——如果你家貓咪亂咬人、亂抓人,可以考慮使用大鳥逗貓棒;如果你家貓躲角落不出來還不讓碰,可以考慮使用大鳥逗貓棒;如果你家貓大早晨打擾你睡覺,可以考慮使用大鳥逗貓棒...記住關鍵詞大鳥逗貓棒,或者乾脆就是各種逗貓棒,玩偶型羽毛型毛絨絨型等等等,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喵)!
  • 教室裡的正面管教
    假如醫生拿著手術刀告訴我們:「雖然我的手術水平不高,但是我充滿愛心,相信我,沒問題!」此時,估計絕大多數人會神色大變,幾欲先逃。同理,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我們除了有愛心之外,還應該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懂得如何去愛孩子。做和善而堅定的班主任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和善而堅定,決定著我們對孩子管教的成敗。
  • 《海蒂和爺爺》:父母如何管教孩子,接受孩子的全部就行了!
    因為他的父母覺得必須做些什麼才能把孩子帶他們所謂的正確軌道上。如果你要管教自己的孩子,就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和價值判加給孩子,要跟孩子做朋友,順應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生命,允許孩子有感受。中國心理學家候瑞鶴說:「接納孩子就是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是完整的,而不是你只喜歡他的某些方面。」
  • 父母正確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做一名老師敢管教的學生,才會有以後
    其實,不管孩子回來給你溝通學校的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耐心地跟孩子一起溝通,探討,包括所有問題。但是,如果你只聽學習方面的,甚至有的家長不允許說老師的一點不是,這是不對的,這幾年老師侵犯學生的事件屢次發生,所以孩子願意說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溝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