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煮湯時,最忌直接下鍋,吃錯了溼氣反而更重,還好知道的及時。當下正值春季,春暖花開的季節,氣溫漸漸回暖的同時,溼氣也越來越重了,每年的春夏季都是我們當地溼氣最重的季節,體內溼氣重也容易讓人感到很疲乏,容易出現春困、沒精神的情況。因此春季除了要適當的加強身體鍛鍊、補充蛋白質,增強身體免疫力之外,在飲食上也可以適當的吃一些利水祛溼的食物,對身體健康是很有幫助的。說到祛溼很多人都會想到兩樣食材,那就是薏米和赤小豆。這兩樣食材有不錯的祛溼功效,但很多人經常會用錯這兩種食材,不但沒有起到很好的祛溼作用,溼氣反而更重了。
赤小豆跟紅豆,有一部分人是傻傻分不清楚的,單從外觀上看,這兩種食材是很像的,只不過一個顆粒大一些,另一個顆粒小一些,顆粒小的才是赤小豆,還是很容易區分的。紅豆主要是有補血的作用,而赤小豆才是祛溼的,別弄反了。另外薏仁米很多人也都用錯了,身邊好多朋友煮薏米水的時候,都是直接洗淨了就下鍋煮了,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出在哪來,薏米是屬於寒性的,直接煮水寒性太大了,喝多了會傷脾的,而脾與溼氣是對「好基友」了,脾是負責運化溼氣的,脾虛或是脾不好的人,溼氣揮發不出,所以就出現體內溼氣重的情況。因此我們在烹飪的之前,需要給薏米降降寒氣,下鍋幹炒至表面發黃的狀態就可以了。炒好的薏米再拿來煲湯,這樣才有很好的祛溼效果。
這裡要分享的春季祛溼湯,跟之前分享的薏仁赤小豆鯽魚湯不太一樣,但都是有很好的祛溼功效,那就是:薏米赤小豆瘦肉湯(祛溼湯),主要用到的食材就是薏米、赤小豆還有白朮、芡實、陳皮等,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煮湯,不僅口感鮮香甘甜,對身體也是特別好的,春夏季節喝對祛溼養身體很有幫助。做法也很簡單,體內溼氣重的朋友不妨也試試,溼氣少了,腰也細了,人也精神了。薏米煮湯時,最忌直接下鍋,多加這一步,祛溼排黑宿便,腰變細了。接下來一起來看看詳細做法吧。
【薏米赤小豆瘦肉湯(祛溼湯)】
準備食材:瘦肉適量、赤小豆適量、薏米適量、白扁豆適量、陳皮 一瓣、花豆適量、白朮適量、芡實適量、生薑適量。
配料:鹽少許。
1、瘦肉洗淨切成小塊、赤小豆、薏米、白扁豆、陳皮、花豆、白朮和芡實也一同清洗乾淨待用、生薑洗淨切盤待用。
2、鍋裡加入適量的清水,將瘦肉塊冷水下鍋焯水後撈起衝洗乾淨待用。另外薏米我們需要下鍋幹炒,炒至表面微微發黃的狀態即可。(薏米一定要幹炒後再煲湯,這樣祛溼效果才好)。
3、準備一個煲湯用的砂鍋,將處理乾淨的食材,和焯水好的瘦肉一同放入砂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
4、蓋上蓋子,大火煮開轉至小火煮90分鐘,最後下少許鹽調味即可。
出鍋盛碗即可上桌享用,這樣一道家常版的:薏米赤小豆瘦肉湯(祛溼湯)就做好啦。這樣煲出來的湯鮮香甘甜,非常餓開胃又好喝,關鍵是還特別養人,春天溼氣重喝它再合適不過了,做法也很簡單,加入了陳皮一起煲的湯還有甘甜的口感,滋潤又好喝。簡單好喝的做法分享給你,喜歡可以試試哦。
Lily美食談小貼士:
1、薏米大家一定要先幹炒發黃後再用來煮水,活著煲湯,幹炒後去掉寒性,這樣祛溼效果才更好。
2、赤豆(紅豆)跟赤小豆是兩種不一樣功效的豆,外觀看著很像,但赤小豆個頭要小一些,一個是補血的,一個是祛溼的,別弄錯了。
3、如果家裡還有木棉花幹的,也可以加入少許的木瓜花幹一起煲,這個祛溼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