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慧倫法師演講 人間佛教將信仰融入生活修行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圖說:慧倫法師正在演講(人間社記者 唐福良 攝 )

慧慈寺10月9日舉辦三好系列佛學講座,邀請佛光山慧倫法師講演《人間佛教的生活與修行》,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陳順章、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委員雷瑞朗、督導長王寶珠、麻豆分會會長周月娥及信眾等約180人,蒞臨聆聽。慧倫法師歸納,將佛陀說的八正道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與行佛、戒定慧的修行觀,就是人間佛教。

何謂「人間佛教」?慧倫法師引述星雲大師的定義:「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佛陀對人間的教化、開示,就是佛法。透過對佛法的聞思修,來淨化我們的思想,用八正道來規畫我們的生活。人間佛教就是要吾人重視生活的樂趣、擁有淨化的財富、享受正當的娛樂、胸懷慈悲的處事;也就是要把佛法落實在人間。凡是有助於生活美滿、家庭幸福的,都是人間佛教。

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不管遭遇任何委屈、不平、困難、迫害,都不會改變自己對佛教的信仰,這就是正見。與人交談說話都是慈顏愛語,令人生起信心、歡喜、希望,這就是正語。正業即行為舉止正當,不為己欲而去傷害別人,主動扶弱濟傾,樂善好施。正命就是正當的謀生方式。努力為善,努力斷惡,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正念、正定,能沉著、冷靜,運用智慧去判斷和解決事情。

慧倫法師說,人間佛教的修行觀就是「自覺與行佛」。「自覺」就是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充實、自我反省。佛教的自我教育,如懺悔、認錯、反省、禪思、自我觀照。所謂「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要如佛陀所說、所行去做,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就如《六祖壇經》中所說:「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要實踐菩薩道,要先奉行菩薩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慈悲心與菩薩道的具體表現「三聚淨戒」。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

慧倫法師分享生活中佛法正見相關的心得與事例,告訴我們「深信因果、業力不失」,並舉《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告訴我們這個世間「無常」、「無我」的實相和真理。「照見五蘊皆空」告訴我們一切都是「緣起性空」,不可以執著。慧倫法師教導大家,婆媳各發心種五50善因,必能增進彼此良好關係。最後,慧倫法師以「佛光會員信條」第七條:「現證法喜安樂,永斷煩惱、遠離無明」來祝福大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青島大學國學研究所講師王鶴琴博士發表論文《溯源與流變:佛光山系統十八羅漢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從中國羅漢信仰研究出發,認為佛光山系統的十八羅漢是中國羅漢信仰的最新發展和重大變革,尤其是將具名的女性羅漢吸納進來,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 【國際乞丐傳大愛】──專訪慧禮法師(一)
    文/陳徵溶(此篇文章摘錄「2015-12-15 中華佛光文化網 佛教新聞」」陳徵溶記者的採訪稿)圖/ACC資料照片、香港ACC提供、符嬡俐慧禮法師(右後二)於2004年成立阿彌陀佛關懷中心,至今院內院外已援助了逾8000名兒童。
  • 【星雲大師文集】人間系列-佛光山好?不好?(下)
    我們建寺廟不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來親近,給大家來朝拜嗎?浙江南海普陀山觀音菩薩朝拜的人也很多,那是觀音菩薩不對嗎?安徽九華山朝拜地藏王的人也那麼多,是地藏王的錯誤嗎?你信仰就信仰,不信仰就不信仰,所謂信仰自由,你可不能隨便議論別人的人格,傷害別人,那是很不道德的;佛教不就是要興隆嗎?難道你要我們門可羅雀嗎?你是嫉妒心嗎?你怕我們人太多嗎?你說,這對嗎?說這句話的人,心裡就不正常。
  • 「慈悲沒有敵人」——聖嚴長老與昭慧法師會談記
    主編陪同昭慧法師上山拜會長老,一方面是因為,長老法體違和,我們都非常關切他的近況,但又不敢上山打擾他,趁此難得因緣,可以驅車上山,向長老禮座。另一方面,也想要攝取一些歷史性的鏡頭。是日,長老請昭慧法師與悟因長老尼分坐在他的左、右側,並於座談會上輕鬆地談述他與昭慧法師之間極其特殊的法緣:「印老把她當成小知音,我把她稱做小諍友。
  • 看佛光山比丘尼寫佛教史(1)
    關於佛教的比丘尼,古代的我們不去追談,臺灣很多有成就的比丘尼,像在大學教書、辦慈善弘法的,也多不勝舉,我們就先不述說,六十年來,光是佛光山千餘名的比丘尼教團,在這個時代裡,可以說為佛教的弘傳撐持了一片天地,展現佛陀倡導男女平等的精神。茲將她們對佛教的具體貢獻在這裡簡單一述。
  • 佛光山春節 花燈放歡喜光
    「佛光山的花燈,我們一定要做好!」吳碧玲與員工以一份感恩心,感念佛光山的肯定,原先佛光山設計圖蓮花燈座是不動,為增加效果,她主動向員工提出新構想,全體員工一致表示「可以」。「這些花燈,都是我們無形的廣告。」吳碧玲說,自從與佛光山合作後,她開始在生活中落實「三好」,受到佛法的薰陶,變得更柔軟,夫妻不再吵架。
  • 演慈法師演講:如何在「疫」境中修行
    這也是今天我們在演講當中要探討的,今天我們的主講嘉賓是演慈法師,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法師出生於馬來西亞,早年親近佛教高僧竺摩長老,後來到香港追隨佛教大德愍生法師研習經教,並依止愍生法師座下出家,2008年蒙香港觀宗寺法主和尚覺光長老傳法,為天台宗第四十七代嗣法門人。
  • 人間福報:佛光會30歲 音樂饗宴演繹信仰傳承 *星雲說喻:祥和之氣 *人到中年:飲食要恰如其分 *愛無止息:外公的竹園
    ,伊是阮艱苦的出路……」佛光合唱團歡快的合聲,搭配舞臺上播放的一張張黑白照片,立刻帶觀眾走進時光隧道,來到68年前的宜蘭,一睹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組織全世界第一支佛教青年歌詠隊,以音聲宣揚人間佛教的創舉。
  • "金身合璧"促"善緣" 臺灣佛光山如常法師一行參訪河北
    臺灣佛光山如常法師一行參觀河北博物院。 翟羽佳 攝  中新網石家莊3月4日電 (高紅超 李茜)在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促成下,分離近20年的北齊佛像得以「金身合璧」,讓臺灣佛光山與河北結下「善緣」。佛光山如常法師近日帶領如元法師、滿益法師、滿慈法師、依潤法師及信眾代表20餘人參訪河北,進行宗教與文化交流。
  • 修行筆記上冊 海濤法師編著
    除了字正腔圓的標準國語之外,法師更練就了流利的閩南語,常常在雙語的佛學講座中博得熱烈的掌聲!曾有人問法師:『師父,您為何不說深一點的佛法?』師父的回答是:『佛法不離世間法,將佛法實踐於生活中,才是真正的修行。』法師一語道破真實修行的重點。修行學佛在於修這一念心,正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禪的實踐就在穿衣吃飯之間,若缺少平常心、慈悲心,便不是禪!
  • 學愚:追思當代佛教大師淨慧老和尚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後,人間佛教在印順、星雲、聖嚴、證嚴等大師的繼承和光大下,逐漸在臺灣形成氣候,並向世界各地推廣。在中國大陸,八十年代初,趙樸初先生率先提出人間佛教思想,建立佛教與社會主義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相契合的宏觀理論。在實踐方面,淨慧法師於九十年代初,倡導生活禪,創辦生活禪夏令營,開創了佛教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新模式。
  • 星雲法師公布遺囑全文
    我一生沒有上過幾次街,買過東西;一生沒有存款,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大眾的、都是佛光山的,一切都歸於社會,所有徒眾也應該學習「將此身心奉給佛教」,做一個隨緣的人生。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聚眾有方,事實上我的內心非常孤寂,我沒有最喜歡的人,也沒有最厭惡的人。別人認為我有多少弟子、信徒,但我沒有把他們認為是我的,都是道友,我只希望大家在佛教裡各有所歸。
  • 學誠法師:我眼中的星雲長老
    文/學誠法師編者按:2018年是星雲大師出家80周年,鳳凰網網佛教小編特意轉發學誠法師的紀念文章《我眼中的星雲長老》,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人間福報社」。
  • 信仰觀察 臺灣佛教:福智真如上師拜會星雲大師
    來源:人間福報 2015/03/09 【記者郭書宏大樹報導】日常老和尚創辦的福智團體領導人真如上師,昨天上午首次帶領福智僧團住持如證法師等比丘僧團執事、南海寺住持融光法師等尼眾僧團執事、福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盧克宙
  • 著名書法家釋慧旺法師獻禮建黨99周年
    2017年當選武安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現為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陶瓷書畫藝術研究委員會顧問。常以潑墨度眾生 善於書法示禪心:慧旺法師酷愛書法藝術,潛心研習諸書家之法度,博採眾家之長,歷數十載,終自成一家。法師現已創作了不少作品,將禪學和書法融為一體,廣結善緣,踐行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常以筆墨做佛事,用書法的形式傳播真、善、美。無論是研究書法,還是佛學,都是懷著一顆無我利他的心而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不懈努力。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傳遞一種人文關懷。
  • 此生惟修真,內觀以明心——記北京六祖禪院主持釋慧龍法師
    兩年之後,一個特殊的因緣,促使法師走上了紹隆禪宗六祖文化的曲折之路。那是一次奇特的夢中之託,為了這個神奇的夢,慧龍法師調動起自己的全部心力,開始了朝乾夕惕的奮鬥新生。釋慧龍法師1958年生於河南開封市,自幼就生活在傳統武術的氛圍之中,天生一副男孩子的稟性,註定了她不屈坎坷的傳奇人生。十餘歲時她投師學藝,由此開啟了一生習武健身的不解之緣。
  • 星雲法師的得意弟子、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成為牧師
    人群中早已有人認識這位字字鏗鏘的傳道人,因為他曾經是虔誠的佛教徒,皈依佛光山星雲法師門下,更曾擔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一屆會長——他就是臺中的曹永杉。究竟神的救恩是如何改變他的生命呢?基督的恩手何時輕輕卸下曹永杉相信佛家「輪迴、因果、報應」的重擔,改變他一生呢?
  • 央視請法師做客演播室談佛 法師全程飈英文 厲害了word法師……
    但是我認為在佛教和基督教的一些基本教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就像明海法師剛剛所說的,佛教的基本是給人以啟示,指導人們發現自身的佛性,並最終成為與佛陀一樣的覺者。所以這和基督教之間有本質上的區別,而上帝只有一個,他是造物主。楊:我不知道從歷史哪個朝代開始,一位祖師說修習佛法不必要在寺院中,你可以在你自己的家裡,不管你在哪兒生活、工作你都可以自己做禪修,不需要去當地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