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吏升官後,原來的官服都怎麼樣處理了?鮮花為你解析

2020-12-24 鮮花暢談歷史

提起中國古代的官服,人們首先聯想到的肯定是「制服部門」的制服。現而今,無論機關還是事業單位,制服都是統一發放的,唯一的區別只是發放單位不同,像公安、稅務、消防之類單位的制服是全國統一定製、發放,公立醫院的白大褂之類則是各單位自行定製、發放。但無論怎麼說,都不需要自己掏一分錢,因為這些都是「工作服」、不是私人服裝,您不在單位工作就不能繼續穿了。

但是,中國古代的官服卻不同,一些朝代、如明朝,官員的官服就是由國家統一定製、發放的。明太祖朱元璋開元建國之後曾「命制公服、朝服,以賜百官」。

▲明朝文官官服

但一些朝代、如清朝,官員的官服卻不是由國家統一定製、發放的,清朝的官服都是「DIY」。國家規定具體的樣式、用料等級、顏色、紋飾等等,由官員自行定製,皇帝最多給您免費贈送幾張補子……最初,清王朝還給大臣賞賜一些製作官服的衣料之類,後來索性連這個錢也不出了,大臣只能是自掏腰包。

▲清朝文官官服

這就造成了同品級官員官服之間的巨大差異,有錢的可以選擇規定等級面料中成色、工藝最好的,沒錢的就只能選最差的了。可即便如此,清朝高級官員官服的規定等級面料也是價格不菲的!這對於一些清廉自守的官員無異於是一筆相當巨大的開銷,有時候甚至有些無法承受。因為清朝的官服不只是一套衣服,什麼朝服、吉服……是一大堆衣服,這些做衣服的錢都得自掏腰包。這還不包括頂子、朝珠這些附加物。一品官員朝服的東珠加紅寶石頂子、吉服的紅珊瑚頂子,再加上朝珠,沒有上萬兩銀子、起碼也得幾千兩了……像和珅那樣的官員自然是無所謂,可對「於青菜」這樣的「天下第一廉吏」而言,就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了。

▲清朝官員頂子

久而久之,清朝居然派生出了一個特殊行業——官服租賃。什麼意思呢?花錢租官服,升遷、貶謫或卸任之後,再還回去或者換更高、更低品級的官服。這類官員升遷之後如何處理官服基本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還給官服租賃店鋪,重新租幾套更高品級的官服。至於自己製作的官服,那就只能是收起來了……價格如此昂貴的衣服,除了和珅那樣的主兒,恐怕沒有幾個人會捨得全部扔了,不是嗎?晚清挽狂瀾於既倒的曾文正公在交代身後事、分家產時就曾經提到自己收藏在家的官服,把這些衣服當遺產給分了。

▲曾文正公著一等侯補服畫像

清朝規定,什麼等級的官服用什麼等級的衣料,升遷之後用原來的官服配新品級的補子是違制的、是要受罰的。因此,不要指望舊衣服換個補子繼續穿。給兄弟子侄穿?那他們得達到這個品級,而且人家還得願意撿二手貨……新官上任,圖的就是個吉利,有多少人會願意去撿人家穿過的二手貨?所以,清朝官員升遷之後,自己製作的官服基本也就是用來壓箱底了,成了雞肋一般的存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甚至不是食之無味,而是根本不能食!

相關焦點

  • 殭屍為什麼都穿清朝官服?
    比起如今強行捏造出的恐怖角色,那些不需要浮誇特效和俗辣妝容,就能調動你每寸感官刺激的百年老僵,才真正算得上是童年陰影——臉色蒼白,眼圈黢黑,青斑獠牙,連蹦蹦跳跳的設定都無法降低恐怖感。其實,官服更是最高規格的壽衣。當時買官現象比較普遍,有錢人家大可以捐個小官來做。所以,與其說是殭屍都穿清朝官服,倒不如說,只有穿得上清朝官服的屍體,才有條件形成大家印象裡的殭屍。最早把清朝官服和殭屍聯繫在一起的影視作品是1940年的《李阿毛與殭屍》,當然,這裡並不是真正的殭屍,而是男二號為了掩人耳目喬裝打扮而成的。
  • 電影裡的殭屍為什麼都穿清朝官服?
    無論前期宣發多給力,都是預告即高潮,評分不過五。畢竟,在很多90後心裡,沒什麼能比早期香港殭屍片更嚇人。比起如今強行捏造出的恐怖角色,那些不需要浮誇特效和俗辣妝容,就能調動你每寸感官刺激的百年老僵,才真正算得上是童年陰影——臉色蒼白,眼圈黢黑,青斑獠牙,連蹦蹦跳跳的設定都無法降低恐怖感。
  • 印象中殭屍都穿清朝的官服,原來我們是被港片帶偏了
    大家都覺得林正英是殭屍電影的代表,這也沒錯,因為最經典的殭屍電影就是林正英主演的。但殭屍片能被拍出來,進而風靡整個亞洲,洪金寶才是那個功勞最大的人。早期的殭屍喜劇片幾乎都是洪家班成員參演的,洪金寶也是集主演,編劇和導演於一身,林正英那會也是洪家班的一員。所以去看林正英早期的殭屍電影,洪金寶出現很多次,還有一些固定的成員,比如鍾發、陳龍、午馬等。
  • 為什麼香港鬼片中的殭屍都穿清朝官服?
    而現在的我們再回看經典的時候,有對九叔的懷念,同時也有一些不解的地方: 就比如,為什麼電影裡的殭屍都穿著清朝的官服呢?難道只有有錢的官老爺才能變成殭屍嗎?在養屍地吸收日月精華後,身體長出白毛,這就是白僵。而我們所熟知的那種蹦蹦跳跳、害怕陽光的殭屍也屬於初級班的,為毛僵、飛僵之流,修煉時間只需要幾百年,按照電影裡的時間倒推,正好是清朝年間。
  • 漲姿勢|電影裡的殭屍君幹嘛都要穿清朝官服嘛
    清代的戲服多,便宜,殭屍片一般又都是低成本電影,為成本考慮,所以製片們讓殭屍集體換成了清朝的衣服。時間角度:死亡時間小於100年成不了精,死亡時間超過500年就成了魔頭了,所以只有死亡時間在100~500間的才可能成為殭屍。
  • 電影中的殭屍們,為什麼穿得都是清朝官服?
    那,殭屍是什麼時候開始穿上清朝官服的呢?1936年,香港上映了第一部殭屍片《午夜殭屍》,根據劇情來看,這個時候的殭屍還是茹毛飲血的赤裸狀態,和清朝官服絲毫不搭邊。三年後,1939年,《三千年地底殭屍》上映,也與清朝官服沒有任何聯繫,但當時的一部非殭屍片《李阿毛與殭屍》,開始首次把清朝補服與殭屍形象聯繫在一起。
  • 殭屍為何都穿清朝官服?並不是胡說,這幾個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相信殭屍片大家都很熟悉了吧,特別是80後,應該都看過殭屍片。殭屍片在中國影視盛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八十年代,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最為火爆。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一般都結合了中國古代傳統遺傳下來風水規矩,什麼原因會導致屍變、殭屍一般都是什麼時候出來、又有哪些可以降服殭屍,還有就是著名的趕屍人所學的茅山術士。
  • 清代的官服來源於明代的盔甲,但又有自己的修改
    《後漢書·玉符下》中記載:"衣為上,天為上,天為上;衣為下,地為下",在"不同名位,不同禮儀"的社會制度中,這種對天理的理解也被記載為法典禮儀,不可更改,相應的階級服飾制度也就誕生了。首官官服頂部為鶴,取"延年益壽"之意;二品官員是錦雞,不是有這麼一個成語嗎,叫做"前程似錦"。武官是麒麟,在古代被視為神獸的象徵,從中既可以看出對官員自身的祝福,也可以看出對國運的深厚祝福。由此可以看出,官服上鑲嵌的不同動物圖案都是吉祥的。這裡提示一下,清代官員的著裝標準是官位的區分。
  • 為何林正英電影中的殭屍都穿清朝官服?
    然而不知朋友們想過沒有,為什麼英叔殭屍電影中的殭屍穿的都是清朝的官服呢?《殭屍先生》劇照影視劇中對殭屍的描述及演繹看過英叔電影的朋友們都知道,英叔電影中的殭屍都是雙手伸直向前,雙腿不停跳躍且不能打彎,除了頭部和四肢其他部位都難以運動。他們會咬人,吸血傳染屍毒,被咬之人如果不及時救治,慢慢的也會變成殭屍。
  • 清朝「欽差大臣」,權力到底有多大,為何官吏見了都畢恭畢敬
    在其中「上國欽差」便指從京都來的由皇帝臨時性親自委任處理大事件的高官,是一種臨時性的非正規的官銜。中國自古以來便有派遣諸臣特意處理某類事情的例子,「欽差」的真正稱呼以官方為名出現是在明朝。「欽」意為皇帝親自所做,換句話說欽差的欽點代表了皇帝本身信念,得皇帝欽點且承受皇命,因此 導致欽差大臣的影響力和權力十分不得了。
  • 運動員穿「清朝官服」領獎 網友:像殭屍片(圖)
    運動員穿「清朝官服」領獎 網友:像殭屍片(圖) Cyclists panned for 'shameless' pomp Three winners
  • 為何電影裡的殭屍,都穿著清朝官服沒有其他朝代的?和一個人有關
    而作為非專業研究的人,一般都是從電影中了解到的殭屍形象。在20世紀80年代,殭屍片便是十分受歡迎的一個電影題材,但是細心的觀眾可能就會發現,為什麼電影裡的殭屍都是身穿清朝的官府,沒有其他朝代的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一點,電影中的殭屍形象並非編劇獨創的,我們知道林正英是香港殭屍電影的開山鼻祖,他在1985年所拍攝和主演的《殭屍先生》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中國電影界第一部殭屍片,後世所拍攝的殭屍電影都是以林正英的殭屍電影為模板的。
  • 清代官吏諡號頂戴官服全錄
    頂戴官服:朝帽頂帶補服同正四品。  俸銀:八十兩。京官俸米八十斛。14.從七品:翰林院檢討(三甲進士、庶吉士散館補授) 中書科中書 內閣中書 詹事府主簿 光祿寺典簿 光祿寺署丞 國子監博士 國子監助教 鑾儀衛經歷 太常寺祀 祭署奉祀 欽天監靈臺郎 布政司都事 直隸州州判 州判 鹽運司經歷 順天府經歷 奉天府經歷 各衛經歷。
  • 殭屍為何穿清朝官服?這種形象並非捏造,真實原因讓人脊背發涼
    殭屍為何穿清朝官服?此形象非空穴來風,起因讓人脊背發涼!文/散道人眾所周知,東西方都有屬於自己的靈幻文化,比如西方的喪屍、吸血鬼和巫師等形象,而我國在一些神話故事中有魔王、妖怪以及殭屍形象。尤其是香港電影中林正英的殭屍片,殭屍的形象也大多都是蹦跳行走,露出大獠牙咬人,而且一直都是身著清朝官服,也沒有其他形象,那這是為什麼呢?這種形象是一隨意捏造的嗎?其實它並非空穴來風。在我國人的思想中都是以官為大,無論哪家的族譜,都會把家中本宗本族的祖先描繪成官員形象,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之下,幾乎所有人的先人遺像都是官服打扮,大家應該知道這一點吧!
  • 殭屍只有清朝才有嗎?中國那麼多朝代,為何殭屍都穿清朝的衣服
    可打敗蚩尤後,黃帝卻不為女兒記功,不讓她升為神。魃心懷怨懟,死後變成殭屍,走到哪裡哪裡就鬧旱災。對這個典故,清代袁枚在《子不語》中也寫道:「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hǒu]。」導演和編劇有時都搞錯的朝代服裝,讓普通觀眾又怎麼分得清楚?但清朝的官服就不同了,因為清朝離我們最近,大家一眼就能認出來,觀眾能看明白,才覺得有味道。
  • 保爾:美醫學期刊封面印清朝官服,這是赤裸裸的針對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保爾】最近,在一本具有權威官方性質的美國醫學期刊封面,使用了清朝三品武官的補子圖案。這並非是為中國傳統文化做宣傳,而是通過這個圖案,描述傳播疾病的病原體。在當前的環境下,毫無疑問,這又是個影射「中國病毒」的操作。
  • 從《鬢邊不是海棠紅》看清朝官服的「蟒紋」和「頂戴花翎」
    我們可以看到好多人都穿著「朝服」,就是滿清官員的官服。但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安貝勒的服裝和其他大臣的服裝不太一樣。安貝勒的朝服的補子是圓團狀,而其他大臣的朝服補子是方形,這有歷史考據嗎?有。我們可能都聽過說「華夏」這倆字是怎麼來的。《左傳》裡頭說: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合起來,就是華夏,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所以你看這倆字本身就包含著禮儀的意思,而在封建社會,禮儀的一個表現樣式,就是在正確的品級穿正確的衣服、見不同的人穿合適的衣服,等等。
  • 他處心積慮把清代官服設計成「衣冠禽獸」,只為能回家
    清代的官服樣式跟歷史上其他朝代有很大差別,是以官服上的補子和頭上的頂戴來區別官職的大小的,而補子上都是各種動物的圖案,頂戴上又是動物的羽毛,所以被人稱為「衣冠禽獸」。那麼清朝的開創者為何要這樣戲謔自己呢?這裡面是有故事的。
  • 影視劇中的殭屍為何穿清朝官服?不是憑空捏造,真實原因細思極恐
    說到殭屍,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殭屍總是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併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一蹦一跳的。 從拍攝效果看,清朝官員的服裝是直筒筒的,而且屬於冷色調,顏色很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個服飾與漢服不一樣,有一種壓抑、沉悶的味道,無形之中讓氣氛變得壓抑和緊張,太符合這種影視劇的拍攝了
  • 影視劇中的殭屍為何穿清朝官服?不是憑空捏造,真實原因細思極恐
    說到殭屍,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殭屍總是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併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一蹦一跳的。從拍攝效果看,清朝官員的服裝是直筒筒的,而且屬於冷色調,顏色很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個服飾與漢服不一樣,有一種壓抑、沉悶的味道,無形之中讓氣氛變得壓抑和緊張,太符合這種影視劇的拍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