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還鄉後:一句謠言在小城掀起驚濤駭浪

2021-01-09 澎湃新聞
鏡相欄目首發獨家非虛構作品,如需轉載,請至「湃客工坊」微信公眾號聯繫。

文 | Qiana

編輯 | 王迪

梁勇是1月24日,大年三十當天從武漢駕車回川的。

大年初一,他的父親就騎著摩託把他載去醫院了。

大年初二晚上,梁勇的母親主動去居委會對梁勇的情況進行了登記,卻沒料到,在這個短暫又漫長的夜晚後,他的兒子以首例病患的方式,成了這座四川小城的「名人」。

小城一景

流言

1月27日,大年初三一早,梁母的手機就響了起來。「7點多,我姐就給我打電話,問梁勇是不是住院了,我問她,『你啷個(怎麼)曉得呢?』她說微信上全都有了。我去看,才發現梁勇所有的信息都被人截圖傳到微信上了。」

梁母有些憤懣,「不該寫梁勇的全名,他們應該負責。」事出有因,28日,新增病例公告發布,梁勇確診。但早在27日,關於梁勇的流言就已廣泛傳播開來。有些流言讓人驚恐,更多則讓人啼笑皆非。僅梁勇的高中同學林華一家,就聽過好幾個版本:

「梁勇全家都已經被逮(關)進公安局了。」

「回來的早時(時候),一路小車碾脫(壞掉)了,又騎摩託,騎了摩託又換自行車。」

「永明三隊(梁勇鄉下老家)去不得了,全部感染了。」

其中流程最廣的一則是:年前,梁勇在南門市場賣了三天魚。

闢謠

梁勇的一位黃姓同學描述,他看到了有人為賣魚這則傳言配的圖。圖片裡是南門的一條街,街上的大部分門市都關了,只有些路人和零星做生意的人。雖然看不清任何人臉,但圖片被拼接上了社區所發的梁勇信息,如此,毫不相干的圖片似乎成了對文字的補充,也成了「梁勇在南門市場賣了三天魚」的佐證。

林華的母親,餘姐,恰巧是南門市場上的魚販。這個市場地處小城南端,離梁勇家小區不遠,是市裡最為興旺的生活市場。為人耿直,處事得體的餘姐算得上南門魚市的一號人物。

1月27日,餘姐就在魚販們組成的「南門魚霸」群裡看到了梁勇的消息。因此前已從林華處得知,便未留意。

到了28日晚,開始有人朝群裡轉發「梁勇在南門市場賣了三條魚」的消息,意圖詢問到底幫哪家賣了。

無人知曉。群裡的氛圍微妙起來,大家開始互相揣測。

接著開始有人聲討,「武漢的回來幹啥子嘛,回來禍害人」。

餘姐看不下去了,站出來澄清,「梁勇和我家林華是高中同學,成績好得很,早就考去了北京,不會來賣魚」,群裡還是有人疑慮,餘姐又進一步講述了梁勇回程和住院的細節。話頭剛落,餘姐又接到好友燈妹的私信,同樣是告知梁勇賣魚的事。除了此前社區所發的信息,燈妹還附上了包括就診號在內的,梁勇的住院內容。

餘姐哭笑不得,將剛剛的話重複了一遍,告訴她梁勇沒賣過魚,但燈妹不信,爭執到,「這是我在樓下飯館幫忙,聽武警部隊的人透露的,百分百是真」。餘姐再三解釋,對方沒再回復。

發完信息的餘姐有些疲憊,換了個倚靠沙發的姿勢。此時已是晚上十點,幾分鐘後,電話又響了,餘姐接過林華遞來的電話,這次是城南市場街道辦的工作人員。

「聽說梁勇在南門市場幫你們兩口子賣了三天魚?」

餘姐和林華一陣錯愕,短短幾分鐘,流言已從「梁勇在南門市場賣了三天魚」發展成了「梁勇在南門市場幫餘姐兩口子賣了三天魚」。

「出逃」

如果說林華家經受的是一圈漣漪,那梁勇家就正經歷著驚濤駭浪。

梁勇家住的小區是新城開發時較早修建的小區之一,梁勇家位於小區內部,站在窗戶往外望,外面曾是一派欣欣向榮的城市街景。北京媳婦白雪對小區頗為滿意,梁母也一直在業主的微信群裡。

27號開始,小區業主群炸開了鍋,鋪天蓋地全是關於梁勇的消息。「他們不知道我在群裡,啥子話都傳焦了(說遍了),我沒有開腔」,言語蒸煮著梁母,梁勇的病情和無邊的流言攪和在一起,讓她輾轉不安。

28日下午,居委會突然給梁母打電話,說要登門探訪。四點左右,梁母聽到有救護車聲,探出窗外一看,120救護車正朝小區駛來。梁媽媽再給居委會打電話,居委會說救護車與梁勇無關,「不會這麼大張旗鼓的來」。

結果兩分鐘不到,居委會又來電話,救護車真是來接梁勇全家的。工作人員的語氣變得著急,不斷催促著。「就一直喊我們搞快點,喊我們什麼都不要拿,說(如果)大包小包的話,更容易引起圍觀」,梁母回憶。

白雪當場就懵了。在一片慌亂之中,他們簡單收拾了小孩的必需品,就抱著孩子下去了。此時的他們還不知梁勇已確診,白雪不明白到底為何要下樓,下樓後又往哪去。

司機打來電話,梁勇家人想讓他停得遠一些,再隱秘一些。但他們抱著孩子走到小區門口時,司機偏偏又開了過來。「這下所有人都看到了嘛,全都圍過來了,娃娃又在哭,著急得很」,梁母形容。「跟逃難似的」,白雪又補充說。

在眾人的圍觀中,他們狼狽又尷尬地上了車。上車後,所有人都沒說話,除了小孩在叫。十幾分鐘裡,靜默夾雜著恐慌,過了一會兒,連小孩也睡著了。

隔離

救護車開到了一家酒店。通過接待的醫護人員,白雪才知道梁勇確診了,他們全家都需要隔離。與新聞圖片上一樣,醫護人員身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模樣難以辨認。

白雪希望能和婆婆一間房,方便照顧兒子,但規定很嚴,必須一人一間,她只能作罷。

三歲的琪琪被迫與媽媽分開時,白雪告訴他,自己去上班了。經歷了一天的混亂,琪琪很是疲憊,但他很乖,聽了媽媽的話。

直到晚上,醫護人員來抽血時,琪琪看著有「奇怪面罩」的醫護人員,感到了恐懼。當針管靠近,他終於忍不住大哭了起來。白雪在隔壁房,聽著孩子的哭聲,心疼不已,再次央求醫生,讓自己去陪陪孩子。

開了隔壁門,淚眼朦朧中,白雪看見孩子眼睛紅著,哭得十分可憐。婆婆在旁抹著淚。護士也是淚水一片。「一片慘狀」,白雪說。

幫孩子抽血時,護士告訴白雪,自己也有個兩歲多的寶寶,看見琪琪哭,就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說著說著,琪琪就被抽了三管血,和大人一樣。

「名人」

梁勇後來才知道家人經歷了這一切。

他搖晃著生病的身子走進醫院時,有些忐忑。被確診後,心情反而平靜了下來,「剩下的就積極配合吧,該吃吃該睡睡」。

之後的日常就是一直躺著睡,躺著看電視,有時候和家人進行視頻聯絡。雖然生病的是他,但他卻總是反過來安慰家人,總說自己沒事。

大多數時候,他的心都很平靜,也有過那麼一瞬間做過最壞的打算,不過,念頭一閃而過了。

滿天飛的流言,他也聽說不少。麻雀似的,都飛到成都去了。他的病友,2月1日從成都轉下來時,就已經知道了這位「名人」。

梁勇能想像自己是如何成為人們口中的絕對主角的,也能想像出流言中的自己是什麼形象,但這些對他來說不太重要,他關心的只有自己的身體和深愛的家人。

起初,他確實考慮過留在武漢,但反覆思量後還是選擇了歸鄉。這本是與前幾百次無甚差異的熟悉歸途,卻在這次仿佛成了充滿了各式人物的複雜小說。

輸液中的梁勇

溯源

1月31日,餘姐看到雙黃連可以抑制新冠的信息被到處轉發,也打算第二天早起買雙黃連,被林華制止。第二天有關「雙黃連」的新聞就轉向了科普和闢謠。

但始終有人信,就跟林華家經受的一樣,發出來的謠言就是潑出去的水,早就滲透進小城的每個角落——南門市場上,餘姐和丈夫輝哥家門市對面、隔壁、同一條街上的魚攤、電器鋪、豆腐鋪、牛肉鋪……只要餘姐和輝哥一出現,跳出來詢問「梁勇是不是幫你們賣了三天魚」的人就總是絡繹不絕,最短的記錄是餘姐出現在牛肉鋪內的前三秒。

餘姐終於忍不住發了脾氣,「到底得罪了哪個嘛,被編進這個謠言」,她前前後後回想,自己甚至都沒見過梁勇一面。「早曉得就懶得管了」,餘姐對此前的仗義執言有些後悔。

輝哥摸著頭,也百思不得其解,「過年那三天,除了弟弟和妹夫,沒人幫忙嘛!」聽完這句,林華猜出了癥結:「是不是因為姑爹跟梁勇的體型有點像?」

三人總算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悻悻然散了。

林華忍不住將自家的遭遇告訴了表弟,並譴責了梁勇社區的工作人員。表弟不以為然,笑著說:「小城市就是抬頭不見低頭見,就算街道沒發他的全名,照樣會被人扒得底朝天。」

 「那如果你收到弄不清真假的消息,發不發?」

 「如果確信是假的,不發,如果半真半假,肯定發。」

「為何?」

「發出來,才有機會從別人處得到更多信息,才有機會拼湊出更完整的事實。」

林華未做聲。她坐在江邊的木凳上,看著夜裡冷寂的江水,如果江上始終有一層巨大的單面鏡罩著,河裡的魚不知春秋冬夏,可不就只能靠著自己隨意吞吐的泡泡來信息交換。

獨居

白雪逐漸適應了自己在隔離點的生活。

房間內的門把手被摘掉了,只有外面的人能刷卡開門。起初,她確實有些委屈,身體也和自己作對,先是喉嚨的炎症,後又犯了蕁麻疹。幸好有醫生的照顧,很快好轉。

她又想起,梁勇住院當晚,半夜一點,公安局的人打電話來,她嚇得不行,警察為了舒緩她的情緒,便跟她嘮嗑。「這邊的公職人員跟北京的挺不一樣,喜歡開玩笑。」

有個楊醫生,和白雪熟起來後,打電話時還讓猜猜他是誰,白雪哭笑不得。四川人的小玩笑,總讓白雪在這白色的封閉空間裡,感受到一絲溫暖的人情味。

關於他家的流言,她也從婆婆處了解到不少,但不願為此多花心思,試圖把它們當笑話聽。

那段時間,她記得窗外的天空總是陰雨沉沉。雖然簡陽的冬天一向如此,但今年顯得格外溼潤,悽冷。幸而她總是能窸窣聽見隔壁親人的聲音,以及患病的丈夫時不時反過來的安慰。

第二個患者 

梁勇的身體恢復得很快。

2月7日晚11點半,他接到了緊急出院通知。他本希望能多住幾天,但得知本市有一例新病患確診了,可能會感染很多人,便知道要騰出床位了。

林華也和城裡其他人一樣,迅速地知曉了新增病患的職業:人民醫院的一位醫生。和梁勇一樣,他的全名、年齡、住址,被全部披露。餘姐一看,「這不剛好是去年5月幫你外公看過病的腦外科專家?」

梁勇聽醫院裡的人說,這位專家在年前和武漢來的朋友吃了頓飯,但瞞報了,竟每天照常上下班,在潛伏期最後一天的時候,病倒了。更可怕的是,「他的夫人還是中醫醫院(另一所三級醫院)的護士長」。

又是一枚重磅炸彈,而且不知已在空中飛了多久,小城再次炸開了鍋 

林華微信裡一位中醫醫院的醫生在朋友圈疾呼:

「最擔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本市的)別出門!!!再說一遍,別出門!!!」

九個感嘆號,一個比一個讓林華心驚。作為腦外科醫生,護士長,疫情爆發以來,這對夫婦到底經手了多少本就有基礎病的病人呢?林華和梁勇想都不敢想。

但好歹梁勇能回家了。他告知了高中同學群,大家紛紛祝賀。有同學以四川人特有的方式調侃他,你出院了,(本市)人民就放心了。

梁勇也自嘲:成了網紅。年少時,梁勇未嘗沒做過揚名立萬、衣錦還鄉的美夢,只是未想到,最後助他一臂之力的卻是新冠肺炎。

2月8日,大年十五,作為該市首例康復患者,梁勇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到了下午兩點,媒體採訪的視頻都發出來了,他卻還等在醫院。

他告訴林華,自己正在等待政府安排,可能回不了家。一向憨直的他,補了句:歧視人。

林華替梁勇鳴不平,鼓勵他態度要強硬點:讓人出院,證明病好了,病好了為何不能回家?真不能回,就證明病沒好,那就應該繼續住院。梁勇也認可林華的邏輯,「大不了籤個承諾書」。他決心要和負責人員好好談一談。

林華找了官方發布的梁勇出院公告,上面有疾控中心電話,又告訴了他成都市長熱線是12345。聯繫了疾控中心後,梁勇才知,因為自己是首例,所以還在開會研究社區管理方案。

林華在網上搜到了新聞,不少地方都有病患康復出院的管理問題,看來不是騙人。

三個鐘頭後,梁勇終於發來消息,「到小區了。」林華有點內疚,覺得自己錯怪了有關部門。

回家

梁勇回家當天,是元宵節,家中卻空無一人。

兩天後,家人接到通知,可以解除隔離。即將離開時,白雪卻因夫妻身份,需再隔離一天,又因為咽拭子測試結果延期,一天變成了兩天。

不再能聽到親人動靜的白雪,心中的煩悶到達了頂點。她連衣服都不想換了,有一種聽天由命的感覺。

主要負責的劉醫生還是兌現了諾言,第16天的上午十點,白雪終於踏出了房門。和她同一個同批次離開的,是一個男生。

兩人都沉默的跟隨著劉醫生。到門口時,劉醫生拿出手機,詢問他們是否要拍照留念。白雪還穿著睡衣,就拒絕了。男生也沉默著沒說話。

那是個大晴天。120救護車停在一旁,司機讓他們自己開門。她用手去觸摸手把,一陣冰涼,空氣裡都是消毒水的味道。車裡也是。

如來時一樣,回去的路上,車裡依舊靜默。身旁的男生從頭到尾都只是低頭刷著手機,一言不發。白雪也沒說話。但和來時不一樣,她的心裡有著雀躍的盼望。

第二個謠言

梁勇全家都籤了承諾書,保證繼續在家隔離兩周。

雖不能出門,但能聚在一起就是好的。除了西藥要按時吃,梁勇還喝著中藥調理身體。中藥是劉醫生家幫忙開的。

劉醫生是中藥世家,他打電話回訪白雪,聽說了梁勇的情況,便託自己的父親幫忙看了舌苔照,為梁勇開了藥。白雪要發紅包,劉醫生不收。

隨著梁勇出院,林華家也逐漸從謠言中脫身。她還從別處了解到,原來第二例感染者的妻子並不是護士長,是在鄉鎮上開藥店的。這兩人剛好同名,一個姓陳,一個姓程。

林華有些困擾,明明自己和梁勇都是謠言的受害者,結果卻不知不覺參與到另一場謠言的傳播。在這種複雜時期,謠言是不是真的可以避免?不完整或者細節有紕漏的事實,算不算謠言?林華陷入這兩個問題的思考。

她想起了最初被當做造謠者的李文亮,又想起了和表弟的那場對話。「發出來,才有機會從別人處得到更多信息,才有機會拼湊出更完整的事實。」她覺得,表弟這句話,有必要重新審視。

2月24日,梁勇首次複查結束,情況很好。期間,網上又爆出出院病例復陽的消息,周圍人著實跟著擔心了一陣,梁勇本想回村看看姥爺,也只能取消行程。

3月10日,在成都的複查,梁勇再次通過。這周,他總算可以回村了。

3月11日,白雪順利返京。離開前,她告訴過林華,過程雖然艱難,但他們還是充滿了感激,商量著為人民醫院捐了筆錢,回武漢後,會再捐一筆。

白雪還告訴林華,還是2月8日梁勇回家當天,自己一個人在地下車庫等了一個多小時,林華不解地詢問梁勇怎麼回事。

「鑰匙拿錯了。等鑰匙。」

「怎麼不上去?」

「為了不讓小區人緊張,為了不讓他們知道我回來了。」

「感覺如何?」

「就像秘密接頭似的,哈哈。 

在林華面前,梁勇對這場風波裡的一切,似乎還是不太在意。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市場驟然掀起驚濤駭浪 究竟發生了什麼?
    來源:環球外匯隔夜市場風雲突變,黃金、原油、外匯、美股齊暴動,掀起驚濤駭浪,究竟發生了什麼?布油、美油全線破位殺跌,其中美油一度大跌逾8%。儘管經過了3天周末長假,但周二美國股市延續了上周下行行情,再次全線下挫。
  • 新冠患者不會成喪屍!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
    新冠患者不會成喪屍!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保護理智 拒絕謠言 不要恐慌忙亂!如今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期,全國戒嚴,可是網絡並沒有癱瘓,普通民眾缺乏專業的醫療知識,有些似是而非的謠言就在網路上流傳起來。這些謠言,有的出自所謂的「專家」之口,似真似假,有些人信以為真;有的荒誕可笑,擾亂了社會秩序。下面這些謠言你相信了嗎?
  • 美國人魏思得:破除新冠謠言的「北京人」
    我在中國的2020丨美國人魏思得:破除新冠謠言的「北京人」  在不得不學習一門外語的情況下,他選擇了中文,結果後來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他致力於向在北京的外國人介紹當地文化活動,增進中外了解。在新冠疫情期間,他為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介紹北京真實的防疫狀況。  這就是來自美國波士頓的媒體人魏思得的故事。
  • 47條關於新冠病毒的謠言與常識乾貨
    新冠病毒的肆虐,讓每一個人都小心翼翼。但是,疫情期間不斷出現的各種謠言也開始擾亂視聽,既有顛覆常識、毀三觀的個案,也有博眼球、騙流量的情況,更有藉機推銷產品的例子。 無論是什麼性質,謠言傷害的始終是普通老百姓。《消費者報導》特別為大家整理出36條關於新冠病毒的熱點謠言以及11條必備的常識乾貨,讓你安穩渡過抗疫期。
  • 網傳蘭大二院發現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謠言!
    2021年1月14日,有網民在今日頭條發布消息稱蘭醫二院發現疑似新冠病例1例,該消息隨後在網上傳播。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從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經省市衛健部門調查核實,省市醫院未收治、發現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目前,相關情況公安機關正在介入調查,並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 外媒:全美ICU床位告急 新冠患者「無處可去」
    美媒稱,聯邦數據顯示,超過1/3的美國人生活在醫院嚴重缺乏ICU床位的地區,這顯示了美國在新冠疫情最致命的一周內醫院危機的最新詳細情況。醫院病床短缺可能會使患者無法得到所需的護理,死亡率有可能再度增長。
  • 謠言:左氟沙星眼藥水可以防止新冠病毒從眼部進入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科普張掖 謠言
  • 謠言:新冠肺炎患者會變成喪屍
    網傳消息:感染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會變成喪屍鑑定結果:謠言權威解讀:1月31日,馬來西亞衛生澄清:肺炎患者不會變成喪屍。該機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三個關於新冠病毒肺炎的事實:患者不會變成喪屍;患者可以被治癒,應與普通發燒區分;目前致死率在2%到3%左右,較SARS(約10%)、中東呼吸症候群(3%-4%)來說其實很低。
  • 注射美國新冠疫苗會讓男人變成娘娘腔?外網這些謠言簡直太魔幻了
    就連新冠疫苗都已經完成,目前全國已有14省34個城市開放了疫苗接種,各大主流App都已上線查詢功能,這次國家非常給力,全民免費接種哦。為國家的果斷迅速點讚!雖然疫苗現在具體的預約時間還未正式上線,但至少是能讓人安心的消息。
  • 大衛·羅伯遜:為何聰明人也會相信新冠疫情謠言?
    BBC的真相挖掘團隊一直在就新冠病毒的各種謠言進行澄清,此外世衛組織也專門製作了一個持續更新的頁面用來駁斥關於新冠病毒的各種不實之詞。 英國作家大衛·羅伯遜2020年4月7日在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表評論文章:《為何聰明人也會相信新冠疫情謠言?
  • 有癌症晚期患者感染新冠,腫瘤竟然消失了
    禍不單行的是,就在確診癌症晚期後不久,他出現了呼吸困難和氣喘的症狀,隨後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在住院治療11天後,他被安排出院回家休養。然而就在四個月後,CT複查發現這名患者體內的大部分腫瘤竟然消失了,與腫瘤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水平也下降了90%以上。而這期間,他沒有用過任何免疫化療和皮質類固醇治療。
  • 成都新冠確診患者信息洩露遭「人肉搜索」!當事人最新回應
    這兩天 一場涉及一名20歲女生隱私的風波 正在網絡席捲開來 20歲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個人信息洩露遭網曝
  • 謠言!喝漂白水治新冠,比爾·蓋茨造病毒,美國「張悟本」真敢說
    6個「美版」新冠謠言 謠言1:喝含有「奎寧」成分的「怡泉湯力水」可以預防新冠肺炎 謠言5:郵寄包裹或貨物攜帶新冠病毒 有美國媒體報導稱,快遞包裹等帶有新冠病毒,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 隨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出面澄清:「冠狀病毒在這些物體表面的存活能力較差。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打新冠疫苗可以改變人體基因?這是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打新冠疫苗可以改變人體基因?這是謠言!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打新冠疫苗可以改變人體基因?這是謠言!》
  • 這裡的新冠重症患者被安排「等死」?|新冠|醫療|美國_社會|新冠...
    不過,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醫療衛生體系的優勢好像並沒有完完全全的體現出來­——關於這一點,從美國是怎麼應對新冠病毒的就能看出來。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醫務人員被迫繼續工作據報導,11月9日,美國北達科他州長道格•伯古姆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一項最新政策:為解決醫務工作者短缺問題,該州計劃允許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醫務人員繼續工作。但該政策僅適用於無症狀感染者,並限制這些醫務人員只能在新冠患者的病區工作。
  • 新冠後遺症曝光,屍檢結果公布:那些痊癒的新冠患者,後來怎樣了?
    更令人無奈的是,這種「困境」不僅折磨李華媽媽,放眼國外的新冠患者,更是難逃一劫。 國家衛健委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中提到: 「患者軀體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全身乏力、易疲勞、肌肉酸痛,部分可伴有肌肉萎縮、肌力下降等。」 也就是說,痊癒後出現乏力等症狀是很普遍的。
  • 那些痊癒的新冠患者,後來都怎樣了?
    國家衛健委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中提到: 「患者軀體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全身乏力、易疲勞、肌肉酸痛,部分可伴有肌肉萎縮、肌力下降等。」 也就是說,痊癒後出現乏力等症狀是很普遍的。 於疫情而言,他們是「倖存者」,至少能獲得重生。
  • 讓「深海巨鯊「JAUZ在你的顱內掀起驚濤駭浪
    那段經歷,讓他感受到了電子音樂中的多樣化,他感覺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因此結交了很多圈內好友。Jauz 在收集他的靈感時,通常選擇他最 Chill 的狀態。 Jauz 認為音樂不是通過強迫自己去思考而產生靈感的,很多時候他的靈感都是在他玩電視遊戲,或者跟朋友閒聊的時候誕生的,那一刻他便會立刻記錄下來。
  • 輕症患者手粘唾液觸碰眼口鼻會加重?謠言
    謠言:網傳輕症患者反覆手粘唾液來觸碰眼口鼻會漸漸轉化為重症。真相:已經感染新冠病毒的輕症患者,用沾了唾液的手來觸碰眼睛和口鼻並不會增加病情的嚴重程度,但這樣會帶來其他問題:1、對自己不太衛生,會增加局部感染的風險,比如眼結膜炎等;2、對別人會散播病毒顆粒,增加周圍人的感染風險,或者給自己帶來交叉感染的機會。
  • 新冠疫苗可網購?抗疫時期,究竟是誰在製造謠言?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因為這一年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疫情,時至今日,我們仍舊還受著新冠疫情的的影響,受疫情的影響,少部分居心叵測的人也在發著國難財,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審理了一起通過在網上散布新冠疫苗虛假消息從而騙取錢財的案件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