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過年,這些習俗不要忘,過年就是圖個喜氣!

2021-01-18 農家樂島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張燈結彩,各個地區也會舉辦很多除舊布新的迎新年活動。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過年的氣氛更加的濃鬱,貼春聯,放鞭炮,走親戚等等,這些都是每年春節必須執行的傳統習俗。春節本來應該就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日子,相互之間可以增進感情,但是現在走親戚仿佛變成了走過場,彼此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平淡,這些習俗不要忘了,過年就是圖個喜氣!

壓歲錢

給壓歲錢應該是農村的小朋友最喜歡的事情了。在農村只要是未成年的小孩子,在過年的時候都能夠得到家長或者是長輩給的壓歲錢。在農村有的人都說給的壓歲錢越多,自己來年掙的錢也會越來越多。所以為了圖個好彩頭,農民們都會給孩子們發一些壓歲錢。有些人不捨得花錢,不願意給孩子們壓歲錢,之後很多人小朋友都不願去拜年了,明年的人氣可能會降低很多。

走親戚

過年走親戚也是在農村新年中最重要的一個儀式,本來在新年走親戚是為了加強聯絡親戚之間的感情,但是因為走親戚的時候一般都需要帶一些禮品,所以有些人就不願意去走親戚了,覺得出趟門又要花錢。但是其實你不出門,可能損失的更大。很多人都是在乎眼前的一些小利益,自認為自己很聰明,但是如果人生在世,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不來往了,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好飯菜

在招待客人的時候,農戶都會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端出來給大家品嘗,意思就是為了和大家一些分享自己的收穫。有些人不願意將自己的好酒好菜拿來招待客人,酒席上的東西會比較的寒酸,這樣的家庭一般大家都是不願意交往的。你的經濟條件大家也都是清楚的,什麼樣的飯菜你是可以供應的起的,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但是你為了節省,不願意好飯菜招待客人,以後客人也不會願意和你交往了。所以有句老話就說,寧可自己吃糠,也要讓客人吃肉。

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都變得不錯了,大家也不是說差幾百塊的壓歲錢,也不是為了蹭一頓飽飯,而是為了親戚之間的感情聯絡,所以不管有錢沒錢,這些習俗一定不要忘了。人際交往中,大家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了,畢竟金錢是身外之物,過年圖得就是一個喜氣。

相關焦點

  • 農村過年期間「迎喜神」這一習俗你可知道?
    迎喜神,是中國舊時過年時祈求吉祥的一種風俗,也叫迎喜節。喜神,相傳是古代專司喜慶之神。在古籍中有這樣的記載:「遇得喜神,則能致一歲康寧」。意思就是說,如果在年初的時候能夠有幸遇到喜神並得到喜神的照應,那麼就可得以在一年內保持平安順遂,福祿富足。
  • 【大年習俗】過年
    過去買二十個炮過年的就算有錢的人家了,現在過年人們買炮都是整敦子,花炮也是種類繁多,一戶人家光買炮要花去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並不稀奇。現在偶爾也回納林趕年集,越來越感覺趕年集不僅僅是買年貨。趕年集,趕的是記憶,趕的是年味、趕的是故鄉的風土人情!趕得是「年集」文化。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是從桃符門神派生出來的。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
  • 以前過年前除了殺年豬,還有哪些習俗?現在農村還會殺年豬嗎
    這首民謠所要表達意思,是當時農村孩童對過年的渴望,每年進入臘月這時節,農民們沒有什麼農活做了,都會為過年做準備,殺年豬就是其中一件。考慮到清時,皇帝是在京城,並且當時皇帝也是滿人,我想這殺年豬原本是屬於東北農村的習俗吧,不過也有人說到這是漢族才有的習俗。
  • 灣灣人民過年習俗那些事
    紅包就不用惹,畢竟我要你們也不會真的給我只求大家不要沒事就取關我,畢竟能關注這個吉祥公眾號的捧油們都是愛我的粉絲,取關就太不是人了。言歸正傳,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歹丸郎(歹丸郎奏4臺灣人的臺語念法)過年有什麼習俗8 ! 除夕這一天,也是傳統年節裡長輩最忙的日子(其實就是我老母以及嬸嬸們),爸爸叔叔都在抖腿好嗎。
  • 新興過年習俗&新興美食
    距離傳統的春節也沒幾天了,對於這個猴年,小編我最想吐槽的就是那個新鮮出爐的春晚吉祥物「康康」了。記得第一次在電腦上看到它的時候,小編我正在喝奶茶,差點噴了滿屏。 (下面是鎮樓圖)好吧,走題了。其實呢,今天小編我是想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新興的一些過年習俗和美食。
  • 過年必備「吉祥果」,顏值高味道棒寓意還特別好!過年沾喜氣
    過年沾喜氣現在時間過得非常快,再有幾天的時間就已經要到春節了春節是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春節之前好多人都會自己在家裡面備上一些年貨,等到過節有親朋好友過來的時候拿出來讓他們品嘗,其實作為年輕人來說是很少參與,每年或者說有一些人在買的時候也是不知道要買些什麼好,今天我就跟大家說幾個過年必備的吉祥果吧。這些吉祥果不僅顏值高,味道棒,而且寓意還特別好,過年的時候沾沾喜氣吧。
  • 不得不知的馬來西亞過年習俗
    之外,位居第二的就是「你們過農曆新年嗎?」。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雅姐一樣,回答得有點累了…我們…我們當然過的呀,還過得興高採烈呢!!!!雖然遷徙到南洋的華人在東南亞各國已有一段時日,但已歷經幾千年的習俗是不容易被摒棄的啊,尤其是這強烈象徵家人聚首與除舊迎新的重要時刻。
  • 臺灣過年重要的習俗與祭拜!這些你了解嗎?
    圖為諸神遊街。臺灣野柳淨港「蹈海祈福」的習俗已有百餘年歷史,是臺灣獨一無二的鬧元宵民俗活動。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過年拜拜,不僅是告別舊的年度,也祈求新的一年好運到,不同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屬於自己特色的過年習俗,在臺灣,過年習俗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 過年啦~春節的傳統習俗你都知道嗎?
    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人們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 過年:九種習俗,九種禁忌
    正月初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這一天也叫「迎婿日」,嫁出去的女兒們,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相傳這一天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打擾老鼠娶親。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 有哪些過年習俗,日本還在堅守?
    到了我這一代,其實已經不太知道這些過年的習俗與套路。於是,我把祭拜過程與酒水布局一一記下,以備後用。進入現代社會,傳統的好習俗漸漸被人遺忘,作為後輩,也已經鮮有人知道這些習俗的來龍去脈。所以,老人們開始擔心,以後到了天堂,還有沒有子孫在過年時,想起他們?
  • 故宮推出「賀歲片」,揭秘宮廷過年五大習俗
    泡起三清茶,感受文人之雅;吃年夜飯前先挨凍,以體會吃團圓飯的儀式感;看福字春聯門神,品味精美之至;擺出清供歲朝圖,清雅吉祥的年味;清宮裡也是有「春晚」,連臺大戲絕不遜色……《故宮賀歲》15日將更新第三集,五大皇宮裡的春節秘聞扎堆兒「發布」。
  • 農村人過年的禁忌,你還記得這些嗎?
    農村人過年的禁忌,你還記得這些嗎?我國作為一個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自古以來流傳下來很多優秀的文化習俗。在一些重大節日和重要祭祀場合,人們也制定出了一套專屬於那個節日的習俗和禁忌。大年初一,不能洗頭另一個在大年初一的禁忌就是不能洗頭了,關於這個禁忌的源來,有很多個觀點。其中人們贊同較多的一個原因,是從佛教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另外還有很多人說,是因為過年要放鞭炮,經常弄得灰頭土臉的,不能洗頭,寓意是圖一個「好彩頭」。
  • 客家文化|客家過年習俗有哪些?
    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客家人過年有哪些習俗呢?一起來看看。  隔年飯  在除夕前一天,都會用大木甑蒸「年飯」,亦稱「隔年飯」,供奉祖先神祗時,「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  點歲火  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歲的習俗,家家通宵達旦燈火明亮,稱之為「點歲火」,火籠加炭稱之為「漚火桶」。大家團聚一起,辭舊歲迎新春,共享天倫之樂。除夕之夜,大人還有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
  • 潮汕過年風俗與各地過年風俗大PK
    按照老北京的規矩,這些豐盛的過年飯菜,必須提前做好。因為老北京有個忌諱,在歲月新舊交替之際,是不能動刀的,否則不吉利,會招災惹禍。除了刀,連剪子針線也一概別動,免生口角,免長針眼。廣州過年還有 「行花街」(廣東方言:逛花街)的傳統,行過花街才過年是縈繞在廣州人心裡的情結。以前老人家常說:「行花街就是為了討個好運氣。男孩買桃花,走個桃花運;女孩買吊鐘花,寓意『吊起來賣』(矜持之意)。」現在行花街除了可以買花、看花以外,更是廣州人過年希望「行運」的標誌。
  • 我們應該怎樣過年——除夕到十五的習俗!
    大習俗不知從何時起,我們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活動,被逐漸的異化,人們大都忘記了幾千年來遵循的傳統習俗。幾十年來,不惜重金強化「春晚」及其教化作用,極力淡化傳統文化因素,到今天,甚至許多人認為過年最大的活動就是看「春晚」。其實,過年最重要的活動是敬天、敬神,祈求來年吉祥好運,即對神佛的信仰和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 臺灣過年習俗
    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其實一進農曆十二月即臘月,臺灣過年的氣氛就濃起來了。   臘月十六這天是「尾牙」。
  • 【過年】葉兆言:過年
    今天過年的「年」,和它的本意相去已經很遠。民間有種種傳說,其中流行的說法就是:「年」是太古時候的一種怪獸,每到寒冬將盡新春快來之時,便跑出來吃人。古人為了使自己不變成「年」的口中之物,便聚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讓燃燒的竹子爆裂出巨響,把「年」嚇跑。據說「年」的體形像駱駝,比駱駝大得多。過年的習俗中,我覺得藏族的新年更有趣一些。
  • 黃巖人過年前「小年」習俗有哪些?恩曉得嗎?
    在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供品用冰糖、柿餅、麥芽糖等能夠膠牙的甜食。並將貼在灶壁上的神像揭下來,和紙錢、紙馬一起燒化。紙馬據說是給灶神「騎」著上天用的。 而此後的十天內不準往外倒汙物。俗稱這些東西是「雲馬」的糞便,與金銀一樣,可以「聚財」,直到正月初四接神前才能掃除。
  • 過年千萬別給貓吃這些東西!!!
    這場鬧劇在我朋友摔了酒杯後結束,並伴以舍友尷尬又不屑的語氣:不就是個貓嗎? 朋友因為疫情也留守工作地,和舍友兩人一起搭伴過新年,但誰也沒想到發生這種事。知乎上一位網友@萌七七家的貓就是因為一次攝入過量的葡萄,導致急性腎衰竭,住院掙扎了一周後,現已經去了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