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灣人民過年習俗那些事

2021-02-16 娘娘靠北日記

不好意思搭,說錯惹!紅包就不用惹,畢竟我要你們也不會真的給我只求大家不要沒事就取關我,畢竟能關注這個吉祥公眾號的捧油們都是愛我的粉絲,取關就太不是人了。

言歸正傳,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歹丸郎(歹丸郎奏4臺灣人的臺語念法)過年有什麼習俗8 ! 

除夕這一天,也是傳統年節裡長輩最忙的日子(其實就是我老母以及嬸嬸們),爸爸叔叔都在抖腿好嗎。那除夕到底都要忙啥~

白天要先拜神祭祖

一般傳統家庭家中會設置神桌,供著神明及祖先牌位,拜的時候先拜神明再拜祖先,感謝一整年的庇佑。此外,還要祭拜地基主,祈求來年運勢順遂。


而晚上就準備迎接我們所向無敵神奇超能力的年夜飯了。給你棉康康我朋友們的團圓飯多麼的饞人。


大部分一定有魚、雞肉、蝦還有人人都愛的白菜魯!!!媽阿饞死我了。有肉有海鮮的生活才是人生!!!

喔靠抱歉跑題了~繼續

除夕這天,還會包紅包,又稱壓歲錢。已經出社會的晚輩包給長輩,以及包給還沒出社會的晚輩,一家人吃完飯後會一起打牌、聊天直到過了大年初一才可睡覺,稱做守歲。民間認為,守歲有幫父母添壽的意義,是孝道的表現。

話說,貌似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給紅包的習俗,當我來到大陝西之後,發現這兒沒過年包紅包的習俗耶?到底是因人而異還是真的沒這習俗阿?

在此我要大聲的說!!!

不包紅包的習俗相當之very good哈哈哈哈哈

大年初一這一天,許多人會一大早前往廟宇或佛寺拜拜,祈求新年吉祥;並向親朋好友拜年,俗稱走春。不過其實爸爸那邊的親戚基本上在除夕夜那天就見完了,通常不太會特地再去誰家拜年了。

所以初一除了去拜拜,然後就是出去逛街玩耍了。畢竟除夕那麼晚才睡,換做我不得睡到中午嗎哈哈哈哈哈真4糟糕搭

在這一天,結婚的女兒們要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向父母拜年。但現代家庭很多女兒都跟父母住的不遠,經常能見面,所以也沒有非拘泥於初二回去,全看家庭各自時間分配就是了。

像我家就是初二會回外婆家,因為外婆家離的遠,回去除了可以跟媽媽那邊的親戚一起聚餐,還可以出去吃吃喝喝玩耍玩外婆(餵不要亂說

是不是想問,阿初三勒?

初三你就當作是一個休息日,啥也不是,想幹啥幹啥!所以跳過哈哈哈哈。

那繼續說初四,初四又是個拜拜日喔,喔我們臺灣人民是真的很熱愛拜拜的,下次我再專門介紹一下我們拜拜的習俗,今天先不談。

家裡一般會在下午1到3點間,在自家的神案或廚房面向爐灶或瓦斯爐的地方,擺供桌拜拜恭迎灶神,其次會上廟裡去安太歲點光明燈,保佑一家人今年平安順利。

但我家基本去廟裡拜拜這件事情在初一就一次性搞定了,其他在家裡拜的才會分日子。

大年初五是個發發發的大日子!這天可是五路財神的生日,有人相信這天拜財神,可以獲得更多福和財氣。因此部份商家與公司企業會挑在這一天進行開市或開工以求財源廣進。

不過正常按照法定休假的企業通常沒這麼早上班,所以在開工當天,也會發開工紅包跟拜拜,祈求公司賺錢。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精彩的就是除夕那天,畢竟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但現代很多家庭已經不這麼傳統自己做飯了,會改出去餐廳吃團圓飯,畢竟大過年還讓長輩那麼辛苦也是很累阿不是嗎!!!(<<<我媽說的哈哈哈哈)

不過去餐廳吃飯的菜色也基本上跟傳統年夜飯菜色差不多,感覺過年就是得吃這些不然不像過年。

所以,最後,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過年期間我最喜歡吃的幾道較有特色的臺式菜餚。

臺式佛跳牆

跟福建或廣州的佛跳牆不同,臺式佛跳牆裡的食材有:雞肉、豬腳、香菇、魚皮、魷魚、炸過的鵪鶉蛋、脆筍片、豬肚片、乾貝、芋頭、蒜頭、炸排骨和慄子,湯汁濃鬱鮮香,真的是無比的美味。

古早味滷筍絲

這是一道簡單的滷菜,五花肉燉的酸竹筍絲,不是一般的筍絲喔,光有這道菜我基本上就可以配上一大碗白米飯,好吃的嚇嚇叫。可以用五花肉或蹄膀去燉,真的絕佳美味

白菜滷

這也是臺灣古早美味,由大白菜、香菇、炸過的豬皮及幹蝦米燉煮的下飯菜。

油飯

我的最愛主食,別以為這是油+飯,油飯只是它的名字而已搭!口感是QQ的就是糯米的口感。是用麻油、香菇、蝦米、紅蔥及豬肉絲煮出來的糯米飯。                  

唉!說完惹我好餓喔~大家一定去臺灣要嘗嘗!!!好吃的很!!!!

最後祝所有愛我的粉絲,新年好運旺旺來!繼續愛我關注我喔~啾咪

寫留言

相關焦點

  • 鄉村那些事之六:鄉村過年那些事
    小孩子過年時,有新衣穿,有白米飯吃,有炮竹放,還有些許壓歲錢,自然是值得期待的事。年,應該是個時間段概念,即365天的循環周期。與日、月、時一樣,是根據天體的運行規律而定的。但在傳說中,卻把「年」說成是一個人。大年三十,又稱除夕。據說古時有一種叫「夕」的猛獸,每年除夕便出來虐人害物。但它懼怕紅色、火光和響聲。
  • 原來這些年,灣灣「教」了我們這麼多事...
    一覺醒來,發現灣灣人民的奇葩腦洞又開了一個新地圖……對,他們這次把目標瞄準了。。。。
  • 過年:九種習俗,九種禁忌
    正月初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這一天也叫「迎婿日」,嫁出去的女兒們,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相傳這一天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打擾老鼠娶親。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 不得不知的馬來西亞過年習俗
    雖然遷徙到南洋的華人在東南亞各國已有一段時日,但已歷經幾千年的習俗是不容易被摒棄的啊,尤其是這強烈象徵家人聚首與除舊迎新的重要時刻。所以,為了除舊迎新及迎接一家子的團聚時刻,買新衣戴新帽、大掃除和團圓飯跟中國一樣是免不了的。有些直接沿襲中國的習俗例如守歲、放鞭炮、拜年、壓歲錢、開工酒等是幾乎一模一樣的。
  • 臺灣過年重要的習俗與祭拜!這些你了解嗎?
    春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
  • 臺灣過年習俗
    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其實一進農曆十二月即臘月,臺灣過年的氣氛就濃起來了。   臘月十六這天是「尾牙」。
  • 婚禮習俗那些事
    婚禮習俗整體來說它是一個大範疇,包含的內容很多。那麼今天就簡單講一下婚禮當天的那些事!(僅江浙滬風俗)由於江浙滬地區相對來說分數比較接近。好,那麼我們也很簡單。結婚當天我們新郎官要去迎親。女方家也要準備各種事情。那麼有哪些事情是重複的呢?比如說。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 過年那些忌諱的事兒
    說到過年,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估計是貼春聯、貼窗花、掛燈籠,或是放鞭炮、放煙花,亦或是年夜飯、壓歲錢等,但是,關於過年那些忌諱的事兒你了解多少呢?俗話說「新年頭,舊年尾」,其意思大概是說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是「除夕」及「春節」這兩天,雖然時代在改變,但是作為中國人,我們也應當遵守將老祖宗們傳下來的規矩,畢竟人人都希望在新年能討到個好彩頭,祈禱可以從一開始就能夠事事順利,所以,在除夕和初一這兩天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當然,那你就得了解了解過年那些忌諱的事兒。
  • 過年:九種習俗,九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正月初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這一天也叫「迎婿日」,嫁出去的女兒們,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相傳這一天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打擾老鼠娶親。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 新興過年習俗&新興美食
    其實呢,今天小編我是想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新興的一些過年習俗和美食。按照新興的習俗,在年廿八的這一天,或者在這之前,家家戶戶都要對自己的家進行一年當中最為隆重和徹底的大掃除。在小編我的印象當中,每年過年最最開心,但又最最痛恨的一件事情就是大掃除!開心的是自己的房間終於可以一改原本「狗窩」的面貌,痛恨的就是自己的假期居然就是以連續幾天打掃衛生的這樣形式拉開帷幕的。
  • 過年的習俗如何讓孩子了解?這樣講年味更濃!
    猶記兒時,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和家人一起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守年夜。。。濃濃的儀式感,承載了許多溫馨美好的回憶。如今年味兒越來越淡,很多傳統民俗漸漸凋零,關於新年,我們和孩子這一代共有的溫情記憶似乎越來越少。所以,我一直想找一些既有趣,又能讓孩子了解咱們傳統節日的繪本共讀。
  • 【大年習俗】過年
    過去買二十個炮過年的就算有錢的人家了,現在過年人們買炮都是整敦子,花炮也是種類繁多,一戶人家光買炮要花去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並不稀奇。現在偶爾也回納林趕年集,越來越感覺趕年集不僅僅是買年貨。趕年集,趕的是記憶,趕的是年味、趕的是故鄉的風土人情!趕得是「年集」文化。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是從桃符門神派生出來的。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
  • 《親家過年》首映禮 文章、劉芸暢聊過年那些事
    《親家過年》首映禮 文章、劉芸暢聊過年那些事   據悉CCTV-6《首映》欄目將於1月9日錄製電影《親家過年》首映禮。
  • 有哪些過年習俗,日本還在堅守?
    到了我這一代,其實已經不太知道這些過年的習俗與套路。於是,我把祭拜過程與酒水布局一一記下,以備後用。進入現代社會,傳統的好習俗漸漸被人遺忘,作為後輩,也已經鮮有人知道這些習俗的來龍去脈。所以,老人們開始擔心,以後到了天堂,還有沒有子孫在過年時,想起他們?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農民過年,這些習俗不要忘,過年就是圖個喜氣!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過年的氣氛更加的濃鬱,貼春聯,放鞭炮,走親戚等等,這些都是每年春節必須執行的傳統習俗。春節本來應該就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日子,相互之間可以增進感情,但是現在走親戚仿佛變成了走過場,彼此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平淡,這些習俗不要忘了,過年就是圖個喜氣!壓歲錢給壓歲錢應該是農村的小朋友最喜歡的事情了。
  • 想起了過年的那些事
    而正式的過年氣息也至少要持續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更晚。那時我還很小,對過年確實是日思夜想的,也許正因為總是這樣盼望,總感覺那時的一年是那樣的漫長。也難怪,那樣小的我一共才過過幾個年呢?也許是因為少才會顯得貴吧!當然,之所以那樣盼著過年,也並不全是因為少。
  • 客家文化|客家過年習俗有哪些?
    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客家人過年有哪些習俗呢?一起來看看。  隔年飯  在除夕前一天,都會用大木甑蒸「年飯」,亦稱「隔年飯」,供奉祖先神祗時,「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一般人家過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豬肉,有的人家過年一戶殺一頭大豬,主要用途是:一、饋贈親戚、朋友,每一戶親戚要饋贈二至三斤豬肉,特別是嶽父家饋贈的肉就更多,新結婚姻親饋贈的豬肉數目更為可觀,否則會被人恥笑為「孤寒鬼」。
  • 冬至大過年,快來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習俗~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進入冬至,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冬至,是中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至冬至,字面直譯就是冬天到了。古籍《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有測量「冬至」「夏至」的方法:「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八尺之景,修徑尺五寸。」,這一天,晝夜分明,白天黑夜一樣長,從這天開始,白天開始漸漸長起來,直至夏至; 夏至起,白天漸漸短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