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25歲 職業: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教師
美食宣言:做菜是一種生活態度,用心用愛做的菜就是好吃的菜。
在我們開始製作本期美食之前
小編要先給大家講個溫暖而又甜蜜的故事
從8歲起,吳惠玲就和爺爺奶奶一起居住。爺爺奶奶是年紀相差10歲的「師生戀」,恩愛十分,兩人同為退休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兩人小吵小鬧在所難免,但從不言離棄。每當他們吵架後,爺爺就會做腊味飯哄奶奶開心,但爺爺不會做腊味飯的配料,只會下米和控制飯的水分。而奶奶做得一手好的腊味飯配料,卻不懂得如何放水下米,水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每當爺爺開始下米做腊味飯時,奶奶就會上前做腊味飯的配料,經過兩人的通力合作,一道美味的腊味飯大功告成,兩人也重歸於好。在這道腊味飯裡,他們特別加入了紅棗,增添了一絲香甜,「正如他們的愛情那般甜甜蜜蜜」。
2011年,吳惠玲的爺爺生病住院,當時她的奶奶雖患腦退化症,判斷力和記憶力逐漸衰退,但她在自己丈夫住院期間仍記得要做腊味飯給他吃,每一粒米、每一塊臘肉都飽含著對丈夫的愛和牽掛。「老一輩人的愛情觀是認定一個人就會愛他一輩子,奶奶的記憶力雖然下降了許多,但她仍清楚地記得丈夫喜歡吃什麼,她愛她的丈夫。」吳惠玲說。
吳惠玲從小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成長,跟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小時候,爺爺會幫她修改作業,教她為人處世要和善的道理……在他去世前的最後一次住院期間,吳惠玲跟爺爺約定每天看望他3次,每次她都會握著爺爺的手,給他鼓勵。可惜的是,爺爺最終還是離開了。
2010年,吳惠玲的奶奶開始出現腦退化症症狀,每當奶奶不見蹤影,吳惠玲就會到曾就讀過的荔城三小校門口找奶奶,因為奶奶的記憶停留在十幾年前接送孫女上學放學的時候。
「腊味飯充滿我和爺爺奶奶之間的回憶,今天我借腊味飯來感謝他們在我成長的每一天給予我無私的愛,我永遠懷念他們。」吳惠玲說。
看完這個故事
相信大家也迫不及待地想跟小編學習做這承載老一輩甜蜜愛情的腊味飯了。
粘米、糯米適量
臘腸300克
金華火腿300克
瘦肉300克
蝦米50克
瑤柱50克
雞蛋1個
紅棗100克
適量的香菜、蔥花、醬油、油、鹽、糖。
把臘腸、金華火腿切成顆粒狀,把瘦肉切片,並放薑絲、醬油、鹽醃製30分鐘,用清水浸泡蝦米和瑤柱備用,將紅棗去核切片備用,將雞蛋煎熟切絲備用,將香菜、蔥切好備用;
粘米和糯米以2:1的比例取適量,洗乾淨,放進電飯煲,放適量水,然後煲15分鐘左右放入紅棗,繼續煲,直至完全煮熟,打開蓋子,讓米飯稍微散熱;
用大火把瘦肉炒熟備用;
把臘腸、金華火腿放入鍋內翻炒,加入少量清水,煮2分鐘;再依次放入蝦米、瑤柱、瘦肉、雞蛋絲一起翻炒,加少許醬油、油、鹽、糖;
把電飯煲的米飯倒入,加香菜、蔥花,然後用小火繼續翻炒1至2分鐘即可。
美味可口的腊味飯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