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餐別出糗:告訴你腓力|西冷|莎朗|肋眼牛排區別、部位及吃法

2020-12-20 跟艾倫一起學英語

大家好,在上期視頻中我(艾倫)為介紹了常見牛排的名稱、來自於牛的哪個部位,以及特點等,有朋友反饋希望有文字版本,這次就為大家整理一版文字版本:

英語學習,文化學習:牛肉與牛排

1.Tenderloin(腓力牛排)

腓力牛排也有叫做菲力牛排,腓力牛排取自牛身上最嫩的部分:tenderloin,tender,/tendr/,表示「溫柔的;(食物)柔軟的」,貓王有一首歌《Love me tender, lover me true》;loin,/ln/,表示腰部、腰肉,所以tenderloin就是腰部嫩肉。

腓力牛排取自牛身上的Tenderloin

有一個常識,就是牛身上不經常運動的地方會比較嫩,tenderloin不會被運動到,是腰中最嫩的部分,一頭牛隻會產出五、六磅(一磅大約0.45kg),所以也是最昂貴的牛肉(做出來的牛排自然也最貴),tenderloin特點是瘦肉較多,高蛋白,低脂肪,適合健身的人。

給大家看一下tenderloin生肉圖,可以看到雪花是非常少的,都是瘦肉:

Raw Tenderloin

做熟之後就是腓力,下面的樣子:

Filet Steak或者叫Filet Mignon

腓力牛排英文叫做Filet Steak,或者Filet Mignon。Filet讀作/flt/或者/fle/,Steak讀作/stek/,腓力法語是Filet Mignon,Mignon讀作/mi:'nju/。

2.Sirloin(西冷牛排)

西冷牛排也有叫做牛排(有些國家和地區的沙朗牛排使用的另外部位),取自牛身上的Sirlon部位,其實下圖中Top Sirloin和Bottom Sirloin也可以跟圖中的Sirloin一起叫做Sirloin。Sirlon僅次於Tenderloin,所以售價也較低於菲力牛排。

西冷牛排,取自牛身上Sirloin部位

Sirlon,/srln/(這個發音可以看出跟西冷/莎朗發音有些像,西冷/莎朗就是如此翻譯而來),牛後腰脊部;牛外脊肉,處於第十三根脊骨至尾部之間,生肉帶一圈白色肉筋,如下圖:

Sirlon,後腰脊部柔,帶一圈白色肉筋

Sirlon做出來的牛排Sirloin Steak,如下圖,可以看到熟的邊緣的肉筋,西冷牛排上口相比菲力牛排更有韌性、有嚼勁,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

Sirloin Steak,西冷牛排

3.Top Sirloin

Top Sirloin也屬於Sirloin,在Sirloin裡Top Sirloin肉質相對更好,Raw Top Sirloin如下:

Raw Top Sirloin

做出來的牛排如下:

Top Sirloin Steak

4.Short Loin(可切出多種牛排)

Short Loin相比Sirloin更靠前一些,是前腰,可以切出T-Bone Steak,Porterhouse Steak,Strip Steak。

順便介紹下,從下圖可以看到,第1點的Tenderloin是貫穿Short Loin和Sirloin的,所以一會大家就知道為什麼T骨牛排是腓力和西冷牛排的結合體了:

Short Loin,可切出多種牛排

Short Loin可以切出的第一類牛排是Porterhouse Steak和T-Bone Steak:

Porterhouse Steak,/'pothas/,上等腰肉牛排;

T-Bone Steak,T骨/丁型牛排;

其實這兩個牛排外觀非常相似,Porterhouse Steak和T-Bone Steak都是「T」形狀,但牛排的厚度不同:

Porterhouse Steak要求牛排的厚度大於1.25英寸(大概3.2釐米),而小於1.25英寸的牛排就稱之為T-Bone Steak。

這兩種T型牛排,因為是T型或者丁型,所以自然就分左右兩側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所以相當於「腓力+肋骨+西冷」,既可以嘗試到:

A T-shaped bone with a piece of tenderloin on one side and a strip of top loin steak on the other。

Porterhouse Steak和T-Bone Steak

給大家看一下生肉圖:

Raw Porterhouse Steak

做熟後如下圖:

Cooked Porterhouse Steak

Short Loin還可以切出的第二類牛排是Strip Steak,Strip讀作/strp/,牛的這部分肉較少被運動到,所以肉質軟嫩。口感略遜於牛裡脊肉和肋眼牛排,但油花介於肋眼牛排和裡脊肉之間,肥瘦適中,並且在牛的Short Loin前腰脊部中,可以切出許多塊的Strip Steak,所以它並不是十分昂貴,是一款入門級的經濟、美味的牛排,Strip Steak可切出的兩種類型是Kansas City Strip和New York Strip,這兩個可以看到都是用美國地名命名:

Kansas City美國密蘇裡州(Missouri)最大的城市;

New York City則是紐約最大的城市;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帶骨則稱為Kansas City Strip, 不帶骨的稱為New York Strip(紐約客牛排),尤其是紐約客牛排,從這個名字能看出,其實這種牛排在美國是最受大眾歡迎的牛排。

給大家看下生肉圖:

Raw Strip ,可以看到不少雪花

做熟之後:

New York Strip Steak

5.Rib(肋眼牛排)

Rib,/rb/ ,肋骨的意思,牛身上是指眼肉,肋眼排,肉眼排,處於牛第5-13根肋骨之間,運動量少,脂肪含量高,大理石紋明顯,口感嫩,好咀嚼;眼肉是整頭牛油花最豐富的部位,也就是最美味的部位。

這裡要再普及一個知識,大名鼎鼎的美國農業部USDA從1928年起就對美國牛肉進行評級,評判牛肉的風味(flavor),柔嫩度(tenderness)以及多汁程度(juciness)。在聽取許多牧場主已經牛排扒房的建議後,USDA選取了Rib eye作為評判牛肉等級的「標準肉」,根據Rib eye的脂肪含量(marbling)來決定整頭牛的等級,根據眼肉的油花含量,美國牛肉質量等級共分成八種,其中:極佳級(U.S. Prime)、特選級(U.S. Choice)、可選級(U.S. Select),只有Prime Grade和Choice Grade才能達到頂級餐廳酒店的選肉標準:

根據Rib eye的脂肪含量(marbling)來

Rib這個部位可以做出Rib Eye Steak,即肉眼牛排、肋眼牛排;還有Short Rib,即牛小排;

給大家看下Rib Eye生肉圖:

Raw Rib Eye

做熟後:

說到Rib Eye Steak,自然接下來要提到大名鼎鼎的Tomahawk Steak,戰斧牛排:

Tomahawk Steak,戰斧牛排

那麼戰斧牛排和Rib Eye Steak有什麼區別呢,從戰斧牛排上剔除肋骨部分即得到了大家都知道的眼肉Rib Eye:

A cut of beef ribeye that has the whole rib bone attached, and it’s sometimes called a cowboy steak or bone-in ribeye.

戰斧牛排是帶著骨頭的肋眼肉

A tomahawk is often cut over 2-inches (5cm) thick to accommodate the bone.

另外,戰斧牛排因為帶骨頭,一般肉也會切厚一點。

給大家看下戰斧牛排生肉圖:

Raw Rib Eye with Stone

做熟之後的戰斧牛排:

Tomahawk Steak

6.Chuck(上腦牛排)

Chuck,/tk/,位於牛頸部及肩部,肌肉運動量相當大,所以被認為是不好吃的部位,肉質較硬,價格相對便宜,靠後部位沒有骨頭,一般漢堡中的牛肉餅即來自這個位置,也適合涮火鍋;

Chuck部位可以做出Chuck Eye Steak,上腦牛排:

Chuck eye steak is also called 「poor man's rib eye」. It's located very close to rib eye steaks and therefore share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a rib eye. There are only two chuck eye steaks per cow and it's not always available.

上腦牛排跟肋眼牛排靠的很近,所以跟肋眼肉很相似,一頭牛隻有兩塊上腦牛排。

7.最後再介紹幾個牛的部位

Brisket 牛前胸,通常用炭火烤來吃,因運動量較大,肉質比較緊,所以適合全熟食用。

Plate牛腩肉,牛五花肉質較緊,需要做全熟,內裡一塊肉又被稱為Skirt Steak,適合烤來吃,墨西哥名菜Fajita經常使用這塊肉。

Flank 牛後腹又被稱為牛筋肉, 肉質極老,需要較長時間的烹飪保證口感的順滑:

Raw Flank Steak
Cooked Flank Steak

8.最後介紹下牛肉的生熟度說法:

您想要幾分熟:How do you like it cooked? 回答如下:

全生(Blue Rare):幾乎全紅肉,只在牛排外層略烤。

一分熟(Rare):75%紅肉,牛排內部為血紅色,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

三分熟(Medium Rare):50% 紅肉,內部桃紅,而且帶有相當熱度。

五分熟(Medium):牛排只有25%紅肉(大多數剛開始吃牛排的朋友接受的熟度)。

七分熟(Medium well):牛排幾乎全熟,略有粉紅色。

熟牛排(Well Done):牛排全熟,牛排內部為褐色。

牛肉的生熟度

歡迎大家關注「一起學英語」,獲得更多英語和西方文化知識:

跟艾倫一起學英語(一起學英語)

相關焦點

  • 牛排指南 | 西冷牛排和沙朗牛排的區別
    在西餐逐漸席捲中華大地的各個角落時,其實完全不必出外排隊吃餐廳呢。牛排的種類有許多,買上自己喜歡吃的,再煎出合自己口味的數度,滋味更羨慕,氛圍更溫馨。牛排可謂是西餐的標配,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各國的交流還是文化都有許多交流,必然各國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釣魚島是中國的,美食是世界的。對美食的追求則是無止境的,很多人還在問西冷牛排和沙朗牛排的區別?別急,咱接著往下瞧。
  • 你吃的牛排真的「牛」嗎 牛排知識普及貼
    牛不牛是看——你是否知道你正在吃牛的哪個部位,你選的是不是最佳火候。 英文Steak是牛排的統稱,請不要再叫Beef了  作為永不淘汰的經典西餐,一塊牛排,足以滿足肉食動物們從味蕾到飽腹的所有需求。不過牛排煎制幾分熟,挑菲力還是T骨,這些知識你應該通通了如指掌。  牛排的生熟度對比
  • 西冷牛排、菲力牛排、眼肉牛排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點牛排不出糗
    你吃過的西冷牛排、菲力牛排、眼肉牛排到底有啥區別?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說到牛排,大家也不會感到陌生了,平時肯定也會去下館子吃牛排,但是吃了那麼多次的牛排,你真的能分得清楚西冷牛排,菲力牛排和眼肉牛排的區別嗎?
  • 牛排與牛扒有什麼區別?西餐主廚告訴你正確答案,免得以後鬧笑話!
    眾所周知,西餐廳的主要食物就是牛排,但是有時候我們會聽到在西餐廳也有人點牛扒,那麼,牛排和牛扒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牛扒五分熟口感比較好,但也有人喜歡吃三分熟的,這取決於個人的口感愛好,不過超過5分鐘的話,口感就不好了, 肉質會變老,也會失去牛扒本身的鮮香味。牛扒入味也是很快的,所以煎的時間就短。除了口感以外,牛排與牛扒的不同處就是它倆所處的位置不同,牛排是牛身上骨頭周邊的部位,屬於純瘦肉,帶一些筋膜,所以吃起來很有嚼勁。而牛扒是牛身上肉質比較厚的地方所取的,離骨頭比較遠,所以口感會比較嫩一些。
  • 同樣是牛排,西冷、菲力和肉眼都有什麼區別?小牛凱西告訴你答案
    喜歡吃牛排的家人們,一定知道牛排也是有一個部位之分的嘛!不同部位的牛排它的價格是不一樣的,而且它的口感也是有區別之分,那麼我們在購買牛排的時候,該怎麼去區分這幾種牛排呢?難道網紅推薦的就一定好嗎?那我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菲力,西冷,眼肉牛排這三種牛排的一個區分方法吧。
  • 同是牛排,選「菲力」還是「西冷」?西餐廳大廚告訴你,別再買錯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可以佯(zhuang)裝(B)優雅的吃貨人士。很多人覺得,牛排不就是牛肉身上的肉嗎?有什麼不同呢?其實不同的地方多了,所以價格上也很大區別。其中菲力牛排是最貴的。按照牛的不同部位來分,牛排的分類很多,最常見的是菲力牛排、西冷牛排、眼肉牛排、T骨牛排和板腱牛排這五種。
  • 吃牛排是一種知識交流
    這是前分體Frontquarter前部,這個部位的下方肉是前胸Brisket和前腿shank。2肩胛之後是肋脊Rib,可做牛眼牛排,屬於前分體後部,肥肉很少所以油少,其下方肉是胸腹plate。3肋脊之後是腰脊loin,通常認為這是牛的最好部位,牛排許多名稱來自這個部位,比如T骨牛排,後腰脊的部分可以切Porterhouse(這個不好翻譯,有人翻作「紅屋燒烤牛排」),它也可以一分為二切成兩塊T骨牛排。所以Porterhouse也可以說是雙份的T骨牛排,這個菜在紐約的餐館非常有名。
  • 不會點牛排怎麼請女友吃西餐? 飛碟一分鐘
    點擊播放:一分鐘告訴你怎樣幫女友點牛排特殊的節日跟女友約個西餐也是常有的,
  • 教你像老外一樣在西餐廳點牛排 提升逼格 美女試吃團第四站:雅佳客牛排
  • 同樣是牛排,吃「菲力」還是「西冷」?西餐大廚:吃它準沒錯
    同樣是牛排,吃「菲力」還是「西冷」?西餐大廚:吃它準沒錯 美食的味道已經不足以滿足我們的生活了,現在我們要求美食要看起來有食慾,吃起來有口感,而且享受美食的過程中還需要有格調,最浪漫的美食就是西餐廳裡,吃著牛排喝著紅酒,但是,我們在家就不能夠製作出美味的牛排嗎?
  • 簡單幾招,教你如何在西餐廳點牛排時像個行家!這樣顯得你內行
    你去西餐廳吃過牛排嗎?很多人覺得牛排屬於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種食物,這當然不是因為牛排不夠美味,更不是因為兜裡沒錢,實際上,儘管西餐在我國已經逐漸變得流行,但仍有許多人不了解西餐的就餐方式,對牛排也是一知半解,有些人對牛排躍躍欲試,卻害怕不懂得西餐禮儀鬧出笑話,會被人當成土老帽而丟了面子。
  • 常吃的「菲力」、「西冷」究竟是牛的哪個部位,你知道嗎?
    我們在西餐廳點牛排的時候,菜單上的「西冷」、「菲力」等詞彙經常會讓很多平時不怎麼接觸西餐的同學傷腦筋,不知道這些名詞指的是什麼。
  • 菲力牛排與西冷牛排什麼區別?
    在國內,菲力、西冷是牛排中最有名的,只要是吃西餐都會碰到,也是牛排中最好吃的幾種。菲力、西冷,這兩個名字是外來詞,是外語名詞的音譯,代表著牛的不同部位。二先講講菲力牛排。菲力牛排,法語是Filet mignon,如上圖,是牛排中最好的,價格也是最高,比西冷牛排貴多了
  •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牛排?牛身上不同部位不同口感,差別很大
    大家好,我是二黃子,關注我每天更新美食圖文和有趣視頻牛排作為西餐的主食,從國引入到了中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去西餐廳吃牛排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還記得很多年前,小編第一次帶女朋友去吃牛排,可把它激動壞了。
  • 同樣是牛排,菲力、眼肉、西冷,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懂了!
    同樣是牛排,菲力、眼肉、西冷,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懂了!牛排也被稱之為牛扒,它是西餐中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作為身份地位高貴的象徵。牛排味美鮮嫩,深受人們的青睞,它的烹調方法,大多以煎和燒烤為主。關於牛排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菲力牛排、眼肉牛排,西冷牛排,這三種牛排是我們平時最常見也是最常吃的。
  • 教你像行家一樣在西餐廳點牛排
    牛排的類型(Cut)• 肋眼牛排/肉眼牛排(Rib’s Eye Steak):取自牛肋脊第6根到第12根附近(Rib上方),肉質運動較少,但作為「骨邊肉」,肋眼牛排油嫩的肉絲中夾著少許牛筋。多汁,肉嫩,夾雜脂肪,一般來說肋眼牛排上桌前已去骨,適合煎烤。(大廚建議:四至六分熟)
  • 西餐牛排做法最全攻略
    牛排誰都吃過,可是你知道吃牛排都有什麼講究嗎?作為永不淘汰的經典西餐,一塊牛排,足以滿足肉食動物們從味蕾到飽腹的所有需求。
  • 超全的牛排類型、醬汁、配酒知識
    我只想來吃一頓西餐而已~竟然那麼複雜。慌亂之間,服務員催促點餐,最後匆忙點了招牌臺塑牛排。畢竟是一頭牛僅供六客,點招牌準沒錯。回去以後,小洛也懶得做功課,於是下次去還是只會點招牌……:取自牛肋脊第6根到第12根附近 (Rib 上方),肉質運動較少,但作為「骨邊肉」,肋眼牛排油嫩的肉絲中夾著少許牛筋。
  • 教你一次吃懂所有牛排!
    要說澳洲什麼是最能拿得上檯面的西餐,那必然是牛排了。可吃牛排就如同談戀愛,你說你愛,但你真的懂它嗎?只是盲目地狼吞虎咽,不僅是對於精心烹製牛排的廚師,就是對於辛辛苦苦長那麼大的牛也是極大的辜負!這一次,我們就從牛排的部位種類到吃法火候,徹底幫你科普清楚。沒錯,就是要讓你成為愛吃、更懂吃的專業級牛排大師!
  • 「菲力」、「西冷」這些奇怪的名字究竟是牛的哪個部位?
    我們在西餐廳點牛排的時候,菜單上的「西冷」、「菲力」等詞彙經常會讓很多平時不怎麼接觸西餐的同學傷腦筋,不知道這些名詞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