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都是吃狗不理包子長大的嗎?

2021-02-17 吃貨研究所

我們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常常會有誤解,還會根據自己道聽途說的各種小道消息,給其加上一些主觀的印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刻板印象,比如:內蒙古人民都會騎馬、新疆人都能歌善舞、東北人都是大金鍊子小皮襖一天三燉小燒烤、廣東人什麼都吃,還有天津人都會魔法並且人人都會說相聲。

天津人也不是人人都會說相聲

這種刻板印象還會延伸到飲食,比如:北京人愛喝豆汁、內蒙古頓頓都吃牛羊肉、天津人都吃狗不理……你要碰上個天津人問他愛不愛吃狗不理包砸:他一定會回答「天津人才不吃狗不理呢!」

那天津人都吃什麼呢?在很多不了解天津的人眼裡,天津除了狗不理包子就沒別的了,至多加上煎餅餜子和鍋巴菜。但實際上,天津人民的餐飲並不像刻板印象中這樣簡單,今天所長帶來了天津人都吃啥之海鮮篇。

狗不理包子、鍋巴菜和煎餅餜子 | wikipedia/  ~MVI~ 


01

 津派海鮮 

/ 獨有自己的特點 /

天津地處海河入海口,是渤海灣的一個海港城市,塘沽港自古就是重要的港口。因為地理位置的優勢,天津菜中海鮮菜品類非常豐富,還能順帶「滋潤」一下旁邊的北京人。我小的時候在北京市場上見不到什麼海鮮,最多也就是冰凍的帶魚、螃蟹和蝦,而且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那時候想吃新鮮的海鮮,除了去北戴河,就是去天津了。雖然北戴河海鮮更便宜,種類也更豐富些,但是烹飪水平是和天津沒得比的。

作為一個傳統的大城市,天津有很深厚的餐飲文化,津味菜脫胎於魯菜菜系,烹飪方式上多採用魯菜系的「蒸、煮、烤、溜、燴。"講究突出食材本身鮮味,雖然距離北京較近,受到一些京魯菜的影響,但還是保留了自己獨特的風味。

津菜 全爆 | 拍攝  張彤彤

02

 從酒樓菜到家常菜 

/ 各種小海鮮才是天津人最愛的 /

天津人吃的海鮮都有什麼?下面有個簡單的歸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代表的就是參鮑翅、魚肚、魚唇等高檔菜餚,比如三鮮鮑魚、幹燒海參、黃燜魚翅、白扒魚肚、紅燒魚唇等等,這些都是津魯菜中傳統的酒樓菜,現在已經很難在市面上見到了。

燒海參 | wikipedia / Kent Wang

一般飯館裡會賣些家常口味的海鮮炒菜,比如全爆八珍豆腐鮮燴豆腐,這些菜味道鮮美,平易近人。

比如全爆是用魷魚卷、蝦仁、乾貝、蟹肉、雞丁、雞胗配上黃瓜丁爆炒後勾芡而成;八珍豆腐有多種版本,有高端的用參鮑的版本,一般飯館則是用和全爆類似的魷魚、蝦仁、乾貝、蟹肉、海參、雞肉等再加上豆腐湊齊8種食材,一起烹飪,現在天津絕大多數飯館都會有這些菜,是物美價廉的平民美味。

八珍豆腐 | 拍攝  劉瑩

說到海鮮,不能不說螃蟹和大蝦。天津市場上大多數螃蟹就是梭子蟹,最常見的是三疣梭子蟹,也有海紅(日本蟳),有時還算上七裏海的河螃蟹。一般天津人吃螃蟹都習慣清蒸後蘸姜醋汁,現在也常有用蔥姜炒的做法。

清蒸梭子蟹 | 豆果美食網網友沙小囡

大蝦的吃法就更豐富了,油燜大蝦、羅漢大蝦、幹㸆大蝦,其中我比較喜歡的就是燕春樓的烹煎大蝦。這些一般都是用比較大規格的中國對蝦或凡納濱對蝦,稍小規格的一般就白灼蘸料,或者剝成蝦仁。

烹煎大蝦 | 

各種小海鮮,才是最親民接地氣的,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種類豐富,深受大家的喜愛。

小海鮮裡最接地氣的,還是各種蛤蜊,在天津市場常見的就是花蛤、麻蛤(毛蚶、泥蚶)和蟶子等等。花蛤麻蛤什麼的可蒸可煮,熟了蘸料吃;蟶子更多是炒著吃,雖然肉不多,但是滋味鮮美,是不可多得的下酒菜。

爆炒蟶子 | 豆果美食網網友明都花園

天津常見的海魚,是鰨目魚、馬口魚(小黃魚)和帶魚,這些魚大個頭的可以紅燒,如果是小個頭的就直接幹炸,蘸著椒鹽吃特別香,而且刺已經炸酥,不用擔心魚刺卡嗓子。再簡單粗暴點的方式就是小雜魚一鍋紅燒,雖然每一條的肉都不算多,但是味兒很香,尤其是用魚湯拌米飯,簡直能氣死你的減肥教練。

炸鰨目魚,清蒸黃花魚 | 拍攝   二豬

本文來自果殼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作 者 名 片 

 所 長 推 薦 

吃貨咖啡日又到啦!

咖啡重度依賴者、咖啡挑剔者

在這裡都能選到滿意的咖啡

所有咖啡都打折!

快戳下圖,有驚喜!

 你 可 能 還 會 喜 歡 


 關 注 所 長 

 不 再 錯 過 好 文 章 

看完點個在看↘唄~

相關焦點

  • 吃過狗不理包子嗎?知道為什麼狗不理包子為什麼要叫「狗不理」?
    狗子十四歲來天津學藝,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夥計,狗子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三年滿師後,高貴友已經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就獨立出來,自己開辦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
  • 天津人真的不吃三絕?!
    天津人對耳朵眼炸糕還是蠻喜歡的,只是不天天都吃。畢竟這種油炸黏食實在和現在推崇的健康飲食有衝突。因掌柜的小名喚作狗子,又時常忙到沒空跟客人聊天,久而久之德聚號小吃鋪便被人戲稱為「狗不理」。現在有外地朋友來津,幾乎所有迎客的東道主都不推薦去狗不理吃飯。甚至剛剛說得那些「麻花託」都拿「別去吃狗不理」同你拉近關係。這個幾乎成為天津衛標誌性小吃的狗不理,真就這麼難吃嗎?
  • 難吃又貴,還不準說,你會吃30塊錢一個的狗不理包子嗎?
    曾經輝煌過的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包子的一塊金字招牌狗不理包子創辦人叫高貴友,在傳到第三代時沒落歇業,50年代,狗不理成為國營包子鋪,重新開業。老百姓不敢進去,進去了也吃不起,偶爾吃一次,發現除了貴,已找不到過去的味道。對此,天津人提起就罵,其實是又愛又恨。老字號「倚老賣老」,真不怕消費者「不理」嗎?
  • 太狂了~天津狗不理包子,為什麼如今連人也不理了!?!?!?
    狗不理品牌創始於1858年,距今161年。作為天津人,天南地北,不管走到哪,一旦被人知道你的老家,他們總能接上一句話:狗不理包子好吃啊。吃狗不理包子,最講究的是到位於山東路的狗不理總店,這裡一度號稱「五大道」的「高檔」食府。但是,近年來,狗不理的生意江河日下,包子賣不動了。很多天津人自嘲著說:狗不理包子,如今人也不理了。其實,這種狀況早在15年前就出現了。2005年2月28日12時09分,隨著天津產權拍賣有限公司的拍賣棰落下,天津狗不理國有資產整體轉讓塵埃落定,國有資本正式退出。
  • 百年招牌的「狗不理包子」,如今為何消失?網友:不看看它的價格
    「狗不理」的創始人是來自河北武清縣楊村的高貴友,因他的父親老來得子,為求唯一的兒子可以平安長大,故取乳名「狗子」。因家境貧困,高貴友一家在道光年間因為逃荒而到了天津,起初只能靠著撿破爛來維持生計,但在貴友15歲時,到天津劉家蒸吃鋪做小夥計,因生活對他的磨礪,吃苦耐勞的他受到了包子鋪師傅們的喜愛,從而教給了他很多做包子的手藝,久而久之,高貴友在做包子上熟能生巧,練就了一手好活。
  • 吃狗不理包子算不算被收智商稅,你覺得呢?
    老易猜,狗不理包子的股東們肯定是睡得好的。狗不理包子最難的日子還能難得過前幾個月宣布從新三板退市的日子嗎?從2005年開始,狗不理包子被天津同仁堂的老闆接手後開始,包子賣得好不好似乎就不是狗不理最關心的事了。
  • 狗不理退市:慈禧帶貨、頂流種草的包子不香了?
    ,還有狗不理包子。(圖片來源:百度百科)光緒年間,天津一窮苦人家降生了一位嬰兒,父母望子成龍喚為高貴友,但隨著孩子的長大,身體卻萬分羸弱,父母為保其性命便依了當時的規矩,取乳名「狗不理」,其意為狗都不理
  • 狗不理決定不理王府井狗不理了
    多年來,狗不理包子以「鮮而不膩,清香適口」聞名,面、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2011年11月,「狗不理包子傳統手工製作技藝」甚至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與麻花、煎餅果子並列的天津知名美食,狗不理包子曾經享譽中外,至今仍是遊客心中前往天津必須體驗的美食之一。
  • 正宗天津人到底都吃嘛!
    天津人,無外乎講究一個「吃」字。
  • 天津狗不理包子
    一、天津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鮮美而譽滿全國,名揚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歡迎,關鍵在於用料精細,製作講究,在選料、配方、攪拌以至揉面、擀麵都有一定的絕招兒,做工上更是有明確的規格標準,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
  • 天津這家老字號包子鋪,連辣椒油都收費,卻因口味地道天天滿座
    天津是一座美食寶藏城市,這裡藏有太多的美食,在眾多的美食當中天津人最喜歡吃的,做的最好吃的,自然是包子,我國最早的知名美食品牌就是天津狗不理包子。當時其他地方的遊客去天津,這天津狗不理包子可是很體面的伴手禮。
  • 天津狗不理包子,皮包餡大十八個褶,為什麼叫狗不理呢
    ,有一年我記得春晚,郭冬臨在那塊唱了段天津快板不是嘛,竹板這麼一打啊別的咱不誇,誇一誇咱們天津狗不理包子,皮包餡大十八個褶,長的像朵花,你看,這就說明狗不理包子不光在天津出名,全國都知道,你說挺好這包子,一口咬下去都直冒油,你還不覺得膩味,這包子真好吃,這麼好的包子,怎麼叫這麼個名狗不理,你聽著反正不夠文雅,說它為什麼叫狗不理包子,今兒給大伙兒說說這事。
  • 「狗不理」包子不好吃被差評,但它的英文翻譯一定是「五星好評」!絕妙!
    當時,這段表演不僅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天津快板,其中那句經典的「薄皮大餡兒十八個褶兒」更是讓大家都記住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圖片來源:網絡狗不理包子創始於清朝鹹豐年間,相傳創始人高貴友(人送外號「狗子」),因為包子生意太好,顧不及搭理客人,人們就常說:「狗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便有了「狗不理」的名號。
  • 終止股票掛牌,狗不理變人不理?包子界愛馬仕的前世今生
    狗不理的前世今生:天津老字號,包子界的「愛馬仕」,狗不理包子近日主動終止股票掛牌。 品牌效應的減弱和老套的營銷模式,是狗不理包子不得不面對的困境。而高昂的人均價格,尷尬的定位,也是消費者「用腳投票」,讓狗不理變身「人不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 狗不理肉包7.5元/個還難吃,吃的已經不只是包子了
    這是一個由「包子」引發的熱門事件,只因這個包子不是普通的包子,是中華老字號「狗不理」的包子。 1醬肉包60元8個,豬肉包38元8個 近日,一個博主探訪了北京王府井和東單地區評分最低,只有2.85分的餐廳——「狗不理」。
  • 天津80年代最火的包子鋪,客人端著盤子在胡同吃,如今仍人氣爆棚
    天津美食眾多,其中包子享譽全國,提起天津的包子,其他地方的人比較熟悉的就是狗不理了,實際上,別看狗不理對外名氣大,天津人對它的評價並不高。天津好吃的包子可不止光有狗不理,有很多老字號的包子,味道不輸甚至勝過狗不理。
  • 狗不理:敢說我包子難吃?我報警讓警察抓你!
    博主兩人在狗不理餐廳點了兩屜包子,總共16個,醬肉包(60元/8個)、豬肉包(38元/8個),拋開口味,這價格就把小編勸退了,一個包子的價格比咱們平常吃的包子不知貴了多少倍。首先是這醬肉包,博主吃起來感覺全是肥肉,吃起來特別膩,醬肉包裡全是藕,實在是找不到醬肉在哪兒,總結起來:特別膩,沒有真材實料。
  • 天津美食你還只知道「狗不理」嗎?
    狗不理包子(Go Believe)是中國天津的一道聞名中外的傳統小吃,該小吃以一道由麵粉、豬肉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小吃,其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鹹豐年間),至今有100多年歷史,該小吃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 。
  • 「狗不理」包子被差評,但它的英文翻譯一定是「五星好評」!絕妙!
    當時,這段表演不僅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天津快板,其中那句經典的「薄皮大餡兒十八個褶兒」更是讓大家都記住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圖片來源:網絡狗不理包子創始於清朝鹹豐年間,相傳創始人高貴友(人送外號「狗子」),因為包子生意太好,顧不及搭理客人,人們就常說:「狗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便有了「狗不理」的名號。
  • 「天津三絕」之首狗不理包子,已經有162年歷史,為何賣不動了?
    大家都知道,「天津三絕」乃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還有耳目炸糕,無論口味還是知名度,這三者都是全國有名的,吸引了無數的海內外遊客前來品嘗。再者,這三家店的創立者也是白手起家的典範,他們對美食的熱愛令人津津樂道,即使在百年之後,他們的聲望並沒有絲毫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