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常常會有誤解,還會根據自己道聽途說的各種小道消息,給其加上一些主觀的印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刻板印象,比如:內蒙古人民都會騎馬、新疆人都能歌善舞、東北人都是大金鍊子小皮襖一天三燉小燒烤、廣東人什麼都吃,還有天津人都會魔法並且人人都會說相聲。
天津人也不是人人都會說相聲
這種刻板印象還會延伸到飲食,比如:北京人愛喝豆汁、內蒙古頓頓都吃牛羊肉、天津人都吃狗不理……你要碰上個天津人問他愛不愛吃狗不理包砸:他一定會回答「天津人才不吃狗不理呢!」
那天津人都吃什麼呢?在很多不了解天津的人眼裡,天津除了狗不理包子就沒別的了,至多加上煎餅餜子和鍋巴菜。但實際上,天津人民的餐飲並不像刻板印象中這樣簡單,今天所長帶來了天津人都吃啥之海鮮篇。
狗不理包子、鍋巴菜和煎餅餜子 | wikipedia/ ~MVI~
01
津派海鮮
/ 獨有自己的特點 /
天津地處海河入海口,是渤海灣的一個海港城市,塘沽港自古就是重要的港口。因為地理位置的優勢,天津菜中海鮮菜品類非常豐富,還能順帶「滋潤」一下旁邊的北京人。我小的時候在北京市場上見不到什麼海鮮,最多也就是冰凍的帶魚、螃蟹和蝦,而且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那時候想吃新鮮的海鮮,除了去北戴河,就是去天津了。雖然北戴河海鮮更便宜,種類也更豐富些,但是烹飪水平是和天津沒得比的。
作為一個傳統的大城市,天津有很深厚的餐飲文化,津味菜脫胎於魯菜菜系,烹飪方式上多採用魯菜系的「蒸、煮、烤、溜、燴。"講究突出食材本身鮮味,雖然距離北京較近,受到一些京魯菜的影響,但還是保留了自己獨特的風味。
津菜 全爆 | 拍攝 張彤彤
02
從酒樓菜到家常菜
/ 各種小海鮮才是天津人最愛的 /
天津人吃的海鮮都有什麼?下面有個簡單的歸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代表的就是參鮑翅、魚肚、魚唇等高檔菜餚,比如三鮮鮑魚、幹燒海參、黃燜魚翅、白扒魚肚、紅燒魚唇等等,這些都是津魯菜中傳統的酒樓菜,現在已經很難在市面上見到了。
燒海參 | wikipedia / Kent Wang
一般飯館裡會賣些家常口味的海鮮炒菜,比如全爆、八珍豆腐和海鮮燴豆腐,這些菜味道鮮美,平易近人。
比如全爆是用魷魚卷、蝦仁、乾貝、蟹肉、雞丁、雞胗配上黃瓜丁爆炒後勾芡而成;八珍豆腐有多種版本,有高端的用參鮑的版本,一般飯館則是用和全爆類似的魷魚、蝦仁、乾貝、蟹肉、海參、雞肉等再加上豆腐湊齊8種食材,一起烹飪,現在天津絕大多數飯館都會有這些菜,是物美價廉的平民美味。
八珍豆腐 | 拍攝 劉瑩
說到海鮮,不能不說螃蟹和大蝦。天津市場上大多數螃蟹就是梭子蟹,最常見的是三疣梭子蟹,也有海紅(日本蟳),有時還算上七裏海的河螃蟹。一般天津人吃螃蟹都習慣清蒸後蘸姜醋汁,現在也常有用蔥姜炒的做法。
清蒸梭子蟹 | 豆果美食網網友沙小囡
大蝦的吃法就更豐富了,油燜大蝦、羅漢大蝦、幹㸆大蝦,其中我比較喜歡的就是燕春樓的烹煎大蝦。這些一般都是用比較大規格的中國對蝦或凡納濱對蝦,稍小規格的一般就白灼蘸料,或者剝成蝦仁。
烹煎大蝦 |
各種小海鮮,才是最親民接地氣的,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種類豐富,深受大家的喜愛。
小海鮮裡最接地氣的,還是各種蛤蜊,在天津市場常見的就是花蛤、麻蛤(毛蚶、泥蚶)和蟶子等等。花蛤麻蛤什麼的可蒸可煮,熟了蘸料吃;蟶子更多是炒著吃,雖然肉不多,但是滋味鮮美,是不可多得的下酒菜。
爆炒蟶子 | 豆果美食網網友明都花園
天津常見的海魚,是鰨目魚、馬口魚(小黃魚)和帶魚,這些魚大個頭的可以紅燒,如果是小個頭的就直接幹炸,蘸著椒鹽吃特別香,而且刺已經炸酥,不用擔心魚刺卡嗓子。再簡單粗暴點的方式就是小雜魚一鍋紅燒,雖然每一條的肉都不算多,但是味兒很香,尤其是用魚湯拌米飯,簡直能氣死你的減肥教練。
炸鰨目魚,清蒸黃花魚 | 拍攝 二豬
本文來自果殼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作 者 名 片
所 長 推 薦
吃貨咖啡日又到啦!
咖啡重度依賴者、咖啡挑剔者
在這裡都能選到滿意的咖啡
所有咖啡都打折!
快戳下圖,有驚喜!
你 可 能 還 會 喜 歡
關 注 所 長
不 再 錯 過 好 文 章
看完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