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地攝影師」,也把自己的一生過成了傳奇

2021-02-16 樂活深圳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要喜歡你拍的人,還要讓他們知道」.羅伯特·卡帕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地攝影師」,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8月14日下午,「聚焦與失焦——羅伯特·卡帕影像回顧展」作為2017國際城區影像節(IUIF)的攝影單元首場專題大展,於深圳大學美術館開幕。

© Rush Orkin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 Magnum Photos

在世界攝影史上,有這麼一位攝影師:

19歲拍到第一張攝影名作;

25歲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地攝影師」;

34歲創立世界上第一個獨立攝影合作機構瑪格南(Magnum Photos)。

 

事業上,在短暫的40年生命裡,他深入報導了5場大戰:西班牙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阿以戰爭,以及越南抗法戰爭。

 

1943年,突尼西亞,蓋塔爾鎮。一名美國士兵走在山區。

© Robert Capa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 Magnum Photos

生活上,他與那個時代的眾多大師是至交好友: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Miller Hemingway)、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等。

1949年8月,法國,尼斯市,希米耶區。藝術家亨利·馬蒂斯在工作室。

© Robert Capa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 Magnum Photos

 

愛情上,奧斯卡影后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對他傾情,甚至曾主動求婚。

 

他,就是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


8月14日下午,「聚焦與失焦——羅伯特·卡帕影像回顧展」作為2017國際城區影像節(IUIF)的攝影單元首場專題大展,在深圳開幕。展覽由大乾藝術機構和瑪格南聯合舉辦,美國獨立文化歷史學家理察·維蘭(Richard Whelan)及中國攝影記者聯盟發起人單增輝聯合策展,於深圳大學美術館舉行,將持續至9月10日。

展覽聯合策展人單增輝為觀眾介紹卡帕於1938年在中國拍攝的作品。

這也是自2016年大乾藝術通過展覽《瑪格南手稿-攝影經典的誕生》,將瑪格南首次以整體名義引入中國後,瑪格南第二次以官方名義在中國舉辦的展覽,是瑪格南70周年在中國開展的重要活動之一。

 

百幅作品全面呈現卡帕影像傳奇

 

從卡帕於1932年發表的首張作品,到1954年在越南戰場踩到地雷遇難時拍攝的遺作,本次展覽分為11個篇章全面呈現近百幅卡帕一生中的經典。

卡帕說,「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靠得不夠近。」

 

因此,卡帕最著名的那些作品,都是他以生命作賭注,在戰地前線以極近距離拍攝。不管是他的成名作「倒下的士兵」,還是職業生涯的代表作「諾曼第登陸」,都有攝人的力量,甚至能讓觀者感受到畫面中空間的顫動。

 

1944年6月6日,法國,諾曼第海岸。第一波登陸奧馬哈海灘的美軍。

© Robert Capa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Magnum Photos

卡帕於1938年2月至9月在中國拍攝的抗日戰爭影像,也與觀眾見面。從武漢、徐州、鄭州到廣州等地,卡帕記錄下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臺兒莊戰役、花園口決堤等一系列重要的歷史瞬間,並通過美國《生活》雜誌喚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戰場的極大關注。

1938年3月尾,中國,漢口。一名中國少年士兵。

© Robert Capa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Magnum Photos

 

1938年3月,中國,漢口。一群孩子在雪地上打雪仗。

© Robert Capa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Magnum Photos

1938年,中國。中國軍人在訓練。

© Robert Capa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Magnum Photos

展覽策展人理察•維蘭認為,卡帕影像中的巨大力量來自於他獨特的人格。他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人,慷慨大方,機敏過人的同時又非常風趣。這使他與同時代許多偉大的藝術家成為親密的朋友,並在生活中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獨特的真實瞬間。展覽中,觀眾也得以看到卡帕在戰地之外的另一面,從而理解驅動他的邏輯和動力。

珍貴文獻認識傳奇背後的故事

 

此外,一批原始文獻也在展覽中呈現。

首先是刊載了卡帕作品的5期原版《生活》雜誌,從著名的「倒下的士兵」、「諾曼第登陸」到「中國少年士兵」,都以首次被發表時的方式被還原。其中還包括4幅很可能是他第一次使用彩色膠捲拍攝的作品。

美國《生活》雜誌,1938.5.16發行。

報導了中國的武漢戰役,包括4幅很可能是卡帕首次使用彩色膠捲拍攝的作品。

其次,展覽將通過3部紀錄片還原卡帕的鮮活形象。其中包括一部由8毫米膠片轉錄的珍貴紀錄片,一部由與卡帕共同來到中國的荷蘭紀錄片導演尤裡斯·伊文思(Joris Ivens)拍攝的《四萬萬人民》,以及一部穿插了眾多卡帕的瑪格南攝影師好友、親人、拍攝對象訪談的《羅伯特·卡帕:戰地攝影記者的傳奇一生》。

 

此外,還有由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收藏的現存唯一一段卡帕的採訪錄音也是首度在國內公開,卡帕在錄音中親口訴說了作品背後的故事。

 

「我與瑪格南」公開講座

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兩場以「我與瑪格南」為主題的公開講座。

 

8月30日,曾三度被評為「中國最有影響力攝影人物」的著名紀實攝影師楊延康將在深圳中心書城開講,分享他眼中的瑪格南經典、瑪格南對他的影響,以及歷時十年創作以藏傳佛教為主題的《心象》系列作品的故事。

 

9月5日,瑪格南展覽總監、圖片編輯安德裡婭·侯澤爾(AndreaHolzherr)也將來到深圳中心書城,首度向中國觀眾揭秘瑪格南眾多經典背後的編輯邏輯,以及如何通過不斷的改革在網絡時代轉型成為全球性的媒體品牌。

 

此次展覽正式揭開了本屆影像節攝影單元「瑪格南在中國」眾多精彩活動的序幕,更多瑪格南大師講座、「不一樣的視界」攝影實踐工作坊二期,以及與倫敦、巴黎、紐約互動舉行的「Live Lab」駐地實驗室項目將陸續舉行。詳細活動信息請關注影像節官網(www.iuif.asia)及大乾藝術機構官方微信(daken_art)。

關於國際城區影像節(International Urban Image Festival)

官方網站:www.iuif.asia

國際城區影像節創立於2014年,是藉城市更新項目中的文化先行口號,由大乾藝術發起和運營的城市文化品牌,也是亞洲地區首個以城區名義發起的基於「大影像」概念的城市公共藝術活動,橫跨深圳多個核心區域,扎身城市公共空間,得到深圳福田區委宣傳部(文體局)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連續四年的資助和扶持,以及眾多國內外學術機構的支持和聯合,於2017年獲得「深港生活大獎」藝文獎。

關於大乾藝術機構(Daken Art Organization)

官方網站:www.dakenart.com

大乾創立於2012年4月,自2014年起主辦運營國際城區影像節(IUIF),是一家以持續推動中國藝術環境發展為目標的獨立藝術機構。

一方面,通過與國際、國內前瞻性的知名藝術機構和藝術家的廣泛合作,舉辦面向公眾的展覽及公共藝術項目,展現歷史和當下藝術領域中的經典和趨勢,促進藝術交流與傳播。

另一方面,立足於對本土文化和傳統藝術的關注,持續深度挖掘和梳理城市本土記憶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紀錄片、出版物、展覽等形式展示當代中國的文化脈絡,並通過藝術再創作反哺城市文化。

合作/投稿/商務等,

歡迎聯繫編輯微信號:edmondwp

相關焦點

  • 英國傳奇女歌手薇拉琳恩去世,在戰爭期間曾被譽為「戰地甜心」
    據英國《太陽報》6月18日報導:英國傳奇女歌手薇拉琳恩(Vera Lynn)於英國時間6月18日在家中親友的陪伴下安詳的去世了,享年103歲。薇拉琳恩1917年3月20日出生於倫敦,她從7歲就開始在工人俱樂部唱歌,15歲加入舞蹈團,後來傳唱的歌曲《We』ll Meet Again》,《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等勵志歌曲,大大激勵了當時的英國民眾,被譽為國寶級歌手。
  • 戰地攝影師的武器!那些世上最勇敢男人背後的故事
    Pen F小巧便攜,而且可以拍72張,非常方便快速,甚至成為很多攝影師的主力相機。我不知道這款機器是不是真的有很多戰地攝影師用,畢竟它誕生在Leica M和Nikon F的時代,但這樣的相機,在戰場上絕對也是非常實用的,畢竟,它可以拍72張啊!至少換膠捲的時間減少了。Pen F最經典的這幅廣告照片中的攝影師就是尤金·史密斯。
  • 影像意志力 戰地攝影師與經典相機
    叛逆的開啟戰地攝影生涯Pen F最經典的這幅廣告照片中的攝影師就是尤金·史密斯。它曾三次去過日本。他的第一次訪問是在二戰期間。1944年,他重返《生活》雜誌。伴隨著理想和激情,初上二戰戰場時,想要拍攝洋溢著愛國情感的照片,但他被眼前的場景嚇壞了。
  • 戰地攝影師的武器!那些勇敢男人背後的故事
    ·麥庫寧和他的尼康F有著一段傳奇的故事,尼康相機幫他擋住子彈的故事結尾可能大多數人都聽說過,但是故事的開始卻也同樣傳奇。Pen F小巧便攜,而且可以拍72張,非常方便快速,甚至成為很多攝影師的主力相機。我不知道這款機器是不是真的有很多戰地攝影師用,畢竟它誕生在Leica M和Nikon F的時代,但這樣的相機,在戰場上絕對也是非常實用的,畢竟,它可以拍72張啊!至少換膠捲的時間減少了。Pen F最經典的這幅廣告照片中的攝影師就是尤金·史密斯。
  • 114張經典照片,盡述戰地攝影師卡帕的傳奇一生
    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地攝影師」,也是馬格南的創始人和靈魂人物,他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拍得不夠近」成為日後一代又一代攝影師的啟蒙金句。年輕的卡帕到過柏林學過記者課程,也為圖片代理商跑過腿,老闆很慷慨地借給了這位有天賦的年輕人一臺徠卡相機,這成為了他入行攝影的引線——1932年10月,他被派去採訪一個重要事件,但是現場不允許攜帶相機,帶著大型相機的攝影師們都蒙了,然而徠卡的卡帕卻輕易地混進了現場完成了採訪,於是,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圖片社雜誌上。
  • 【攝影器材推介】戰地(紀實)攝影師與經典相機
    叛逆的開啟戰地攝影生涯Pen F最經典的這幅廣告照片中的攝影師就是尤金·史密斯。它曾三次去過日本。他的第一次訪問是在二戰期間。1944年,他重返《生活》雜誌。伴隨著理想和激情,初上二戰戰場時,想要拍攝洋溢著愛國情感的照片,但他被眼前的場景嚇壞了。
  • 二戰唯一戰地女記者,傳奇一生將拍成電影
    她,二戰唯一戰地女記者,跟隨美軍深入戰爭最前線,到了希特勒的居室裡,並在希特勒家的浴缸裡給自己留下了美麗的倩影。她的傳奇故事,將拍成電影。長期以來,她與一位精神科醫生交談,後者幫助她應對壓力並減輕了自己的內心的傷痛。米勒本人卻對自己童年受到傷害保密。還有可悲的是,她的父親(攝影師)經常要求女兒一絲不掛讓他作為攝影的模特,一直持續到女孩二十歲。儘管,與父親一起工作可能使她熱愛攝影,但這種攝影顯然無法使她的心理受益。
  • 影像意志力,戰地攝影師與經典相機(一)
    他用相機擋住了敵人的子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位重要戰地攝影師唐·麥庫寧和他的尼康F有著一段傳奇的故事,尼康相機幫他擋住子彈的故事結尾可能大多數人都聽說過,但是故事的開始卻也同樣傳奇救命的相機作為尼康專業單反F系列的開山之作,大F絕對是戰地攝影師們忠實可靠的夥伴,這中間就有麥庫寧。作為戰地攝影師,他和他的前輩羅伯特·卡帕一樣,著力表現的是戰爭的殘酷。從1964年他登上賽普勒斯的土地開始,他的戰地攝影幾乎涵蓋了二戰後主要的軍事衝突:六日戰爭、以巴衝突、越戰、北愛爾蘭衝突等等。
  • 戰地攝影師詹姆斯·納赫特韋 | 用20年拍盡了人性的灰暗,照片就是他的證詞
    大師公益課第2期,紀實攝影師張濤向大家推薦的攝影師是詹姆斯·納赫特韋(James Nachtwey),也是當今世界最廣為人知也是最受讚譽的戰地攝影師之一,他用20多年的時間穿越30多個國家,記錄著那裡的悲壯戰場,他的照片越震撼,人類在這裡表現越軟弱。
  • 周末看電影 [戰地攝影師]拍照的死神
    他每天採集著悲傷的淚水,給世人帶來鮮為知曉的慘絕人寰,建立起獨屬於自己的、由影像構建而成的「苦難博物館」。納切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看到了大量從越戰現場傳回國內的照片後,立志成為一名攝影師。在他眼裡,攝影不能僅僅是按下快門,記錄著歌舞昇平,或是滿足著自己的小資情緒,而應該兼顧著通過真實的力量改變世界的重任。於是,義無反顧,他成為了一名戰地攝影師。
  • 她是世界第一位戰地攝影女記者,卻被世界遺忘在男人的背後
    她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一生最摯愛的女人。1954年卡帕在越南踏上地雷的時候,他胸前的錢包裡有一張褪色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子就是——全世界第一位戰地女記者:格爾達·塔羅。圖源:baike二人把羅伯特·卡帕作為攝影化名共同使用,並且將他包裝成了一個「具有極高審美標準 、拍照純粹是為了找樂子而不是為了錢」的神秘美國攝影師。
  • 佳作欣賞 | 戰地攝影師訓練營記
    CPW是英國知名的戰地攝影師Jason P Howe創立的專門針對戰地攝影師的培訓課程,涵蓋了:急救知識,野外生存技能,模擬戰爭環境拍攝,圖片編輯報導等面面俱到。因為他長年遭受戰爭創傷後遺症(PTSD)已經沒有能力再回到戰地,但又不想脫離戰地攝影師這個群體,轉而退到幕後訓練可以繼續戰場拍攝的人。今年的導師配置也很贊:著名的攝影師Eric Bouvet和J.b.
  • 他被譽為最接近「神」的人,拒絕領取諾貝爾獎,放棄成為世界首富
    愛因斯坦由於愛因斯坦很多理論非常具有預見性和開創性,因此愛因斯坦也被譽為「最接近神的人」,不過在人類歷史上存在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為人類做出的貢獻一點都不遜於牛頓、霍金、愛因斯坦,甚至有所超越,但是這位科學家的知名度要遠遠低於上述幾位科學巨匠,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默默無聞」的尼古拉特斯拉。
  • 真實的戰地攝影師工作狀態
  • 戰地攝影師 Don Mccullin
    1935-Don McCullin,著名的英國戰地記者,被公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他所拍攝的照片幾乎涵蓋了20世紀下半葉的主要戰役,其中有很多幅都已成為時代符號。作為瑪格南圖片社的成員,他的戰地生涯長達18年,足跡遍及剛果、柬埔寨、越南、奈及利亞、印度、巴基斯坦、撒哈拉和北愛爾蘭等世界各地,無數次與死亡擦肩而過,甚至曾被關入烏幹達阿敏的死亡監獄,記錄了殘酷的戰爭和暴力,並將圖片發表在世界一流的雜誌上,獲得過「華沙攝影金牌獎」、「世界新聞攝影家獎」等許多獎項,成為戰爭攝影中的著名攝影家。
  • 這位傳奇攝影師,拍遍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人們
    在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9位。,露出完美的肌膚,向世界展示最完美體態的一幕,可謂是最經典的場景之一。她被認為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誌性人物、好萊塢的傳奇。美國電影學會將凱薩琳.赫本評為美國影視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
  • 這位傳奇攝影師,拍遍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人們
    從左到右:索菲亞·羅蘭、奧黛麗·赫本、瑪麗蓮·夢露、安妮塔·艾克伯格1905電影網專稿 在好萊塢的黃金時代,他被譽為「讓女人變得美麗的男人」。奧黛麗·赫本、凱薩琳·赫本、瑪麗蓮·夢露、艾娃·加德納、索菲亞·羅蘭等等鼎鼎有名的好萊塢巨星都曾在他的鏡頭下熠熠生輝。一生拍攝過逾百部作品,其中不缺傳世經典,電影史的軌跡儼然鐫刻在他的每一個鏡頭之中。
  •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 被譽為「白人爵士歌王」,他的一生都如傳奇一般閃耀
    01白人爵士歌王20世紀對於美國人來說,能夠代表美國流行音樂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擁有「白人爵士歌王」的法蘭克·辛納屈,他的一生都如傳奇一般閃耀他是一位在多重身份的全能娛樂家,受到全球樂迷的擁戴和喜愛,當然他最令人稱羨的成就還是在他的歌唱事業上。他維持著半個世紀的唱片銷售長紅,甚至一直到他1998年5月14日辭世後,他所灌錄的唱片仍舊是市場上的暢銷熱賣品。
  • 世界上最偉大的海盜傳奇,要結束了
    世界上最偉大的海盜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