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要喜歡你拍的人,還要讓他們知道」.羅伯特·卡帕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地攝影師」,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8月14日下午,「聚焦與失焦——羅伯特·卡帕影像回顧展」作為2017國際城區影像節(IUIF)的攝影單元首場專題大展,於深圳大學美術館開幕。
© Rush Orkin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 Magnum Photos
在世界攝影史上,有這麼一位攝影師:
19歲拍到第一張攝影名作;
25歲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地攝影師」;
34歲創立世界上第一個獨立攝影合作機構瑪格南(Magnum Photos)。
事業上,在短暫的40年生命裡,他深入報導了5場大戰:西班牙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阿以戰爭,以及越南抗法戰爭。
1943年,突尼西亞,蓋塔爾鎮。一名美國士兵走在山區。
© Robert Capa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 Magnum Photos
生活上,他與那個時代的眾多大師是至交好友: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Miller Hemingway)、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等。
1949年8月,法國,尼斯市,希米耶區。藝術家亨利·馬蒂斯在工作室。
© Robert Capa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 Magnum Photos
愛情上,奧斯卡影后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對他傾情,甚至曾主動求婚。
他,就是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
8月14日下午,「聚焦與失焦——羅伯特·卡帕影像回顧展」作為2017國際城區影像節(IUIF)的攝影單元首場專題大展,在深圳開幕。展覽由大乾藝術機構和瑪格南聯合舉辦,美國獨立文化歷史學家理察·維蘭(Richard Whelan)及中國攝影記者聯盟發起人單增輝聯合策展,於深圳大學美術館舉行,將持續至9月10日。
展覽聯合策展人單增輝為觀眾介紹卡帕於1938年在中國拍攝的作品。
這也是自2016年大乾藝術通過展覽《瑪格南手稿-攝影經典的誕生》,將瑪格南首次以整體名義引入中國後,瑪格南第二次以官方名義在中國舉辦的展覽,是瑪格南70周年在中國開展的重要活動之一。
百幅作品全面呈現卡帕影像傳奇
從卡帕於1932年發表的首張作品,到1954年在越南戰場踩到地雷遇難時拍攝的遺作,本次展覽分為11個篇章全面呈現近百幅卡帕一生中的經典。
卡帕說,「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靠得不夠近。」
因此,卡帕最著名的那些作品,都是他以生命作賭注,在戰地前線以極近距離拍攝。不管是他的成名作「倒下的士兵」,還是職業生涯的代表作「諾曼第登陸」,都有攝人的力量,甚至能讓觀者感受到畫面中空間的顫動。
1944年6月6日,法國,諾曼第海岸。第一波登陸奧馬哈海灘的美軍。
© Robert Capa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Magnum Photos
卡帕於1938年2月至9月在中國拍攝的抗日戰爭影像,也與觀眾見面。從武漢、徐州、鄭州到廣州等地,卡帕記錄下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臺兒莊戰役、花園口決堤等一系列重要的歷史瞬間,並通過美國《生活》雜誌喚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戰場的極大關注。
1938年3月尾,中國,漢口。一名中國少年士兵。
© Robert Capa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Magnum Photos
1938年3月,中國,漢口。一群孩子在雪地上打雪仗。
© Robert Capa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Magnum Photos
1938年,中國。中國軍人在訓練。
© Robert Capa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Magnum Photos
展覽策展人理察•維蘭認為,卡帕影像中的巨大力量來自於他獨特的人格。他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人,慷慨大方,機敏過人的同時又非常風趣。這使他與同時代許多偉大的藝術家成為親密的朋友,並在生活中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獨特的真實瞬間。展覽中,觀眾也得以看到卡帕在戰地之外的另一面,從而理解驅動他的邏輯和動力。
珍貴文獻認識傳奇背後的故事
此外,一批原始文獻也在展覽中呈現。
首先是刊載了卡帕作品的5期原版《生活》雜誌,從著名的「倒下的士兵」、「諾曼第登陸」到「中國少年士兵」,都以首次被發表時的方式被還原。其中還包括4幅很可能是他第一次使用彩色膠捲拍攝的作品。
美國《生活》雜誌,1938.5.16發行。
報導了中國的武漢戰役,包括4幅很可能是卡帕首次使用彩色膠捲拍攝的作品。
其次,展覽將通過3部紀錄片還原卡帕的鮮活形象。其中包括一部由8毫米膠片轉錄的珍貴紀錄片,一部由與卡帕共同來到中國的荷蘭紀錄片導演尤裡斯·伊文思(Joris Ivens)拍攝的《四萬萬人民》,以及一部穿插了眾多卡帕的瑪格南攝影師好友、親人、拍攝對象訪談的《羅伯特·卡帕:戰地攝影記者的傳奇一生》。
此外,還有由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收藏的現存唯一一段卡帕的採訪錄音也是首度在國內公開,卡帕在錄音中親口訴說了作品背後的故事。
「我與瑪格南」公開講座
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兩場以「我與瑪格南」為主題的公開講座。
8月30日,曾三度被評為「中國最有影響力攝影人物」的著名紀實攝影師楊延康將在深圳中心書城開講,分享他眼中的瑪格南經典、瑪格南對他的影響,以及歷時十年創作以藏傳佛教為主題的《心象》系列作品的故事。
9月5日,瑪格南展覽總監、圖片編輯安德裡婭·侯澤爾(AndreaHolzherr)也將來到深圳中心書城,首度向中國觀眾揭秘瑪格南眾多經典背後的編輯邏輯,以及如何通過不斷的改革在網絡時代轉型成為全球性的媒體品牌。
此次展覽正式揭開了本屆影像節攝影單元「瑪格南在中國」眾多精彩活動的序幕,更多瑪格南大師講座、「不一樣的視界」攝影實踐工作坊二期,以及與倫敦、巴黎、紐約互動舉行的「Live Lab」駐地實驗室項目將陸續舉行。詳細活動信息請關注影像節官網(www.iuif.asia)及大乾藝術機構官方微信(daken_art)。
關於國際城區影像節(International Urban Image Festival)
官方網站:www.iuif.asia
國際城區影像節創立於2014年,是藉城市更新項目中的文化先行口號,由大乾藝術發起和運營的城市文化品牌,也是亞洲地區首個以城區名義發起的基於「大影像」概念的城市公共藝術活動,橫跨深圳多個核心區域,扎身城市公共空間,得到深圳福田區委宣傳部(文體局)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連續四年的資助和扶持,以及眾多國內外學術機構的支持和聯合,於2017年獲得「深港生活大獎」藝文獎。
關於大乾藝術機構(Daken Art Organization)
官方網站:www.dakenart.com
大乾創立於2012年4月,自2014年起主辦運營國際城區影像節(IUIF),是一家以持續推動中國藝術環境發展為目標的獨立藝術機構。
一方面,通過與國際、國內前瞻性的知名藝術機構和藝術家的廣泛合作,舉辦面向公眾的展覽及公共藝術項目,展現歷史和當下藝術領域中的經典和趨勢,促進藝術交流與傳播。
另一方面,立足於對本土文化和傳統藝術的關注,持續深度挖掘和梳理城市本土記憶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紀錄片、出版物、展覽等形式展示當代中國的文化脈絡,並通過藝術再創作反哺城市文化。
合作/投稿/商務等,
歡迎聯繫編輯微信號:edmond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