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退守臺灣仍守不住,蔣介石將會流亡去哪裡,答案讓人無法相信!
若退守臺灣仍守不住,蔣介石將會流亡去哪裡,答案讓人無法相信! 清朝末年,社會動蕩,人民苦不堪言。尤其是清朝閉關鎖國,不跟外國交流,使得中國十分落後,後來西方列強甚至跟中國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最後他們竟然還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因此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舉起大旗,反抗清朝。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1949年2月上旬的一天,曾任上海市市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總裁,時已去職在香港逗留的蔣介石的親信俞鴻鈞,突然接到蔣介石從溪口拍來的電報,要他想方設法將國庫中的黃金提出來秘密送到臺灣
-
兵敗大陸時,蔣介石究竟帶走多少黃金? | 循跡曉講
此時的蔣介石只得將退守臺灣的戰略提上日程,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把國庫中的黃金搶運到臺灣。然而,經過八年的抗日衛國戰爭,到戰爭結束時,重慶陪都的國府金庫中僅剩黃金不足3萬兩,爾後沒收了汪偽政權國庫的49.5萬兩,發行金圓券又從老百姓手中收到184萬兩。
-
蔣介石到底運到臺灣多少黃金?後人爆料:現在還沒有用完!
蔣介石第一次去臺灣,是在1946年10月。他和宋美齡悄悄飛到了臺灣。看到那裡和平、安全,經濟發展已經恢復到戰前水平,臺灣有自己的貨幣,但蔣介石沒有下令取消。他在日記裡寫道,臺灣「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模範省。」
-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在經過三大戰役之後,特別是淮海戰役之後,蔣介石的精銳基本被全殲,因此導致他人生第三次下臺,由李宗仁擔任總統,蔣介石擔任總裁,而此時的蔣介石知道憑一條長江是擋不住中共的,不管怎麼樣他還是想式一式
-
國民黨敗退大陸時,有三個備選地,蔣介石為什麼選擇了臺灣?
當時各界都認為蔣介石將以四川崇山峻岭的天險保留一息「命脈」,即使要退守,頂多也只是退到海南島。其實,蔣介石的確有三個備選地點,準備孤注一擲,頑強退守。這三個備選地點分別是西康、海南和臺灣。但蔣介石發現四川一代的軍閥已經潰爛到毫無希望的地步,靠著這些酒囊飯袋替自己嚴防死守,自己早晚被解放軍抓了俘虜。所以很快就將西康從備選名單劃掉了。
-
蔣介石最思念的女人,此人對蔣意義重大,總理得知馬上送她到臺灣
蔣介石退守臺灣,臺灣就和大陸這麼遙遙相望,相互封鎖了。但是隨著蔣介石年紀越來越大,他也就越發的的思念故人。這是大陸還有一個女人讓他念念不忘。你以為這個讓人會是誰呢。是蔣介石的老情人嗎。蔣介石在和宋美齡結婚前還和其他人結過婚,第二任妻子叫做陳潔如。
-
解放戰爭末期,國民黨有三個地方備選,蔣介石為啥偏偏相中了臺灣
蔣介石這時候真是手忙腳亂,他必須要選擇一個地方出逃,如果選擇不好地方,那麼國民黨可能就被共產黨全殲了,當時各界普遍認為蔣介石會選擇四川的崇山峻岭來保存自己最後的「命脈」,如果蔣介石要退守
-
老蔣當初為何放棄西康和海南,選擇退守臺灣?主要是有這幾點好處
當時的蔣介石其實有三個選擇,除了臺灣之外,還有海南和西康。為什麼蔣介石最終選擇了臺灣,而放棄了剩餘兩個選項?選擇臺灣的優勢在哪裡?接下來我們一一分析。蔣介石首先放棄的就是西康。原因是四川軍閥雖然善戰,但在解放戰爭時期,四川軍閥內部早已經烏煙瘴氣,曾經的勇猛將士不復存在,多的是酒囊飯袋。
-
國民黨佔盡兵力優勢,卻為何僅打了3年,就被迫退守臺灣?
三大戰役後,國民黨政權實力損耗嚴重,兵力捉襟見肘,連既有的控制區也守不住了,最終於1949年退守臺灣。那麼,國民黨在擁有極大優勢的前提下,卻為何連吃敗仗,最終僅打了3年就被迫退守臺灣呢?其實,國民黨的失敗,除了逐漸失去民心這些外在原因之外,還有著許多內在因素。
-
蔣介石之死在臺灣究竟造成了多大轟動?
蔣介石給臺灣人的感覺,處處流露出帝王般「領袖」的氣勢與風度,不輕易與民同樂,永遠高高在上,尊爵不凡,讓一般民眾覺得非常遙遠。 說起蔣介石這個人及其家族,除了神秘外,依照臺灣人八卦又迷信的習慣,常常還會有些穿鑿附會的神格化一番。
-
1964年後,蔣介石在臺灣制定了「新竹計劃」,到底是幹什麼的
受刺激最大的人就是蔣介石,為了能夠在軍事上和大陸持平,他也專門制定了一個關於核武器的計劃——新竹計劃。很顯然,這個「新竹計劃」失敗了,可是其中的過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小編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之下。
-
1949年國民黨往臺灣運了多少黃金?
蔣介石只得將退守臺灣的戰略提上日程。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把國庫中的黃金搶運到臺灣。 這批以百萬兩計數的巨額黃金,並不像電視劇中演繹的那樣發自北京,而是來自位於上海的國民政府中央銀行金庫。 國民黨潰逃臺灣之時偷運大量黃金一事,現已盡人皆知,但當年搬走國家家底的行動極其隱秘,國民黨究竟運走了多少黃金、又如何在亂世中平安運抵臺灣?
-
金門戰役中指揮部隊的李良榮,被蔣介石召回臺灣後結局怎麼樣?
聽到李良榮這個名字,大部分人都表示很陌生,李良榮是什麼人?他是如何在金門戰役中讓我軍吃了大虧?金門戰役後,李良榮的結局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民黨22兵團司令李良榮的結局。李良榮出生於1908年,他是福建同安人,出生於一個貧寒的農民之家,家中子女眾多。為了餬口,李良榮的父母把李良榮送給一位姓李的人家,自此之後,李良榮由李家撫養長大。
-
白崇禧英雄一世,卻死于美人裙下,其實都是被蔣介石逼的
在廣州,白崇禧曾經有過去臺灣的想法,但是李宗仁勸他說:「健生,不要忘了張漢卿啊!」 這句話,讓白崇禧打消了這個念頭,那麼,白崇禧後來為什麼還是去了臺灣呢?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還剩下多少軍事力量?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蔣介石在當時能夠成為民國時期的統帥,很大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妻子宋美齡。我們仔細想一想蔣介石的經歷,蔣介石一開始就是中國革命黨裡面的一個非常普通的成員,當時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革命黨來阻止袁世凱的時候,蔣介石幫著了孫中山先生建立起了民國政府,但是這個時候的蔣介石也還是一個普通的成員。
-
1949年蔣介石運了多少黃金到臺灣 現在還沒用完
早在1948年10月,遼瀋戰役進入尾聲,蔣介石就坐不住了,開始考慮下一步去哪裡的事情了。許多人提議,還是像抗戰時期一樣,從南京搬遷到四川,苦心經營大西南。浙江大學教授張其昀卻力排眾議,提議撤離到臺灣。張其昀的理由是,臺灣海峽海闊浪高,可以阻止解放軍的追擊。
-
蔣介石後代回憶,蔣家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人是誰?
1949年蔣介石退守臺灣時,從大陸帶走了80多萬部隊,本喊著三五年內重返大陸,卻不料一別就是38年。思鄉是每個中國人最樸素的情懷,年歲越長,思鄉越濃。何況這些隨蔣而來的大陸士兵,不少是被當做壯丁強徵入伍的。
-
蔣介石至今未下葬,遺體不腐還能保存多久?專家:10年就不行了
眾所周知,在中國近代史當中,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的領導人,也是佔據著十分重要地位的人。 最終在無數百姓的支持下,導致蔣介石在解放戰爭敗北,最後帶著自己的殘餘部下退守到了臺灣。
-
臺灣有多少人願為「臺獨」而戰?
對此,香港中評社發表評論稱,和平誠可貴,沒人願意發生戰爭,綠營尤應思考,臺灣究竟有多少人願為「臺獨」而戰?蔡英文在記者會提到的「新三不」,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不會不相往來。第一不,操之在蔡,第二不和第三不,不是由她決定。這「三不」的後「二不」明顯已落實不了。蔡自認沒有暴走,大陸卻視「去中國化」、「公投法」降低門檻、強硬推「促轉」,乃至於偵辦新黨青年軍壓抑統派為踩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