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愛輝】老手藝,守初心▷二十年「刀光剪影」,磨出匠心人生~

2020-12-13 澎湃新聞

【溫暖愛輝】老手藝,守初心▷二十年「刀光剪影」,磨出匠心人生~

2020-12-12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輝寶 愛輝發布

磨刀、刨菜墩(板)…

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頭

在不起眼的角落

有一個古老的行當

磨刀,刨菜墩…

磨刀

李師傅今年七十多歲,從六八年進入木工連當兵開始,接觸這門手藝已經五十二年了。退休後,李師傅帶著家人從伊春桃山來到黑河,開始了走上街頭幫大家磨菜刀的「職業生涯」。

磨出一把好刀的程序其實很繁瑣,需要先將厚的地方磨薄,再換用粗磨石和細磨石打磨,刀刃發白就是還不夠鋒利,磨到發黑才是快磨好了,然後用皮子將黑印蕩掉再來一遍才是完活。

每一把刀打磨的時間大致需要15分鐘,如果是未開刃的新刀耗費的時間需要更長。在黑河零下十幾度的街頭,穿著厚棉衣的李師傅一個下午最多可以磨十把刀左右。

李師傅的手寫名片▲

老顧客來找李師傅磨刀▲

早年李師傅剛來黑河開始磨刀的時候也是走街串巷,去過小黑河、河南屯……時間長了以後,磨刀的位置就固定在了西市場附近的這個路口了。

刨菜墩(板)

除了磨刀,刨菜墩等木匠活也是李師傅的拿手項目。旁邊的商販也說,這刨菜墩是個絕活,不是經常能看見的。

為了方便用力,同時保證磨出來的質量,李師傅選擇了跪在地面刨菜墩。

李師傅和輝寶說:「刨菜墩重要的就是要平。」所以每磨下去一些地方就要仔細檢查還有哪個地方高,再繼續打磨,最後再用拋光機拋光。

刨菜墩刨出的木屑,李師傅也都會仔細的清掃乾淨。

「我這人幹活比較實在,

咱不糊弄人,

人家花一次錢不容易,

咱有多大能耐使多大能耐。」

李師傅的身體十分硬朗,七十多歲的年紀,憑著過硬的手藝,在這個城市裡擁有一批自己的忠實「粉絲」。談到這個年紀還準備再磨多少年刀的時候李師傅也和輝寶表達了自己的堅持。「能幹到啥時候算啥時候,但這活我不能撂下,為大家多磨幾年刀,我身體也得到鍛鍊,知足了……」

實實在在磨刀,勤勤懇懇生活。

手藝人會老去,但「守」藝心不會老。補鞋、貼鍋底……像李師傅一樣用自己樸實的雙手支撐著這些技藝的老一輩手藝人還有很多,他們都在自己的領域裡持續發光發熱。讓我們向這些用自己的堅持方便我們生活的老一輩手藝人致以敬意。

監製/瘋一樣的男子

視頻/關旭

原標題:《【溫暖愛輝】老手藝,守初心▷二十年「刀光剪影」,磨出匠心人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刀光剪影幾十年,南門街理髮老師傅一剪就是一輩子
    「咔咔咔……」剪刀上場,發梢被平剪剪落在地,再在臉上刮拭幾下,把鬍子去掉,一頓「刀光剪影」後整個人精神了許多,李師傅不僅手藝精湛,口碑也好。「可以、很好!」1964年李師傅參加工作從區測隊退職離開後到客運站理髮,1980年在南門街開店至今,現如今73歲的他已入行40餘載。在南門街繁華的那個年代,理髮店一天內最多可接待一百多位顧客,他的老伴曾在國營理髮店工作,人多時她也會到店裡一同幫忙理髮。計算自己服務過的人,李師傅算了一下,按平均每天10個人算,除去節假日,40多年裡至少服務過上萬多人了。
  • 匠人匠心▷一針一線縫製『溫暖愛輝』,一剪一裁守護手工技藝!
    匠人匠心▷一針一線縫製『溫暖愛輝』,一剪一裁守護手工技藝!手心生花tian yi wu feng在歲月之中用匠心磨礪刀剪於裁縫之間以布匹丈量時光『裁縫』這個詞
  • 區中醫院外科醫生張琳敏: 「刀光剪影」中挽救患者生命!
    區中醫院外科醫生張琳敏: 「刀光剪影」中挽救患者生命! 在同病魔的戰鬥中,手術刀就是他們最有力的武器,果斷、精準、雷厲風行是人們對於他們的基本印象,面對鮮血毫不膽怯,「刀光剪影
  • 崇明這對老夫妻,用二十年堅守這門漸行漸遠的老手藝
    崇明這對老夫妻,用二十年堅守這門漸行漸遠的老手藝 2020-10-20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山手藝人的堅守,溫暖冬天的不只是棉被!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大多老百姓床上蓋的已不再是棉絮,取而代之的是品種繁多、色彩斑斕的腈綸被、絲棉被,同時棉絮加工這門老手藝也逐漸被機械化操作代替,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只能在記憶中找尋。有的已經不再年輕,歷經歲月卻依舊堅守著這份,厚重而溫暖的傳統技藝。今天,就和小編一起,探尋京山這門傳統老手藝去了解一下「棉花手藝人」的故事。
  • 《匠心築夢》—於都巷口這個堅守了35年的修表師傅,時光易逝,匠心不改!
    鍾師傅是於都裡泗人,在1983年,只有18歲的他,由於家境原因不得不出來打拼。1985年,這一年對於鍾師傅來說是最特殊又難忘的一年,學徒歸來,便在這一年開始了自己的小生意,鍾師傅也拿到了屬於他人生中的第一張證——營業執照。
  • 用老手藝「剃頭刮臉」 邢臺女手藝人25年的堅守(圖)
    中新網邢臺3月8日電 (張鵬翔 劉曉英)「入行25年來,我堅持用老手藝剃頭、刮臉、理髮。不要小瞧這一把刮臉刀,每一刀下去都要穩、準,刀刀都有講究。光刮臉就需要72刀半。」邢臺女手藝人郭燕說。剃頭匠是中國民間的古老職業,剃頭師傅手藝精湛,歷史悠久。
  • 民間老手藝 | 修鞋匠
    一雙2015年買的皮鞋破了捨不得扔,想起解放路上有個修鞋的大爺,還是花幾個錢變廢為寶吧!
  • 《我在故宮修文物》—工匠精神躬身入局,喧囂世界堅守「匠心」
    銅器室要求修舊如舊,老一代帶徒弟,總是先要讓徒弟先做「打磨」這是磨銅器也是磨性子。從年輕到年老,從打磨複製品到做出鏽色,銅器師傅們被打磨了一輩子的光陰,也如同銅器上一層又一層的鏽,帶著一年又一年的歷史感。王有亮師傅說:「做這個活就害怕慌,著急。
  • 「宮崎駿接班人」細田守作品內地首映,匠心之作陪你溫暖入冬
    坎城奧斯卡入圍享譽國際,承包你童年的大師赴約而來 早在2006年,細田守導演就憑藉動畫長片《穿越時空的少女 細田守導演的作品,大多都講述圍繞他三米內發生的人生故事,通過奇思妙想的方式從不同角度敘述關於孩子,關於家庭的成長和牽絆。一直以來,他都貫徹自己的創作理念,努力創作出既能引起大眾情感共鳴,又能讓每個年齡段都能享受到觀影樂趣的電影。2011年,細田守與製片人齋藤優一郎自主成立了地圖工作室,旨在通過動畫的形式為全世界的孩子及其家庭,創作溫暖的電影作品。
  • 「我的扶貧故事」做溫暖的守「藝」人 把群眾期待的事幹實幹好丨...
    我叫柳亮,2018年3月,受貴州省工信廳委派,來到兩百餘公裡外安順市普定縣黃桶街道鎮遠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前,房子被我租了出去,背上行囊,帶上希望,抱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奔向戰場,那時的我沒有經驗,只有滿腔熱情。
  • 爆米花機、磨菜刀、彈棉花…桐城街頭的老手藝,你還記得多少?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街頭老手藝,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懷念。機器生產越來越盛行的今天,老手藝已逐漸成為一種遠去的情懷。如今的街頭,還有哪些老手藝逐漸離我們遠去了呢?相聲泰鬥馬三立先生在傳統相聲《學叫賣》中就學過磨刀師傅的吆喝,「磨剪子來!戧!菜!刀! 」已經成為大多數懷舊人最經典的回憶。
  • 大師的精神是匠心
    所謂名師出高徒,多為嚴師諄諄教誨。所以學徒之路異常艱辛,經歷幾多春秋寒暑,幾番嚴師的教誨,既便是學藝出師,還需經年不斷磨鍊,才能漸成大器。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狀元。幾千年以來,中國各行各業能工巧匠人才輩出。藝者,凡技藝出神入化,皆稱大師傅,用時下流行語叫大咖。
  • 福建霍童麥芽糖記憶:甜蜜的老手藝
    福建霍童麥芽糖記憶:甜蜜的老手藝 2019年04月10日 10:41   來源:福建日報
  • 【打毛被】宜黃即將消失的傳統老手藝--手工彈棉花做棉被
    彈、彈,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檀木榔頭,杉木梢金雞叫,雪花飄彈棉花在宜黃俗稱打毛被,是一種老手藝了,雖然如今在城市裡已經不多見了,但是40歲以上的宜黃人都會對撕絮彈花者腰系板兒帶,竹條系在身後,高出頭頂兩三尺。竹條超出肩膀的部分向前彎曲,用來懸掛彈花弓。舊時,農村有不少貧苦農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為人彈棉絮,俗稱「彈棉郎」。
  • 為原新加坡總理剪影,30年手握一把剪刀,把生活過成世外桃源
    →袁成祥的剪紙作品公雞1974年,袁成祥來到部隊時,也與藝術有緊密的聯繫,他笑稱自己是連隊最「不務正業」的電工。大家都得知他繪畫功底不錯,團部師部就常借調他做宣傳出板報。過去二十年裡,袁成祥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新加坡的經歷。1997年春節,袁成祥應邀隨四川省代表團赴新加坡參加一年一度的「春到河畔迎新年」的活動,受到原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的接見,並有幸為吳作棟總理剪影。
  • 杜晨瑜:時代剪影
    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初2018級10班 杜晨瑜青山裡,綠道旁,一棵古槐,一段殘壁,一條老街,一塊磚瓦,一眼古井,一條小溪……都是一個又一個時代給成都這座古城留下的時代剪影。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毛主席像下面看著遠方,她看見了遠處的飲料販賣車,看著孩童手中握著的氣球,看著越來越興盛的祖國,不禁念出遠處的標識「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卻怎麼也沒想到,這一刻被遠處的他拍了下來,永久的定格在照片裡,永久的成為那個時代的剪影。
  • 2020年高考作文練習素材:匠心
    (人民網)  7.於國,匠心之士為重器;於家,匠心之士為頂梁;於人,匠心之士為楷模。(《匠心》)  8.匠心就是做到極致,需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斷進取的工作態度。(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  9.於大國工匠而言,對極致的追求好比一場修行,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以萬千錘而鑄一器。
  • 這些老手藝快要消失了,70 80後一代的記憶~
    磨剪子在老街深巷,隨著一聲「磨剪刀,磨菜刀」的吆喝,女人們紛紛找出鈍刀,鏽剪子,循聲而去……↑↑↑小編以前經常聽到這聲吆喝,還常常跟著學:「收舊家電,磨剪刀磨菜刀了啊~」有木有躺槍的!交給修鋼筆的師傅,修修擦擦,鋼筆便又會出落得如同新買的一般。
  • 二十年匠心製造,光大展櫃努力打造中國食品終端展櫃領導品牌
    2000年創立以來,光大展櫃推出的各類展示櫃在行業中贏得極好口碑,並以優良質量得到眾多零售商場和品牌公司的信賴,成為與徐福記、金絲猴、馬大姐等企業長期的展櫃供貨商和合作夥伴!2020年5月份漯河市金名展櫃有限公司正式投產,意味著光大展櫃已經開拓北方市場,在南北兩個工廠的一起努力下,光大展櫃正在努力向著打造中國食品終端展櫃領導品牌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