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咋吃碳水?只要記住這1點,能吃飽還低卡
關於如何吃減肥餐,可以參看我們之前發過的:
減肥總失敗?學會這3點,減肥至少成功一半了
今天我們談談如何吃碳水。談到碳水化合物,我們很容易反應過度。在很多朋友心中,碳水化合物是減肥中僅次於脂肪的第二大殺手。
實際上,碳水化合物是生活的必需品,美國曾經做過實驗,下午兩點如果吃一些巧克力或甜點,那麼開車的事故發生率比不吃甜點的對照組要低很多!(有車一族一定要重視)
對於很多腦力勞動者來說(現在多數工作是腦力勞動),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會引發記憶力減退、思維遲緩、易瞌睡等等。尤其對於學生來說,缺乏碳水化合物引起的學習能力減退更是致命的,因此想要減肥的同學們,減肥期一定要做好功課,保證自己的碳水化合物攝入。
可能有些特別想減肥的朋友對此不以為然——只要能瘦下來,短期內「笨」一些又何妨?問題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引發暴飲暴食,這不僅會讓你數周的減肥成果毀於一旦,還可能讓你比減肥之前更胖。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挨過餓的身體會把儲存能量作為第一要務,以防止再次挨餓。本質上與我們餓狠了之後,就特別喜歡囤糧食的行為沒什麼區別。
除了可能變笨和容易引發暴飲暴食的可能性之外,不贊成大家完全杜絕碳水,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即碳水化合物是用來供能的,缺少碳水就只能通過燃燒脂肪和蛋白來供能。乍聽起來蠻好的,這不正好燃脂嗎?然而,蛋白質是通過腎臟加工處理的,如果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質供能補充能量,腎臟就會超負荷運轉,很容易引發疾病。
再者,蛋白質的作用是給身體添磚加瓦的,如果大部分都被拉去供能,不僅是一種浪費,對身體也是一種損失。
看到這兒,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無論你減肥的意願有多麼強烈,碳水都是必須得吃的。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了:既然碳水化合物必須要吃,那怎麼吃才是科學的?
《減肥這樣吃碳水,只要把握最關鍵這1點,不挨餓還低卡》
基本策略是:儘量吃完整的、未加工的非精製食品。
比如,全麥麵包比甜絲絲的精緻小麥麵包更適合減肥(其實也更健康),粗糧粥或者雜糧粥比大米粥GI值更低一些(GI就是升糖指數,低GI的食物更有利於減肥)。
另外每天吃一小把堅果,可以補充蛋白質和優質脂肪,而且GI值低,不會發胖。但這裡要注意的是,堅果最好吃那種吃未加工的果仁,比如直接自己砸開的核桃仁,就要比那種小包裝的奶油核桃仁更健康,也更適合減肥(所以不要給自己吃袋裝小零食找藉口哈)。
今天春語就給大家帶來一道主打碳水補充的二米紅薯粥,粗糧、薯類齊上陣,保證你能吃飽,還能熱量不超標。
主料:糙米、小米、紅薯
做法:
1. 糙米、小米洗淨,加水煮到米粒開花。這裡要注意,糙米比小米更難熟一些,因此米粒開花的標準要以糙米為主,也可以先煮糙米再煮小米。然後加入去皮的紅薯塊。
2. 煮到紅薯塊能輕鬆碾碎就可以關火了,紅薯塊一半用勺子壓碎,另一半保留,這樣做出來的粥喝起來有絲絲紅薯甜味,同時也能吃到軟糯的紅薯塊。
紅薯每100克61大卡,含有15.3克的碳水化合物,日常飲食時可以用紅薯代替一部分主食。比如像這碗粥裡,紅薯佔30%左右,既能保證飽腹感,同時也能降低熱量。
糙米、小米都屬於粗糧,二者的纖維素含量分別為3.4%和1.6%,都屬於中GI的食物。而大米則屬於高GI的食物,因此我們日常飲食中,完全可以用糙米、小米等代替精大米。
碳水不能多吃,但更不能完全不吃,希望所有的小夥伴都能從此正視碳水化合物,不要以傷身為代價來進行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