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妝市場這塊大蛋糕,快時尚服裝品牌也想來分一杯羹。
據時尚頭條網消息,英國快時尚品牌Next於近日表示,將在Debenham百貨即將關閉的5家門店原址開設獨立的美妝概念店,並預計在當地疫情穩定以及零售業恢復之後開業。
據悉,這是Next首次為美妝線布局線下渠道,但它在線上的美妝業務已經趨向成熟。
早在2018年,Next就開設了Fableed by Marie Claire合資企業,並推出了線上美妝業務,開始加速入局美妝市場。次年,Next收購了英國生鮮電商Ocado集團,並接過旗下200多個美妝品牌的經營權,其中包括聖羅蘭、阿瑪尼和雅詩蘭黛等高端美妝品牌。
隨著線上美妝業務的開拓,Next的美妝品牌陣營不斷擴大,除了Burberry、Gucci等奢侈美妝,也涵蓋貝玲妃、倩碧、悅木之源等高端品牌,綜合來看已經頗有美妝集合店的樣子。

對此,Next品牌執行長Simon Wolfson表示,「我們正在美容零售業創造一支新力量,這將成為集團一個新的業績增長點。」
事實上,Next並不是第一個將美妝納入旗下的快時尚服裝品牌,Zara、H&M、Gap等都已早早入局。更早的例子還有韓國一線網絡服裝品牌STYLENANDA,在2009年延伸出美妝線3CE STYLENANDA(三熹玉 ),並在成長過程中發展出獨樹一幟的甜酷韓妝定位,於2018年被美妝界大佬歐萊雅集團盯上,以3.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6億元)的價格收購其母公司70%股權。
美妝產品為何如此受到快時尚品牌的青睞?
首先,對於線下零售而言,美妝產品加入不僅具有吸引客流、豐富品類的作用,同時也增強了可逛性,為消費者帶來一站式購物的體驗。
在小紅書平臺上,H&M指甲油、Zara口紅和香水等都是十分熱門的產品,相比於服裝品牌類單一的搭配筆記,美妝產品的測評、種草筆記關注度更高。

此外,在購買過程中,低客單價且小巧精緻的美妝產品也能夠快速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成為購物車裡的「最後一件商品」。
近年來,中國也接連出現了THE COLORIST調色師、HARMAY話梅等眾多美妝集合店,不僅作為美妝零售新物種備受業界關注,也因自帶「網紅」特性而受到年輕消費者追捧。
另外,對於快時尚服裝品牌而言,服裝行業的萎靡和美妝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是讓Next加速線下美妝零售的重要原因。
如今,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下,零售行業大受衝擊,美妝集合店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行業寒冬。作為美妝集合店巨頭之一的絲芙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業績下滑,據LVMH集團最新數據顯示,絲芙蘭所在的精品零售部門大跌25%至26.2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1億元)。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長遠的消費需求來看,美妝市場巨大的潛力仍舊值得挖掘。
據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數據,儘管全球範圍內的消費者,都會在可預見的短期內減少對美容產品的支出,但仍會多於鞋履和服裝等其他品類。
或許,在未來後疫情時期,美妝產品會成為拉動Next整體銷售的新增長點。但美妝集合店的形式能否成功,也是對Next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場景、體驗打造以及品牌合作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