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日報|為什麼胖的人「越吃越餓」?不用咖啡,快走也能提神

2020-12-21 腦科學君

1,陸軍軍醫大學《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揭示神經幹細胞來源外泌體延緩視網膜變性新機制

來源:生物通

小鼠神經前體細胞外泌體在移植後被視網膜小膠質細胞特異性內化,並抑制變性視網膜小膠質細胞的激活

4月21日,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團隊在國際胞外囊泡協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tracellular Vesicles,ISEV)會刊《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Exosomes derived from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preserve photoreceptors during retinal degeneration by inactivating microglia」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將小鼠室管膜下區神經前體細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來源的外泌體(mNPC-exos)移植到視網膜變性大鼠的視網膜下腔後能顯著減少感光細胞凋亡,緩解視網膜變性進程,從而改善變性大鼠的視功能。這一研究同時證實人胚眼視網膜神經前體細胞(human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hNPCs)的外泌體(hNPC-exos)富含與mNPC-exos類似的miRNAs,同樣能靶向抑制小膠質細胞TNF-α,IL-1β及COX-2的表達。

2,為什麼胖子容易「越吃越餓」?王立銘/黃銳合作揭示高脂飲食促進覓食行為的神經機制

來源:BioArt

物的神經系統天然具備平衡能量攝入和輸出的能力,在一段時間內,能量攝入如果超過了消耗,大腦負責覓食和攝食的神經細胞就會在相關神經和激素信號的作用下(例如瘦素、胰島素、等等),減少能量攝取,恢復能量穩態平衡。而在肥胖等代謝疾病發展的早期,這種負反饋調節機制被破壞了,出現了「越吃越餓」的正反饋增強機制。近日,浙江大學王立銘課題組和重慶大學黃銳課題組聯合在Elife雜誌發表文章High-fat diet enhances starvation-induced hyperactivity via sensitizing hunger-sensing neurons in Drosophila ,對這種現象做出了深入的機制解釋。

這項研究在果蠅系統中闡明了垃圾食品導致「越吃越餓」的底層分子機制。過度攝入的脂肪能夠藉助載脂蛋白,直接作用於特定的大腦神經元,影響神經細胞內部的蛋白質降解機制,最終導致大腦對飢餓信號的異常敏感和覓食行為的過度輸出。

3,綜述:臨床孤立症候群疾病進展的MRI特徵

來源:醫脈通神經科

臨床孤立症候群(CIS)是指由中樞神經系統炎症或脫髓鞘引起的、持續至少24 h的神經系統的首發症狀。它可以代表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症(MS)的第一次發作。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3倍,好發於20-40歲之間。MRI有可能告知CIS進展為MS的可能性。

本綜述主要對那些可以預測CIS疾病快速進展[疾病快速進展用擴展殘疾狀況量表(EDSS)評估;高風險CIS患者定義為在T2加權序列上除責任病灶外有兩個以上病灶]的MRI特徵進行討論。到目前為止,病灶部位(幕下和脊髓)、老齡以及未使用DMT治療最能預測未來的快速殘疾,其次是T2病灶的體積和數量。

4,糞菌移植治療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臨床療效

來源:中華神經科雜誌

近年來,許多基礎與臨床研究提出胃腸道菌群失調與許多疾病有密切關係,尤其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其可能在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或對該病的非運動症狀有重要影響。一些動物研究證實,將帕金森病患者的糞便提取後給小鼠餵食可引起小鼠出現帕金森樣症狀。便秘是帕金森病極為常見的症狀。

該研究假定腸道菌群失調與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有關,將健康青年人的糞便提取後移植於帕金森病患者腸道以改善患者的腸道菌群,結果顯示治療12周的有效率達到100%(22/22),臨床治癒率高達86%(19/22),該研究結果為帕金森病患者便秘顯示可能的治療前景。但糞便移植的有效性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且有一定風險,應在保證受試者安全的情況下謹慎開展更科學的研究探討。

5,從霸王龍到現代烏鴉:「腦力」成為致勝關鍵

來源:小柯生命

2000種鳥類和恐龍大腦的相對大小。較暖的顏色表示大腦比例更大。

4月24日,《當代生物學》在線發表一項新研究顯示,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之前,鳥類和非鳥類恐龍的相對腦容量相似。大滅絕後,隨著一些種類的鳥類經歷了爆炸性輻射,重新佔據了已經滅絕種群留下的生態空間,它們的腦—體比例也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該研究負責人、美國布魯斯博物館館長Daniel Ksepka說:「其中一個大驚喜是,鳥類對小體型的選擇被證明是進化出大腦袋的一個主要因素。」即在大腦尺寸與體型較大的祖先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許多成功的鳥類家族通過縮小身體得到了更大的腦—體比例。這項新研究發現,鸚鵡和烏鴉的大腦進化速度非常快,這可能有助於它們實現如此高的腦—體比。

6,黃俊潔,王惠玲: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與糖代謝異常:體重增加以外

來源:CSP精神衛生

隨著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SGAs)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對代謝系統的影響及體重增加、增加患者發生II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一直受到關注。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體重增加(AIWG)及代謝異常,二者相互關聯。

本綜述中概括介紹了 SGAs 引起的代謝紊亂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和抗精神藥物引起的體重增加、脂質調節異常或脂肪組織紊亂無關的全身葡萄糖穩態紊亂,從細胞和臨床前動物研究中得到的機制性觀點,涉及 SGAs 對胰島素信號傳導、內源性葡萄糖生成、葡萄糖攝取和肝臟、骨骼肌和胰腺中胰島素分泌的影響。

7,《科學報告》:離不開咖啡?快走也能提神,研究發現效果相當

來源:醫學新視點

一項發表在Nature旗下期刊《科學報告》的研究顯示:短短20分鐘的低強度鍛鍊,就能起到和一杯咖啡相似的提神作用,而且能改善咖啡因戒斷的疲勞、遲緩等影響。

這項研究來自加拿大西方大學(Western University)運動與健康心理學實驗室的研究團隊,比較了短期有氧運動與咖啡因對工作記憶、以及咖啡因階段症狀的影響。其中,工作記憶是指大腦存儲和調用信息的能力。認知評估數據顯示,運動的提神效果並不亞於咖啡因,而且無論平時是否有攝入咖啡因的習慣,結果都是相似的,工作記憶測試中出現錯誤的情況都明顯改善。

8,剛剛得知!我國原創藥GV-971獲批在美國進行臨床試驗

來源:BioArtReports

上海綠谷藥業有限公司於2020年4月8日獲批了一項針對藥物GV-971的全球性試驗美國部分的許可,該試驗旨在招募多名北美,歐洲和亞洲的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進行臨床試驗。

FDA允許綠谷公司直接進入後期大規模試驗的舉措,是繼去年下半年在中國批准該實驗性藥物之後,對全球合法入市的又一次推動。它是近17年以來第一種治療不治之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新藥。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疼痛為什麼晚上睡覺期間更痛?垃圾食品能幫你更自律

2,腦科學日報|NMPA批准國內首個偏癱適應症外骨骼機器人

相關焦點

  • 都說咖啡提神,為什麼我越喝越困
    有人說,現代打工人的命是咖啡給的,喝咖啡能提神幾乎是地球人公認的真理。但偏偏也有一部分人,越喝咖啡越困,我一個朋友灰灰就是這樣。上高中的時候,學業重每天熬夜,大家基本都處在睡眠不足的狀態,所以為了保證精力,很多同學會選擇喝咖啡。
  • 為什麼會越吃越餓
    不過有些人感覺自己飯量非常大,越吃越餓,那麼越吃越餓是怎麼回事?人的生理活動能量直接來源於血液的血糖,血糖來源於小腸等消化器官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物質。人餓的原因是血液裡面的血糖濃度減少,進而會有的正常的生理反應。
  • 胃真的能越餓越小?
    不少減肥的人第一步往往就是——餓著自己,認為餓著餓著就會把胃餓小了。的確,很多人都會發現:吃得多了,胃會變大,飯量也會變大。少吃幾頓,飯量就會變小,多吃幾口就有了飽腹感。難道我們的胃真的會像氣球一樣越撐越大,越餓越小嗎?這些真相你可能不知道......
  • 幫人「提神醒腦」的咖啡,正在讓你越喝越困……
    咖啡,在當代人的心中已經成為了提神醒腦的代名詞。上班族喜歡每天早上喝上一杯咖啡,開啟新一天的忙碌;而學生黨則會在熬夜奮鬥時,來一杯給自己加勁兒。但也有不少人一直對咖啡提神的作用感到迷惑:為什麼我喝咖啡反而更困了?難道因為我喝了假咖啡?
  • 為什麼有的人越吃越瘦?
    為什麼別人怎麼吃都不胖,自己喝口水都能發福呢?難不成自己就是傳說中的易胖體質?捫心自問,你那是喝口水就發福嗎?
  • 越吃越餓是怎麼回事 越吃越餓是不是一種病
    越吃越餓是不是一種病?看到這個問題你千萬不要覺得好笑,有些人真的會有這種困擾,發現自己是越吃越餓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人為什麼會越吃越餓呢?越吃越餓是咋回事:正常情況下的越吃越餓一般情況下,如果你的越吃越餓症狀只是短時間,而且很快消失的話就不用太過於擔心,這種問題不大。其實,吃飯的時候大腦的下丘腦分泌促進消化的內分泌激素、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從而導致食慾的增加個人意見。
  • 越吃越餓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過有些人感覺自己飯量非常大,越吃越餓,那麼越吃越餓是怎麼回事?接下來和小編了解下!越吃越餓是怎麼回事一般情況下,如果你的越吃越餓症狀只是短時間,而且很快消失的話就不用太過於擔心,這種問題不大。其實,吃飯的時候大腦的下丘腦分泌促進消化的內分泌激素、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從而導致食慾的增加個人意見。
  • 哪些食物,你越吃越餓!
    中午吃下一大碗面,下午三點就餓意難耐?感覺吃得也不少,為什麼這麼容易餓?你可能會說,那不是餓,是饞!但饞,也是大腦給的指令,雖然餓和饞出發點不同,但目的地一致,那就是——吃!餓得快,吃得多,長肉了!這個真理,顛撲不破。
  • 為什麼你喝咖啡會越喝越胖?快改變你的配料和習慣 !
    但是疑問也隨之來了:當你把因為咖啡含有抗氧化物而為健康多喝時,又擔心會不會喝進太多熱量跟脂肪,不但越喝越胖,且增加血中膽固醇妨礙心血管健康?  咖啡達人們教你幾個技巧,防止喝咖啡越喝越胖,從選擇有益健康的配料與改變飲用習慣兩大方向做起。
  • 10款讓你越吃越胖的早餐
    有些早餐是不建議空腹進食,長期下去它反而會讓你越吃越胖。當然,小編沒說不讓你吃,偶爾犒賞自己也是無可厚非,就儘量減少和適量吃吧! 白麵包  114卡/一片精製食品,纖維量低,會快速分解成單糖,令血糖快升快降,胰島素亦會上升,容易造成疲勞和肚餓。有沒有發現如果早餐吃麵包的話,午餐前就會飢腸轆轆,原因就在這裡。
  • 胃會不會越吃越大?少吃點,能不能以餓制胖?
    而且,很多人認為,管嘴就是管量,理由是,胃越吃越大;少吃,就可以將胃縮小。餓著餓著,就能成功減肥。這樣的想法靠譜嗎?有什麼健康隱憂嗎?咱們現在來解析。胃能不能餓小?咱們先來看胃的結構。胃的組織包括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漿膜層,這樣的結構,帶有彈性和韌性。吃東西後,胃膨脹,胃壁變薄。
  • 深夜餓了怎麼辦?可以吃東西,不過會越吃越餓!
    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大晚上的肚子餓了,起來吃了不少的東西甚至吃到撐了,但是第二天早上起來反而會變得不餓,而有時候晚上不吃,早上也不會太餓的,這並不是你的錯覺,而是真的有這種現象發生。為什麼會餓呢?
  • 減肥期間,胃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知道了真相,別再節食
    肥胖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也會嘗試各種方式減肥,節食往往就成為了減肥的一個有效方式,短期內通過節食確實能讓體重迅速瘦下來。有些人就因此產生了胃越餓越小,越撐越大的想法,通過節食讓胃變小,就能達到減肥的目的。是否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其中的真相恐怕很多人並沒有理解。
  • 越喝越胖的防彈咖啡?
    ,使大多數人誤會將只喝防彈咖啡就能當作瘦身的手段,而忽略了真正飲食的內容與比例,所以反而防彈咖啡越喝越胖。只喝防彈咖啡絕對「不代表」低碳生酮飲食,但低碳生酮飲食卻可以使用防彈咖啡去輔助,而防彈咖啡也是低碳生酮飲食最常見的入門方式,主要是提高或補足1日所需脂肪攝取減少飢餓感,當然你也可以不用這麼做,三餐都低碳生酮飲食。最常用來當早餐喝1至2杯,或早上1杯、下午1杯,防彈咖啡是單純喝完即可,千萬別防彈咖啡配食物啊!
  • 胃真的會像氣球一樣越撐越大 越餓越小嗎?
    (原標題:胃真的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萬萬沒想到......) 不少減肥的人第一步往往就是——餓著自己,認為餓著餓著就會把胃餓小了。
  • 吃粥能減肥?真相恰恰相反,吃粥只能讓你越吃越胖
    大鵬的鐵粉們,記得點擊藍字關注我,然後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哦~為什麼早餐不能喝粥?這是很多剛剛進群的小夥伴的以為疑問?說實話,減肥吃粥真的沒有什麼好處,有害無利,不僅營養單一,升糖指數高,不能養胃,讓你越吃越胖!
  • 胃真的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沒想到真相竟是…
    難道我們的胃真的會像氣球一樣越撐越大,越餓越小嗎?這些真相你可能不知道…… 胃真的會像氣球一樣變大變小? 但胃具有收縮性並不代表胃能越撐越大,越餓越小。那為什麼節食以後會覺得胃變小了呢?
  • 都說遊泳能減肥,為什麼我越遊越胖?
    大家不是都說遊泳能減肥嗎?怎麼越遊越胖?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話不多說,我們一起看看怎麼回事。遊泳真的能減肥嗎?事實上,經常進行遊泳鍛鍊可以起到減肥的效果。水對人體有一定的阻力,抗阻力運動(如遊泳)更有利於消耗人體熱量。
  • 吃螺獅粉居然能減肥?還能越吃越瘦!
    但是通往好身材的路上總有攔路虎出沒,路邊的燒烤攤、朋友的火鍋局、深夜的加餐麻辣燙都讓你一胖再胖。都說減肥的核心法則是:管住嘴,邁開腿,但是美食的誘惑實在抵擋不住啊!其實不用這麼糾結,吃點低熱量的就行了,比如——咕咚辣系列魔芋酸辣粉。
  • 吃蔬菜沙拉真的能減肥嗎?有些人越吃越胖
    蔬菜沙拉一直是減肥人士的最愛,甚至會將蔬菜沙拉當成主食,但蔬菜沙拉真的能減肥嗎?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蔬菜沙拉都能減肥。理論上講,蔬菜沙拉具有一定的減肥效果,因為蔬菜是高纖維的低卡食物,不但可以增強飽腹感,還不會導致身體攝入過多熱量,適量的食用蔬菜沙拉,再結合運動,是能減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