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照片:當日軍「萬歲衝鋒」遭遇美國重機槍
日軍的強悍,冷酷和所信奉的「不投降主義」為世界各國熟知。在戰鬥中,日軍以實施進攻,衝鋒為第一原則,「白刃戰」和生還概率極低的「肉彈攻擊」,成了日軍的拿手好戲。
-
關於日軍的「萬歲衝鋒」,美軍:我當時害怕地給了他們一梭子
二戰時期的日本軍人給我們最大的印象就是愛拼刺刀,由於日軍從學生時期就開始訓練格鬥拼刺技術,在這方面中國軍隊可謂是吃了大苦頭,毫不誇張的說當時一個日本兵可以和中國三個士兵同時進行拼刺。日軍的「萬歲衝鋒」在一戰和沙俄的交戰中就開始運用了,當炮兵覆蓋敵人陣地後,步兵便立即展開進攻,衝上去和敵人進行肉搏戰,想必這也是受到武士道精神的影響。二戰後期由於日軍在與美軍的作戰中頻頻失利,兩國之間國力的差距在武器裝備上更是顯而易見。
-
日軍喜歡萬歲衝鋒?面對瘋狂的日本人,美軍如何做出應對?
眾所周知,二戰中日本的戰鬥力不俗,特別是日本軍人在戰場上的拼刺刀精神,不要命的衝鋒可以說是日軍在戰場上的常規操作,而在日美戰爭期間,對於在白刃戰毫無經驗的美軍而言,面對瘋狂的日軍,美軍士兵又是怎樣應對的呢?
-
如何對付躲在坑道裡負隅頑抗的日軍?火焰噴射器就是日軍的剋星
然而M.16火焰噴射器的出現卻打破了這種對峙,德軍士兵手持火焰噴射器釋放出了火焰,將塹壕裡的法國士兵都變成了法國烤肉。這一結果震驚了英法兩國,也開始著手研發自己的火焰噴射器,其結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主流軍事強國都開始研發火焰噴射器了。
-
日軍在太平洋上最大規模的肉彈攻擊 逼著平民自殺遭美軍打成篩子
在美軍登島後,最初日本一直用各種武器延緩美軍的攻擊,甚至在坦克停下來的時候,還會出現一群日軍高唱著歌曲,揮舞著刀劍向坦克撲過來的場景。這些衝鋒都缺乏組織,導致了守衛的日軍不少無謂的損失。6月26日,一大日軍波針對島上的機場發起了攻擊。這次攻擊日本顯然是經過精心準備的,日本人提出了「七命家園報仇」的口號,就是日本人在死之前至少要殺死7名美軍。
-
M-1911A1:可謂美軍槍壇常青樹,撤裝了仍然有士兵在用
M-1911A1手槍,11.43mm大口徑的子彈,彈丸威力大,50米有效射程內,打在人體上時,對有生目標停止作用非常大,中彈即喪失作戰能力,美軍的爺輩就是憑藉M-1911A1手槍,在殘酷的太平洋戰場上,屢次阻止了日軍步兵的軍刺衝鋒。
-
這5名日本陸軍大佐,造成美軍近10萬人傷亡,卻有一人活到戰後
日軍情報稱登島美軍只有6000人,且士氣低落。一木對於夜戰近戰頗有自信,認為美軍嬌生慣養,戰意不堅,只需刺刀衝鋒即可打垮,於是不待第二梯隊抵達就率領800餘人向機場挺進。8月20日,日美尖兵遭遇,美軍察覺日軍動向,在短吻鱷溪西岸布防。8月21日凌晨,一木支隊強攻美軍防線,遭到猛烈火力阻擊,被成片打倒,但後續日軍仍不顧炮火,高呼萬歲,挺著刺刀繼續衝鋒,讓美軍驚駭不已。
-
最牛的日軍指揮官,聲稱:每名日軍至少要殺死10名美軍
在所有日本將領中,有一位將領被美軍認為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他就是慄山忠雄。慄山中島,一位註定與硫磺島戰役有著密不可分聯繫的日軍指揮官。二戰後期,美軍企圖跳過臺灣,將硫磺島作為進攻日本的基地。在美軍正式進攻硫磺島之前,硫磺島上的日軍已達2.2萬人。由於硫磺島是火山島,這裡有大量火山熔巖冷卻形成的火山洞穴。日軍利用這一自然條件,修築了極其堅固的工事,裝備了大量高射炮和岸炮。即便如此,日本的空中力量幾乎為零。這場戰爭意味著什麼,硫磺島的日軍,尤其是總指揮官慄山雷蒙,都心知肚明。
-
硫磺島戰役,美軍用11萬對日軍2萬多,為何結果傷亡近3萬
說起來,一開始美軍並沒有預料到此役會有如此嚴重的死傷。在1944年的塞班島戰役中,美軍出動6.7萬人,與4.3萬日軍展開了正面對決。戰役結束後,美軍以死傷1.6萬人的代價,基本全殲了日本士兵。在美軍看來,塞班島戰役已經是日軍能夠做到的極限。
-
日軍士兵吃下三個飯糰準備上路:兩小時後2200人被漩渦吞入海底
換而言之,準備讓軍艦參與有去無回的自殺性作戰,拼個魚死網破。4月初,戰艦接到命令,在驅逐艦護航下衝向琉球海域。 戰艦上炊事兵立即開始緊張的操作,因為時間急迫,已經無法準備什麼大餐了,日本士兵的「上路飯」是每人三個日式飯糰,加一些鹹菜鹹魚。
-
擺渡| 三千日軍退掉子彈衝鋒:對方亮出這種武器 頓時變成屠宰場
手百軍事《擺渡》欄目第三期,獨家稿件,抄襲必究作者:思明洲近日看到一篇文章講述了在1942年10月,瓜島戰役3000名日軍夜襲美軍的故事。文章稱:日軍死守教條,在最後衝鋒的時候3000日軍全部退掉子彈與美軍決戰,結果遭到美軍衝鋒鎗橫掃。
-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直接毀掉美軍繩梯?日軍絕對是陰謀家
而影片中最主要的部分血戰鋼鋸嶺,是衝繩戰役中最為殘酷的戰鬥之一,其中美軍爬繩梯攻擊日軍的場景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上萬美軍前赴後繼爬上繩梯,攻上高地,日軍則不斷攻擊將美軍打退,慘烈的戰爭描述是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在這場戰役中,美軍最大的困難就是日軍的碉堡和地下工事,為此美軍特意拿出了秘密武器,火焰噴射器。而日軍在空中和海面上實行了自殺性的特攻作戰。
-
二戰美軍醫療兵哭訴:德軍很「紳士」,日軍卻是「屠夫」
二戰大規模全面爆發後,這不僅是對作戰士兵的極大生死考驗,也是對一支軍隊戰場救護方面的全面考驗。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前幾個月,美軍醫療部隊的實力就已經得到了空前擴編,當時已經擁有13萬多名醫療官兵,其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作戰部隊的擴編速度。
-
一根管子三個罐,美軍噴火器燒得日軍叫苦不迭,用法很簡單
二戰太平洋戰爭,美軍和日軍在瓜島、硫磺島等島嶼上展開了可怕的戰鬥,日軍瘋狂的進攻令美軍一度懷疑人生:「這些日軍難道不怕死嗎」。除了千年不變的三三制隊形,萬歲衝鋒之外,日軍在面對火力極其強大的美軍時尤為擅長挖掘地道進行頑抗。
-
美軍突襲戰:5輛謝爾曼坦克橫掃全場,日軍頂不住用戰俘威脅美軍
不僅如此,美軍部隊在菲律賓戰敗,無法力敵日軍而撤出了菲律賓後,這樣的恥辱讓所有的美軍士兵都難以忍受。 而這一次,美軍的第一個目標是去營救俘虜,那些被日軍關押在大學校園的俘虜。
-
硫磺島戰役日軍要塞讓美軍損失慘重?美軍自己的判斷失誤也很重要
太平洋戰爭裡美軍和日軍打了無數次島嶼攻防戰,除去早期的瓜島戰役算得上是以逸待勞之外,剩下的島嶼大多要經過和日軍的血戰才能拿下。在諸多島嶼攻防戰裡,硫磺島則是美軍遇到過的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在這個小島上美軍的傷亡數字與日軍的傷亡數字相比,還要多上一些。
-
塞班島戰役有多少日軍自殺?不過千把人,更多被逼跳海的都是平民
美軍從1944年6月11日起開始進行火力準備,把這個面積不大的小島炸了個底朝天,海軍陸戰隊的兩個師和陸軍一個師共67000人分批登陸,在陸海空火力掩護下奪島。而日本人也進行了瘋狂的抵抗,齋藤下達了「每個士兵要殺死10個敵人」的命令,最終還進行了深夜裡的板載衝鋒,給美軍造成了嚴重傷亡,戰損應該在15000到16000人左右,戰鬥細節本篇就不作贅述了,總之戰至7月9日,島上已無日軍成建制抵抗。那麼究竟有多少日本人在塞班島掛掉了呢?
-
此役4名日本兵慘遭長官毆打,當晚竟把長官做成烤肉美餐了一頓
荻原長一的遭遇僅僅是冰山一角,一切要從1944年10月的萊特島戰役說起。 在隨後爆發的雷伊泰灣海戰中,日軍根本無法抵擋美軍的攻勢,不僅遭遇慘敗,還損失了超級戰列艦「大和」號的姊妹艦「武藏」號。海戰打得精彩,陸戰也不落下風。美軍第6集團對萊特島發動了新一輪的攻擊,這時島上只剩日軍第16師團駐守。初一交鋒,日軍便被美軍強大的火力打散。隨後,美軍對敵人展開了屠殺式殲滅,除了少數逃跑的漏網之魚外,最終第16師團的13778名官兵只剩下620人。
-
潛伏日軍佔領區的「關島之鬼」,如何逃出生天,並為美軍提供情報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對美國不宣而戰。在美國損失慘重的同時,日軍在太平洋和東南亞也紛紛展開擴張。一時間,大洋之上硝煙四起,就連被美國稱為太平洋心臟的戰略島嶼——關島,也被日軍奪下。但是在美軍反攻時,卻有一名美軍士兵仍舊隱藏在關島,並發出了求救信號。
-
二戰日軍畸形的眼鏡兵:鏡片反光被當活靶子,指揮官眼裡就是廢物
二戰時的日軍是一支「眼鏡兵」比例極高的軍隊,在後來留存的照片裡,日本士兵戴眼鏡的比例幾乎達到50%,每張照片肯定有幾個士兵戴眼鏡。日軍為什麼戴眼鏡的士兵如此之多,這一特徵又給日軍帶來什麼影響呢? 一、全民掃盲的副作用 在20世紀30年代的亞洲,戴眼鏡在大多數國家還算是個稀罕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