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正當天安門廣場舉行烈士紀念日的同時,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抗戰老兵朱亮華和朱中平得以魂歸故裡,兩位老兵當年都犧牲在抗日前線,如今家人迎回他們的戎裝照片。
朱亮華的孫子朱朝陽說,他得知老兵尋親志願者們找到了祖父亮華公的戎裝照和抗戰官方資料後,異常激動,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祖父亮華公的戎裝照片,連同一起尋回的四祖父朱中平的戎裝照片和資料,將他們供奉在堂屋之上,供後世子孫瞻仰。
為了迎接兩位老兵魂歸故裡,尋親志願者和朱家後世子孫一起,舉辦了一個小型的祭奠儀式,志願者手捧兩位殉國老兵戎裝照,在音樂聲中走入朱家,當走到朱家門前時,在場全部人員向老兵戎裝照敬禮示意。隨後,志願者將民革衡陽市委領導為在衡陽保衛戰中犧牲的朱中平撰寫的輓聯送上,上面寫著:捐軀報國埋骨他鄉存浩氣,取義成仁魂歸故裡化長風。
據朱朝陽介紹,祖父朱亮華和四祖父朱中平當年家中兄弟四人,其伯祖父朱嶽峙自幼讀書,學成後投身教育。後來兄弟們受到大哥朱嶽峙的影響,師兄弟商議後,留下老三照顧家裡年邁父母,老大朱嶽峙去北京教書,老二和老四先後參軍。
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打響,朱亮華奉命率部攻打公大紗廠。公大紗廠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所在地,防禦工事非常堅固,連續幾天攻擊不克。8月18日,朱亮華在戰鬥中英勇犧牲,以身殉國,年僅29歲。
朱亮華殉國後,大哥朱嶽峙接到了部隊送來的陣亡通知書,帶著悲痛的心情,他寫下了《朱氏家乘·亮華事略》的悼文,紀念弟弟的一生。
朱亮華犧牲的一年後,四弟朱中平從黃埔軍校畢業。
1944年,朱中平奉軍長方先覺電召回湖南,任預備十師二十八團七連連長,時值日軍為打通粵漢線鐵路而發動進攻,衡陽保衛戰爆發,朱中平參戰血戰47天。日軍久攻不克,遂使用化學武器,向國軍陣地發射毒氣彈,朱中平所率全連96名戰士(除侍務長外出倖免),全部中毒犧牲。朱中平犧牲時28歲。
朱亮華的孫子朱朝陽說,由於四祖父中平公犧牲的早,沒有留下子嗣,祖父亮華公犧牲時兒子也只有1歲。
由於祖父和四祖父犧牲的早,朱朝陽見過的,只有祖父亮華公的一張年輕時與妻兒的合影,其他很多關於祖父抗戰的故事,也僅能從伯祖父嶽峙公留下的《朱氏家乘·亮華事略》以及朱氏宗族家譜中的簡要記載獲知。
據抗戰老兵尋親志願者介紹,2015年他們在為九十多歲的抗戰老兵朱已慶老人做口述歷史的時候,老人講述自己當年是跟著堂兄朱中平參軍的,堂兄是黃埔軍校十五期畢業。這個時候,志願者才知道朱中平的事跡。2018年,朱已慶老人94歲生日的時候,志願者再次來到其家中詳細了解了朱中平的事跡,這一次志願者了解到,朱中平的親哥哥朱亮華也犧牲在抗日戰爭中,朱亮華是黃埔軍校六期學員。這次探訪,志願者還找到了朱亮華的兒媳唐元香,當時這位老人也已經年近八旬。通過走訪,志願者掌握了朱氏兄弟為國捐軀的事跡。
後來,志願者通過查詢公開出版的抗戰史料和當年呈報的入祀忠烈祠陣亡官兵姓名錄,查詢到並確認了朱亮華、朱中平兄弟二人在淞滬會戰和衡陽包圍戰為國捐軀的事實,與其宗譜記載、親戚的回憶完全一致。
於是,志願者們產生了為兩位忠烈的後人找回先輩檔案資料及戎裝照片的想法。在多方的努力和幫助下,志願者於2020年元月查到了保存有朱亮華、朱中平兩位兄弟忠烈資料的檔案館。但要獲取資料,必須要提供證明為直系親屬的公證材料。兩位老兵犧牲年代久遠,根本無法公證。在志願者的努力溝通下,檔案館同意只要有朱氏兄弟原籍相關族親幾人以上的籤字和本地村鎮證明即可。最後由朱家所在村委會開具了兩位先輩抗戰殉國的證明。終於,志願者將兩位老兵的戎裝照和官方資料帶回朱家。
此次,老兵尋親志願者找回的祖父和四祖父戎裝照,是朱家人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戎裝照。「我祖父和四祖父從20多歲離家,用了九十一年才回到家鄉,這是我朱家的榮耀。」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子淵編輯/董振傑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