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2021-02-23 CCTV生活圈

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我們應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故春天梳頭有宣行鬱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立春的這段時間裡,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還要投臟腑所好,應適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洩。食物可選擇辛溫發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1、搓手:提神醒腦

調養心肺,可以搓手心、揉按手指。

在搓手心時,將兩掌合併,來回對搓,儘可能地摩擦手心。

2、曬背:補充陽氣

在11∶00-13∶00時,是陽光較充足的時段,可以經常曬曬後背,能補充人體陽氣。

3、泡腳:活血通

泡腳和按摩腳部都是春天很好的保健方式。

1、內關穴:安寧心神

立春後,人易煩躁,影響睡眠。這時候應按揉內關穴,幫助寧心安神,提高睡眠質量。

方法:內關穴位於我們的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

2、期門穴:疏肝理氣

春季五行對應木,肝屬木,所以春季養生離不開養肝。期門穴有舒肝理氣,健脾活血的作用。

方法:期門穴在身體的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中(乳頭平第4肋間隙,乳頭下兩個肋間隙)。

3、迎香穴:防治感冒

春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揉搓迎香穴對感冒症狀的消除以及預防皆有一定的作用,重在堅持。

方法:迎香穴距離我們的鼻翼兩側1.5釐米。

1、黃豆芽:營養豐富

黃豆芽在所有豆芽中營養價值最高,不僅可補充營養,對於發育的孩子,成倍增加的葉酸、核黃素等正是成長必需。

2、枸杞芽:清火明目

適當食用枸杞芽清火明目,可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對於抗疲勞及軟化血管等都有一定幫助。

3、綠豆芽:解毒下火

在中醫眼裡,綠豆芽是一味良藥。倘使春天裡上火生了口腔潰瘍,或是小便發黃、耳後有水流出、早起眼睛發蒙有眼屎,就要多吃綠豆芽解毒。

1、香椿:開胃降火

民間有「常食香椿不染病」的說法。從中醫角度講,香椿有開胃、降火的功效,而且能保肝、利肺,對多種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2、薺菜:清熱解毒

薺菜中含豐富的蛋白質,這一點是大多數蔬菜不具備的優點。另外,薺菜還可以清熱解毒、降壓明目,春天多吃點,能有效預防上火。

3、菠菜:養血潤燥

菠菜不僅含豐富的胡蘿蔔素和鐵,也是維生素B6、葉酸、鐵質的極佳來源。菠菜還能養血潤燥,因而可防治便秘,同時常吃菠菜對大腦有好處。

1、枇杷:預防感冒

在春季的時候多吃枇杷可以幫助預防感冒,枇杷有嶺南開春第一果之稱。枇杷胡蘿蔔素含量豐富,在水果中排在前三名。

2、菠蘿:幫助消化

和其它季節的菠蘿相比,春季的菠蘿香味更濃鬱,口感也更水潤,因此在乾燥的春季吃很合適。此外,還能幫助消化,消除炎症和水腫,能夠促進血循環。

3、草莓:健脾潤肺

草莓不僅是公認的「春季第一果」,而且有健脾、潤肺、補血、益氣的功效,老少皆宜,尤其對於體虛者。還可以有效地輔助治療春季易發的嗓子疼、肺熱咳嗽、長火癤子等疾病。

相關焦點

  • 今日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百病不生!
    2月3日22點58分39秒將迎來「立春」節氣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的到來就像是獲得了重生,立春是有講究的,在立春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迎春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萬物生。古人把農事叫作春事,農忙叫作春忙。《書傳》中記載:「冬寒無事,並人室處,春事既起,丁壯就功。」
  • 今日立春,你「咬春」了嗎?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一年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生長,是耕耘播種,是希望。正因為立春意味著春天、農忙的開始,因而也就流傳下來許多關於立春的習俗,比如打春牛、報春、貼春字畫等,但是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可少的當然是「咬春」啦。咬春又名吃春,即在初春時節,吃一些象徵春意的食物,以迎接新春的到來。
  • 今日立春,祈望春回大地新!
    小編今天就為你梳理立春開始要注意的養生小常識~順時養肝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立春不妨適當的捂一捂,可以避免風邪襲虛而致病。在養生上主要是護肝。中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是養肝血的一個好方法。
  • 【今日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少生病!
    今天22時59分將迎來「立春」節氣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
  • 【中醫養生】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陽健康始
    今日立春。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立」為開始之意,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表面寒冬已經過去,萬物復甦的春季來臨。從立春起生機蓬勃,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立春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遵從立春「四要」和「四不」原則,可為身體這座「大廈」的牢固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 立春 養生
    單位有個愛養生的美女小姐姐,逢到立春之時都會熱心地提醒大家吃藥啦,那麼她說得對不對?沒病也要吃藥嗎?有沒有根據?怎麼吃?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聊一聊吧。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著冬春季節的更替。立春標示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 立春養生應以養肝為主
    立春節氣,萬物復甦,天氣乍暖還寒,各種細菌病毒異常活躍,人容易患病。此時養生要以養「陽」為主。
  • 立春之後,如何養生
    立春時節裡,借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養生方式,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可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 今日立春
    今日立春,歲寒松消。百鳥合鳴,萬物迎新。     送別經久的冬,四季初始,佳期如許。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則代表著溫暖,生長。幹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
  • 立春節氣的養生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開始之意,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的開始。
  • 隆木良草︱立春養生!
    2月3日,立春但是並不是說春天已經來了而是萬物復甦的一個信號老話講春「捂」秋「凍
  • 2018年立春到了,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看完迎好運!
    ,意味著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然而在立春期間有哪些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立春習俗:立春又被稱作「咬春」和「打春」,咬春主要來源於立春之日很多人會吃春卷、春盤、春餅之食物,所以很多人也會稱之為「咬春」!很多地方現在還流傳著當天要蘿蔔的風俗,說是能解春困!
  • 【百草回芽】--立春時節的養生方法!
    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鞭春牛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
  • 身體發冷,立春節氣排寒養生妙法
    立春,2021年2月3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特別在一年四季並不分明的部分南方城市,因為忽冷忽熱的溫度,讓人以為是幾個季節在短時間內交替循環,美其名曰「一日四季」。然而,不管氣溫如何,我國傳統認為,從立春開始,陽氣會從地下慢慢地升回到大氣中。順應天時養生,此時就需要注意清除身體堵塞、養護陽氣。
  • 節氣養生小貼士 ——立春篇
    2月3號就是立春了,這是今年的第一個節氣,在立春之際做好養生措施,能夠為未來一年的時間塑造良好的體魄。那麼立春我們應該怎麼養生?③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⑤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佩戴口罩⑥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外出返回、咳嗽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
  • 節氣養生之立春
    因此,養生的方方面面都要順應春陽升發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是關鍵。    (一) 立春養生的注意事項    1. 乍暖還寒還得「捂」    春天陽氣升發,皮膚的毛孔逐漸張開,肌膚腠理變得疏鬆,稍不注意,傷風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就會乘虛而入。
  • 明日立春最早的立春祝福送給您
    立春來臨之際,祝願你沐浴春風,春風得意!祝你立春開心無極限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祝你今年不枉費,工作生意都走紅,你的生活樂滔滔!排:注意早晨定時排便,不拖延時間,使腸中常清。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肛門及會陰部,以保持清潔。動:春季注意堅持適度運動,每天早晚慢跑、散步,促進胃腸道蠕動,利於升清降濁。也是非常好的養生方式。
  • 今日秋分|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秋分時節,人體陽氣由夏季的向外宣發轉為向內收斂,出現陽氣減弱、陰氣增強的趨勢,此時養生要尤其注重平補,即平衡身體的陰陽變化,平補氣津。常補水,多喝粥。喝水是對抗秋燥最簡單的方式,另外,多吃些清潤、溫潤的養生粥,在補水的同時,還起到滋陰生津的效果。秋木耳,益氣生津。
  • 立春|節令養生飲食 二十四節氣食養文化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立」開始之意,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的開始。此刻「嫩如金色軟如絲」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躍躍欲試的小草,正等待著「春風吹又生」,而「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時節的自然特色。隨著立春的到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天漸長,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也趨於上升和增多。人們按舊曆習俗開始「迎春」。農諺說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農事活動由此開始,這時人們也走出門戶踏青尋春,體會那最細微的最神妙的春意。
  • 今日冬至|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冬至如何養生柴麗宏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1 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應恰當選擇既美味又補益身體的食物。4 防寒保暖 曬太陽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人們應當加強對身體的保健,可以延年益壽。防寒保暖:冬至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時陰寒之氣最重,要多著衣,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如果外出,應特別注意頭部和足部的保暖,最好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避免寒氣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