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相融!海鹽打造北大街歷史文化特色街區

2020-12-13 嘉興頻道

2020-07-27 06:20:06 來源: 嘉興日報海鹽新聞

  近日,記者從海鹽縣城投集團獲悉,北大街歷史文化中心將於8月啟動建設。北大街將結合現代商業需求,合理規劃功能業態,打造一個新舊交融、動靜結合、遊購相宜、活力四射的歷史文化商業街區。

  日前,縣城投集團與浙江金拱門食品有限公司正式籤約,麥當勞汽車餐廳成為第一家籤約入駐北大街歷史文化中心的餐飲單位。該餐廳位於北大街歷史文化中心南區,面向棗園東路,餐廳分兩層,面積約658平方米,配有專用環形車道、專用停車場。建成後,顧客可駕車進入購餐車道,不需要下車就可以進行點餐、付款和取餐。「麥當勞的入駐,不但是對北大街歷史文化中心的認可,也將為海鹽市民帶來全新的美食享受。」縣城投集團資產公司經理莊東旭說。

  據了解,北大街是海鹽縣城老城、新城、中心城區的交匯點。歷史上的北大街是海鹽縣城北部的交通要道,古街枕水而居,沿河有居住帶、河埠頭和內街巷弄。本世紀初,倚河而生的古街逐漸沒落,為還原這段水鄉記憶,海鹽啟動了北大街歷史文化中心建設。據建設方案,北大街歷史文化中心以棗園路為主要節點,打造南北兩個商業區塊。按照「北靜南動」的設計思路,進行多種業態區分設定。

  「北區布置以住宿(民宿、青年旅社、精品客棧)、休閒娛樂(清吧、茶吧、茶道)、健康養生、主體餐廳等業態為主;南區布置餐飲(含中西特色餐飲、小吃)、教育培訓、特色產品、文化創意、茶館、中藥房、博物館等業態。」莊東旭告訴記者,北大街歷史文化中心將整合傳統建築特色與現代設計風貌,整體上由南至北按漸變方式呈現古老與現代的美感、新潮與傳統相融的景觀風貌。其中,傳統風格建築群落以保留建築(北大街27號)為核心,現代商業建築群以江南新中式風格為主基調,兩者兼顧建築的歷史性與商業性。在豐富區塊內商業氣息的同時,提升區塊的文化底蘊與生活氣息,努力把北大街打造成「文、商、旅」於一體的特色街區。整個北大街歷史文化中心將於2023年建設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相關招商。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與現代街區相融,寶安大仟裡上河坊還原「大宋朝」
    寶安大仟裡開業一周年之際,立足目標消費客群的極致需求,將傳統文化精神與創意生活意識結合,將新穎的商業元素與古代文化場景融合,全方位展現文明根脈、歷史記憶、古典美學等文化內涵,並融入體驗購物、美食品鑑、休閒娛樂之中,為深圳奉上一座極具標杆氣質的主題街區——上河坊,將於12月18日正式開街迎客。
  • 愛你在心口難開 ——社會各界人士研討樂成北大街保護利用
    老城抬頭見山,低頭看水,時刻給人以生活在山水之間的感覺,保持這種文化格局十分重要。做好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的打造,必須重點突出兩個特色:山海特色、文化特色。其實突出山海樂清的特色,就是強化「城市山林與東海之濱」的城市景觀特色;突出文化樂清特色,突出樂清老城作為古代浙東文化支脈、近代中西文化交匯處的地位。營造出「翔雲峰下樂清源頭、東海之濱千年古城」的環境意境。
  • 盧春中來鹿考察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情況
    12月10日下午,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盧春中來鹿考察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情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偉一同考察。在歷史文化街區打造過程中,鹿城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徵收、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統一運營」模式,形成了五馬街、禪街、公園路為主軸,14條背街小巷為脈絡的新格局,街區建設、業態布局以文化為依託,以文化撬動經濟、以文化刺激消費,以文化帶動旅遊,以文化集聚人氣。今年公園路國慶開街後,國慶假期街區日均人流量達22.4萬人次。
  • 福州一批特色街區春節前嶄新亮相!臺北士林夜市首進福建!
    福州市以「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城市特色風貌」為目標打造的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讓每個縣(市)區都有自己獨特的「三坊七巷」。鰲峰坊特色文化街區規劃面積約29.3公頃,一期約14.2公頃。這裡將深挖深掘李世甲、高士其等文化資源,講述文臣武將的歷史逸聞趣事,傳承傳統文化精神。蒼霞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臺江臺江蒼霞打造閩商文化特色風情一條街。
  • 「母城」文化濃:重慶渝中5面打造12個傳統風貌街區
    鳳凰網重慶綜合 渝中區是重慶「母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展示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傳統風貌街區更是「母城」文化的主要承載地。目前,渝中區擁有經重慶市政府批准的傳統風貌街區總計12處,佔全市40%,總佔地面積約2.2平方公裡,佔渝中區陸域面積約10%。留住城市底片,「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
  • 浙江溫州: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舉辦大型跨年活動
    據活動組委會介紹,在這場大型主題活動中,重點挖掘和展現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傳統文化、溫州的民宿和溫州人的老記憶,傳遞傳統文化和現代元素融合的新時尚。  6天中,禪街、五馬街一帶人潮湧動,現場也湧入眾多國內外遊客。
  • 貴州省十大文化旅遊街區+十大民族民間特色美食公示!
    9月14日,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發布消息,經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專家組評定,擬確定「青巖古鎮明歷史」文化旅遊街區等十大文化旅遊街區和「雷家豆腐圓子」等十大民族民間特色美食,並予以公示。
  • 敦煌市將打造北臺服飾特色藝術街區
    為進一步保護、傳承和弘揚敦煌文化,敦煌市委、市政府提出將打造北臺服飾特色藝術街區,推動敦煌服飾產業發展的課題。敦煌市通過向優秀者學習、同強者合作,力爭將北臺服飾街區打造成為時尚創意的集聚地、品牌傳播的發動機、敦煌文創的傳播者。
  • 海鹽文化藝術中心開工
    10月15日上午,海鹽縣文化藝術中心正式開工,這也是海鹽「六大中心」之一,即職教中心(競技體育場館)、文化藝術中心、歷史文化中心、醫療衛生中心、體育健身中心、智慧城市指揮中心。  據悉,海鹽縣文化藝術中心選址在天仙湖公園內,總用地面積約162畝,總建築面積約4.8萬平方米,總投資4.08億元。
  • 15條歷史街區開街 文化遺產古厝特色成為「福州元素」
    15條歷史街區開街 福州打造古厝品牌  書院巍巍,古榕掩翠;狀元古道,名人輩出;市民徜徉其間,如在畫中遊,如在史中醉……一條小小的街區,就聚集著鰲峰書院、全閩師範學堂、格致中學等諸多知名學府,這正是剛剛亮相的福州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所呈現的景象。
  • 貴陽這些街區和美食入選!貴州「十大文化旅遊街區」和「十大民族...
    貴州省十大民族民間特色美食 01 「青巖古鎮明歷史」文化旅遊街區 青巖古鎮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古鎮布局依山就勢,東西南北四條主要街道,十字縱橫,從古到今,通商貿,促發展,街道兩旁建築沿襲明清格局,縱深古巷保留歷史痕跡
  • 從空間生產到空間體驗: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的邏輯考察
    保護規劃將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的特色和價值具體概括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格局的重要組成;近現代福州城市近代化進程全面、連續的見證;以閩商為代表的福州商業金融業發展與傳承的重要載體;多元文化和多元階層融合發展的社會和物質反映;與山水緊密關聯的街區發展歷史和文化;福州近代傳統建築演進的集中體現;福州革命先驅的前沿陣地等7大特點。
  • 我的家鄉奔小康 | 時尚與傳統相融,吳江旗袍小鎮走出特色「絲綢...
    新旗藝在這個行業中屬於新秀,所以黃秋停十分重視差異化,始終堅持原創和改良旗袍,找到屬於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在他眼裡,新旗藝需弘揚匠人精神,以傳承傳統工藝為基礎,在創業歷程中他曾奔波於各大旗袍生產市場,學習旗袍製作的傳統工藝,將其與現代工藝相結合。此外,他非常重視旗袍的文化內涵,將其視為盛澤傳統文化的載體。
  • 拂去塵埃,明珠重現——鹿城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紀實
    漫步走去,五味和、金三益、老香山……一個個傳統金字招牌和森馬、奧康、康奈等當代名牌交相輝映,傳統與現代在這裡交匯融合。五馬街 管新民/攝轉身向後,越過古城地雕,對面便是禪街。路中間鋪設的老條石和老石板,「民國風」與古城「民居風」的建築,又糅合了部分現代風格,別具一格。
  • 慶年坊街區保護恢復歷史水系 打繩巷南片展現富商宅院文化
    溫州網訊  市區慶年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公示稿(代擬)、朔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公示稿(代擬)近日由市住建局相繼發布,這兩個歷史文化街區均將全面建成以居住生活為主,兼具旅遊休閒、商業購物、文化展示與體驗等功能的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 做靚城市「新名片」 彌牟鎮聚力打造八陣巷特色街區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成都市青白江區彌牟鎮的八陣巷特色街,街區熱鬧非凡,不少好吃嘴慕名而來打卡美食。近年來,彌牟鎮充分挖掘本地民族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資源,採用歷史與現代相結合的手法,通過培育特色業態、融入文化元素、做優服務保障、實施管控結合,著力打造集文化、休閒、美食於一體的八陣巷特色街,為特色街區提檔升級、建設管理提供了彌牟經驗。
  • 西關四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公示,新建建築不超18米
    近日,位於荔灣區的廣州西關四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出爐並公開徵詢公眾意見。四大歷史文化街區分別是:多寶路歷史文化街區、光復中歷史文化街區、和平中歷史文化街區以及耀華大街歷史文化街區。 物質性保護要素主要包括:歷史文化遺產——歷史建築8處、傳統風貌建築1處,不可移動文化遺產保護線索42處;西濠湧歷史水系;9條一類傳統街巷,9條二類傳統街巷,37條麻石巷等。此外,還包括民國時期報紙文化、傳統及現代商業氛圍、傳統飲食製作技藝等非物質性要素。
  •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路及中山大道歷史文化街區
    2006年第四輪《武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完成,劃定了江漢路及中山大道片等5片歷史文化街區。2015年元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江漢路及中山大道片歷史文化街區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 ...體育教育與人文學院暑期實踐「夜經濟」調研團隊:1912文化街區
    對於1912街區,最初的設想是將其打造成與南京市總統府呈共生關係的商業街區,使之成為既有歷史文化內涵,兼具現代時尚風採,融休閒、娛樂、商業於一體的城市中心,即「昔日總統府邸,今朝城市客廳」。在接下來飛速發展的10年裡,1912街區名氣日盛,當地居民對其定義也逐漸變成了「酒吧街」,「今晚1912見」這句話的潛層含義就是「今晚去喝酒」。
  • 綠維文旅:歷史文化街區的發展思路——以臨夏八坊十三巷為例
    臨夏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於 2012 年委託綠維文旅承擔了《甘肅臨夏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文化專項策劃及修建性詳細規劃》。在規划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八坊十三巷民居保護和綜合開發的關係,如何打造臨夏城市文化名片和城市形象品牌,如何打造國家級「兩個共同」示範樣板工程,如何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是項目需要關注的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