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米其林,愛車族想到的是輪胎,吃貨則想到的是高級料理。是不是很多人跟美食君一樣,認為米其林餐廳是某國高檔連鎖品牌飯店?其實不然。實際上,這只是米其林公司搞出的一套餐廳評價系統,被它評級的餐廳都可以統稱為米其林餐廳,但並不是所有沾上「米其林」的餐廳都是星級餐廳。因此據有關統計,截止到2012年為止,全球尚且只有106家三星級米其林餐廳,而中國代表則為唐閣,新榮記。
雖然美食君也沒去吃過,但只要想到它,腦海裡自然就浮現出了這樣的場景:昏暗的燈光,點燃的蠟燭,迷人的高腳杯,潔白透亮的超大盤子,裡面裝著一小團食物,邊上點綴少許香料或小花,可擺盤時最少不了的是大廚特調的醬汁,不多不少,幾滴僅夠,還能用勺子在盤中畫出完美的弧線,這份料理瞬間就變得高大上了!令人好奇的是,這些醬汁到底是為了讓菜品變得更好看,還是方便人們用餐時蘸料呢?
對於擅長做西餐的米其林大廚來說,製作講究兩個原則,第一是「少量盛裝」,第二是「巧用醬汁」。因為除了食物本身,澆醬汁對擺盤是起了很大作用的,通過不同顏色的醬汁可以完美地襯託主要食材。
那麼,假如有一個去到三星級米其林餐廳用餐的機會,我們該如何分辨面前這份西餐的醬汁到底是為了美觀,還是為了蘸東西吃呢?不同於中餐,西餐中的醬汁確是靈魂 的存在,也可能是整道菜風味的來源。
一般來說,一個高水準的米其林廚師,他並不會只追求美觀而加醬汁,而是讓它與食物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兩者渾然天成,才是優秀的餐品。而那些水平相對較差的廚師,或許只是為了彌補食物的不足,刻意地澆上幾滴。其實更多的大廚會選擇用另一個漂亮的容器來盛裝蘸取的醬汁,並跟著食物一起端上餐桌。盤子裡那些佔據空白部位的醬汁僅僅就起到了美觀的效果。
在西餐中,醬汁也有檔次高低之分,常見的有番茄醬,牛肉醬,香草醬,黑胡椒汁,紅酒汁,鵝肝醬等等。其中番茄醬顏色鮮紅透亮,一上來給人就感覺很出眾。而黑椒汁或是牛肉醬這些,顏色較深,因此用白盤子打底,簡單幾滴就能形成強大的視覺衝擊,好像在盤中作畫一般,恣肆瀟灑。
不過,在大廚手中的醬汁擺盤,看似簡單,但其中隱藏著很多門道。擺盤跟繪畫攝影一樣,首先要學會構圖,找對主次,突出核心食物,更不能畫蛇添足,搞得盤中食物亂糟糟的。所以西餐的盤子一般都要求簡單大氣,而又白又大又圓的盤子就像是作畫的一張白紙,最適合在上面設計塗鴉了,雖然看起來真正能吃的就那麼一點點,但既然去了米其林餐廳,你花的錢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的,而是為了欣賞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