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中年人的特徵清單,扎心了...【原創】

2021-02-12 辦公室的秘密


  

世上唯一不用努力就會增長的,是年齡。

曾幾何時,我們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總覺得「油膩」「中年」等離自己還很遠。

可是,時光匆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跟過去告別。

點點滴滴告訴我們,要認清現實,畢竟,我們早已是中年人了。

體制內職場,人到中年,有哪些特徵?

01

日見脫髮

曾幾何時,每次去理髮店,總不忘叮囑Tony老師:麻煩幫我把頭髮打薄點,做個好點的髮型。

可是,隨著年紀的不斷增長,頭髮開始慢慢脫落。

再加上,熬夜加班、用腦量大等,禿頭已經防不勝防了。

漸漸地,喜歡上了短髮,用上了防脫髮洗髮水。

02

身材走樣

不論男女,身處職場,不可避免要參加各類飯局,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多了,很容易就肥胖了。

再加上,工作上的任務繁重、加班熬夜,人到中年,大多為身材走樣而煩惱。

有的,肚子已經擋住了低頭的視線,褲帶都只能系在胸口了。

03

記憶力不斷下降

曾經,中文、英文倒背如流,工作、生活中的任何一個細節,過去很久後仍然記憶猶新。

可是,到了中年,常常是丟三落四。

領導會上剛交待的任務,轉頭就給忘記了,因此常被批評「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態度不端正」。

04

喜歡撩年輕人

到了中年,有的男的看到新入職女同事,或者離婚女同事,常會兩眼放光。

而且喜歡有事沒事撩幾句,覺得自己很有魅力。

而,有的中年體制女,看到剛入職的小鮮肉,總想多看幾眼。

也許,對「異性相吸」這個理論,到了中年領悟得更深吧。

05

缺覺

剛參加工作時,晚上加班熬夜,白天上班照樣生龍活虎。

如今,稍稍晚睡,第二天就萎靡不振,感到嚴重缺覺。

並且,午休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誰要是擠佔自己的休息時間,難免會對他心生不悅。

06

微信頭像、籤名等很嚴肅

選擇微信頭像時,大多喜歡用山水畫、旅遊照,比較嚴肅、穩重。

微信籤名,一看就很高大上,常為「人定勝天」「克己復禮」「修身治國平天下」等。

微信聊天,不自覺總喜歡發一些「中老年」專用表情包,時代感、年齡差距一下就出來了。

07

保溫杯裡泡枸杞

人到中年,經歷種種歲月,身體大不如從前了。

漸漸地,對「猝死」「不要為工作拼上命」等詞語越來越敏感,開始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看到逐漸升高的血糖血脂血壓,開始學會了養生。

「保溫杯裡泡枸杞」「飯後百步走」「松骨、捏腳」等,漸漸成為了自己的標配。


08

學會了接受

在以前,認為自己年輕,還有很多機會。

所以,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困難,總會主動選擇、主動等待、主動作為。

面對領導的批評,很可能會因衝動而辭職。

可是,到了中年,開始學會了接受,開始接受被生活一遍遍按在地上摩擦的無奈。

面對領導的錯誤指示、忽悠、畫大餅,雖有埋怨,但毫無辦法,只有聽話照辦。

09

沒了發朋友圈的欲望

在朋友圈,開始習慣性地「躺屍」。

縱然有喜怒哀樂想要分享,也不會通過朋友圈來表達。

因為漸漸明白,發出去的朋友圈,又有幾人能理解並給予支持?

大多數人都只是在看熱鬧罷了。

10

孤獨

人到中年,時常會感到孤獨。

因為,只要一睜眼,周圍都是需要依靠自己的人。

唯獨沒有的,是自己可以依靠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下班後,寧可在車裡多坐會兒,也不願急著上樓回家。

11

認識到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剛畢業參加工作那會兒,意氣風發,堅信只要肯攀登,風光必在遠方,必定能在職場大有所為。

可是,在體制內這麼些年來,「天花板」越來越近,遭受的委屈和承受的失敗越來越多。

才開始意識到,原來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12

處處都是軟肋

這個年齡段,早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候了。

除房貸、車貸壓力外,還有妻兒老小需要養育。

才意識到,或掙扎於生活、或困頓於職場,處處都是自己的軟肋。

任何一項不如意,都可能讓自己舉步維艱。

13

言語逐漸粗魯

在工作、生活的重壓下,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總喜歡把髒話、問候別人家人的話掛在嘴邊,讓人敬而遠之。

雖然想改變,但聯想到:以前別人當中年人的時候,好像也是這樣的。

所以也就順其自然了。

14

開始一根筋

年少的時候,即使職場遇到不順,但懂得躬身反省,懂得厚積薄發。

等到了中年,稍有不順利,容易一根筋抱怨,還絲毫聽不進任何不同意見。

比如,看到小王提拔了,會吐槽:他算哪根蔥?資歷沒我老,工作也不行……。

15

早過了看臉的年齡

這個年齡,對「帥氣」「漂亮」等詞語開始不感冒了。

當七大姑八大姨還像往常那樣「誇讚」自己帥氣、漂亮時,我們都知道,那不過是個善意的謊言罷了。

畢竟,皺紋開始慢慢爬到了臉上。

16

不討好任何人

不會像年輕時候那樣,苦苦研究人際關係,面對職場任何人的臉色,都會緊張一陣。

人到中年,開始懂得做自己。

會有選擇性地參加飯局,不會再那麼拼命喝酒。

交際場合不會誰的微信號都去加,會放棄很多低質量社交。

17

很多明星叫不出名字

跟家人一起看電視時,看到節目裡的「小鮮肉」,叫不出名字,會經常問:這個小孩是誰?

對明星的記憶,似乎還是十多年前認識的那些老星。

自打參加工作以來,似乎忙到根本沒時間追劇。

即使有時間,也是看看新聞,關注報紙雜誌,抑或在文山會海裡翱翔。

18

喜歡把鑰匙扣綁腰帶上

人到中年,很多人對自己的外貌似乎不像以前那麼關注了,在穿著方面似乎不大講究了。

洗頭髮、換洗衣服不那麼勤了,衣服搭配也變得隨意了。

本來年齡就不小了,再加上不修邊幅,整個人更顯老了。

比如,有的人習慣把鑰匙扣和手機綁在腰帶上;有的人皮鞋可以一個月不擦。

19

不再那麼喜歡回憶

在以前,看到時間過得這麼快,總會把自己年輕時候的照片找出來,再配點好文案,發表在朋友圈,聊表「喟嘆時光易逝」等心境。

但到了中年,覺得過去了就過去了。

首要的是把現在過好,不會再通過回憶來逃避現在。

20

喜歡把「小同志」掛在嘴邊

在單位新同事面前,仗著自己資歷老、年齡大,總喜歡把「小同志」掛在嘴邊。

喜歡批評新同事工作幹勁不行,吃苦耐勞精神不行。

說他們只知道追捧潮流、不務正業。

21

懶得接觸新事物

在體制內這麼些年,早已經習慣了寫材料、搞會務、端茶倒水的生活,漸漸喪失了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消磨了對生活的熱情。

步入中年後,這種感覺會更強烈。

當面對新事物時,會很茫然無措,甚至會迴避接觸新事物。

22

只想過好生活

漸漸地,意識到工作只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

自己已經邁入中年人行列,職場之路一眼可以望到頭。

於是,開始把重心轉入生活,從生活中尋找樂趣,比如打打牌、釣釣魚什麼的。

畢竟,他們知道,工作是為了生活。

總之,從青春年少到步入中年,是從意氣風發到頓感通透的過程,也是從主動出擊到被動接受的過程。

人到中年,我們要學會接受現實,篤定夢想。

畢竟,這個年齡段,一切依然如故,更讓人感動。

作者:辦公室顧問團 浪子燕青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讚支持石頭哦

石頭君新作《公文寫作金句速查寶典》

上市即斷貨,大家都在看!

【點擊搶購

相關焦點

  • 這屆35歲+的中年人為何紛紛念起了體制內的好?
    在網友們吐槽中年危機的沮喪中,體制內成了大家羨慕的對象,紛紛覺得進入體制才是化解中年危機的最佳出路。很多人甚至對自己年輕時沒有想辦法進入體制而痛心疾首。中年人的復盤和哀嘆,往往就是這樣的樸實無華且枯燥,沒有浪漫,沒有理想,只剩下務實和利益。而年輕的時候,我們是有理想的,為了理想,我們放棄了很多本可以到手的利益和機會,到頭來,這些放棄卻成了中年時的痛。很多人年輕時看不上體制內的工作,覺得太雞肋太LOW,我也是這麼覺得的。
  • 體制內,人到中年要想混得好,別從事這3個心累職業,掏心窩話
    在體制外,中年人可能面臨職業危機和競爭焦慮。在這個體制下,即使到了中年,他們也不會承受吃不消的壓力,但也要承受事業的失敗和心理上的痛苦。體制下的人到了中年,要想混得好,就不應該從事這三種「心累」的職業,既是掏心窩子,又是說大實話,對不對?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 體制內的累,不在身體,更多的是心累,精神疲憊
    實事求是地說,體制內工作量與體制外相比,是無法相提並論的。體制外是嚴格的叢林法則,優勝劣汰,危機感時刻在心頭,逼得你不得不全力以赴,拼命衝刺,一步落後,可能就被會淘汰出局。體制內,沒有這麼大的生存壓力,也沒有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側,讓你惶恐不安,大部分的時間還是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讓局外人心生豔羨,看體制內多好,過得多舒坦。然而,除了極少部分老油子,無所事事外,大部分體制內人覺得自己活得很累,壓力很大,每天都精疲力竭,身心疲憊,回到家裡一動都不想動。
  • 中年人「四不配」,揭露不為人知的扎心真相
    看到這場扎心的「中年焦慮」鬧劇,有網友感同身受:中年人不配看電視啊。這就是現實版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每天工作已經夠忙了,如果連放鬆一下都不行,真要崩潰。也有不少人批評這位丈夫的行為:媽媽在管孩子教育,你不管,還添亂。
  • 為什麼在體制內上班的人,往往都很少發朋友圈?
    說起體制內上班,很多人往往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公務員和國企事業單位的上班族,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人一般都有哪些特徵呢?1.比如能說會道,因為一般體制內上班族很多人都要跟寫公文材料和開會發言打交道,所以工作久了,自然在口才和寫作能力方面都有所鍛鍊和提升。
  • 用體制外的心態和法則過好體制內的日子
    體制內的人大多數沒有勇氣辭職,能遞交辭職的人則屬於真正有才之人。體制內的人由於「體制」的原因造成了一批批人力資源的浪費。在體制內一些單位和一些,只要按照上下班,順便做點活,這可以把工資領到手,這是旱澇保收之事。總之,體制內的好,它有;體制內的病,它也有。有些病,是體制通病,不是哪一家單位獨有的問題。
  • 體制內的女人,往往不想嫁給體制外的男人?
    什麼是體制內的人,什麼是體制外的人?體制內的人一般是指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企職工等,是擁有「鐵飯碗」的人,工作和收入相對穩定。體制外的人,就是指私企打工、自主創業、自由職業者等,收入和工作不很穩定,隨時都可能失去「飯碗」的人。曾經和一位女老師聊到相親之類的話題。
  • 北京大學75%畢業生進入體制,體制內是工程人的歸宿嗎?
    也就是說,超過四分之三的北大畢業生進入體制。雖然這篇《南方周末》的文章有標題黨之嫌,仔細分析文章數據的話,可以分析出不少問題,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一統計數據還是反映了一個現實的問題——體制內越來越吃香了。
  • 【原創】體制內,一定要去爭更高的位置嗎?到底有什麼意義?
    40年前,在高度計劃的經濟體制下,權力即一切、領導即親爸。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體制內工作是社會的絕對主流,房子、糧票、肉票都是單位分配,甚至結婚也要經過組織批准。 你想辭職去做生意?不存在的,那個時候沒有市場這個概念;你想躺平當個普通職工?那每個月的糧食配額可能都養不了家。
  • 性格內向的人其實很適合體制內工作
    體制內對於性格內向的的寬容度是相對比較高的,相對於體制外來說,體制內對於性格內向者的寬容度其實要大一些。為什麼呢?這是由體制內的工作性質決定的,體制內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按部就班,政策性也比較強,辦事講究規矩、講究程序,講究下級服從上級,要求一個人低調、穩重,不能太外向、太張揚。
  • 體制內活的通透的人,都是怎麼做事的?【原創】
    在體制內職場,不可能事事如意。有的人,遇到問題一根筋,最後徒增煩惱,因此活得很累、很糾結。而有的,活得很通透、明白,不會被困難牽著走,自己開心,別人也舒服。那麼,體制內單位,你見過通透的人是什麼樣的?
  • 中年人,為什麼特別容易發胖?看完扎心了!
    為什麼中年人容易胖?中年人做到4點重回精神抖擻年輕態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組織器官開始退化,身體大不如從前,外形發福臃腫,肌肉流失,全身松垮老化,看著萎靡不振,一種頹廢感,精神狀態不佳,對事不上心,對生活不積極樂觀,自暴自棄等等。
  • 「中年油膩女」的4大特徵已公布,生娃後的你,中了幾個?很扎心
    慢慢的步入中年人的行列,而進入中年後,先不說身體各方面機能水平,單單就是身材外貌,就讓不少女性接受不了。生完孩子之後,以前令自己驕傲的身材消失了,臉上的膠原蛋白也會加快流失,同時還會出現脫髮肚皮長妊娠紋等現象。而到了40歲左右,這些症狀會更加明顯,真正步入中年油膩婦女,而一旦我們步入中年油膩婦女的行列後,身體也會有這四大特徵。
  • 黃壽峰|準確把握新型舉國體制的六個本質特徵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黃壽峰教授在《國家治理》周刊撰文,從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結合、國內國際市場的有效融合、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的協同互動等多個角度,深入分析了新型舉國體制的內涵與本質特徵。
  • 體制內奇葩領導如何應對?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這麼幸運,在企業內,我們遇到不順心的領導大可以不用過多考慮,直接把他給炒了。不是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作為老闆可以隨便罵那些中年的員工,因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工作來支撐,無論怎麼罵,他們都不會輕易辭職。但是不要輕易罵剛步入單位的年輕人,他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開心了提起包就走。
  • 閒聊幾位體制內的山東人
    三位的共同點都不是本地人,不遠萬裡離開山東,到遙遠的邊疆體制內求發展。先說說A吧,985大學博士畢業,三十出頭,從專業的角度看選擇一所高校教書育人應該沒有問題。但本人卻選擇了孤身一人離家萬裡進入體制內。進的單位在當地非常不錯了,但沒有用武之地,給了個主任科員的待遇,住在單身宿舍,一個月到手四千來塊,沒有雙休日,幹著跑腿打雜的事。可能博士心裡有自己的追求吧!
  • 體制內和體制外女性
    但體制的解釋權還相當強大,且沒有放棄第一種解釋。 於是,「同志」好像變成了兩套相互獨立的語言遊戲。體制內奉行社會主義制度,體制外奉行資本主義制度。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婦女節」是正宗的第一種解釋。它跟「女性」「勞動」「權利」這三個關鍵詞息息相關。
  • Vin職業規劃案例解析:體制內工作,沒有價值感、成就感怎麼辦?
    安安靜靜的,大家彼此的心是緊靠著的。那晚月光傾瀉的畫面直直打在彬歌的眼裡、心裡。這種體驗是此前沒有過的: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需要聚落,我們需要互相建立彼此信任和聯繫,這種觸碰是有溫度的。這種溫度裡有鄉愁、有體溫、有故事、有情感、有大自然……這才是彬歌所期待的。
  • 體制內覺得工作量太大,想辭職出去,好不好?
    當然我有一顆追求積極向上的心,但是這顆心可會受不了老闆的折磨。第二,人際關係問題茉莉以前總是說,啊,國企,體制內人際關係好複雜啊,動一動就怎麼樣了。其實也不會怎麼樣,說句實話 。如果你沒有背景,如果想做老黃牛,那就甘心做唄;如果不想做老黃牛,也想躲貓貓,那就撒潑唄,當然茉莉說的是國企,現在體制內,可不是那麼容易,比如說,茉莉有個同學,就在體制呢,今晚這個時候,剛剛結束了站在街頭測體溫的工作。他們容易嗎?累嗎?不容易也累,但是唯一的好處就是,放寬心來,他們的工作也是能做到退休啊。就從女性來說,工人編制50,管理人員55歲退休。
  • 王昌林: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能夠滿足10多億人口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創造出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重要原因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煥發出的神奇力量。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在一些方面仍存在束縛市場主體活力、阻礙市場規律充分發揮作用的弊端,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形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體制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