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菜是和中餐齊名的世界三大菜系之一,雖然法菜有很多複雜繁瑣的湯汁調味烹飪手法,但是也有相對簡單而美味的傳世之作,今天就為大家來揭一揭牛肉韃靼的面紗。
如果你愛吃牛肉,愛吃涼拌的菜餚,愛吃生食,愛吃口感鮮香複雜的食物,那麼我可以保證你一定愛吃牛肉韃靼。這是一道20世紀初在法國流行開來後來經歐洲傳播到亞洲和中東等地的生肉食料理。
最早的做法是用新鮮的牛肉,馬肉,豬肉等切成極小的肉丁加上鹽,黑胡椒,Tabasco等混合後食用,後來流傳開了逐漸在其中又混合了洋蔥、酸黃瓜、橄欖油、荷蘭芹和生雞蛋等配料一起,每個地方的做法又會因文化和口味不同而選擇不同的配料來做。
比如亞洲的韓式牛肉韃靼會混上紫菜絲、白芝麻、醬油、砂糖等調味,口感會稍稍接近於他們的韓式BBQ牛肉。
中東的國家甚至會用鮮嫩的羔羊肉來替代牛肉,口味沒有歐式的那麼複雜,更加傾向於純粹的肉感細膩,鮮嫩。
TA的搭配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自行調整,比如歐洲有些地方是用TA來陪炸薯角,有些地方則是配上麵包黃油一起吃,但我的推薦是不管你配什麼一定要加上一顆上好的新鮮雞蛋混進去攪拌著吃才更能體現出牛肉的鮮嫩多汁來。鮮紅粉嫩的一勺肉丁滑進喉腔,你會覺得咀嚼的瞬間應該永恆才對。
嘗過了法式,意式和亞洲式之後,我的融合式牛肉韃靼也悄悄誕生了,至少是全上海只此一家,有多好吃?那些試過的吃貨們自然心裡有數。私房可以分享,只不過是否能做到一樣我就不保證咯。
只有最新鮮的牛裡脊肉才可以拿來做牛肉韃靼,食材的新鮮與否直接決定了最後成品的口感。取牛裡脊是因為那個部分的肉最嫩且少油少經,牛排敢採用的部位你儘管放心。記住,不允許用食品加工機或者搖肉機來處理牛肉,理由很簡單,蘋果和蘋果泥的口感你自然懂得選哪個。當然了為了讓肉更加容易切割,建議先放入冷凍一會兒,等肉硬了自然容易切很多。
為了保證口感請儘量切成極小接近於肉末大小備用。把酸黃瓜、酸豆、洋蔥、荷蘭芹也都切成末狀備用。然後把以上材料混合,加入一大勺初榨橄欖油、一大勺芥末醬(這是秘方哦一定要選帶籽的黃芥末醬)加上海鹽、少許新鮮檸檬汁和黑胡椒均勻攪拌混合後試一下味道,最後用器皿或者雙手擺成粗圓柱狀(頂上要少許內陷)出的時候打上一顆新鮮雞蛋在頂上就完工啦。
鮮嫩甘香的牛肉沾上略帶腥滑的蛋黃,裹著荷蘭芹的特殊香味混著酸黃瓜和酸豆的鹹酸口感,最後融入芥末醬的微微辛辣殘餘。一種難以用言語傳遞的複雜味覺交響曲,相信只有你親自試過後才會明白。
由於牛肉韃靼肥美鮮嫩,口感濃鬱,所以可以配一些相對厚重些的紅酒用來佐餐,希拉,梅樂,品樂都是不錯的選擇。在上海,記得長樂路上那家法餐LeSaleya還不錯,想要吃的可以嘗試看看。
我個人對於牛肉韃靼的熱衷遠高於普普通通的牛排,不僅是因為複雜的口感更勝一籌,其中還有對食材融合平衡的解析與把握。色、香、味都具備的才叫做美食。不管你愛不愛,相信我TA不會讓你失望的。
你對美食如何定義?什麼是品質生活?相信每個人心中的定義都不同,而我的理解是真正為你帶來快樂的適合你自己,過著覺得愜意的一種生活方式。它可以精緻,也可以極簡,只要你過著開心。在這個獨立的角落裡選擇你所喜歡的,適合你的,這樣你才會開心,你開心了我自然也就開心了。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意見和觀點,如有分歧請關注留言。如若贊同請關注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