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小巧、靈活與個性,路虎攬勝極光早在2009年誕生之初,就受到眾多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時至今日,極光推出市場雖有將近10年之久,但對於路虎這個年過70載的英國豪華品牌來說,極光的歷史還是顯得稚嫩了不少。記得在上市之初,極光憑藉獨具鮮明的外觀設計,把售價提升到了60萬元的區間,甚至還一度出現加價行為,這相比於寶馬X3,奔馳GLC高出一大截。直到2014年新一代極光國產化的實施,它那「高傲」的頭顱才緩緩放下,價格也拉低至30多萬元的門檻。
在去年的7月份,極光迎來全新一代改款。相對於上一代車型,新車在外觀、配置以及動態操控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小的升級。最近,我們拿到了2020款路虎攬勝極光的頂配車型——249PS R-DYNAMIC HSE豪華定製版試駕車,藉此機會跟大家聊一聊,我們對這款車的直觀感受。
靜態體驗:科技兼顧豪華 人稱「小星脈」
相比於上一代車型,新款極光在保留上一代寬體車身、小比例車窗等經典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做個更加細緻的改觀。車身外形主要採用紅/黑雙側搭配處理,在以紅色車身為主基調的前提下,車身上半部分、進氣格柵以及前後包圍等部分均為黑色裝飾,使新車看上去不僅更加個性、前衛,同時又不失濃重的運動氣息。
標誌性的蜂窩狀進氣格柵,內部採用獨具特色的雙層排列布局,並且外部採用粗大的黑色半包圍飾框進行包裹,配合格柵上部的黑色「RANGE ROVER」英文字樣,層次感非常強。
車側頭燈與中間格柵融為一體,下沿位置同樣採用黑色裝飾進行點綴。而頭燈的內部集成了大燈和轉向輔助燈,內部結構雖複雜,但看上去卻相當別致。
新款極光的側面依舊保持了上一代車型大輪輞、小車窗的經典設計。由於車頂從A柱頂端向後延伸,逐漸呈下降趨勢,再配合車窗下沿的線條逐漸向後上揚,從而呈現出一種側窗向後逐漸變小的效果。再加上短前懸、短後懸的車身設計,整體給人一種靈活、幹練的氣勢。
此外,經過曜黑處理的20英寸多輻式大尺寸輪輞,配合低矮短小的車身,不僅突顯出十足的運動氣息,也營造出了一種強烈的力量感。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入門級的青春版採用了18英寸輪輞之外,其餘5款車型匹配的均為20英寸輪輞。
尾部設計同樣富有張力,兩側向外突起的輪眉配合235/50 R20的輪胎規格,給人一種「下盤很穩」的視覺衝擊感。而尾燈部分與中間帶有「RANGE ROVER」英文字樣的黑色飾板連為一體,看上去質感很強。
細節上,尾燈燈腔內分別採用兩個紅色U型結構加以點綴,而為了與頭燈相呼應,尾燈下沿位置同樣由一條寬大的黑色飾框所包裹,並且整個尾燈造型還向車側位置有所延伸,直至收尾,從在45度方向看上去相當有立體感。
位於車尾上方的黑色擾流板,讓原本運動氣息濃重的車身尾部顯得更加動感。從細節上看,黑色擾流板還採用了雙層結構設計,往下延伸的弧度也比較明顯,具有較高的美學欣賞價值。
新款極光在外形方面的調整幅度不大,僅在一些細節上做了相應的改變。但是,新車內飾可以說相比於上一代車型,做了明顯的革新。新款極光內飾的整體格調可以用簡潔、科技、豪華來形容。中控臺以白色為底色,並且白色部分採用往駕駛者一側傾斜的折角設計,而非與地面垂直。個人很喜歡這樣的設計,尤其對副駕駛乘客而言,一方面彌補的副駕駛前方位置的空曠感,另一方面可以擴大副駕駛前方儲物箱的空間。此外,中控臺的頂部採用黑色軟包材質包裹,摸上去質感很強。
另外,多功能方向盤以及由兩塊液晶中控屏、全液晶儀錶盤、HUD抬頭顯示、流媒體後視鏡組成的「五屏聯動」則讓內飾充滿科技感。
真皮方向盤採用黑色真皮包裹,並且夾帶一圈白色裝飾,握感十足。中間部分則採用了白色皮革裝飾,兩側集成了多項功能按鍵,左側包括音量調節、多媒體切歌、車載電話、語音控制系統等,右側分別為定速巡航、車道保持、方向盤加熱等功能。
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顯示信息豐富,並且清晰度也非常高。UI界面提供三種選擇形式,除了傳統的雙儀表顯示模式,還可選擇單儀表和全屏地圖模式。
而中控臺位置的上下兩塊液晶觸控屏都為10.2英寸,只是長寬比例有所不同。上方屏幕除了提供一些車輛基本設置以外,還可以提供車載導航、車聯網、道路救援呼叫、車載藍牙/電話等功能,並支持百度Carlife和蘋果Carplay的連接。
下方屏幕的作用主要省去了以往大多數物理按鍵,主要用於調節空調溫度、座椅模式以及5種駕駛模式(普通模式、草地/沙礫/雪地模式、泥沼/車轍模式、沙地模式、動態模式以及節能模式)的切換和選擇。而屏幕下方則保留了兩個空調旋轉按鈕,以方便駕駛者在行車過程中進行操作。
HUD抬頭顯示的畫面也非常清晰,除了能夠顯示最基本的實時車速以外,還可顯示道路交通標識識別、車身姿態等信息。此外,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時,還可顯示歌詞等信息。
流媒體後視鏡的使用效果也相當不錯,一方面顯示的效果非常清晰,即使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清晰度依然不受什麼影響;另一方面,顯示的幀數也非常不錯,尤其在夜晚,畫面質感很強。
另外,全系標配的全景天窗,採光面積達到了1.09平米,縱向長1140毫米,橫向寬度則為960毫米。雖然天窗不能開啟,但躺在車內看星星的願望卻很容易實現。
此外,車內座椅採用的是灰白雙色設計,包裹性也比較出色,為舒適性得到了保障。並且前排座椅還提供前後、靠背、高低(4向)以及腰部(4向)共12向調節。此外,新車還提供座椅加熱和記憶功能,座椅通風則屬於選裝範疇。
換擋機構由電子檔把替換了之前的旋鈕形式。或許有人覺得旋鈕式換擋更顯高級,不過在我看來電子檔杆所具備的手動加減檔,比撥弄方向盤後面的換擋撥片要舒服多了。有些不足是,檔把位置佔用的空間比較大,如果兩側各設置一個小儲物空間,用於放置一些手機、銀行卡之類的小物品,會顯得更加合理。
有意思的是,外後視鏡兩側的下方位置各安置了一個投影燈。特別是在夜晚的時候,開啟車門時會出現投射地面的畫面,從而為乘坐者提升了一定的儀式感。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的是一臺英傑力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83千瓦(249馬力),峰值扭矩為365牛米,並配備了48V微混系統。官方百公裡加速為8秒,百公裡綜合油耗為7.1升(工信部)。傳動方面,與之匹配的是一臺9速自動變速箱,並帶有S擋手動模式。
相比於上一代車型,除了發動機輸出進行重新調教以外,48V微混的加入也是新車的一大亮點。據悉,這套系統在時速低於17公裡時,可關閉發動機,並採用皮帶傳動啟停/發動一體化電機。除了更快的啟停之外,還可轉化為電動儲存到48V電池當中,以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動態感受:動力充沛 第二代全地形反饋系統是亮點
為了充分感受極光的詳細動態表現,我們分別選擇了城市公路和郊外非鋪裝路面兩個場景進行評測。
首先,在城市鋪裝路面行駛時,得益於48V微混系統的加持,車輛在起步時非常輕快,油門踏板的敏感度較高,並且整個傳動系統感覺很順滑。不過,當你鬆開油門踏板時,還是能夠感受到類似電動車能量回收的那種拖拽感,其制動踏板調教的並非很線性,這種感受對於新手來說,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此外,新款極光在起步時的震動要明顯好於老款車型,這主要也是48V微混所帶來的功勞。
從加速感受來說,車輛整體是偏輕快的。它大概在2500轉的時候迎來爆發點,超過這個轉速車輛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但是,在2000轉左右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動力沒什麼衝勁,尤其遇到加速超車時,其動力的回饋不得不讓你再深踩一些油門。此外,新款極光雖然沒有提供運動模式,但當你切換到S擋時,變速箱會很樂意降一擋,換擋裝束也維持在2000轉以上,對速度有一定需求的消費者,在城市當中行駛時,可能會頻繁用到S擋。
而在NVH表現上,同樣得益於48V微混系統的作用,以及9AT變速箱所帶的平順,因此在日常駕駛時,車內的隔音水平比較出色。不過,稍有不足的是,當車速超過100公裡/時的時候,會稍微感覺到外部空氣流動的噪音,這可能是與直角設計的A柱有關聯,如果增加一些措施來完善,應該會變得更完美。
至於在非鋪裝路面行駛的表現,給我最深刻的就是它所搭載的第二代智能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該系統提供7種不同的地形駕駛模式,可根據不同路況匹配最佳模式的選擇。無論是沙石、泥路還是淺灘、草叢,都能夠給予駕駛者很好的反饋。即便是調整車輛的油門響應、扭矩輸出以及底盤的設定,原本突出的全地形能力都會變得更加的智能。
此外,由於我們選擇的場景主要是沙石路面以及草叢地帶,車輛在通過崎嶇不平的路段行駛時,電子限滑系統的反應很迅速,並且接入時機把握的十分精準,能在第一時間對打滑的車輪進行鎖止,進而使車輪迅速獲得抓地力。當通過斜坡路段的時候,全地形駕駛進度控制系統會幫你設定好速度,這時只需控制好方向盤即可,並且整個過程實現起來非常流暢,不會拖泥帶水,這對於新手來說,無非是一個福音。
總結
無論從靜態體驗還是動態表現,新款攬勝極光相較於老款車型,都實現了一個顯著的提升。就內飾而言,新款車型營造出的簡潔、豪華與科技感,很明顯在往自家旗艦攬勝的內飾靠攏。而動態表現方面,除了NVH表現有所進步以外,第二代智能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以及全地形透視系統的加入,也讓新車的越野能力更加智能化。至於新款極光的顏值,尤其車頭部分的造型與星脈高度相似,因此很多網友稱它為「小星脈」。對此,你對這款路虎攬勝極光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不妨在我們的評論區留言。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SUV之家網,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