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輪胎生產企業普利司通(Bridgestone)在國內市場集中爆發質量問題。調查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涉及普利司通輪胎的相關投訴較去年同期暴增了17.3倍。
頻發龜裂,涉及多個汽車品牌
作為汽車行駛的主要部件,輪胎對車主安全行駛,和體驗車輛操控性具有巨大的影響。但近半年來,著名輪胎品牌「普利司通」在我國頻發「質量門」,問題主要聚集在輪胎龜裂方面。
目前龜裂問題涉及多個品牌車型,並發生在一到兩年之間,更有部分車主反映搭載普利司通輪胎的汽車在磨合期內發生龜裂現象。
來自內蒙古的李先生,去年購買了華晨寶馬525轎車,今年上半年在4S店正常保養中發現其中一條輪胎出現鼓包的情況,隨後工作人員將所有輪胎拆卸檢查,發現4條輪胎內部均有不同程度的龜裂現象,但最終廠家給出的檢測結果為外力原因所致,拒絕為李先生免費更換輪胎。
事實上,這並非普利司通第一次面對市場質疑,2016年以來,普利司通已發生多起召回事件。普利司通輪胎今年在美國召回2900條費爾斯通FR710和Champion Fuel Fighter輪胎,原因是普利司通確認32條輪胎涉嫌存在製造缺陷,這些輪胎內部鋼絲上面的橡膠覆蓋厚度可能不一致,會造成胎面分離,存在安全隱患。
據悉,誕生於1931年的日本株式會社普利司通,已多年雄居世界橡膠及輪胎業前列。當前,普利斯通輪胎已應用在廣州本田、天津一汽豐田、鄭州日產、北京吉普等多家中國汽車廠家的產品上。
投訴暴增17倍,「動力俠」問題多
日前,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產品質量申訴處理中心聯合有關單位發布的調查顯示,僅今年上半年4個多月的時間內,涉及普利司通輪胎的相關投訴較去年同期暴增了17.3倍。
目前市面上投訴最多的是普利司通無錫工廠生產的DUELER H/L400 215/55 R18 95H「動力俠」輪胎,主要問題是胎壁出現龜裂紋。
公開信息顯示, 普利司通(無錫)輪胎有限公司是日本株式會社普利司通2003年在華投資的獨資企業,註冊資金2.5億美元,佔地400餘畝,現有員工1400多名。
日前,國家級橡膠輪胎檢測機構——青島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對此進行了「輪胎專項檢測」項目檢測。
檢測對象為使用1—2年且行駛裡程在10000—25000km間的普利司通「動力俠」輪胎,檢測結果排除了生產製造過程導致該輪胎產品存在安全隱患的可能性。但並不排除普利司通在生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工藝瑕疵,從而導致了二級老化現象。
輪胎行業相關專家則表示,使用1—2年且行駛裡程在10000—25000km間的輪胎便密集出現龜裂現象並不正常,即使沒有安全隱患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問題,青島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的檢測結果只是對檢測對象做出的結論,但對於同品牌其他類型的輪胎不具有參考意義。
涉嫌商業賄賂被處罰
在頻頻爆出質量問題的同時,普利司通(中國)投資公司卻因涉嫌商業賄賂,近日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處於15萬元罰款,並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約1739.5萬元。
據悉,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為促進產品銷售,提高其乘用車輪胎的市場份額,普利司通在通過經銷商向零售商銷售「普利司通」品牌乘用車輪胎過程中,以「銷售獎勵」名義,向零售商給付財物,促使零售商購買其「ECOPIA」系列產品。
調查發現,截至案發時,普利司通分別給予1275家零售商京東商城電子購物卡,金額合計3865620元。與此對應,這些零售商共銷售「ECOPIA」系列輪胎合計223188條,銷售金額合計90648668.59元(不含稅),綜合上述兩項總獲利金額共計1739.5萬元。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認為,該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已構成商業賄賂行為,並對其做出了處罰。
華聲在線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