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繡娘 讓晴隆女紅 走出大山

2020-12-21 瀟湘晨報

晴隆繡娘的手工產品。

寧海繡娘為晴隆女紅直播帶貨。

泥金彩漆、手工刺繡、花藝作品、竹編器具……7月1日下午,在寧海縣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外舉辦的巾幗手工藝文創集市活動中,來自寧波各地的20餘名巧娘,集體展示傳統手工技藝,令不少遊客駐足圍觀。

現場,傳統女紅技藝傳承人繆素青當起了主播,直播售賣來自貴州省晴隆縣繡娘們的近千件女紅作品,吸引了不少粉絲觀看。

寧海繡娘為晴隆女紅直播帶貨

「這是晴隆繡娘手工織的布,染色後可用作衣料。這塊沒有經過染色處理,喜歡喝茶的朋友,可以自己DIY做成茶席。」自去年8月寧海縣婦聯到晴隆為當地繡娘開展培訓後,繆素青就把當地的50多名繡娘放進了心裡,除了寄材料、上網絡直播課,在這次文創集市之前,她還通過寧海縣婦聯聯繫到晴隆的繡娘,請她們寄來了女紅作品,希望通過文創集市直播售賣,讓更多人了解,接軌市場。

「直播開始就守著手機,有點緊張。」楊勇英是繆素青去年在晴隆幫扶的當地繡娘之一,因為孩子尚小不便出去打工,家裡生計都靠丈夫一人支撐。去年的交流培訓後,她才知道從小就會的針線活也能賺錢。之後,繆素青和寧海婦聯組織的網絡培訓課,她場場沒有落下,還經常私信繆素青討教繡花的心得和創新的花樣。

這次知道繆素青要為晴隆繡娘直播,楊勇英寄來了最近織的當地土布和精心設計的藍染包。當看到直播平臺上,繆素青介紹到自己的作品,她笑稱緊張得手心都是汗,「怕自己做的東西大家不喜歡,怕沒有市場。」然而,她沒有想到的是,她的藍染包剛剛被拿起介紹,就被網友拍下。還有兩款沒在直播中介紹的包,也很快在集市中被現場的遊客買走。

「貴州的藍染非常有特色,而且還別具匠心地在包上搭配了一塊繡片,很別致。既能買到心儀的包,還能為黔西南扶貧作出一點貢獻,很值得!」買下其中一款包的女士笑著說。

現場也有不少遊客圍觀搶購

繡花背帶、繡花衣、繡花鞋……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女紅繡品不僅在直播中被網友刷屏,現場也有不少遊客圍觀搶購。繆素青表示,希望通過微信、直播帶貨等方式,把具有黔西南特色的女紅作品銷往全國各地,帶動晴隆婦女增收。

除了晴隆繡娘女紅帶貨直播,在巾幗手工藝文創集市上,還匯集了不少寧波本地女性的手工作品,從扎染到串珠,還有虎頭鞋、竹編、長壽糕製作等。「巾幗手工藝文創集市活動,既展示了寧波各地傳統女紅文化,帶動婦女創業增收,也是給黔西南繡娘一個交流的平臺,通過直播讓更多人了解晴隆的特色文化產品。」寧海縣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晴隆土雞「飛」上寧海餐桌!如何變身「致富雞」?
    晴隆土雞「飛」上寧海餐桌!如何變身「致富雞」?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讓晴隆土雞飛出大山
  • 讓1397名貴州苗族繡娘走出大山,「王的手創」成全國首批「高鐵明星...
    王丹青與貴州繡娘溝通苗繡手藝彼時,王丹青已開始慢慢意識到,在此後的未來發展中,看不見的網絡電商會成為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最佳路徑。不僅如此,傾心於苗繡創作的她還因此開啟了自己與貴州千餘名繡娘的緣分。敏銳察覺到市場風向標的夫妻二人經過一番認真的思考和討論後,決定放在手中正在忙的一切,重回貴州省黔東南州深處的大山裡,藉助電商風潮,挖掘繡娘技藝,復活千年苗繡。王丹青與貴州繡娘溝通苗繡手藝2006年,主要流傳在貴州黔東南地區苗族集聚地的苗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遺名錄。
  • 東鄉繡娘登上國際時裝周舞臺!
    東鄉繡娘的「平繡」、「彩繡」、「剁花」等技藝在日常生活小件、節慶喜事擺設中都會出現,但並沒有走出家門,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煥發它的活力,跟其他非遺技藝一樣,遇到了無法形成產業化價值效應等困局。這次公益時裝秀,正是推動產品升級、形成全閉環公益鏈條的破局嘗試。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甄硯指出,「天才媽媽」項目結合了婦女扶貧與文化扶貧兩大公益模式。
  • 繡娘,一針一線都是心思.
    古時「戶戶有刺繡,家家有繡娘」,只是那個只有手工的時代,女紅是每一個女子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凡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在無數個千轉百回的針線中,雖然繡娘們各自的繡工不同,但是每一個圖案都深深寄予著她們每一個時期美好的期望。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攜手晴隆定汪振興鄉村
    央廣網晴隆8月19日消息(通訊員徐銘懌曹維燕)「你想要改造後的村子是什麼樣的?」「村子要變得乾淨、整潔,遊客能多來來。」在晴隆定汪村村民羅運舒的小院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和當地村民面對面交流起來。
  • 天才媽媽×東鄉繡娘·張肇達公益秀亮相中國國際時裝周
    10月25日,「天才媽媽×東鄉繡娘」公益品牌計劃發布會暨天才媽媽×東鄉繡娘·張肇達公益時裝秀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751D·PARK時尚設計師廣場第一車間舉辦。東鄉繡娘,以勤樸的古風與精巧的刺繡詮釋著生活的熱情。
  • 90後羌族女傳承人和她的繡娘們
    後來,張居悅到成都寬窄巷子擺地攤,積累下越來越多的回頭客訂單,合作社的人數也不斷增多,全職的繡娘有二三十個,訂單多的時候有上百名繡娘手工刺繡,帶動了當地婦女靈活就業。她還積極參與「非遺研培計劃」,主動將非遺帶入高校。
  • 春暖花開做女紅
    婆婆看到我忙工作很心疼,就提議說,減少一些日常的工作,她來教我做女紅,我們一起為孩子們做點東西。我的婆婆陳曹倩女士是一位女紅高手,她研究中國女紅有20多年,開設了一間女紅工作坊,專門推廣中國母親的藝術。她把大量中國民間的文化故事和圖騰,研發成女紅作品。能夠透過一個個美麗的圖案,去了解中國民間文化的傳承,這是非常難得和珍貴的。
  • 畢節苗族繡娘直播帶貨,蠟染刺繡作品暢銷北上廣
    邁上致富高速路▲繡娘正在直播在貴州巧姐民族蠟染刺繡傳媒有限公司產品展廳,織金苗族繡娘楊林先和楊君正在YY直播平臺向網友們推介織金蠟染刺繡,在一小時的直播裡,共吸引了近5000人次的互動。▲繡娘正在直播織金苗族蠟染刺繡素有「世界上最精細的蠟染」、「指尖上的芭蕾」等美譽。▲繡娘們正在工作在織金,大多數苗族婦女都會蠟染刺繡。然而在過去,蠟染刺繡沒有形成產業,多數繡娘們還無法以此謀生。
  • 貴州定汪村來寧波「拜師學藝」,寧海葛家村的藝術振興鄉村模式將...
    7月的寧海葛家村百花爭豔,藝術振興之風再掀熱潮。昨日,「同走藝術振興鄉村路:寧海葛家-晴隆定汪結對」儀式在這個遠近聞名的網紅村舉行。根據雙方約定,寧海的藝術振興鄉村模式不日將「遠嫁」貴州晴隆,甬黔兩地村民攜手,用藝術扶貧的方式助力貴州這個小山村尋找發展契機。
  • 羌繡「邂逅」蘇繡 羌族繡娘南師學藝
    羌族繡娘王素花告訴記者:「羌族婦女就是一把剪刀一根針,做好一家人的衣服。」   羌族繡娘楊三秀說:「我就是喜歡,我最喜歡刺繡、跳舞、勞動這三樣,這些是讓我最開心的事。」   羌族繡娘徐忠群說:「從小就看到媽媽和奶奶做出來的這種羌繡,做出來這一件件精美的繡品,就點燃了我學習羌繡的激情。
  • 深閨女紅:一針一刺繡,千條彩線盈
    古時,刺繡又名女紅, 貫穿了一個深閨女子的一生。 白居易「紅樓富家女,金縷刺羅襦」, 韋莊「錦浦春女,繡衣金縷」, 都說的是女紅之盛。
  • 「絲路雲裳•雲上昆明民族時裝周」繡美彝山刺繡專業合作社:讓花腰彝刺繡走出大山
    「要讓大山裡的手藝走出去。」為了傳承和發揚花腰彝服飾文化,彝族姑娘張華潛心研究石屏花腰彝族服飾的製作與發展歷程,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改革創新,製作出嶄新的花腰彝族服飾。作為非物質文化遺文化傳承人,張華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在她看來,傳承不應故步自封。
  • 如何看待高考時走出了大山,畢業分配時又回到了大山?
    文章講到,四年之前主人公在搬磚現場接到國防科大錄取通知書時,離開之際曾經高喊「山,山,我走出去了!」四年之後,作為國防科大指揮學院基礎教育學院步兵初級指揮專業的一名學生,他的成績達到本專業第二名。畢業分配之際,又將面對怎樣的命運?真的會發生「大山,大山,我又回來了!」這樣的結果嗎?
  • 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 重返家鄉只為書聲琅琅
    「我也是山裡的孩子,知識讓我有了走出大山的能力,更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韋君玉是這樣回答的。   這算得上「現身說法」。韋君玉是大瑤山中一名語文教師,也是從大瑤山走出的女大學生,她選擇回到大山,是想為山裡的孩子們教授知識、傳遞希望。
  • 好美的刺繡包,繡娘要一針一線繡80個小時
    但有人還記得,還牽掛著這些散落在大山裡的手藝,想儘自己的力量讓它的美被更多人看到。
  • 龔思友:走出大山,擁抱幸福
    對我而言,貧窮是刻入骨子裡的記憶,走出大山,是我一直最渴望實現的夢想。但從懂事開始,我家就是低保政策重點照顧戶。家中零散幾畝薄田瘦土,加上父母體弱多病,2013年我家被評定為國家級貧困戶。期間得益於各項幫扶政策和民間助學促進會等愛心人士幫助,我得以堅持讀完了初中升入高中。
  • 晴隆:電力串起薏仁米致富路
    近年來,晴隆縣「糯薏仁米」一舉成為了國家地理標識,而碧痕鎮成為了晴隆薏仁米之鄉。如今晴隆薏仁米已經實現從收割、粗選、精深加工、後期產品延伸發展……一道道工序都是在電能的作用下來完成,貴州電網興義晴隆供電局以網架堅強、靠前服務,不斷提高供電可靠性和優化服務水平,為薏仁米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 為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 | 扶貧日曆雲上行
    為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 | 扶貧日曆雲上行 2020-06-26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才媽媽|中國國際時裝周:我們是東鄉繡娘,古絲綢之路上的繡夢者...
    2020年 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圍繞「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 聯手碧桂園集團 合力打造「天才媽媽 X 東鄉繡娘」公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