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數十年 精神藥物「氯胺酮」的開發仍然在路上!

2020-12-10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 | 藥瘋

抑鬱,全球範圍患病率已高達3%~5%,尤其是重度抑鬱,經藥物全療程足量治療後仍存在30%的難治性抑鬱,故當前臨床需求仍為嚴重亟需!抗抑鬱藥物也是因此而層出不窮!而在眾多已上市藥物當中,值得一提的品種,當屬(艾司)氯胺酮,其在歷經數十年臨床使用後,終於2019年通過劑型的改良而正式轉戰抗抑鬱領域,並成為全球唯一可快速起效的抗抑鬱藥,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鹽酸氯胺酮已上市50年

1970年2月,Par Sterile Products(Endo子公司)開發的鹽酸氯胺酮(一種環己酮衍生物),獲美國FDA批准上市,臨床用於麻醉,商品名為Ketalar®。該品種最初於1962年由Stevens合成,1965年由Corssen和Domino首次在人體應用,且除已獲批的麻醉適應症外,還開展了疼痛、抑鬱、精神分裂等臨床試驗。

圖1.1 情緒障礙中&氯胺酮作用於NMDA的信號通路

來源:https://doi.org/10.1016/j.ejphar.2019.02.024

艾司氯胺酮2019挑戰抑鬱

1997年8月,作為氯胺酮的右旋異構體,鹽酸艾司氯胺酮於德國獲批上市,商品名Ketanest®,為靜脈注射劑,用於麻醉和鎮痛。PS:靜脈注射艾司氯胺酮易導致成癮性,給醫生在臨床實踐中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如何選擇一個安全及有效的使用方法極為重要。

2019年3月,強生公司開發的S-氯胺酮鼻噴劑作為全球唯一可以快速起效的抗抑鬱藥在美國獲批上市,並於2019年12月獲EMA批准,商品名為Spravato®。此次批准是基於一項1700多例TRD成人患者參與的II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該項研究結果顯示:在短期研究中,與安慰劑聯用口服抗抑鬱藥組相比,Spravato治療組的患者在治療第4周時抑鬱症狀明顯改善;且在長期研究中,與維持安慰劑和口服抗抑鬱藥方案的患者相比,Spravato聯合治療使病情復發風險降低51%。

除上述信息,鹽酸艾司氯胺酮還曾獲得美國FDA授予的兩項突破性療法認定,包括治療耐藥性抑鬱症(2013年11月)和即將發生自殺風險的重度抑鬱症(2016年8月)。另,其鼓室內注入凝膠製劑(用於治療耳鳴),目前處於臨床III期,且於2016年7月獲FDA授予快速通道。

氯胺酮複方品種的開發

除上述氯胺酮/艾司氯胺酮及其不同劑型的開發之外,針對於氯胺酮的複方製劑,也有品種進入開發,且主要集中於EpiCept公司開發的阿米替林/氯胺酮、氨基苯甲酸丁酯/氯胺酮。

➤ 阿米替林/氯胺酮

該品種屬一種由5-羥色胺再攝取/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阿米替林)和氯胺酮組成的複方藥物,最初是EpiCept(2013年8月已被Immune收購)研發,後與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達成合作協議;目前處於治療外周神經病變、疼痛、神經毒性和未指定的成人實體瘤的臨床III期試驗階段。PS:2010年,阿米替林/氯胺酮被FDA認定為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孤兒藥;2012年,FDA授予阿米替林/氯胺酮治療化療引起的周圍神經性疼痛快速審批通道。

➤ 氨基苯甲酸丁酯/氯胺酮

該品種屬一種由鈉離子通道拮抗劑(氨基苯甲酸丁酯)和氯胺酮組成的複方,同樣由EpiCept開發,用於治療適應症神經性疼痛曾處於臨床I/II期。

國內氯胺酮相關臨床申請統計

國內,近年關注較多的鼻噴劑劑型(無論是S構型還是R構型),當前均處於臨床階段,試驗數量不多,且尚未有品種獲批生產;而注射劑劑型及聯合用藥則相對較多。

表4.1 國內近5年氯胺酮相關「進行中/已完成」的臨床試驗

國內氯胺酮相關註冊申報統計

國內,氯胺酮相關聯的產品註冊申報,主要有以下幾個品種,即「鹽酸氯胺酮注射液」、「氯胺酮檢測試劑盒」、「嗎啡/甲基安非他明/氯胺酮三合一檢測試劑盒」、「鹽酸右氯胺酮注射液」、「鹽酸艾司氯胺酮鼻用噴霧劑」、「鹽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鹽酸(R)-氯胺酮鼻噴劑」等。

2000年至今,相關產品獲批生產的有~艾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氯胺酮檢測試劑盒、上海凱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嗎啡/甲基安非他明/氯胺酮三合一檢測試劑盒以及氯胺酮檢測試劑盒、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鹽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

而進一步查詢,對於氯胺酮注射液,國內市場銷售企業主要有福建古田藥業有限公司、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藥中西製藥有限公司、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小結

綜上,即為氯胺酮的簡要信息。雖然,氯胺酮在整個精神領域算不上關注度非常高的品種,但其老藥新用、上市數十年仍不斷開發的過程,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學習。因為,其不僅僅是對當前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的一種助力,同時也是開發公司對品種的理解以及相關技術的結合。全球現今已上市太多的治療藥物,開發不完全會是不爭的事實,而從中發現並進行更好的二次開發,也許~也不失為企業一種藥品開發的策略。

參考資料:

1.FDA approves new nasal spray medication for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vailable only at a certified doctor’s office or clinic, FDA, 2019/03.

2.https://doi.org/10.1016/j.ejphar.2019.02.024

3.WHO官網信息

4.FDA官網信息

5.CDE官網信息

6.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官網

相關焦點

  • 氯胺酮有話要說:迷幻劑如何成為新型抗抑鬱藥?
    在數十年的歲月裡,她都在與重度抑鬱症抗爭,試了很多抗抑鬱藥,以及多年的心理諮詢。這些療法起效了,但沒能讓她抵禦這種令人不斷衰弱的精神疾病。「我很絕望。」貝內特如是說。2002年,在朋友的建議下,她接受了氯胺酮的靜脈注射。氯胺酮是一種麻醉劑,也是一種俗稱「K粉」的迷幻藥。第一次使用氯胺酮時,貝內特就產生了幻覺:上帝將金色的大鑰匙插入她的耳中,喚起她的大腦。
  • 百年老店「靈北製藥」如何專注「精神&神經」藥物開發?
    坐標位於丹麥的一家百年老店「靈北製藥」,於腦部疾病尤其是精神領域疾病已深耕數十年,並以抑鬱、精神分裂等為主要開發方向,上市品種數十個,其中不乏多個重磅炸彈級別藥物;且公司在成長為全球大型製藥公司的同時,仍一如既往的專注於精神-神經領域藥物開發。
  • 盤點:1980-2020 抗抑鬱領域上市的25個藥物
    而藥物幹預治療,是抑鬱症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歷經60年已有數十個藥物獲批上市,但即便如此,至今仍未滿足當前的臨床需求! 1 抗抑鬱藥物&獲FDA批准上市的階段性特點 1959年,美國FDA批准了首個用於抗抑鬱的藥物-丙咪嗪,至今該領域的藥物開發已超過了60年。
  • 從氯胺酮抗抑鬱新機制探討靶向離子通道的新藥研發
    2019年3月5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強生旗下楊森公司開發的艾司氯胺酮鼻用噴霧Spravato用於治療難治性抑鬱,該藥使用4小時內即可緩解抑鬱樣症狀(圖二)[4]。同年11月國內恆瑞醫藥公司也拿下了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艾司氯胺酮首仿資格,並於11月28日投入生產。
  • Mol Psychiatry:慢性氯胺酮導致認知障礙的機制
    來源:吉凱基因 氯胺酮快速抗抑鬱作用的發現,是目前抑鬱症治療領域最重要的進展之一,艾司氯胺酮已被FDA批准用於難治性抑鬱症的治療。近期有研究報導重複氯胺酮治療有助於預防抑鬱症復發,但有多項研究顯示慢性氯胺酮使用會導致認知障礙,但其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 你需要當心的犯罪工具-K粉(氯胺酮)
    但是隨著吸食時間的增長,她發現以往的劑量已經難以產生最初的舒適感,為了重獲快感不得不增加次數以及劑量,直到最近兩年K粉的消費已達到每日兩千元左右,經濟上早已入不敷出。同時她還發現自己的意識、記憶和控制力都出現異常,特別是母親描述自己近來說話越來越口齒含糊不清、舌頭像打結一樣,以及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她意識到這是K粉帶來的危害,有了戒毒的意願,這才來到我院接受戒毒治療。
  • 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雖已有小分子「藥王」 但開發依舊火熱
    雖當前尚無法治癒,但治療方法及藥物開發卻非常火熱!無論是經典的沙立度胺,還是單抗類藥物達雷妥尤單抗的引入指南,以及CAR-T療法的介入,抑或是2019年全新藥物Selinexor的上市,該領域的藥物開發進程從未停歇,且從一定角度來看,已有質的提升。
  • 創新藥物開發與藥物改良捷徑 PEG修飾概述
    圖一 PEG修飾藥物Movantik及其工藝路線Movantik是化學藥物PEG衍生的代表,該藥物由阿斯利康公司開發,2014年獲得FDA批准上市,用於阿 片類藥物引起的慢性非癌症疼痛患者便秘的治療。Esperoct則是大分子藥物PEG衍生的代表,該藥物由諾和諾德公司開發,2019年獲得FDA批准上市,用於成人和兒童A型血友病患者的預防性治療和急性治療。Esperoct是長效重組凝血因子VIII(FVIII)的PEG衍生物,顯著延長了Esperoct的半衰期,且具有優秀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Nature|改造致幻劑以治療藥物成癮及抑鬱症
    2020年9月公布的未來科學大獎的「生命科學獎」便頒布給張亭棟和王振義兩位教授,以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其中三氧化二砷即為俗稱的砒霜(專家點評Cancer Cell丨 盧敏等實質性獲得靶向藥物的聖杯—— p53突變體復活劑)。神經精神系統藥物中具有明顯毒性的藥物眾多。
  • 首款針對低級別上尿路上皮癌的藥物療法獲FDA批准!
    首款針對低級別上尿路上皮癌的藥物療法獲FDA批准!來源:藥智網|脆皮五花肉 今日早些時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UroGen Pharma研發的Jelmyto(絲裂黴素凝膠)上市,用於治療低級別上尿路上皮癌(UTUC)。Jelmyto是第一款針對這一疾病獲批的藥物療法。
  • 「MEK抑制劑」全球已上市4大替尼藥物 國內恆瑞&天晴均有布局
    針對於這條通路的靶向藥物已經有十幾個,而其中的MEK近年來備受關注,至今已有4個替尼類藥物獲FDA批准上市,且國內新藥領先企業的恆瑞、天晴均有品種布局!現,MEK已有多個高選擇性藥物上市,數十個藥物處於臨床開發中。
  • GPCR結構對藥物開發的影響!
    當前的療法僅能靶向作用人類機體中表達的僅25%的潛在可用作藥物的GPCRs,目前有103個GPCR靶點(在可能的403個靶點中),其中至少有一種上市的藥物能在臨床實踐中使用,其中有41種為激動劑,27種為拮抗劑,這兩種均能用於35個靶點;然而,由於403個GPCR靶點或許都具有治療的潛力,因此在激動劑或拮抗劑模式下,潛在的可靶向作用的靶點大約就有800個。
  • 全球將迎來首款靶向TROP-2的ADC藥物,這些中國公司也在開發!
    目前,全球尚無靶向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ADC)獲批上市,但是近日該靶點領域迎來了重大研發進展。4月6日,Immunomedics公司宣布,其開發的靶向TROP-2的在研抗體偶聯藥物sacituzumab govitecan在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了優異的療效,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DMC)已建議提前結束這項試驗。美國FDA預計將於今年6月對該藥的上市申請做出回復。
  • 多巴胺、穀氨酸與精神分裂症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已將 100 多個風險位點與精神分裂症相關聯,但僅一個基因座與多巴胺 D2 受體有關,許多與穀氨酸能突觸的發生和維持基因有關。故精神分裂症有關的遺傳因素可能間接影響多巴胺系統,穀氨酸系統紊亂則是病理生理的基本組成部分,似乎多巴胺能功能障礙更發生在其他系統異常的下遊,包括穀氨酸系統。
  • 擬開發新冠藥物卻不提安全性、療效等 廣生堂收監管函
    4月14日晚間,廣生堂直通披露《關於籤訂硫酸羥氯喹技術開發合同的公告》稱,擬「與北京陽光諾和藥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陽光諾和」)合作開發可能的抗冠狀病毒藥物硫酸羥氯喹片,共同致力於開發儲備可能的治療及預防抗擊新冠病毒藥物」。
  • 出國看病:治療丁型肝炎的頭一款藥物在歐洲獲批上市
    由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德國感染研究中心和其他合作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的進入阻斷劑bulevirtide(商品名Hepcludex,原名Myrcludex B)現已獲得歐盟委員會批准,成為治療丁型肝炎的頭一款進入抑制劑。醫療發達國家的每一次新藥獲批對選擇出國看病的中國患者來說都意味著多一份希望。
  • 丁肝藥物開發和B肝之間關聯性
    是否已有開發用於治療丁肝病毒藥物?丁肝藥物開發,1977年被科學家發現,和B肝有千絲萬縷關係丁肝病毒(HDV),最初是在1977年被義大利科學家Rizzetto在慢性B肝患者的肝細胞核內發現的。HDV直徑為35至37mm,它的核心主要由單股負鏈共價閉合環狀RNA與HDV抗原所組成,HDV的外包則是HBV的表面抗原。
  • HER2陽性乳腺癌藥物Tucatinib獲FDA批准上市
    2019年曾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資格(BTD),與曲妥珠單抗和卡培他濱聯聯用,用於治療接受過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T-DM1(ado-trastuzumab emtansine)治療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包括伴有腦轉移)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以往的研究證實,Tucatinib不論是作為單一療法還是與化療或其他HER2靶向藥物聯用,均具有較為優秀的抗癌活性。
  • 60億美元 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再次攜手開發抗體偶聯藥物
    轉自 | 即刻藥聞7月27號,阿斯利康(AstraZeneca )與第一三共株式會社(Daiichi Sankyo)就靶向人滋養層細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TROP2)抗體藥物偶聯物(ADC)DS-1062達成了一項新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協議。DS-1062是一款潛在的重磅新藥,有望重新定義肺癌,乳腺癌和其他多種癌症的治療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