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譜數據分析:北京雞娃圈究竟焦慮的啥?

2021-01-07 騰訊網

最近北京雞娃和普通人的話題持續發酵,看熱鬧不嫌事大,咱再添把火。

主要的好奇點在於,為啥北京家長,哦不,北京雞娃圈家長這麼焦慮呢?急得究竟是啥?從高考跑道來講,他們娃的終點牌子明明已經被放到比我們其他省的近很多的位置了呀?我好奇也是因為,生怕自己落了些什麼關鍵點,耽誤了自家這生活在高考大省的娃。

要搞清楚這個好奇,我大概這麼一個思路。

第一,北京是不是真的高考更容易?

第二,清北家長二代考清北是不是比其他孩子更容易?

第三,為何焦慮?

文章比較水啊,大家看個樂,我儘量找準確數據,偏差肯定會有。

1. 北京高考更容易?

答案顯而易見是肯定的。根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的《2020北京教育事業發展統計》,2020年北京高中畢業生是50390人。

同樣查詢教委資料,畢業人數並不全參加高考,還有出國的什麼的,實際參加高考的人數是49225人。

在北京娃高考留京概率有多大?這篇文章裡,我們可以得知,北京考生考清北大概需要考進前450名,進北京985院校大概需要考進前5500名,考進北京的211學校要考進12000名,考進一本需要22000名,考進本科需要37000名。

計算出來升學難度分別是,考進Top 0.91%、11.17%、24.38%、44.69%、75.17%,分別可以升入對應檔次的大學。這其中,並不是所有的高中畢業生都會進北京的高校,想去其他省市的北京考生也不乏其人,所以實際比例數理論上更高。

實際錄取情況呢?

2020年,清北在北京統招計劃509人,強基計劃174人,保送加藝體大概在45名左右,美院大概三四十。所以清北實際錄取了大概760名左右。

根據「北京高考在線」統計,2020年海澱總考生人數10413人,清北共錄取479人,清北錄取率4.6%。西城區呢?北師大附實驗中學錄取人數最多,共71人。其次為北京四中,錄取62人。光這些數據就600多個了,而北京整體考生的清北率大概在1%

(數據來源見水印,畢業人數有爭議,錄取人數比較準確)

而對等的,我所在的山東是什麼情況呢?

山東2020年高考人數53萬。這個數據含春季高考,但春季考生和錄取比例都很小,誤差容忍不計。度娘隨手搜搜便可知道,清北錄了157個,強基名額74個,加上其他招生渠道拉拉雜雜大概270多人。山東今年的清北比率大概在0.05%的樣子,這還是招生人數變多以及考生變少的情況呢,在2015年考生人數峰值的時候錄取率大概在0.02%的樣子。

除了清北,其他的985、211高校,在北京的錄取率都遙遙領先山東。根據山東教育廳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三次新聞發布會通報,夏季高考統考人數530381人,本科招生人數265999人,單招、單招保送5839人。算一算本科率才51.25%,而北京能達到80%以上,普通大學比山東錄取率高大約30%。

而985高校在山東錄取情況呢?根據一分一段表,以分數最低的985學校分數線來算,山東理科排位14195名才能夠分數線,錄取率在2.68%;北京985位次在9676名,錄取率19.75%,也就是北京孩子5個人裡就有1個能上985的,而山東的孩子37個裡面才能考1個。優質高校的升學概率高出山東數倍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了,自家的孩子自家疼,北京的學校錄北京的學生,上海的學校錄上海的學生,生活在高校資源豐富的城市就應該得到增益

我認為這在城市角度,是無可厚非的安排。

2. 清北二代進清北的概率更高嗎?

首先,清北的家長有多少留在北京呢?

基於生育率資料我只找到了2015年的,就對應找2015年畢業生資料吧。根據北京教委發布的《2015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北京高校畢業生231005人,在北京就業人數為108798人。我查了查其他年份的,也都差不多,十萬人左右留京。

而這些人生了多少娃呢?在北京統計局能搜到的數據有這麼一條: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的育齡婦女一般生育率為30.5‰。也就是每1000個育齡婦女,生30個孩子。畢業生咱們算最「壯勞力」的生育人群,比育齡婦女生育率可能要高一丟,總體應該差不多,這五萬女大學生大概能生1632個孩子,也就是為北京一年貢獻1632個考二代。

就業質量報告還指出,2015年清華就業4002人,北大就業5722人,合計9724人。

所以這些清北家長有多少生了孩子呢?

根據2015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各自頒布的就業質量報告,北大留京2794人,清華留京2001人,合計4795人,生育率4795/2*30.5‰=73個孩子。啊,太少了吧,才73個孩子,一定是生育率計算出了問題。算比正常家庭多一倍!男的娶的老婆都算同齡,全都算上!孩子數能滿上了吧?那也只有300個而已。實際上的數量肯定少得多。

(北京大學2015年留京率48.84%)

(清華大學2015年留京率毛估估算50%)

想問問大家,這些人會生活在北京的邊緣圈嗎?比如學區很差勁的那種康養區?

不太能吧,毛估估都知道會生活在海澱朝陽西城東城再不濟豐臺順義,看看中考錄取率,最低的豐臺也有71.1%,跟教育強區平衡一下中考率算80%不過分吧?這三百個清北二代,就算學習很差,上高中的人數也在240個的樣子。

(來源:北京小升初網)

2015年北京大學統招計劃數186人,清華統招計劃數170人,合計356人,其他渠道拉拉雜雜能到400吧(2020年是760左右)。

這240個孩子,去搶接近400個清北名額,大家說清北二代上清北的概率如何呢?就算學習不好,被別的考二代趕超了,但因為有校友和老師的關係增益,有對學校的信息了解程度的增益,以及父母重視教育的程度和學習能力的增益,不知道能加20%還是40%的puff,反正,難會有多難呢?

3. 那麼為啥會焦慮?

這裡並不是說清北家長都焦慮。而是從整體上的觀感來說,北京的家長普遍比其他省市的要焦慮一些,能pk的可能只有上海家長了吧。

我的一個猜測,不一定對,因為他們是那群踮踮腳努把力就能夠上目標的人。如我們上面分析,他們只要稍稍使使勁,在5個人裡面成績「勝出」,就可以上985大學了,為什麼不呢?是我我也會加滿油啊!

而我們高考大省,平均一個班才一兩個能上985,想想就躺平了吧。

就好比,劉翔跑的夠快的了,世界第一,他對跑步速度的焦慮應該比我強烈多了。他盯著的對標對象是蘇炳添,而不會是我。雖然比喻不太恰當,劉翔是個人能力,北京考生是錄取機率,但是,就如同我們這樣東部城市的家庭,不會想到去跟丁真那裡的考生對標、不會跟那裡的同齡人比生活學習一樣,拼殺的感覺永遠發生在近處能夠到的地方

啊,你們如果說,你一個外省家長就不要評判北京雞娃了吧,別啊,不槓,咱們為的是尋找自己人生坐標系而共同努力,命運共同體,好吧。另外,我們其他地區的家長也不要就此沮喪吧?他們是終點牌子比較近,但是我們的孩子如果是從10分拼到90分上985,那麼比北京海澱區從10分努力到70分上985,其實過程的收益是更大的。

人生是均衡的,奮鬥的過程是自己的,過程分要比結果分更加能體現對人生的掌控。當然,不是說背景孩子就少了這塊過程,他們考試是容易點,其他方面也會補足。我們生下來,每個面向的差距,都包含著老天爺讓你多奮鬥一些過程分的用意。

部分參考來源:(可能有些貼漏了)

http://www.xschu.com/xiaoshengchu/28/39200.html

http://www.jzb.com/bbs/thread-7826276-4-1.html

統招人數查詢:http://query.bjeea.cn/queryService/rest/plan/115#

強基計劃查詢:http://www.zizzs.com/c/202005/44681.html

各省985錄取率: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965174

北京生育率:http://tjj.beijing.gov.cn/zxfbu/202002/t20200216_1635938.html

2015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http://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zwgzdt/202001/P020200107642474067133.pdf

http://jw.beijing.gov.cn/so/s?tab=all&siteCode=1100000152&qt=北京教育事業發展統計

相關焦點

  • 魔都老母親群像:白天找「雞飼料」,晚上餵,睡前後悔流淚
    最近有學員和我們吐槽:夜裡常常陷入自我分裂的焦慮裡無法自拔,具體症狀為:白天瘋狂找雞娃雞飼料,猛投餵一番後,晚上看著娃疲憊睡著的小臉蛋,內心後悔不已,留下兩行老淚。問道明天是否還雞娃,畫風又一陣突變,老母親眼神堅定地表示「雞血一定要的,不讀書的人生該有多慘,ta以後會知道我的用心良苦」。
  • My錢包借款究竟靠不靠譜?全面分析過後才知道
    My錢包借款究竟靠不靠譜?全面分析過後才知道 2020年01月06日 17: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My錢包借款究竟靠不靠譜
  • 魔幻而辛苦的2020 到底是你雞了娃 還是娃雞了你?
    至於無形的,比如:梳理了人生前半場的得失;總結了做事的思路和步驟;明白了自己要幹啥&能幹啥;等等。 人生半場,終於略微明白了自己是誰,也是real不容易。因為害怕失去,我們才會在手中緊握太多的東西。好像要的,也許要的,可能要的,要了再說的,都是旁枝和末節。
  • 乾貨|沒動力雞娃了!怎樣才能雞智並理性地躺屍?
    唉,這樣三觀太不正了,應該說:今天的雞,是為了明天愛雞雞,愛躺躺。也不對。。。。。今天的雞娃是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現在過審了沒?還雞啥娃啊,學啥區啥房啊,奧啥數,英啥語,財啥商啊!書一扔,快活去吧!不要忘了一個大利好:不雞娃,一路公立,教育支出一分不給,省了多少錢你算過嗎?算過嗎?
  • 北京親子遊玩攻略:比較靠譜的旅遊推薦
    第一次帶娃去北京,心情是很不一樣的。之前去過北京兩次,但自己去跟帶娃去完全兩碼事,自己去可以隨心所欲,走到那算那,肆意飛馳,快意人生。帶神獸去那學問可大了,路子不能太野,景點不能太偏,時間不宜太長,攻略還要做得詳細靠譜,這可把老爹給累得夠嗆。
  • 「雞王」爭霸:數據描繪的中國炸雞地圖
    首先說一下,清洗數據時DT君發現,某些炸雞店很不「專一」:它可以是賣煎餅果子的,甚至是主打臭豆腐的……為了雞店數據的純潔性,我們放棄了以漢堡、拌飯、火鍋、煎餅果子等為主兼賣炸雞的店。所以,麥當勞和肯德基這種連鎖快餐,以及炸雞作為招牌的韓式餐廳,就暫時排除在本次的分析以外了。接下來讓我們揭曉全國炸雞江山圖。
  • 專家:趁早學會,瞎補、瞎比會害了娃!
    】科大大昨天跟家裡的小外甥女視頻聊天,我正跟老爸誇他外孫女又聰明又可愛呢,結果老媽在旁邊嘆口氣說:「唉,這小丫頭是哪都好,就是吃啥都長不高,我想給她吃點長高藥,你姐還攔著!」雖然姐姐受到科大大的耳濡目染,知道藥不能瞎用,東西不能胡亂給娃吃,但心裡還是難免焦慮,外甥女的個子矮到底正常不正常呢?
  • 每一個不靠譜的娃媽都是段子手,帶娃都這麼搞笑嗎?
    注意,高潮並不在這裡把娃哄不哭了繼續餵奶之後我心中愧疚感爆棚,不停地胡思亂想:這ipod雖然小,砸上去應該有很疼吧,會有多疼呢?沒在意溫度,潛意識裡覺得娃如果感到燙自然會鬆手。寶寶接過雞蛋,拿在手裡好一會兒沒有啥反應。突然,哇的大哭,眼睛巴巴地看著我,眼淚撲簌撲簌地大粒地往下掉,可雞蛋居然還攥!在!手!裡!娃呀,你是有多死心眼啊!覺得燙你咋不知道扔捏?!
  • 精神病究竟是怎樣遺傳的,科學家用數據告訴你真相
    那麼究竟精神疾病是否會遺傳?今天我給大家科普一下:01遺傳性疾病分三類,精神病遺傳數據所以到底是「蛋生雞,還是雞生蛋,具體情況還不清楚。03除了基因遺傳,精神疾病還有這種「遺傳」方式其實除了基因遺傳外,精神疾病出現家族鏈形式還有這樣一種可能——行為言語模式的傳遞。
  • 黃燜雞米飯與數據大餐
    最愛燉羊肉,牛肉排骨次之,而一年四季下來做的最多的還數百吃不厭的黃燜雞米飯。保證味道還不錯的重要秘密就是每次都使用同一個菜譜,個人使用的菜譜app是下廚房,簡單實用,實話實說做飯的時候經常是左手手機看菜譜,右手鏟子調料忙個不停。就這樣一盆又一盆的黃燜雞就出鍋了,這黃燜雞米飯優點就是簡單、方便、味道差不了,食材保證了這道菜的下限,雞腿、土豆(可選)、香菇、青椒。
  • 新書發布《蒙臺梭利家庭方案3-6》: 雞娃還是佛系?
    我終於可以用雞娃和
  • 頭上戴「大黑帽子」的車驚現北京街頭,究竟這車有啥神奇之處?
    導讀:頭上戴「大黑帽子」的車驚現北京街頭,究竟這車有啥神奇之處?文|農民伯伯的百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頭上戴「大黑帽子」的車驚現北京街頭,究竟這車有啥神奇之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孩子一年補習費花掉10個愛馬仕,這些父母的焦慮和我們無關嗎
    全國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海澱,海澱的媽媽拼了老命,下了血本地雞娃,卻依然無法確保孩子「上岸」(考上目標重點學校)。 最近一本名為《上岸:一個海澱媽媽的重點學校闖關記》的書出版,又一次引起了教育界的震動。
  • PS-磷脂醯絲氨酸|「拯救」比娃還焦慮的家長
    孩子說:焦慮的爸媽,好像隨時爆炸的氣球。宅家陪娃,每天的心情就像過山車,焦慮正在吞噬著陪娃的家長們,你是否也位列其中?家長甲:剛剛被兒子氣得心臟病都快犯了,一讓寫字他各種抓狂,一讓背書各種不會,關鍵還在玩,光知道發脾氣說不會,就是不知道開始學習,天天雞飛狗跳。家長乙:每天寫作業上演情深深雨濛濛的哭戲,勸一個小時,硬是不寫,我都哭了。
  • 不吹不黑,「瑞幸模式」究竟靠不靠譜?
    但相較於全行業對瑞幸踩踏式的「討伐」,一個客觀理性的角度很有必要,不吹不黑,瑞幸的模式究竟是否合理?在虛報數據、粉飾財報的操作之下,瑞幸到底怎麼了?曾經被瑞幸一手鼓吹起來的咖啡新零售,又還能繼續走下去嗎?1.瑞幸的單店利潤合理嗎瑞幸的單店利潤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些牲畜,雞鴨貓狗之類的,養雞養鴨主要是為了吃蛋,而養狗主要是為了看門護院,可能是因為養雞養狗的多了,農村的老人們還總結出來一些關於它們的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還有「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在我們當地倒是沒有雞三狗四的說法,而是說「雞不六載,狗無八年」。
  • 「不靠譜爸爸」走紅,下雨天用娃遮風擋雨,網友:混得最差的二胎
    在中國的傳統理念裡面,帶娃和幹家務活的一般是女性,這兩件事情仿佛和男生絕緣,導致大眾對於男性帶娃始終保持著質疑不看好的心理。
  • 帶娃焦慮?娃也很焦慮!如何緩解?專家「支招」
    疫情期間,不少孩子表現出了焦慮、沮喪、恐慌,甚至抑鬱等負面情緒;同時,他們還要面臨考試、升學等壓力。面對孩子的各種焦慮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與壓力和焦慮「化敵為友」?當今青少年的總體心理,是心理與生理發展不同步,成就感與挫折感頻繁交替,對社會和家庭既叛逆又依賴的衝突。謝斌首先明確,兒童和成年人一樣存在壓力,只不過它們具有不同的形式、感受,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但是這些壓力很少被我們獲知和認識,因而也造成了家長和子女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 社交焦慮 你究竟在焦慮什麼?
    可是一旦這種焦慮超過了適度的水平,就會變成我的那位朋友,為社交困擾,出現退縮行為。他們究竟在焦慮什麼呢?誠如前面所說,社交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並且有很多我們控制不了的環節。有一部分社交焦慮的人正是因渴望較高的控制感而對社交望而卻步。
  • AI眼中的高考數學考了啥?科大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剖析試卷
    7 月 10 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智慧教育研究團隊 " 另闢蹊徑 ",通過人工智慧 + 大數據的分析方法,以數學試卷為切入點,從人工智慧的角度出發,以特獨的視角展示 AI 眼中的高考試卷。剖析一:今年考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