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候姥爺有個點心匣子放在桌上,每次路過我都偷偷打開匣子掰一小塊點心,寫作業走神了也去掰一塊,不知不覺點心匣子空了,姥爺問我點心是誰吃的?我就裝傻說不知道,這種小把戲從我小學一年級持續到三年級,隨著甜甜的稻香村棗泥餅、糖火燒和酥皮的牛舌餅、香脆的芝麻餅乾,我漸漸胖了起來。
初中高中的時候每天帶到學校的加餐也是稻香村點心,我愛吃鳳梨酥、沙琪瑪,還有各種叫不出名的點心。也就是在這時候,我把稻香村點心吃了個遍。因為點心高油高糖,餓的時候吃一塊兒很是管用。
吃了這麼多年稻香村,很多點心我是叫不出名字的。在擺滿各式點心的櫃檯前跟售貨員一指「這個、這個和那個,各來5塊兒」,心理想著下次來買的對象。
稻香村店面多少年來還保持著我小時候的老樣子,乾淨的大理石地磚,櫃檯裡一摞摞的點心讓人看著眼饞,售貨員穿著乾淨的白色工作服抓點心,收錢找零的時候分毛必究。其實稻香村賣的遠不止點心,它還賣熟食(肉),小吃(豌豆黃兒),糖果(比如老北京那種大蝦酥),牛奶,過節的時候賣粽子元宵月餅,哪家要是想自己包粽子做元宵,可以從稻香村買到皮兒和餡兒等原料。
現在我很少去稻香村了,只是過節的時候去買吃的。早上八點門口就排大隊,節日氣氛很是濃烈;特別是過春節,每個人都要打個點心盒子,春節家裡聚會喝茶吃點心也算是一種北京傳統了。
---Eason
我家住在崇文,現在是東城,家門口走不了幾步,就是一家稻香村。每次放學,纏著爸爸買一杯茯苓酸奶,或者指著甜甜的金豬餅發幾秒呆,老爸就會妥協。到了正月十五,買元宵的長隊到了下班的點兒才會越來越短;到了中秋,稻香村的月餅成了招待親友的家中必備。我敢說,這些點心裡,一定有你的最愛!
自來紅又稱紅月餅,老北京漢族名點,中秋節節日食品。烤的顏色較深。清一色白糖、冰糖渣、果仁為餡,外皮上打一個紅色圓圈,圈內扎著幾個小孔。自來紅月餅組織酥鬆,口味香甜,桂花香味濃鬱,用香油和面烤制,是素品,即可祭月,又可平日敬神。告訴你的前任,別覺得自來紅寒酸,滿滿的都是愛!看看什麼餡料:桂花(甜甜蜜蜜)、青紅絲(愛你到青絲成雪)、桃仁(和和美美)、瓜子仁(多字多福)!其他的神馬都弱爆了!
作為京城四季糕點之一,沙琪瑪甜而不膩,唇齒留香的味道一直是老北京的一種傳統味道,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鬱的糖醇沙琪瑪是稻香村一道經典。糖醇沙琪瑪口味的流傳收穫了老一輩的很多贊!特別是糖醇沙琪瑪讓血糖高糖尿病的中老年們也愛上了甜食!
堪稱稻香村經典系列,有黃油棗泥餅、棗花餅、棗泥塊兒等等,狀元餅也是棗泥餡的,特別細膩特別香!
說起稻香村,怎麼能忘了牛舌餅!牛舌餅作為咱北京的一個地道的點心,稻香村做得皮酥餡兒大,甜鹹適中,老人們好鹹口兒的,牛舌餅甜度不高,絕對是不二選擇!
寫到這裡,我必須要感嘆——從來都沒見這麼萌的點心!金豬餅突破傳統工藝,採用「餡包餡」的特殊工藝精製而成,口感細膩、獨特。更關鍵的是,它長得好看啊!每次買金豬餅回家,都會先琢磨琢磨我到底是先吃耳朵還是先咬眼睛呢!
和臺灣的鳳梨酥比起來味道差不多,但是價格相比之下要便宜。甜而不膩,用料很足!
狀元餅最大的賣點就是它餅上下的倆大字——狀!元!
紫菜和肉鬆一直就是絕配,再有蛋糕的鬆軟,那就別提多好吃了!!
還有烏梅餅、山楂鍋盔、果醬盒、蜜三刀、鮮花玫瑰、糖火燒....
作者:朱藝琳,筆名溫湉,Eason的小學同學,北京土著,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本文節選自其為《老北京城》所撰稿。點擊閱讀原文,帶你看一篇史上最全的稻香村點心攻略
感謝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