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鹹魚白菜,還是山珍海味,美味總是能在不經意間捕捉住人的味蕾,觸動人的嗅覺神經,尤其是來自故鄉鄉野田家的質樸美味更是如此。
又到一年「曬胡蘿蔔絲」的時節,在潛山梅城鎮太平村的田畈上,隨處都能看見人們忙著晾曬胡蘿蔔絲的熱鬧場景。
幹胡蘿蔔絲,作為潛山太平地地道道的特產,它沒有滿漢全席的氣概,沒有山珍海味的昂貴,卻默默地傳承了數百年,吃起來有韌性,筋道耐嚼,還有陽光的味道,溫暖、質感、滋味。
胡蘿蔔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素有「小人參」之稱。潛山太平村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種植、加工胡蘿蔔絲是太平村的傳統產業。
太平村老組長許開國告訴我們,他們家祖祖輩輩都種胡蘿蔔,主要得益於當地深厚的土壤,種出來的胡蘿蔔都是紅心的,口感更加脆嫩香甜。
太平胡蘿蔔每年從農曆7月份開始下種,11月份開始收成。冬日裡,勤勞的村民們將一顆顆胡蘿蔔拔出,去掉蘿蔔纓子,將胡蘿蔔清洗乾淨後,人工刨成絲,晾曬在田間竹製高架上,在初冬的西北風和陽光的關照下,兩三天的功夫就變成了皺巴巴的胡蘿蔔絲幹。
太陽光下天然生曬蘿蔔絲,完全是綠色、健康的美食,清甜中保全了胡蘿蔔的原味道,令人回味無窮,可謂是「食過返尋味」。
曬好的蘿蔔絲生食清香回甜,不苦不辣、無雜質、無異味;醃製鹹菜食用,營養均較好,並可久存供補蔬菜淡季食用;用來煲湯就香氣四溢,清甜可口;用來涮魚則是消除魚腥,汁味濃厚……
從當地村民口中得知,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太平製作幹胡蘿蔔絲的鼎盛時期,晾曬乾絲的場景長達八裡路長,一些農家一年能盛產乾絲五百來斤,主要得益於當時縣裡統一收購,另外舒城、肥東、肥西、桐城、嶽西等地前來收購的商販絡繹不絕。
而近年來太平種植胡蘿蔔的農家越來越少,僅剩一些老輩堅持種植,主要是因為現在自產自銷,銷售渠道少,產品缺少包裝宣傳,缺少知名度,加上前來收購的販子也不比往年火熱,價格壓的太低,現在的年輕人寧可荒廢土地也不願意種植了。很多老人都殷切盼望能夠將傳承數百年的生計持續下去,也不枉費當地的大好土地資源。
家的味道,不僅沉澱了食物的美味,更沉澱了人生百味。關於它的記憶雖是細小的零碎的,卻湊滿了我們大半個人生。(文/李紅 圖/葉餘根)
原創作品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廣告推廣----
投稿/商務合作
小編微信: aqwyyg
商務合作: 18955601997(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627298930@qq.com
潛山人,潛山事,盡在潛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