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吃飯越「軟爛」越好?這種傳統的輔食觀念,「坑害」不少娃

2020-12-17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提前做過功課的家長都知道,當寶寶長到6個月齡後,光靠餵養母乳或奶粉,已經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

這時,給寶寶添加輔食這一步,就要開始逐步提上日程了。不過,寶寶輔食的添加需要營養性和合理性,家長功課沒做足就會「坑害」了娃。

由寶寶輔食引發的一場「婆媳大戰」:婆婆做的輔食太軟爛,導致孩子說話遲緩

旭旭和婆婆的關係向來不錯,雖然肯定不如親媽和女兒那麼親密,但倆人多年來未曾紅過臉、吵過架。不料,卻因為寶寶的吃飯輔食問題,讓婆媳倆吵得不可開交。

旭旭休完產假後,就回公司上班了,把寶寶託付給婆婆照顧。雖然老一輩和現代年輕父母觀念存在差距,但是婆婆畢竟有過帶孩子經歷,所以旭旭並不操心。

寶寶剛滿一周歲時,婆婆還一直餵一些雞蛋羹、南瓜泥等食物,即使是做好了塊狀的食物,也會用勺子搗碎再餵給寶寶。

旭旭覺得孩子慢慢長大了,不該總是餵這麼軟爛的輔食,是時候向「大人飯」過渡了。因此和婆婆說過好多次。但婆婆卻不以為意,認為搗碎一些孩子吃得方便,也利於消化。

直到一歲多,旭旭發現自家寶寶還只會「嗯嗯啊啊」,連話都說不清楚,再對比表妹家的孩子,比自家寶寶還小几周,基本能說清楚「爸爸」「媽媽」這樣簡單的詞彙了。

經過分析後,旭旭認為是婆婆給寶寶吃的輔食太過軟爛,阻礙了口部肌肉的發育,但婆婆並不覺得自己的餵養方式有錯。

新老育兒觀念的碰撞,讓婆媳倆吵得不可開交,好長一段時間關係才有所緩和。

給寶寶吃飯越「軟爛」越好嗎?這種傳統的輔食觀念,「坑害」了不少娃

這確實是困擾著很多家長的育兒問題,傳統觀念中,大家都習慣於給寶寶的輔食爛一點、再爛一點……那麼給寶寶吃得軟爛、精細真的好嗎?

其實,不少家長因為這樣的傳統觀念,給寶寶吃錯了輔食,一片好心反而「坑害」了自家寶寶。

(1)過於依賴軟爛食物,影響寶寶咀嚼能力

孩子的咀嚼能力不是天生就有,是需要通過吃、咬食物的動作,來鍛鍊咀嚼功能。

如果家長總是把輔食做得太軟,會形成依賴性只會入口就咽,不添加幹硬食物,寶寶不懂得咬碎再吞咽的道理,口腔肌肉難以得到鍛鍊。

(2)缺乏咀嚼過程,導致寶寶發育緩慢

寶寶長到一定年齡後,仍然吃太軟爛的輔食,這會直接影響到寶寶口腔、牙齒、臉部的發育。

首先,寶寶缺乏咀嚼動作,牙齒和牙齦沒有得到鍛鍊,會造成牙齒擁擠或不齊,進而影響臉型。另外,寶寶在語言表達時會出現口齒不清、說話過晚等現象。

(3)跟不上成長需求,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輔食太過細、爛、軟,都是經過人為加工的,會破壞食物原有的結構,導致營養價值流失嚴重。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輔食的營養卻跟不上成長需求,長期食用這類食物,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的情況。

寶寶的輔食添加,不能一直以軟爛為主,要順應不同階段的成長需求

6~7個月:在添加輔食的初期,主要以泥類的細軟食物為主。比如米粉、蔬菜泥、肉泥等。

8~9個月:等寶寶習慣輔食後,可以添加一些濃稠食物或者便於咀嚼的半固體食物,逐步添加顆粒狀的食物,讓寶寶有東西可嚼。比如蛋黃奶糕、雞蛋羹、小麵條、軟蔬菜等。

10~11個月:寶寶的輔食適應能力已經很強,可以逐漸添加丁狀、塊狀的固體輔食,還可以引入手指食物,可以鍛鍊他抓取、咀嚼能力。比如軟米飯、餛飩、奶酪等。

1歲左右:這時,寶寶的輔食可以和大人飯菜差不多,只不過要比大人的細緻、清淡一些,逐漸向「大人飯」過渡。

關於寶寶在不同成長階段,輔食應該怎麼吃?營養如何搭配?這本《每周輔食吃什麼》能給家長們一些方向。

這本書針對6月齡到3歲的孩子,一共列舉了215道輔食供以參考,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基本食材。每道輔食都有詳細的製作步驟、需要時間和營養價值,為什麼選擇這道輔食?其中的食材有何價值?

讓各位家長製作輔食不盲目,有針對性,在專業指導下,為寶寶做出營養豐富又美味可口的輔食。

這本書的撰寫者劉長偉,是33萬媽媽關注的兒童營養專家,非常具有權威性,是兒童醫院的醫生、營養師,有豐富的理論和臨床經驗,能為寶寶的輔食添加提供更好的方向。

另外,有各種博主大V、婦產科醫生、兒科醫生的傾力推薦。

寶寶3歲前的輔食如何添加最科學,照著這本書吃就夠了!

這本書現在團購優惠價為58.8元,用一件衣服的錢,為寶寶買一份飲食健康,簡直不要太划算。

討論話題:各位,你們對給寶寶的輔食添加有何建議嗎?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輔食越爛越好?6-12月試試這3道輔食,寶寶身體強壯少生病
    所以很多媽媽就認為,輔食一定是越爛越好,越細越好,甚至在寶寶九十個月還讓寶寶吃軟爛軟爛的輔食。那麼,媽媽這種做法對嗎?答案是——NO!輔食並不是越爛越好,媽媽們需要根據寶寶的月齡來調節輔食的軟爛程度和粗細程度,以及種類和分量。
  • 阿姨必備丨冬季必備寶寶輔食添加攻略,讓寶寶愛上吃飯!
    麻麻們為了寶寶不生病,都會適當地給寶寶補充營養,添加輔食。那麼,在寒冷的冬天怎麼給寶寶添加輔食才是最合適的呢?今天小編就來奉上這份寶寶冬季輔食添加攻略(內含菜單食譜),需要的姐妹請收藏!3、壓成泥狀,泥越細寶寶吸收越好,對寶寶的腸胃負擔也越小,放到溫熱,就可以給寶寶吃了。冬季氣候差,如果寶寶外出活動少,日照不足,就容易缺少維生素D,而維生素D能夠促進對寶寶鈣磷的吸收,這樣寶寶才能長高高。所以為了寶寶生長發育,在冬季,寶寶需要多吸收一些維生素D。
  • 寶寶夏季清爽輔食,讓寶寶愛上吃飯!
    因此,夏日怎麼讓寶寶也愛上吃飯呢?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款夏日清爽開胃的寶寶輔食。2、大棗先煮半小時後放其他所以食材大火開後,小火慢燉至銀耳及黑木耳軟爛即可。或可以用高壓鍋衝大氣後小火慢燉一小時即可。優點:銀耳富含維生素D,能防止鈣的流失,對生長發育十分有益。銀耳中的有效成分酸性多糖類物質,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調動淋巴細胞,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興奮骨髓造血功能。銀耳中的膳食纖維可助胃腸蠕動。
  • 3歲寶寶不吃飯,奶奶一句話讓他乖乖吃飯,結果越吃越挑食
    每次到了吃飯時間,本來不想破壞融洽的氣氛,但又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發育,又不得不逼孩子吃飯。和吃飯相比,孩子們更喜歡吃零食。很多家長常常說:「不吃飯,就不讓吃零食」,借零食來誘惑或要挾孩子乖乖吃飯。這種做法短時間內看似有效,但實際上只會增加孩子對零食的好奇心和依賴感。孩子吃飯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滿腦子都在想著零食,漸漸養成了挑食的習慣,變得越來越不愛吃飯。
  • 給寶寶做輔食,營養師:魚身上這幾個部位不能吃,建議收藏
    除了蛋白質比較優質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DHA,這種對孩子大腦發育有好處的營養素。寶寶的食量本來就小,吃下去的食物,當然要營養高易消化,因此建議大家選擇鱸魚、桂魚、帶魚、大西洋鱈魚和黃骨魚等。 Tips:大西洋鱈魚和銀鱈魚不一樣,銀鱈魚的汞含量比較高,買的時候要注意。
  • 這幾種「坑娃」餵養方式,寶寶越吃身體越差,有中的家長快改正
    下面,這幾種」坑娃「餵養方式,寶寶越吃身體越差,有中的家長快改。1.輔食添加味精有些家長為了食物好味道,喜歡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添加一點味精,這種做法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很不利。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基酸,含量在85%以上,這種物質會與寶寶血液中的鋅發生物理結合,生成穀氨基酸鋅,不能被身體吸收,隨尿液排出。
  • 精心準備的營養餐居然全是「糟糕輔食」,難怪寶寶越吃越瘦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早上和小劉一起在食堂裡吃飯,我兩的寶寶出生只相差一個月,坐在一起聊天自然少不了詢問對方寶寶的生長情況。 「糟糕輔食」有哪些?
  • 寶寶吃什麼輔食好?別再給寶寶吃這4種輔食,沒營養,還越吃越瘦
    寶寶的營養,一直都是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6個月以前的寶寶,父母還不用怎麼操心,給寶寶吃母乳或者奶粉就可以了,但是當寶寶開始吃輔食後,我們應該給寶寶吃什麼輔食,才更有營養,更能促進寶寶健康發育呢?可能每個父母,都有著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但並不是所有的寶媽,給寶寶吃的輔食都是對的,都是有營養,適合寶寶吃的。
  • 寶寶要吃輔食了,這些「神器」先別買,過來人「極簡輔食攻略」
    輔食機的功能完全可以用料理棒和小蒸鍋來代替,而且這兩種工具的利用率還能更高一些。落灰第二名:咬咬樂Kiki在直播中說,在她給孩子買的輔食工具裡有這種咬咬樂,它的原理是可以將蔬果放在裡面,讓寶寶去啃咬吮吸。這樣既不會被小塊的食物卡到,又能吃到各種食物。
  • 半歲寶寶輔食添加,5個「害娃誤區」要避開,都是家長經常犯的
    對於寶寶來說吃飯就更重要了,必須要家長多花心思,才能讓孩子茁壯健康成長。 我們都知道孩子長大了一些之後,除了餵奶還要給他添加一些輔食。但是很多媽媽雖然學歷非常高,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方面卻一點經驗也沒有,經常出現這5個誤區。
  • 新手媽媽須知——6~24 個月的寶寶,輔食應該怎麼添加?看完就懂
    一般來說,寶寶到了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添加輔食了,而且,為了孩子的營養能夠均衡,也為了寶寶之後能習慣吃飯,所以,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添加輔食相當關鍵,家長不可大意。是的,之所以添加輔食,是因為這兩者的營養已經跟不上孩子的需求了,並且,寶寶年齡越大,需要的營養越多,只有適當的添加輔食,才能保證寶寶的健康發育,為寶寶今後過渡到固體飲食的階段做準備。2、幫助咀嚼功能發育到了4個月之後,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就會增強。
  • 如何讓寶寶乖乖的學會自己動手吃飯?掌握這一招就夠了!
    米飯糊滿臉、食物掉滿地、湯汁撒滿身……寶寶開始試著自己吃飯後,這些「邋遢」的場景常常讓爸媽很崩潰,有些爸媽就會阻止寶寶自己吃飯,阻止寶寶用手抓吃的
  • 有一種輔食被很多寶媽忽視,卻是DHA豐富來源,讓寶寶越吃越聰明
    小寶寶們在剛引入輔食的時候,對大千世界的各種營養,都存在著極大的渴求。6月齡的小傢伙,需要開始攝入穀物、蔬菜;到了8月齡,寶寶們對肉類、蛋類的需要也日漸顯現出來。有一種食物,和肉類一樣重要,還能在體內合成DHA,讓寶寶越吃越聰明,卻被很多寶媽忽視了,那就是食用油。
  • 難怪寶寶營養不良!這7種食物常見的「假輔食」,寶媽還蒙在鼓裡
    這種「假輔食」正在悄悄偷走孩子的健康同事曉菲連著好幾天都處於後怕的狀態中。原來啊,自從寶寶進入到6月齡的時候,曉菲就按照育兒書上的建議,有意識地為寶寶斷奶了。先是給寶寶添加米粉,但是看著寶寶興致不高的樣子,於是曉菲和老公商量,給寶寶做一些菜糊和肉糊之類的輔食。
  • 這種食材做輔食,寶寶吃了烏髮、止瀉、防蛀牙!
    寶寶吃了護牙、烏髮、止瀉聲明:圖文來自網格,由捲毛娘親編輯整理!芋頭既可作為主食蒸熟蘸糖食用,又可用來製作菜餚、點心,做法多鍾多樣;因此是人們喜愛的根莖類食品。寶媽們,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這種食材,趕緊學些芋頭輔食做給寶寶吃吧。
  • 6-12個月寶寶添加輔食,這4類食物比米粉更營養,可以經常吃
    尤其是1周歲內的輔食添加,不僅要保證食物的原汁原味,還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單一到複雜」的原則,經常讓媽媽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面對這種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呢?6個月-3歲寶寶的215道輔食!
  • 寶寶輔食食譜
    2.寶寶輔食:牛奶紅薯泥 菜譜簡介寶寶不好好吃飯怎麼辦?孩子天性喜歡新鮮,多樣化的美食,我們可以變換花樣巧妙搭配各種營養,多給寶寶嘗試各種不同的口味,讓寶寶吃得笑呵呵~~材料熟蘋果1隻,冰糖適量做法蘋果去皮、核,用料理機打碎;加少量水,用小火熬製,略呈透明狀即可,少加冰糖調味,以不酸為宜。  4.寶寶輔食:牛奶蛋黃米湯粥
  • 孩子吃飯不愛吃、吃不好、追著餵咋辦?突破傳統,自主進食新方法
    久而久之,孩子失自了我驅動性,吃飯變成了父母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這不僅對孩子吃飯的習慣有影響,還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以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變得不再積極主動。吃飯不僅是吃飯,還意味著孩子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是喜悅幸福的,還是愁眉苦展與父母對抗的?如果我們把吃飯的主動權從我們轉換到孩子,你會收穫一個更加快樂,更加積極主動與食物、世界探索的孩子。
  • 過敏體質寶寶如何添加輔食?8種易過敏食物按序添加,更保險
    這種說法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人體的免疫力就是在不斷與細菌病毒作鬥爭的過程中,一點點建立起來的,但如果讓寶寶一直生活在無菌環境中,寶寶的免疫力得不到訓練,所以免疫力低就容易發生過敏的情況。不光寶寶容易過敏,很多長大成人,仍然會對一些食物過敏,而這8種就是最常見的過敏原。有些人會說:「既然這麼容易過敏,那就等寶寶大一些之後再添加。」這個想法沒錯,但是也並不是越晚越好。
  • 寶寶不到一周歲,3種輔食「打死都不能餵」,越吃脾胃越虛弱!
    從小雪懷孕開始,一家人就滿懷期待,盼著寶寶的降生,好不容易孩子出生了,小雪也體會到了帶娃的辛苦,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晚上要給孩子吃夜奶,覺都睡不好,第二天頂著個黑眼圈,困成狗。好不容易熬過大半年,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準備斷夜奶,可孩子非常「難伺候」,輔食吃得少,動不動就哭鬧,喝奶量也下降,弄得小雪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