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鈣元素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軟組織、體液中含1%。
骨骼中的鈣,在正常情況下,在破骨細胞的作用下不斷地被釋放,進入混溶鈣池;混溶鈣池中的鈣在成骨細胞的作用下又不斷沉積於骨骼細胞中,如此使骨骼不斷更新。身體也會在破骨和成骨的自我調節下保持血鈣的動態平衡。
幼兒骨骼約每1-2年更新一次,以後隨年齡增長,更新速度減緩
成年時每年更新2-4%,每天約700mg/d,10-12年可完成更新一次。
礦物質鈣(Ca)有哪些健康作用呢?
構成骨骼和牙齒
維持神經與肌肉活動,包括神經衝動和心臟搏動
參與體內某些酶的活性調節:脂肪酶、 ATP酶、腺苷酸環化酶、鈣調蛋白
維持細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
凝血、激素分泌、細胞吞噬、分裂、分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等
生長發育旺盛的兒童,骨骼中鈣代謝極為活躍,
母乳餵養的嬰兒其鈣吸收率可達50%,兒童約為40%,成人則只有20%,
老年人僅為15%。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狀況時,鈣的吸收率增高。
20歲之前為骨量增長期,
7歲~8歲及13歲~14歲(女)、15歲~16歲(男)兩個快速骨量增長期
,20歲~30歲為骨量緩慢增長期。
30歲~40歲為骨質峰值相對穩定期,骨密度也處於一生的峰值期,
即獲得峰值骨量(peakbonemass,PBM),之後進入骨質丟失期。
平均來說,女性擁有的骨質比男性要少25%。
女性的骨密度流失速度幾乎是男性的3倍,
對於婦女,30歲至絕經期間,總骨量仍有極少量的變化,
絕經後婦女會呈現瀑布式下降的骨量減少,每年丟失全身骨量的3% ~5%。
女性40歲,男性40 ~50歲骨髓腔開始進行性擴大。
骨量受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決定,如嗜菸酒、咖啡、茶、可樂、鹽攝入量過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
因此在緯度偏北或在有霧的城市紫外線照射不足或受阻擋,
更要注意從膳食中補充VD。
人奶鈣吸收率高於牛奶與鈣磷比例有關
了解了鈣,再來看在骨骼、牙齒中含量較高的另一礦物質——鎂
人體內含鎂約20-28g
3/5存在於骨骼
2/5存在於肌肉和軟骨組織
鎂主要分布在細胞內,細胞外不超過1%
鎂(Mg)有哪些健康作用呢?
多種酶的激活劑
促進骨骼生長
體內鎂以磷酸鹽、碳酸鹽的形式參與構成骨牙
在鎂濃度下降時,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可引起低血鈣
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維護胃腸道功能(利膽、導瀉、抗毒)
調節心血管功能
Mg充足,促使cAMP生成增多,引起血管擴張
Mg缺乏,血管緊張肽和血管收縮因子增加,引起動脈驟然收縮
對激素的作用(甲狀旁腺激素)
為什麼我們的鈣?
大人的是鈣鎂維生素D維生素K?
孕婦的是鈣維生素D?
孩子的是鈣鎂維生素D?
原因如下:
維生素K是成骨型過程必需的營養物質,也是一種在骨骼中大量存在的蛋白。
因此,它在骨骼形成、重塑和修復過程中都是非常關鍵的項臨床實驗顯示,
通過對骨質疏鬆症患者補充維生素K可以有效減少18%~50%的尿鈣流失。
這意味著維生素K可以幫助身體吸收和保存鈣質,而不是任由鈣質排洩出去
鎂
鎂對骨骼中發生的一些生物化學反應起著重要的作用。鎂能激活鹼性磷酸酶,
這是一種新骨質結晶形成過程中必需的酶。鎂還能將維生素轉化為更活躍的形式。
如果體內含鎂量不足,就會導致維生素D阻抗症候群
鎂(Mg)有哪些健康作用呢?
多種酶的激活劑
促進骨骼生長
體內鎂以磷酸鹽、碳酸鹽的形式參與構成骨牙
在鎂濃度下降時,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可引起低血鈣
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維護胃腸道功能(利膽、導瀉、抗毒)
調節心血管功能
Mg充足,促使cAMP生成增多,引起血管擴張
Mg缺乏,血管緊張肽和血管收縮因子增加,引起動脈驟然收縮
對激素的作用(甲狀旁腺激素)
飲食調查顯示,80%~85%的人食譜中都缺乏鎂
維生素D
我們每人都需要補充比每日建議攝取量(RDA)高出許多的維生素 D
研究者們認為要預防骨質疏鬆症,我們應該每天攝取500~1000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另外要記住--如果維生素D和食物一起服用的話,身體對鈣的吸收會更有效
鈣質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維生素D一般可以通過日曬從皮膚中生成。
但是正如你所知道的,如今我們都很少能直曬陽光
所以缺少維生素D是很普遍的現象
我們還可以通過強化食物和牛奶來補充維生素D
但是它必須被轉化成其生物活性形式維生素D3才能被利用。
與攝取量不足相比,不能將維生素D轉換成維生素D3往往是更嚴重的問題
2010-2013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監測數據顯示,鈣的平均攝入量僅達到推薦攝入量的52%。對於晚育人群,需要從孕前就關注補充。研究發現,孕10周左右身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最高,隨孕齡增加吸收利用率逐步下降,因此,高齡孕婦孕早期關注鈣和維生素D補充具有積極意義。
孕5周乳牙牙胚開始發育,孕早期骨骼關節開始形成,孕中期骨骼牙齒開始鈣化,孕晚期骨骼牙齒鈣化進入高峰期。因此,孕期科學合理的鈣和維生素D攝入將能保障胎兒骨骼和牙齒正常發育,並利於將來的母乳餵養和媽媽身體健康。
孕期媽媽鈣攝入不足時,會動用媽媽身體鈣庫裡的鈣,同時,隨著血鈣轉移的過程沉積在其體內的鉛也會解離入血,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因此,孕婦應該重視自身營養的攝入,不僅能保證母嬰健康成長,更能減少胎兒的鉛汙染。世界衛生組織兒童疾病防治中心主任戴耀華教授提供的研究中發現,孕期媽媽的鉛汙染可導致新生兒敏感、易激惹,2歲時智商低於正常兒,8歲時出現智力及學習問題。孕婦關注基礎營養攝入,可以讓孩子遠離鉛汙染,保證母嬰的安全。
國家對鉛的含量規定不超過 0.5 mg/kg。葆嬰生產的鈣產品的企業標準比國家標準更為嚴格。
胎兒是否能順利分娩與胎兒大小,產力,產道有著直接關係,與鈣的補充沒有一定的直接關係。每日鈣攝入大於 2000 mg為鈣攝入過多,是中國、美國一致的標準。一般情況下,通過飲食及按建議量服用產品很難達到。不存在過多的問題,自然更沒有擔心的必要了。
鈣的吸收受體內血鈣水平的影響,缺乏多吸收就多。單純鈣攝入過多時,不被吸收的鈣會從腸道等途徑排出。在身體高尿酸情況下,非常規的過多鈣攝入才有可能發生腎結石。
吃葆嬰多維營養片(孕婦型)又吃鈣維生素D片,鈣會不會攝入多了?
我們提倡通過合理飲食獲得需要的營養素,鑑於孕期營養需要量的增加,欲通過常規飲食獲得足夠的鈣攝入,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如果沒有喝奶的習慣,選擇必要的補充非常重要。
孕期(中-晚期)每日鈣的需要量為 1000 mg/日,即使每天能喝 500mg牛奶,仍需通過飲食或其他途徑攝入500 mg左右的鈣。
葆嬰多維營養片(孕婦型)中鈣的含量是100 mg,鈣維生素D片鈣含量是 560 mg,從上述數字可以看出,同時服用兩種產品不會導致鈣攝入過多。
維生素D攝入的安全劑量是多少?
同時服用葆嬰多維營養片(孕婦型)、
鈣維生素D片,維生素D 的攝入是否會過量?
維生素D的建議攝入量與中毒量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成人長期每日攝入10 萬IU,兒童每日攝入 4 IU會導致維生素 D 中毒。 最新研究顯示,目前我國人群維生素 D 攝入量普遍存在不足。
葆嬰產品針對母嬰人群設計,嚴格按照 SFDA 有關要求,營養素補充量為推薦攝入量的 1/2-2/3,距離中毒量有極大的空間。同時服用葆嬰多維營養片(孕婦型)和鈣維生素D片,相當於日補充維生素 D360 IU,不存在過量的問題。
葆嬰牌鈣維生素D片完全可以滿足需要補鈣的老年人。因為含鉛量低和不含糖,更適合臟器功能處於退化階段的老人。但對於胃酸缺乏並有消化功能不良的老人選擇鈣力鎂會減少服用後可能的不適。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鈣攝入量是多少?人群實際鈣攝入量是多少?
註:孕期、乳母+,指在18-50歲(育齡期)的基礎上增加,其他亦同
來源:《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版)
2010-2013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監測數據,鈣的平均攝入量為412.8mg,僅達到推薦攝入量的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