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系列之十】圖解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心電圖

2021-03-05 朱曉曉心電資訊

起搏電極置於心室不同部位(無論心室內膜或心室外膜)起搏時,起搏脈衝刺激心室肌使之發生除極和復極,心電圖上表現為在起搏脈衝後緊跟QRS波及T波,即呈「脈衝信號-QRS波-T波」順序。

心室起搏時,心室激動順序是自起搏刺激點開始向周圍心肌擴散,由於心室肌除極順序改變及時間延長,故其QRS波群寬大畸形,時間≥120mS;又由於除極異常致使復極也發生相應的改變,其後的T波多與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圖1)。心室起搏時QRS波群的具體形態及電軸隨電極刺激心室的部位不同其心電圖形態亦不同。


圖1 心室起搏(患者,竇性房律,完全性房室阻滯,VVI起搏。P波與起搏的QRS-T波無關,圖中每個QRS波前有一起搏脈衝[↑所指處],脈衝後QRS主波向下,其後的T波向上)

1 右心室起搏

起搏電極置於右心室起搏時,由於右心室先除極,左心室後除極,因此其QRS波呈類似完全性左束支阻滯的圖形,即在右側胸前導聯(V1-V3)上QRS主波向下。右心室起搏的QRS波電軸與起搏電極在右心室的部位有關。

1.1 右室心尖部起博

心室的除極過程自右室心尖部開始向左後上方進行,心電圖表現為完全性左束支阻滯的圖形,伴以QRS波電軸顯著左偏(-30°~-90°)即「CLBBB+LAD」圖形。

右室心尖起搏時右側胸前導聯(V1-V3)上QRS主波向下,但左胸前導聯(V4~V6)的圖形卻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在V4~V6導聯呈寬闊向上的R波或Rs波,即典型左束支阻滯的圖形(圖2);

另一種是以S波為主或R波與S波相近的圖形,即不典型左束支阻滯的圖形(圖3),其產生機制可能是由於心室除極以向後為主之故。臨床上這兩種類型均可見到,但以後一種類型更為多見。


圖2 右室心尖部起搏(V1-3導聯呈rS型,V4-V6導聯呈Rs及R型,類似完全左束支阻滯的圖形。I導聯呈R型,III導聯呈rS型,提示額面電軸左偏)


圖3 右室心尖部起搏(V1、V2導聯呈QS型,V3-6導聯均呈rS型,為不典型完全左束支阻滯的圖形。I導聯呈R型,III導聯呈rS型,提示額面電軸左偏)

1.2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起搏電極位於右心室流出道時,心室除極順序仍是右室先除極,左室後除極。胸導聯心電圖仍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圖形,但其電軸不偏,這是因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時,心室除極總方向從上向下,故額面電軸垂直向下,心電圖表現為Ⅱ、Ⅲ及aVF導聯呈R波。

起搏電極位於室間隔中上部時,心室除極方向指向左下方或正下方,Ⅰ導聯為低小R波(圖4);當起搏電極位於室間隔上部即右心室流出道終末部(肺動脈瓣下)時,心室的除極方向便是自上向下或略偏右,故心電軸垂直向下或右偏,Ⅰ導聯為rS或QS波(圖5)。胸前導聯仍為完全性左束支阻滯的圖形。


圖4 右室流出道室間隔中上部起搏(患者持續性心房顫動5年,因心室率緩慢置入VVIR起搏器,螺旋電極固定於右室流出道室間隔中上部。雙極起搏,輸出3.5V/0.4ms,低限頻率60/min。本圖無P波,可見f波,起搏脈衝較小,脈衝後QRS波在V1導聯呈QS型,V2與V3導聯呈rS型,V4導聯呈RS型,V5與V6導聯為R波,II、III及aVF導聯呈R波,Ⅰ導聯呈rsr',即「M」型小錯綜波,電軸垂直向下)

圖5 右室流出道室間隔上部起搏(患者持續性心房顫動6年,因心室率緩慢置入VVIR起搏器。心室為主動電極,固定於右室流出道末端間隔部。輸出3.5V/0.4ms,開啟頻率適應功能。本圖無P波,f波不清,起搏脈衝明顯,脈衝後QRS在V1導聯繫R波,V2與V4導聯呈rS型,Vs與V6導聯為RS波,II、III及aVF導聯呈R波,I導聯呈QS型,QRS額面電軸100°)

1.3 右心室流入道起搏

電極位於右心室流入道時,心室除極指向左下方,胸導常呈典型左束支阻滯的圖形,但心電軸不偏。

1.4 希氏束旁或希氏束起搏

電極位於希氏束時,起搏脈衝通過希氏束下傳,心室除極順序與正常相同,故QRS波群呈室上性。在實際工作中很難真正起搏希氏束。

希氏束旁起搏時,起搏脈衝激動室間隔心肌然後沿室間隔心肌向下並向兩側擴展。由於激動是通過心肌傳導的,故QRS時間及形態較室上性為寬,但較心尖及游離壁起搏為窄,即介於室上性與室性之間。

2 左心室起搏

左心室起搏時,多將起搏電極經冠狀靜脈系統起搏心外膜,或在開胸情況下安置於左心室外膜。左室心內膜起搏需穿過房間隔及二尖瓣口將電極固定於左室內膜,因此心內膜起搏極少應用。

無論哪種方式的左心室起搏,心室除極程序是自左向右,因此,QRS波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的圖形,即QRS波群在右胸導聯主波向上,左胸導聯QRS波的形態取決於電極在左心室的位置。左心室起搏時,心電軸常右偏,但偏移程度也可因起搏電極位置的高低而有差異。左心室起搏部位偏前或偏後可使胸導聯QRS形態發生改變。

2.1 左心室後側壁起搏

當電極置於左室後壁或後側壁時,心室除極的方向指向正前上或右前上方,心電圖表現為右胸導聯以R波為主,QRS波時限較寬,QRS波額面電軸極度右偏或顯著左偏(圖6)。

圖6 左室後側壁起搏(患者女,40歲,擴張型心肌病。置入三腔起搏器,左室起搏電極,於心大靜脈的後側支。本圖系程控為VVI,基礎起搏頻率80/min,左室單極起搏時描記。本圖起搏脈衝較大,脈衝後QRS波在V1-V3導聯呈R波,V4與V5導聯呈Rs型,II、III及aVF導聯為QS波,I導聯呈RS型,QRS波額面電軸-90°,QRS波時限190ms,符合左室下後側壁起搏的圖形)

2.2 左心室高側壁起搏

當電極置於左室壁高側壁時,心室除極的方向指向右下方,故電軸右偏,介於(+90°~±180°)間(圖7)。

圖7 左室高側壁起搏(本圖系經心內膜起搏左室高側壁時記錄,V1導聯呈R型,V3、V5導聯呈rS型,I導聯呈rS型,II、III及aVF導聯呈qR型,電軸右偏)

2.3 左心室流出道起搏

電極位於左室上部流出道處時,電軸可垂直向下。QRS波在Ⅱ、Ⅲ、aVF及胸導聯均向上。

2.4 左心室心尖部起搏

當電極位於左心室前下方,近心尖部時,心室除極方向指向右後上方、故V1、V2導聯主波向上,V5、V6導聯呈rS型,表現為不典型右束支阻滯圖形,電軸極度右偏,如近間隔,電軸也可左偏(圖8)。

圖8 左室近心尖部起搏(本圖系經心內膜起搏左室近心尖部時記錄,V1導聯呈R型,V3導聯呈Rs型,V5導聯呈rs型,電軸垂直向上)

在某些情況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病人,心電圖上出現左心室起搏的圖形,即呈右束支阻滯圖形。

這可能是由於以下原因:

①刺激衝動先經右束支逆入房室結,再經左束支向下傳導激動左心室,然後再使右心室激動;

②部分右心室內膜可與解剖學上的左室間隔部相連,若此處內膜受刺激時,可使左心室間隔心肌先發生激動而右心室再激動。

上述兩種情況均可使左心室先於右心室激動而出現類似右束支阻滯的圖形。當電極置於右室心尖後部的下壁近間隔處時,由於位置較心尖偏後,向前的向量增大,可出現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的圖形(圖9)。


圖9 右室近心尖部起搏(患者女,76歲,完全性房室阻滯。置入雙腔起搏器,心室電極置於右室心尖部起搏閾值較高,後撤置於右室心尖偏後處。本圖在P波後見心室脈衝,脈衝後QRs在V1與V2導聯呈R波,V3-V6導聯呈rS或QS波,II、III及aVF導聯為QS波,QRS波額面電軸左偏)

3 雙心室起搏

多採用右室心尖部及冠狀竇心大靜脈的左室側支或後側支起搏。具體方法是將兩條電極分別置於右室心尖部與冠狀靜脈的左室側支或後側支內,心室除極的方向自右室心尖部向左後上方同時自左室後側壁向右前下除極,由於雙室同步除極,使總除極時間縮短,故QRS波變較單側心室起搏為窄(圖10)。


圖10 右室心尖及雙室起搏(與圖6為同一患者,因擴張型心肌病置入三腔起搏器:左側兩條是將起搏模式程控為單純右室起搏時描記,為心房感知後單純右室心尖部起搏圖形,其QRS波較寬達200ms;右側兩條系將起搏模式程控為雙室起搏(右室心尖部與左室後側壁)後記錄,其QRS時限僅為11Oms,較單純右室心尖部或左室後側壁起搏明顯變窄)

4 右心室雙部位起搏

右心室雙部位起搏時多採用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同時起搏。具體方法是將兩條電極分別置於右室心尖部與右室流出道,心室除極自兩部位同時開始,故QRS時間較單側心室起搏時縮短(圖11)。


圖11 右室雙部位起搏與右室心尖部起搏(箭頭左側為右室心尖與右室流出道雙部位起搏心電圖,其QRS波輕度增寬及畸形。箭頭右側為單純右室心尖部起搏,QRS波明顯寬大畸形,電軸左偏)

綜上所述,心室起搏有效的標誌是在刺激信號後緊跟有QRS波,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時,由於心室除極方向不同,表現在心電圖各導聯QRS波方向及形態也不同。熟悉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心電圖,有助於了解起搏電極位置、判定有無電極移位。

右室心尖部起搏時為完全性左束支阻滯伴電軸左偏的圖形;右室流出道起搏時應為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及電軸垂直向下的特點;左室後側壁起搏表現為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的圖形;雙室同步起搏產生的QRS較單側心室起搏為窄。當雙極起搏的脈衝信號振幅過低時,在某些導聯上常看不清心室起搏脈衝,酷似室性逸搏心律。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內容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圖解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心電圖
    起搏電極置於心室不同部位(無論心室內膜或心室外膜)起搏時,起搏脈衝刺激心室肌使之發生除極和復極,心電圖上表現為在起搏脈衝後緊跟
  • 如何快速識別心電圖?(病例分析3例)
    ④起搏釘樣信號:起搏方式(AAI、VVI、VAT、DDD)?心房感知功能?心房起搏功能?心室感知功能?心室起搏功能?有無特殊功能(如心室安全起搏、頻率滯後、上限頻率等)?⑤在快速分析心電圖的過程中,必須緊密結合臨床背景,有基線心電圖的更要認真對比分析、注意細微變化。
  • 盧喜烈教授心電系列之三十二:圖解心房心室肥大的心電圖診斷
    >圖解心房心室肥大的心電圖診斷 郜玲、盧喜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1 概述心電圖診斷房室肥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在於:① 房室肥大心電圖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存在差異。【臨床意義】心電圖診斷雙房肥大不像診斷雙室肥大那樣困難,因為右心房肥大和左心房肥大各自影響P波的不同部分。雙房肥大幾乎均見於嚴重器質性心臟病,如風溼性心臟病(風心病)聯合瓣膜病變、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並發肺動脈高壓等。【病例】男,46歲,擴張型心肌病(圖l0)
  • 心電圖(二)
    心房的復極波低、且埋於心室的除極波中,體表心電圖不易辨認。心室的復極波在體表心電圖上表現為T波。整個心肌細胞全部復極後,再次恢復極化狀態,各部位心肌細胞間沒有電位差,體表心電圖記錄到等電位線。3心電圖導聯編輯心臟是一個立體的結構,為了反應心臟不同面的電活動, 在人體不同部位放置電極,以記錄和反應心臟的電活動。心臟電極的安放部位如下表。
  • 心臟起搏器需定期「體檢」
    心臟起搏器優化後患者不適症狀消失    「老趙的24小時動態心電圖顯示其心房顫動,但心室率極不穩定,時快時慢,快時似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而且發作頻繁。」河南省胸科醫院心肺功能科主任吳志紅說。    根據24小時心電圖分析,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吳志紅給老趙進行了起搏器程控,為老趙的起搏器「量身定製」了起搏模式並進行了個體優化,老趙心慌、胸悶的症狀立馬消失了。    明明是輔助心臟工作的「小助手」,為何卻變成了導致心慌、胸悶的「元兇」?    吳志紅說,老趙這種情況,是由於自身心律改變導致的。
  • 心電圖發現ST段抬高,還可能是這些病!
    見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變異型心絞痛、心室壁運動異常或室壁瘤形成等。前間壁、前壁陳舊性心肌梗死3年餘,患者仍出現弓背向上型、單向曲線型ST段抬高,心臟超聲心動圖顯示心尖部室壁瘤形成。此型少見,見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變異型心絞痛。變異型心絞痛患者出現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下壁及前側壁ST段呈水平型抬高。
  • 濰醫附院心血管內科為患者成功植入抗核磁心臟起搏器
    今年62歲的王先生,因「上腹部不適伴頭暈」到濰醫附院心血管內科就診,入院後進行心電圖檢查,顯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ST-T呈缺血樣改變,心率只有38次/分,被確診為「心律失常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入院後首先完善冠脈造影檢查結果為陰性,排除了急性冠脈缺血導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 介入耗材前景無限——迷你、智能,心臟起搏器的未來
    (圖片來源:美敦力官網)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的起搏器編碼各不相同,1981年之前都採用3位編碼法,1981年之後國際心臟病學會將代碼增補為5位,但都遵循下述規則:(作者根據文獻材料整理)心臟起搏器的分類方式多種多樣。
  • 希氏束起搏: 讓心臟搏動更接近生理性
    對於某些類型的心律失常及心衰來說,植入心臟起搏器相較於用藥治療有更好的作用。但實際上仍有許多適合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並沒有「對症」安裝起搏器。對此,有關專家建議,「心病」患者最好能遵從醫囑,按照適應症植入心臟起搏器進行治療;而且目前通過對傳統植入方法的改進,可以將起搏器安裝在心臟「希氏束」部位,讓心臟搏動更接近生理性,有助於心功能的改善。
  • 掌握常見心電圖,我的心臟我做主
    綜上所述,一組正常心電圖是由P-QRS-T波群組成,在認識了正常的心電圖後,我們就開始今天神奇的心電圖之旅。一、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是非常常見的心律失常,是心房內異位起搏點提早激動引起的。二、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也是很常見且較好辨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內異位起搏點提早激動引起的。室早也可以見於正常人,更多見於有器質性心臟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患者。
  • 【病案現場】隱蔽的起搏器——巧設「肌肉下」囊袋
    病案現場近日,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起搏團隊孫冰主任醫師和毛玉副主任醫師在一位81歲老年男性患者胸肌下巧設「肌肉下」囊袋,埋入心臟起搏器,解除了患者近10年的「心病」。該患者既往有反覆黑曚、暈厥發作史,入院後完善超聲心動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等檢查,起搏團隊考慮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是導致患者症狀出現的主要原因,有明確的手術適應症,但該患者僅有80餘斤,皮下脂肪很少,常規方法製作皮下起搏器囊袋併發症多,易出現囊袋破潰、感染等併發症。就這樣,消瘦的體形成了擺在起搏器植入團隊面前的難題。
  • Circulation心電病例:起搏的心動過速
    入院心電圖如圖1,這是哪種心動過速?應如何管理患者?圖1. 入院時12導聯心電圖心電圖解析基線心電圖顯示房室同步雙心室起搏(每個P波和QRS波前均可見起搏釘信號以及V1導聯正向QRS波),心率70 bpm(圖2)。
  • 文山年齡最小的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開啟「心」的人生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就是心臟傳導系統從中間的房室結部位完全斷開了電信號傳不過去只能靠心室自身的逸搏來維持心率
  • 植入起搏器,做不了磁共振怎麼辦?市一醫院完成滬首臺抗磁共振起搏...
    對於需要起搏治療的患者,植入心臟起搏器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之一。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一位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植入了上海首臺具有全自動抗磁共振(MRI AutoDetect)功能的起搏器,該起搏器具有可「一鍵開啟」的「核磁模式」,開啟後14天內,患者可根據需要無限制接受磁共振檢查,在確保安全的同時,大大節省醫生和患者的時間。
  • 隆回人民醫院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
    今年57歲的患者戴某,平素自覺身體健康,1年多以前出現活動後胸悶、氣促,因為是在上坡上樓時才感覺明顯,休息後可緩解,沒有明顯影響日常生活,患者一直沒有重視,近一周來因為家中修房子勞累過度,感覺胸悶、氣促明顯來醫院,體檢時發現心動過緩,行動態心電圖檢查示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最長RR間期長達4.5秒,平均心率只有41次/分鐘,有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的指徵。
  • 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最高可用19年
    今日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了解到,該院心臟中心的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地為一名4歲女孩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的長壽命永久起搏器,使用壽命可達17到19年。該起搏器在全國範圍內還是第一例兒童植入病例。
  • 【「心電圖解讀」講座系列】第 3 講:竇性心律心電圖及竇性心律失常
    「心電圖解讀」講座系列第 3 講竇性心律心電圖及竇性心律失常劉元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 心電圖一本就夠(第7版)連載 【前序】
    本書特色: 本書推薦薩樂編著的《心電圖一本就夠(第7版)》系統介紹了如何分析、診斷心電圖,各種心臟疾病、藥物作用和電解質紊亂引起的心電圖異常表現,各種心律失常的心電圖特徵,各種心電現象、心電症候群及心臟起搏器的心電圖表現,並簡要闡述了各種心電圖診斷試驗和心電圖機的使用,本書內容全面、
  • 常見心律失常及心電圖表現
    (-)、快速性心律失常1.期前收縮期前收縮也稱過早搏動,簡稱早搏,是一種提早的異位搏動,按照起源部位可分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縮。根據起源部位分為竇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1)竇性心動過速心電圖表現:①心率100-160次/分;②PR、QRS、QT間期縮短,其形態與竇性心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