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與茶文化解析:配方茶

2021-02-27 茶葉知識文化

配方茶的英文是Blended Tea,是近年來歐美流行的新型喝茶方式。

中文名:配方茶

外文名:Blended Tea,

保存方法:密封、防潮、防曬、忌異味

目錄

概念

起源

功效

飲用

保存

對於生活節奏快的西方人來說,用功夫茶具衝泡一壺茶的飲茶方式是不可想像的,所以西方人對東方各種高檔茶葉的接受程度,普遍較低。但富有創意的西方人,開始將高檔原葉茶和各種花草及口味搭配一起,做成從外觀和口感都能給人巨大衝擊的Blended Tea,翻譯成中文叫配方茶。它在製作過程中,需要把各種茶搭配,按一定比率調製而成,使原有的茶水中還有不止一種茶的味道,加入開水一起泡製後的飲品,將各種茶的功效結合起來,不但有清涼解渴作用,更是一種生活、享受的境界,之所以要說:享受。是因為這種代替開水的茶完全可以按照個人弄喜好去調製的,兼顧各個茶的特殊功效,喝茶不光是在品茶,更是一種健康的美好的享受,在促進個人新陳代謝的同時,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配方茶已在新一代年輕人中廣泛流行,健康與享受同時進行,適合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觀念。

西方人對茶的熱愛不亞於中國人,但他們不滿足單一口味的茶,而是要創造出更適合大眾、口味更獨特的茶飲料,這樣,配方茶逐漸流行,成為一種新的喝茶方式。近幾年漸漸在中國流行,在養生、健康方面的獨特作用,在年輕人中漸漸形成一種新風尚。

傳統上西方人喝茶都是喝袋泡茶,配方茶基本上也是以袋泡茶的形式出現,象伯爵茶,檸檬茶等,茶袋裡一般是質量一般的茶末或茶渣。最新流行的配方茶,卻是以配方原葉茶的形式出現。原葉茶英文叫Loose Tea, 是區別於茶末茶渣的,衝泡後還原成原來茶葉形狀的整葉茶,所以叫原葉茶。

從配方原葉茶裡,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茶葉和其它成分,所以配方原葉茶對茶葉本身的質量要求較高,對各種成分搭配出來的視覺味覺效果也非常講究。

使用85~95攝氏度開水衝泡,可以看到茶葉翻滾,浸泡2.3分鐘即可飲用。冷卻置入冰箱,或加冰塊飲用,口感絕佳。

密封、防潮、防曬、忌異味、冷藏更佳,一般來說保存良好的配方茶並沒有一定的保存期限,但還是建議在一年之內飲用,可以確保美味與品質。

相關焦點

  • 談中國茶文化「泛化」現象及對茶藝、茶道、茶文化概念的思考
    由於部分社會人士、學者、研究人員缺乏對茶文化的相關學理、內涵界限、基本特徵與特質的清晰而準確的認識,憑藉其對茶文化的主觀認識,因時因事因需而論,出現將「茶之道」與「茶道」、「茶道」與「茶文化」等同,以茶藝來論述茶道或以茶道來代指茶文化,任意誇大茶道的內涵,將茶道凌駕於茶文化之上,將茶道視為的茶文化的代名詞等現象。
  • 茶道與茶文化解析:茶詩詞
    茶詩指以茶為主題所作的詩,中國既是「茶的國度」,又是「詩的國家」,因此茶很早就滲透進詩詞之中,茶詩從古至今歷時有千餘年,許多詩人、文學家都為茶創作了不少詩詞,較為經典的有唐·齊已的《詠茶十二韻》、唐·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詩·茶》、唐·杜牧的《題禪院》等。
  • 日式茶文化交流 ASUKA SEICHA飛鳥製茶帶你感受日本茶道
    中國乃是茶的故鄉,對茶之一道研究頗深。而日本作為我國隔海相望、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就在多個領域與中國有著頻繁的往來與交流,茶文化方面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脫胎於中國茶文化的日式茶道,在結合了日本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習俗等,漸漸發展出了不一樣的風貌,讓茶文化中又多了一種分支。
  • 「萬裡茶道城市聯盟」胡興明:弘揚茶文化、宣傳茶品牌、繁榮茶經濟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 葉輝)12月11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各節點城市政府代表籤署了《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章程》,正式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
  • 孫機: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
    《封氏聞見記》在敘述了陸羽和常伯熊提倡飲茶之後說:「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明代陳繼儒在《白石樵真稿》中說:當時茶的蒸、採、烹、洗「悉與古法不同」,但有些人「猶持陸鴻漸之《經》、蔡君謨之《錄》而祖之,以為茶道在是」。這些「茶道」的含義相當於茶事或茶藝,有別於日本所稱「茶道」。
  • 日本茶道和中國茶道到底什麼關係?是否日本茶道抄襲了中國茶禮?
    到了唐朝中期,中國種茶、制茶、喝茶、茶禮已經自成體系,並且出現了《 茶 經 》這樣的茶文化著作,中國茶文化體系為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體系是無疑的。茶葉及茶文化傳入日本,跟兩地僧侶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唐朝中期日本不斷派遣遣唐使和留學僧到唐朝來學習,等你回去的時候,你不能空著手吧,茶葉作為中國的土特產就被捎回了日本。
  • 吃茶記|淺析中日茶文化差異之「一期一會」與「吃茶去」
    幾日前,濟茶協會女子分會會員們帶來了一場日本茶文化研學匯報會。天裕泰陳總講了在日本茶文化研學過程中的見聞和對日本茶道的一些感悟。有一些心得所以記錄下來。首先,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日本茶文化或者要研究一下日本茶道?
  • 中韓茶文化:透過《茶經》,聊聊中韓之間的茶道文化交流
    一、中韓茶道的形成因素探析亞洲的中、日、韓三國都是飲茶大國,三國都有自己獨特的茶文化。總的說來,日本和韓國的茶文化最早都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但日韓兩國經過時間和各自國家的文化融合以後,又都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茶道。
  • 世界茶文化,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各國茶俗豐富多彩
    ,使得茶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國;同時茶文化與各國的文化風俗相融合,呈現出五彩繽紛的世界各國飲茶風俗。伴隨而來的,還出現了反映西方色彩的茶娘、茶座、茶會以及飲茶舞會等。英國茶文化特別注重午後飲茶,飲午後茶逐漸成為一種文化風俗,一直延續至今。
  • 茶文化就是茶葉?茶滋於水,水藉於器,器皿也十分重要
    中國的文化包羅萬象,你可以在中國的文化中窺見世界,亦可以在中國的文化中感悟自己的人生,如果說要將中國的各種文化排列一個順序,那麼最為人所喜愛的一定是中國的茶文化。在茶文化裡,我們能清楚地看見炎黃子孫的民族發展,它生動地詮釋了整個民族的發展。
  • 【茶文化】茶與人文素養的關係
    「我官於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的蘇東坡寫了大量茶詩,在他的詞作中也多有詠茶佳句,如「且將新火試新茶」。高產的詩人陸遊茶詩也不少,他的「晴窗細乳戲分茶」是廣被稱引的名句。而對於當今社會,茶文化已經不僅僅只是一種飲食文化,而是我國五千年文明的精髓的體現,學習我國的茶文化,對於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等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 聚焦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海絲茶道萬裡飄香
    「海絲茶韻」文藝演出 東南網記者 陳佳麗 攝東南網12月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11月30日,由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的「海絲茶道 萬裡飄香」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與會者希冀,藉助論壇平臺,架起海絲國際合作新橋梁,加強國際茶文化交流互鑑及茶業貿易合作,進一步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與世界共享東方茶道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將茶作為「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與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
  • 茶道| 容易弄錯的茶知識
    人們常說:人生如茶,第 一道苦如生命,第 二道香如愛情,第三道淡如清風。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生這盞茶,或濃烈或者清淡,都要細細去品味。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樣細小、纖弱,那樣的無足輕重,卻又是那樣的妙不可言。茶之內功,無喧囂之形,無激揚之態,一盞淺注,清氣馥鬱。  茶本就隨性,簡單如一。茶是生活中的樂趣,也因為品茶而悟出人生的許多道理。
  • 日本茶道申遺警醒國人,中國茶文化,要創新、要年輕人
    人有兩茶,一曰: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曰: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前者為"開門七件事",後者為"人生八雅"。前後諸般不同,唯獨茶字相通。 歐陽修有詩:壯志鎖磨都已盡,看花翻作飲茶人。 在中國,茶,即是世俗,也是風雅。
  • 茶文化知多少丨茶文化復興五個進程
    茶道》第七期】文丨蔡榮章▲茶文化復興進程知多少?這是1980年茶文化復興初期的狀況,刺激了大家想要有個茶荷可以觀賞茶葉並置茶入壺、想要弄清楚識茶、賞茶的正確方法,於是有人研發泡茶用具、研究泡茶動作、整理泡茶原理。小壺茶法、如何泡好一壺茶、茶道教室都是這個階段的產物,是為茶文化復興第一個進程。有心的人,趕時髦的人,在這喝茶風氣初起之時到處購備茶具、到處學泡茶。
  • 「一帶一路」茶為媒 台州向日本輸出茶文化(古代篇 )
    台州與日本的茶文化交流源於天台山,從茶種、茶器、制茶技藝、茶儀式的傳播發展,到喝茶養生理念和茶道的一脈相承,既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交流,更是中日友鄰邦交的友誼證明。省政協原主席、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先生說,茶是傳承創新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的橋梁紐帶,是走進「一帶一路」的文化使者。本文講述台州與日本的「茶之路」,通過歷史梳理,找出茶文化交流脈絡,提出茶文化進一步交流發展的借鑑空間和當代價值。
  •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
    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及利用茶樹的國家,而且還在漫長的茶葉利用進程中產生了獨特的茶文化。我國古代的茶文化經歷唐宋發展到明清,已經達到非常成熟的程度。人們在品茗的過程中除了對茶的色、香、味、形等感官上的享受外,還上升到心靈的感受,發展為一種精神境界上的追求;與此同時,還伴生著一種哲理上的追求,即在品茗過程中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常是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而有啟迪教化作用,這就是所謂的品茶之道,簡稱為茶道。
  • 茶道與茶文化解析:蕎麥茶
    蕎麥茶蕎麥分為甜蕎和苦蕎,富含有大量的芸香甙(亦被稱為VP或盧丁)和煙酸(維生素PP),為普通蕎麥的13.5倍。芸香甙可以保持體內膠原蛋白水平,美容養顏,減少細紋;健胃排毒,幫助減輕體重。且可防止老年人「三高」。
  • 茶中千百味,一篇弄懂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和涵義
    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 4700 多年了。直到現在,中華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 茶道茶藝茶文化
    杯茶獨酌,慰孤獨,益神思,得茶之神韻。寒夜與友對飲,促膝相淡,可得茶之趣。「茶三酒四」,品茶以三人同桌為佳,可領略茶之美味。多人聚飲,辦茶會,茶宴,以茶會友,亦可止渴,小慈,開展社交、獲取信息,茶在此處又成為人見人愛的公關飲料。飲茶方式若以人數多寡論,有獨飲,對飲,品飲和聚飲幾種。